学术投稿

改性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研究进展

翟建博;苏剑生

关键词:玻璃离子水门汀, 改性, 研究进展
摘要: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机械性能较差,临床应用有限.近年来,人们尝试用不同的添加物来改善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性能,本文就近年来改性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雌激素受体在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目的:测定雌激素受体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以及高转移株Mc-3上的表达,为口腔肿瘤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上的表达,并对其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经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可检测到ER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上有表达,并且Mc3细胞系ER表达强于MEC-1;两种细胞系ER-α表达均略强于ER-β.结论:雌激素有可能通过它的受体对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ERα/ERβ比率升高在粘液表皮样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ER的表达升高可能与肿瘤转移力有关.

    作者:魏红宇;吴军正;王静;温德生;许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前后PCNA和p5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的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6例口腔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PCNA和p5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①化疗前口腔鳞癌组织中PCNA高表达率为50.94%,显著高于化疗后23.58%(P<0.05);化疗前PCNA高表达患者化疗有效率为62.96%,显著高于PCNA低表达患者的有效率30.77%(P<0.05);②化疗前p53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34%,显著高于化疗后21.60%(P<0.05);化疗前口腔鳞癌p53表达阴性患者的有效率为55.93%,显著高于p53表达阳性患者的有效率36.17%(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PCNA和p5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CNA和p53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认为PCNA和p53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口腔鳞癌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杨凯;吴明军;孙德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舌鳞癌中hTERT与PTEN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与PTEN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为治疗原发性舌鳞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对原发性舌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hTERT和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将二者中hTERT和PTEN蛋白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有关统计学方法,评价hTERT与PTEN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相关程度.结果:舌鳞癌中hTERT和PTEN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5%(37/50)和39.1%(20/50).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hTERT的表达升高,PTEN的表达下降,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舌鳞状细胞癌中对hTERT活化的可能存在抑制作用,PTEN的缺失可能引起hTERT表达水平增高从而导致舌癌的发生.

    作者:冀予心;张萍;陈卫民;卢运萍;马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牙即刻种植的远期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前牙即刻种植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12例上颌单个前牙拔除后立即植入HA涂层柱状种植体,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作桩冠修复.结果:种植术后追踪观察10年以上,5年成功率83%,10年成功率67%.结论:无创拔牙,减少对唇舌侧骨壁的损伤,维持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即刻种植成功的基础.即刻种植牙具有避免牙槽骨吸收,手术创伤小,种植体位置与轴向好,修复美学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田立华;葛成功;虞清;吴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冷光牙齿美白技术治疗中、重度色素牙的疗效评价

    山西省属氟斑牙、四环素牙等色素牙高发地区.冷光牙齿美白技术原理是通过激光和特制美白剂发生反应,穿透牙釉质和牙本质将色素置换成浅色并分解成水释出,从而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作者:吉云薇;贾素萍;张素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炎症信号受体TLR4在大鼠正常牙髓和牙周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

    目的:研究大鼠正常牙髓和牙周组织中炎症信号受体TLR4表达特点,探讨其在健康牙髓及牙周组织天然免疫防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及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健康牙髓及牙周组织中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牙髓组织中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参与先天免疫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TLR4免疫反应阳性,牙髓成纤维细胞不表达TLR4.TLR4表达于牙周结缔组织,可见与上皮层临近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强阳性染色.结论:TLR4可能参与了牙髓牙周组织的先天免疫反应,在牙髓牙周组织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蒋宏伟;凌均棨;任邦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口腔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的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在口腔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其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岩;陈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联冠斜导加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儿童颅面部正常生长发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重[1].本文对22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采用联冠斜面导板加无(牙合)垫上颌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巧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各种载荷下上颌第一磨牙的生物力学性质提供精确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55副上颌第一磨牙的断层图像,在计算机中读取CT图像,提取轮廓,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所建的上颌第一磨牙由175447个单元,34257个节点组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对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进行生物力分析的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力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张菊菊;段银钟;霍娜;陈学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hEGF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rhEGF(金因肽)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及颈阔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50例口腔癌病例(舌癌、颊癌、口底癌)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所有病例均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颈阔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术后治疗相同,实验组加用rhEGF喷雾口内和颈部创面,而对照组不用.术后第9 d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对照组愈合时间为口内12.4 d,颈部10.6 d,愈合率73.07%,实验组愈合时间为口内9.3 d,颈部7.9 d,愈合率95.83%,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EGF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所造成的巨大创面的愈合及颈阔肌皮瓣的成活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朱声荣;王秀丽;汤国雄;陶学金;冀予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特异性卵黄IgY对变形链球菌的抗黏附效应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卵黄IgY抗体对变形链球菌体外黏附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试管凝集实验测定卵黄IgY抗体活性.采用试管贴壁实验测定卵黄IgY抗体对变形链球菌黏附的抑制效应.结果: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卵黄IgY抗体小凝集浓度为62.5 μg/ml.当特异性卵黄IgY抗体浓度为67 μg/ml和670 μg/ml时,对变形链球菌在玻璃表面黏附的抑制率分别为30.03%和84.89%,与对照IgY抗体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卵黄IgY抗体对变形链球菌具有抗黏附作用.

