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庆;牛忠英;王国荃;周学东
目的研究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6例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并对其中4例行多种抗体的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6例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中,组织学上显示大而淡染并含不等量色素颗粒的上皮样细胞和小而深染的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K、Vimentin、NSE、SY、HMB45、PCNA、CyclinD1、CyclinD1mRNA和CDK4在上皮样细胞呈阳性表达.NSE、SY和Vimentin 在淋巴样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S-100在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结论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它来源于神经嵴,其上皮样细胞为肿瘤的增殖成分.
作者:李原;王秀丽;王丽;孙燕;陈新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流体静力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选择5例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先用流体静力牙合垫辅助建立下颌肌位,再制作硬树脂牙合垫保持该位置.结果患者戴流体静力牙合垫一周,大多数症状缓解或消失,治疗后随访1年,疗效稳定.结论流体静力牙合垫可能是一种诊断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辅助装置,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周小陆;储嘉琪;骆小平;杨小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犬乳恒牙替换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的表达,探讨其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ANK在犬乳恒牙替换期中的表达和染色.结果 RANK的阳性信号出现在乳牙根吸收面的破牙细胞和接近牙胚的牙槽骨陷窝中的破骨细胞、恒牙胚的成牙本质细胞和前期牙本质中.结论 RANK可能参与了犬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过程,在乳牙根吸收和恒牙胚发育方面起作用.
作者:白玉娣;杨富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婴儿期腭裂手术麻醉的经验.方法回顾近2年38例4~12月婴儿腭裂修复术麻醉资料,对手术及麻醉适应症、麻醉方式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的变化、入睡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苏醒时间及清醒时间与大于周岁的腭裂患儿麻醉相比无明显差异,术中镇痛满意,循环呼吸平稳,SPO2 >95%,无呼吸抑制.但麻醉并发症明显增多,38例婴儿麻醉中呼吸梗阻6例,导管滑脱1例,分泌亢进1例,气道困难2例,经处理后完成全麻手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早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婴儿期间腭裂手术的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赵秀琴;陈焰;刘可斌;周承堂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以口腔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首发于肺外表现的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1987~2000年9370例肺结核病历资料,整理出以口腔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肺结核23例,占0.245%.结果 23例患者的口腔病损临床分型:口腔黏膜结核性溃疡16例,黏膜斑块3例,结核性牙龈炎3例,结核性牙周炎1例.结论肺结核首发于口腔损害的症状多样,以结核性溃疡为主,活体组织检查为诊断肺结核的必要手段,抗结核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刘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杂种狗下颌前磨牙Ⅱ°根分叉病变自然修复过程及其病理状态下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探讨慢性根分叉病变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将4只杂种狗的下颌双侧第2、3、4前磨牙颊侧翻瓣后凿出6 mm×6 mm×3 mm的牙槽骨缺损,对照组直接缝合牙龈,实验组于骨缺损区置入牙胶后缝合.分别于术后第4、6、8、10周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对照组4周就可观察到增大的牙骨质细胞出现在缺损部位的冠方,并有新生的类牙骨质形成.6周时缺损部位冠方出现少量新生的牙槽骨.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骨质的量逐渐增多,牙槽骨骨小梁变得细密,到10周基本形成正常组织结构.实验组4周时有炎症细胞浸润、牙周袋形成,在8周时甚至有龈下脓肿形成;10周时牙龈仍有炎症、牙周袋,并出现骨吸收现象.结论根分叉病变研究中,可以在急性损伤制备根分叉缺损的基础上结合局部因素诱导形成一个近似临床牙周根分叉病变表现的实验模型.
作者:闫福华;郑瑜谦;傅升;姚丽艳;陈红;李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口腔白斑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为探讨口腔白斑癌变基因提供初步筛选资料.方法对临床切除的5例口腔白斑和口腔癌组织进行总RNA 抽提,逆转录制备探针,纯化后与含有4124个基因的微阵列杂交,杂交后的信号经扫描仪检测和计算机分析后筛选出与白斑癌变相关的基因.结果对口腔白斑和口腔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发现存在3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它们可能与白斑癌变有关.结论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能成功检测出两种不同组织中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为研究白斑癌变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筛选资料.
作者:周曾同;陶疆;张庆华;杜艳姿;郑培蒸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一氧化氮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免疫、血管、神经、骨骼、消化等多种系统生理功能的调节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一氧化氮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上皮不典型增生、动物癌变模型三个方面.
作者:张晓英;孙善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矫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3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儿童,采用牙列粘接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进行矫治,进行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3例患儿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SNA平均增加了2.47°±0.43°,ANB平均增加4.01°±0.27°,MP-SN平均增加1.06°±0.67°.结论牙列粘结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邦莲;段银钟;付建宏;毕惠贤;刘昌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烤瓷修复体由于缺乏自然牙的活力和易产生牙龈颈缘黑线,促进了不需金属底层结构的全瓷修复的发展.本文介绍一种新研制的高强度、高韧性的热压铸玻璃陶瓷Empress 2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应用,它不仅能制作嵌体、贴面、单冠,而且能够制作三单位前牙全瓷冠桥.这种全瓷修复体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性能,冠边缘适合性好,能够被临床常用的氢氟酸或二氢氟铵酸蚀剂酸蚀,以增强陶瓷表面与树脂粘接剂的结合力.
