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雁;林梅;李秉琦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咀嚼肌平衡失调,颞下颌关节各组成结构之间运动失常而引起疼痛、张口受限、弹响的综合症状.临床多采用局部封闭、理疗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本文将近年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中药、针灸、按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李春艳;高扬;张茹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一侧颞下颌关节手术对非手术侧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对比研究一侧家兔关节髁状突高位切除加关节盘摘除术后,对非手术侧颞颌关节髁状突表面的影响,并与相同月龄的正常家兔关节进行比较.结果颞下颌关节髁状突高位切除加关节盘摘除术会对非手术侧关节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髁状突表层结构遭到破坏,如网状胶原纤维暴露;凝胶样物质剥脱、堆积、表面裂缝、缺损和胶原纤维暴露、断裂及崩解等.结论一侧颞颌关节手术可导致非手术侧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表层结构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韩传火;李金荣;赵怡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神经胶质和脑膜异位是一种罕见的发育异常,口底发生者尤为罕见,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诊治1例, 报告如下:患者女,2岁,出生后即发现口底中份偏左有一包块,鸽蛋大小,两年来包块无明显长大,查体见口底前份偏左侧有一约3.5 cm×2.0 cm×1.8 cm大小向口腔面呈球形膨隆的包块,界清,表面光滑,有宽蒂与口底相连,扪柔软,无囊性及波动感,无压痛,但动度差,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手术中见包块为实性,边界不明显,无包膜,向后累及舌根部,部分区域与周围肌肉有粘连,光镜下,可见大片成熟的胶质细胞巢,其间有纤维分隔,以星形胶质细胞为主,细胞排列稀疏,胞浆粉染,还可见由单层立方状上皮衬里的空管样裂隙,有的腔隙可见乳头突起,乳头核心为含薄壁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表面立方上皮覆盖,似脉络丛样结构,部分区域有包膜,另一部分区域与肌肉组织混杂,无界限.
作者:吴兰雁;林梅;李秉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烤瓷修复体由于缺乏自然牙的活力和易产生牙龈颈缘黑线,促进了不需金属底层结构的全瓷修复的发展.本文介绍一种新研制的高强度、高韧性的热压铸玻璃陶瓷Empress 2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应用,它不仅能制作嵌体、贴面、单冠,而且能够制作三单位前牙全瓷冠桥.这种全瓷修复体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性能,冠边缘适合性好,能够被临床常用的氢氟酸或二氢氟铵酸蚀剂酸蚀,以增强陶瓷表面与树脂粘接剂的结合力.
作者:骆小平;钱冬冬;王宁;周小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VEGF-C在人舌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在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的表达,建立高表达VEGF-C的细胞株TCa8113/VEGF-C.方法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在人舌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通过脂质体转基因的方法筛选建立过表达VEGF-C 的细胞株.结果 TCa8113中检测到VEGF-C的表达,筛选建立的细胞株高表达VEGF-C.结论 TCa8113能转录VEGF-C mRNA,并在胞浆中翻译表达VEGF-C 蛋白,但是表达较弱;筛选建立的高表达VEGF-C的TCa8113细胞株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作者:唐海阔;黄洪章;潘朝斌;王建广;侯劲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腭部黏膜瘙痒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以腭部黏膜瘙痒症为主诉的11例患者用曲安缩松腭大孔或鼻腭管黏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4周.结果 4 周后观察疗效,显效9例,占81.8%,有效2例,占18.2%,全部病例均有效.结论腭部黏膜瘙痒症无明显腭部体征,用曲安缩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效果甚佳.
作者:莫清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舌癌术前化疗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研究, 探讨化疗作用机制.方法对舌乳头状瘤、舌癌和舌癌术前化疗后标本共3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酶标链亲和素生物素法(LSAB)染色并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PCNA在舌癌中的表达强,在舌癌术前化疗后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与舌乳头状瘤表达相似(p>0.05),Bcl-2 在舌癌化疗后及舌乳头状瘤中低表达(p>0.05),舌癌中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提示舌癌术前化疗对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继承;郅克谦;袁祥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起病急、发展迅猛且迁延,以深浅筋膜及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症状严重且可危及生命.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崔金业;李春华;盛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以口腔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首发于肺外表现的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1987~2000年9370例肺结核病历资料,整理出以口腔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肺结核23例,占0.245%.结果 23例患者的口腔病损临床分型:口腔黏膜结核性溃疡16例,黏膜斑块3例,结核性牙龈炎3例,结核性牙周炎1例.结论肺结核首发于口腔损害的症状多样,以结核性溃疡为主,活体组织检查为诊断肺结核的必要手段,抗结核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刘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一氧化氮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免疫、血管、神经、骨骼、消化等多种系统生理功能的调节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一氧化氮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上皮不典型增生、动物癌变模型三个方面.