    作者:刘斌;叶志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PcDNA3.1(+)-sTNFRⅠ真核表达载体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TNFRⅠ,并转染人牙周膜细胞观察是否有目的产物的表达,研究其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周治疗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RT-PCR方法筛选目的基因,并构建质粒;ELISA方法检测牙周膜细胞转染PcDNA3.1(+)-sTNFRⅠ后培养上清中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检测目的产物是否在牙周膜细胞中有抑制TNF-α的作用.结果:成功重组构建了质粒PcDNA3.1(+)-sTNFRⅠ,转染牙周膜细胞后,培养上清中目的产物sTNFRⅠ表达量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MT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质粒PcDNA3.1(+)-sTNFRⅠ可以在牙周膜细胞中高效表达,并且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TNFR在牙周病中的致病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艳丽;杨连甲;董绍忠;赵红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远移上颌磨牙对(牙合)、颌面垂直关系改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远移上颌磨牙是否对患者(牙合)、颌面垂直关系产生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远移上颌磨牙的牙性Ⅱ类错(牙合)病例88例(女48例,男40例),比较其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中反应(牙合)、颌面垂直关系的5项观察指标.结果:88例矫治后前牙覆(牙合)明显减小(2.86±2.69 mm),腭平面角改变无统计学意义(0.21°±3.54°),(牙合)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及患者的下前面高均有少量增加(0.91°±3.37°,1.29°±4.66°,1.05±3.82 mm).高中低角患者的这5项观察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别;上颌第二磨牙萌出与否、以及支抗的种类对远移磨牙产生的垂直关系改变有一定影响,但作用较小.结论:远移上颌磨牙会一定程度的减小患者前牙覆(牙合),但就整个颌面垂直关系而言变化较小.提示远移上颌磨牙产生垂直向变化可能存在其它原因.

    作者:李石;段银钟;马兆峰;韩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早期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功能性下颌偏斜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上颌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偏斜病例16例,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有明显改善.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方法,可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明显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楠;段银钟;耿春艳;何玉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改性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研究进展

    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机械性能较差,临床应用有限.近年来,人们尝试用不同的添加物来改善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性能,本文就近年来改性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翟建博;苏剑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差动牙移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差动牙移动技术是将差动牙运动的原理应用到正畸治疗中,是现代先进固定正畸矫治技术的重要分支.不仅如此,差动牙移动原理和细丝轻力的理念还广泛应用到其他固定矫治技术中.本文就其发生、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何艳;李晓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严把供应关,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确保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还要严把终末处置关,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防止疾病的传播.这是每一个医疗机构和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改良反式Twin-block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反式Twin-block治疗Angle Ⅲ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反式Twin-block矫治前牙反(牙合)8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4~6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形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牙合)得以纠正.结论:改良反式Twin-block是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有效装置.

    作者:刘红;段银钟;杨振华;刘兰忠;邱宜农;贾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单纯性唇疱疹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0.6.~2005.3.应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 2b喷雾剂治疗单纯性唇疱疹3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易鸿;郑江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nm23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nm23基因表达情况,分析nm23基因表达变化与口腔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转移的关系.结果:12例nm23基因阴性表达病例中11例发生转移,转移率91.7%,28例nm23基因阳性表达病例中1例发生转移,转移率3.6%,两者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nm23基因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基因在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征元;许小壮;陈惠敏;金辉喜;胡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