作者:骆小平;钱冬冬;王宁;周小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测试SY-1硅橡胶在多种外源性染色剂中的颜色稳定性.方法将SY-1硅橡胶试件浸泡在几种常见的染色试剂中,应用美能达CS-321便携式色差仪分别测试出浸泡前和浸泡后1、2、3、4周的色度值,利用色差公式计算出试件的色差值,并与国外同类产品MDX4-4210进行对照.结果不同外源性染色剂对硅橡胶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不同染色剂对硅橡胶的染色程度不同.结论硅橡胶的色彩稳定性与外源性着色剂的种类,作用时间及自身特性相关.SY-1硅橡胶的色彩稳定性与MDX4-4210基本接近.
作者:张丽仙;赵铱民;李旬科;郑欣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和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对牙弓、基骨宽度的影响.方法对18例恒牙早期牙列中度拥挤病例以上颌快速扩弓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联合治疗,通过对矫治前后牙牙合石膏模型的测量比较,观察牙弓、基骨宽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牙弓、基骨的宽度比治疗前增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和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应用能使牙弓、基骨宽度快速增加,对牙列拥挤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慧芬;刘波;姚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及有效刷牙对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正畸患者对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正确刷牙方法指导,观察一年半时间患牙龈炎、龋齿的牙数,同时与20例未经口腔卫生宣教和正确刷牙方法指导的正畸患者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及正确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卫生影响很大.
作者:魏赞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一侧颞下颌关节手术对非手术侧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对比研究一侧家兔关节髁状突高位切除加关节盘摘除术后,对非手术侧颞颌关节髁状突表面的影响,并与相同月龄的正常家兔关节进行比较.结果颞下颌关节髁状突高位切除加关节盘摘除术会对非手术侧关节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髁状突表层结构遭到破坏,如网状胶原纤维暴露;凝胶样物质剥脱、堆积、表面裂缝、缺损和胶原纤维暴露、断裂及崩解等.结论一侧颞颌关节手术可导致非手术侧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表层结构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韩传火;李金荣;赵怡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穿髓底的下颌后牙经牙体牙髓治疗后的修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临床建议拔除的穿髓底的下颌后牙残冠病例,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15~30 d无症状者,于根分叉处将牙冠切成近、远中两段,修改成两个前磨牙形态,桩核、联冠修复.结果修复后3年复查,有效率91%,患牙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穿髓底的下颌后牙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于根分叉处行冠切联冠修复,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作者:王风清;薛瑞;何慧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起病急、发展迅猛且迁延,以深浅筋膜及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症状严重且可危及生命.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崔金业;李春华;盛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腭部黏膜瘙痒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以腭部黏膜瘙痒症为主诉的11例患者用曲安缩松腭大孔或鼻腭管黏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4周.结果 4 周后观察疗效,显效9例,占81.8%,有效2例,占18.2%,全部病例均有效.结论腭部黏膜瘙痒症无明显腭部体征,用曲安缩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效果甚佳.
作者:莫清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口腔卫生宣教及0.12%洗必泰溶液漱口两因素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对口腔保健的作用.方法 45例牙周健康的固定正畸病例随机分为3组,在矫治开始后1、2、4月对所有病例进行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测定.结果口腔卫生宣教组与口腔卫生宣教+0.12%洗必泰溶液漱口组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口腔卫生宣教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腔卫生宣教是正畸患者口腔保健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刷牙尤为重要,洗必泰溶液漱口对口腔保健有一定效果,可以选择性使用.
作者:张鸿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口腔卫生习惯、个人嗜好,以及口腔黏膜病的患病情况,以期对此类人群进行早期口腔黏膜病的防治.方法 1999~2000年对厦门戒毒所200名吸毒人员进行口腔健康调查,通过询问及口腔检查了解此类人群口腔黏膜患病情况及与不良嗜好的关系.结果 200人中有125人患有9种口腔黏膜病,患病率高为尼古丁口炎(27.5%),其次为口干症(26.6%),白色水肿(22.5%).有口腔梅毒病史4例.200人均有吸烟嗜好,饮酒者190人,嗜酒者32人,占16%.结论吸毒人群是不良嗜好的高发人群,是口腔黏膜病的高发人群,是性病高发人群.
作者:陈作良;章和平;庄燕茹;陈宏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口腔疣状癌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口腔疣状癌的首次诊断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口腔疣状癌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为35%,首次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常易被误诊为疣状增生、乳头状瘤、牙源性囊肿、牙周炎、慢性唇炎.结论加强对口腔疣状癌生物学行为多样性的认识,掌握不同类型口腔疣状癌的生物学行为特征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关键.
作者:唐瞻贵;谢晓莉;李晋芸;邹萍;姚志刚;沈子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