作者:张晓英;孙善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流体静力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选择5例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先用流体静力牙合垫辅助建立下颌肌位,再制作硬树脂牙合垫保持该位置.结果患者戴流体静力牙合垫一周,大多数症状缓解或消失,治疗后随访1年,疗效稳定.结论流体静力牙合垫可能是一种诊断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辅助装置,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周小陆;储嘉琪;骆小平;杨小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6例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并对其中4例行多种抗体的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6例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中,组织学上显示大而淡染并含不等量色素颗粒的上皮样细胞和小而深染的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K、Vimentin、NSE、SY、HMB45、PCNA、CyclinD1、CyclinD1mRNA和CDK4在上皮样细胞呈阳性表达.NSE、SY和Vimentin 在淋巴样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S-100在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结论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它来源于神经嵴,其上皮样细胞为肿瘤的增殖成分.
作者:李原;王秀丽;王丽;孙燕;陈新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测试SY-1硅橡胶在多种外源性染色剂中的颜色稳定性.方法将SY-1硅橡胶试件浸泡在几种常见的染色试剂中,应用美能达CS-321便携式色差仪分别测试出浸泡前和浸泡后1、2、3、4周的色度值,利用色差公式计算出试件的色差值,并与国外同类产品MDX4-4210进行对照.结果不同外源性染色剂对硅橡胶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不同染色剂对硅橡胶的染色程度不同.结论硅橡胶的色彩稳定性与外源性着色剂的种类,作用时间及自身特性相关.SY-1硅橡胶的色彩稳定性与MDX4-4210基本接近.
作者:张丽仙;赵铱民;李旬科;郑欣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的研究阐明人疱疹病毒局部感染可能与牙周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就人疱疹病毒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与牙周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明;逄爱慧;陈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测定分析In-Ceram氧化铝基底在玻璃料渗透1~5次后样本颜色参数的变化规律,考察该材料颜色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为全瓷修复提供经验.方法制作直径为12.5 mm,厚度为1.5 mm的盘片状Vita In-Ceram氧化铝试件,选用Al3色玻璃料渗透,按照渗透次数不同分为1~5组,应用美能达CR-321接触式色差计(D65光源)及CIE L*a*b*色度系统,进行颜色测定和分析.结果所有受试样本经玻璃料渗透后均有显著的色彩改变,重复多次渗透会加重变色.第1、2次之间,第3、4、5次之间的颜色变化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E<3.0).结论玻璃料的渗透会改变基底的颜色,当玻璃料充分渗透后,其颜色将不再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第4次渗透为佳渗透次数.
作者:刘冰;陈鹏;王忠义;马桂芳;李旬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口腔疣状癌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口腔疣状癌的首次诊断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口腔疣状癌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为35%,首次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常易被误诊为疣状增生、乳头状瘤、牙源性囊肿、牙周炎、慢性唇炎.结论加强对口腔疣状癌生物学行为多样性的认识,掌握不同类型口腔疣状癌的生物学行为特征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关键.
作者:唐瞻贵;谢晓莉;李晋芸;邹萍;姚志刚;沈子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口腔白斑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为探讨口腔白斑癌变基因提供初步筛选资料.方法对临床切除的5例口腔白斑和口腔癌组织进行总RNA 抽提,逆转录制备探针,纯化后与含有4124个基因的微阵列杂交,杂交后的信号经扫描仪检测和计算机分析后筛选出与白斑癌变相关的基因.结果对口腔白斑和口腔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发现存在3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它们可能与白斑癌变有关.结论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能成功检测出两种不同组织中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为研究白斑癌变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筛选资料.
作者:周曾同;陶疆;张庆华;杜艳姿;郑培蒸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及有效刷牙对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正畸患者对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正确刷牙方法指导,观察一年半时间患牙龈炎、龋齿的牙数,同时与20例未经口腔卫生宣教和正确刷牙方法指导的正畸患者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及正确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卫生影响很大.
作者:魏赞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矫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3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儿童,采用牙列粘接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进行矫治,进行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3例患儿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SNA平均增加了2.47°±0.43°,ANB平均增加4.01°±0.27°,MP-SN平均增加1.06°±0.67°.结论牙列粘结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邦莲;段银钟;付建宏;毕惠贤;刘昌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口腔卫生宣教及0.12%洗必泰溶液漱口两因素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对口腔保健的作用.方法 45例牙周健康的固定正畸病例随机分为3组,在矫治开始后1、2、4月对所有病例进行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测定.结果口腔卫生宣教组与口腔卫生宣教+0.12%洗必泰溶液漱口组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口腔卫生宣教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腔卫生宣教是正畸患者口腔保健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刷牙尤为重要,洗必泰溶液漱口对口腔保健有一定效果,可以选择性使用.
作者:张鸿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