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高文信;赵桂芳
对于青少年仅仅由于上颌前中段牙弓狭窄所引起的牙颌畸形采用活动矫治器进行局部扩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希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Pendulum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及竖直曲的设计,探讨上颌磨牙远移及竖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伴轻、中度拥挤病例,应用Pendulum矫治器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3例患者的上颌磨牙均能充分远移,且上颌磨牙的远中倾斜均能通过竖直曲的应用明显改善.结论 Pendulum矫治器是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方便、有效的矫治器.
作者:史建陆;官玉芹;林艺翠;柯云翔;曾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8例上皮单纯增生、20例上皮异常增生和32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黏膜iNOS阴性表达;上皮异常增生组和鳞癌组中iNOS的表达较上皮单纯增生组均显著增加(P<0.05 );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iNOS的标记指数逐级显著上升(P<0.05 );上皮异常增生组与鳞癌组之间以及鳞癌的各病理分级之间iNOS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NOS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衍进过程.
作者:杨萍;高文信;赵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舍格林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淋巴细胞过度浸润及激活与白细胞介素-1(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的浸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运用图象分析技术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唇腺组织中的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淋巴细胞浸润密集的组织,炎症浸润广泛,导管上皮增生与腺泡破坏显著.结论与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相关的淋巴细胞浸润与激活促进了舍格林综合征的发展.
作者:高文信;刘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 术后牙体修复(典型病例)病例6,女,33岁,见图6.临床表现 1|1牙间隙较大,已做光固化树脂修复,牙冠较邻牙约宽3倍,仍有残余间隙.2|2牙体相对稍小.4|4有充填体.
作者:耿温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病例复查,找出前牙桩冠修复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使前牙桩冠修复技术更加完善.方法收集临床病例进行有关项目复查.结果成品桩钉和铸造桩核固位效果无差异,烤瓷冠满意度100%.塑料冠外观差,对龈组织刺激性大,远期效果不理想.结论桩核的类型不影响桩冠的固位,金属烤瓷冠是前牙桩冠理想的修复材料.
作者:刘培勤;张敬阳;刘志诚;杨勇;罗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生物溶菌酶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组织及分泌物、原生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中.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除了天然的溶菌酶外,还有各种通过生物工程方法生产的酶.生物溶菌酶在实验和应用研究中都取得重要的突破,在口腔病防治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前景.本文就生物溶菌酶在口腔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青山;陆婉英;励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62岁.因右下颌肿胀2个月入院.检查:嚼肌前缘触及1.5 cm×2.0 cm坚硬包块,不活动.X线曲面断层片示|6根尖下方0.9 cm×1.5 cm透光影,位于下颌神经管之上,周围欠光滑.术中见肿物突破骨皮质,约2 cm×2 cm×1 cm大小.
作者:姜英;叶大雄;张晋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对48 例腮腺瘘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我们采用放射疗法治疗腮腺瘘,大放射剂量600 cGy,小剂量为400 cGy.48例患者全部治愈,放射疗法治疗腮腺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文华;霍明进;孟宪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19岁,战士,因左侧舌下反复餐后肿胀1月余就诊.述进食酸辣刺激性食物时舌下区肿胀更甚,一般餐后10 min左右肿胀可自行消退.
作者:刘玉柱;刘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 PKA)在大鼠成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纯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后,以cAMP、PKI、rhBMP-2分别刺激细胞30 min,设空白对照,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图象分析方法,观察细胞内PKA的活化表达情况.结果各实验组均可见PKAα的活化表达,但是空白对照组表达弱(p<0.05),PKI组弱(p<0.01), cAMP组表达强(p<0.01).结论在大鼠成骨细胞中存在功能状态的PKAα,而且,rhBMP-2能激活PKAα.rhBMP-2信号途径与PKA信号途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作者:葛成;杨连甲;刘宝林;赵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上医源性牙体内断针偶有发生,但是缝衣针存留根管长达3年,实属少见,报告如下:
作者:锁云华;刘玉柱;马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023对口腔白斑(OLK)、口腔扁平苔藓(OLP)和盘状红斑狼疮(DLE)等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和阻断癌变的作用.方法将1023合剂用于48例OLK、139例OLP和38例DLE,并设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结果 1023对OLK和OLP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OLK的癌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023合剂对OLK和OLP均有治疗作用,对OLK有阻止癌变的作用.
作者:陈作良;陈宏柏;官玉芹;邵金铨;陈晓玲;林晨;陈宝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年轻恒牙电活力试验多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通过对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上牙根尖孔宽度的测量.比较不同根尖孔宽度的电活力试验结果.结果根尖孔宽大者,假阴性率高.随着根尖孔宽度减小,电活力试验的准确率提高,它们之间呈负相关.结论新生恒牙出现电活力试验假阴性是由于根尖孔面积过大,通过根尖部牙髓单位面积的电流强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刺激阈值而产生的.
作者:叶维卡;徐如生;黄力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检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效果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就检测腭咽闭合功能的多种方法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比较论述.
作者:尹乒;翦新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73、p63和p53基因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p73、p63和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舌鳞癌中p73、p63和p53基因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1%、92%和50%.p73蛋白表达与T分类(r=0.344, P=0.057)、区域淋巴结转移(r=0.334 , p=0.007)、肿瘤侵袭方式(r=0.340, P=0.060)和不良预后(r= -0.473, P=0.000)相关.p63与所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无关.p53与区域淋巴结转移(r= 0.263 , P=0.036)和不良预后(r=-0.342,P=0.013)相关.结论 p73和p53表达有助于判断舌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p63可能是鳞状上皮源性肿瘤的标记物.
作者:杨亦萍;曹阳;卿海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率血压乘积(Cardiac rate-pressure product RPP)这种心肌耗氧量监测方法在口腔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检查在非心血管病患者与心血管病患者中RPP这种监测方法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对20例心血管病患者和20例非心血管病患者拔牙过程中收缩压(SBP)、心率(HR)的动态监测,对比分析拔牙过程中RPP各个时期的变化. 结果非心血管病患者与心血管病患者拔牙过程中RPP的动态水平测定值有显著差异(P<0.01).非心血管病患者拔牙过程中RPP的正常值范围为11120±3744.非心血管病患者拔牙过程中RPP各时间点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RPP在心血管病患者拔牙过程中术中与术前、术后均有差异(P<0.05). 结论 RPP的变化能较好的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变化,对于预测心血管病患者接受口腔科手术的风险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冀予心;韩元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某些口腔疾病患者于术后置入鼻咽通气道,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探讨鼻咽通气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方法对所选患者于术后放置鼻咽通气道,严密监测末梢血氧饱和度及患者的反应.术后2~3天除去鼻咽通气道.结果患者术后均能耐受鼻咽通气道,术后未梢血氧饱和度值维持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鼻咽通气道可较好地缓解患者术后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上呼吸道狭窄而引起的呼吸困难,效果可靠,避免了气管切开术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
作者:陶学金;郭三兰;陈卫民;马净植;朱声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配合川芎嗪、黄芪治疗早期干燥综合症(SS)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交叉的设计方法,应用小牛胸腺肽配合川芎嗪、黄芪治疗SS 20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20例中,痊愈6例,好转14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腺肽、川芎嗪、黄芪配伍应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对SS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管志江;朱雪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500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的体会.结果拔牙前护士应了解阻生智齿类型并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拔牙术中劈冠、去骨、增隙时正确击锤的方法和力量是阻生智齿顺利拔除的重要内容.结论护士拔牙前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拔牙术中主动积极配合医生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工作和术后护理工作.
作者:周惠;周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