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珍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在3~19岁,直径大小约0.5 cm~4 cm,发生于舌部的42例,颊部25例,唇部11例。
作者:张小恒;邹敬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患儿,男,年龄7个月,发现左颌下无痛性肿物5个月,逐渐增大来就诊。检查:全身情况无异常,颜面不对称,左颌下区饱满,皮肤色泽正常,可触及4 cm×5 cm大小肿物,质软分叶,活动,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口底无隆起,颏下偏左有2 cm×3 cm大肿物后极与颏下肿物前极相接触,性质相似,无波动感,体位试验阴性,穿刺未抽出内容物。B超检查为实性包块,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呈网络蜂窝样。
作者:鱼灵会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提高腺样囊性癌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30例中除2例为T2病变外,其余28例中T3 10例、T4 18例均破出窦外侵犯邻近组织。结果 30例全部随访5年以上,手术+放疗组中有3例分别于治疗后3~4年发生肺转移,2例半年后锁骨转移。结论对腺样囊性癌的治疗,首次手术应广泛彻底切除,术后放疗有助于阻止或延缓复发。
作者:史克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笔者自1991年4月~1998年10月应用中药清胃汤对68例牙周病进行治疗取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季俊荣;冯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资料 我科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1∶5000吠喃西林溶液交替拭洗口腔粘膜治疗“鹅口疮”,疗效较好,兹介绍给同仁,仅供参考。
作者:王华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1. 病例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选择门诊就诊的较顽固复发性口疮病人。治疗组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32.5岁,病程短1年,长30年。其中20~50岁,35例(占58.3%);对照组56例,其中男15例,女4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2.85岁,病程短1年,长者30年。其中20~50岁发病32例,(占57.14%)。
作者:成木珍;史红剑;杨翼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患儿,男,5岁,因右颊粘膜处长一肿块,曾在乡卫生院手术治疗后复发来我院就诊。
作者:冯世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观察洁治爽漱口液对口腔粘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6例口腔粘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试验1组43例,试验2组39例(洁治爽漱口液组),对照1组41例,对照2组33例(多贝尔氏液组)。结果洁治爽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显效数、总有效数明显高于多贝氏液组(P<0.05);洁治爽漱口液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扁平苔藓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洁治爽漱口液对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有明显疗效,是一种新型中药漱口认。
作者:高义军;凌天牌牖;夏舜玲;向大雄;王秀良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临床检查和X光片确定埋伏尖牙的位置,作者收集10例病人,唇侧埋伏牙8例,腭侧埋伏牙2例;软组织埋伏牙6例,颌骨内埋伏牙4例,其中尖牙在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1例,尖牙在第一双尖牙和第二双尖牙之间1例,尖牙扭转80° 1例,尖牙扭转50° 1例,尖牙在侧切牙、第一双尖牙之间6例,属低位阻生埋伏牙。10例病人的年龄均在12~15岁。
作者:牛玉英;王聪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总结水晶瓷嵌体桥修复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水晶瓷嵌体桥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95例,1年后进行临床复查。结果修复治疗成功率达84%,9例桥体断裂,6例继发牙髓病变。结论水晶瓷嵌体桥是一种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车道闯;杨世艳;车坚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采用CT旋转断层扫描法及冠状扫描法获取全下颌固定种植义齿及颌骨各结构连续断面的CT影像,将结构轮廓均匀放大后,输入计算机,经数据处理完成三维形态数字仿真模型重建,从而建立适应口腔组织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
作者:张晖;刘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男29人,女7人,年龄大72岁,小30岁,发病高峰在40~60岁。 临床分期:按TNM分期标准,Ⅰ期21人,Ⅱ期5人,Ⅲ期8人,Ⅳ期2人。 病理分类:鳞癌29例,基底细胞癌5例,原位癌1例,疣状癌1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男性19例(42.2%);女性26例(57.8%);小年龄17岁,大年龄60岁,以30~45岁为高发年龄组,共计28例;病程短2周,长达30年。 2. 临床表现左侧腮腺区25例,右侧腮腺区20例。肿物直径小于2 cm者10例,直径6 cm者1例,直径在2~4.5 cm者34例;病理诊断如表1。
作者:于洪;荆轩宇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总结了3年多暖牙胶垂直压术治疗根管源性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及成败因素。方法追综观察495例术后1~3年的临床症状,X光片变化,用史氏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成功率为99.2%。结论此术对主、侧支根管都能进行充填,且不受牙位置及根管弯曲的限制,是目前临床疗效较优良的根充方法。
作者:刘剑;王贤福;Donald C.YU 刊期: 2001年第z1期
1.临床资料门诊经X线片确诊的难治性慢性尖周炎120例(140患牙),随机分为罗红霉素治疗组(80牙)和对照组(60牙)。
作者:成世洪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作者于1998.7~1999.6采用高嵌体修复64颗大面积龋坏,不易充填治疗的年轻第一恒磨牙,作为以后桩冠修复的过渡,经半年以上随访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以隆 刊期: 2001年第z1期
1982~1998年,应用氯氨酮麻醉行唇裂修复术中有12例发生呼吸暂停,病情危及,经急救,恢复自主呼吸,报告如下。
作者:黄迪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采用冠套固位修复体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设计灵活,义齿稳固、美观、舒适、咀嚼功能好等特点,再联合铸造卡环,又能将固定、活动义齿有机地结合起来,义齿行使功能时体现了二者的特点,作者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韩永庆;方丽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62例共76个牙,男42例,女20例;年龄28~63岁;上颌第一磨牙28个,下颌第一磨牙21个,上颌第二双尖牙11个,下颌第二双尖牙7个。
作者:冯乐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牙齿缺损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患。为了解塞外山区老年人牙齿缺失与修复情况,作者对张家口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平;王建平;白支歧 刊期: 2001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