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俊荣;冯艳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选择我们院门诊口腔科复发性阿复它溃疡患者,溃疡发作1~2天,每次发作1~4个。 2. 排除对象:①孕妇;②近期内服各种抗生素及口疮治疗药物;③服用免疫增强或免疫抑制药物。
作者:雷萍;余浩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探讨用纯中药制成的牙周灵膜剂治疗成年人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建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设立疗效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另外对牙周灵膜剂作抑菌实验。结果这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牙周灵膜剂对引起成年人牙周炎的一些主要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螺旋体是监测牙周炎治疗效果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祖国医学认为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合用对治疗牙周炎有其独特之功效。
作者:张志荣;黄秋琴;徐丽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患儿,女,8岁,于一年半前因“前牙反瞭且伴有散在间隙”到一个体牙科诊所行正畸治疗。医生在采用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2周后,患儿前牙反瞭解除。随即去除上颌活动矫治器,并以数只橡皮圈套结在两中切牙上,以试图关闭前牙间隙。
作者:孙红钢;盖云飞 刊期: 2001年第z1期
常规制作的上颌瞭垫式矫治器是矫治前牙反瞭错瞭畸形的手段之一。但因其固位不佳而影响疗效,为此我们对该矫治器固位系统进行了改良,并用其治疗了8例乳前牙反瞭的儿童,因加强了固位,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矫治效果。
作者:戴娟;匡斌;段银钟;张怡 刊期: 2001年第z1期
应用成品3M聚碳酸酯冠口内直接制作前牙牙冠,对128例患者共186颗前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观察0.5~3年,冠完好率为96.2%。3M聚碳酸酯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具有固位可靠、瞭力分布均匀、制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为基层医院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理想方法。结合临床观察和应用体会,指出冠修复成败的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
作者:李兆金;邵江红;王立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笔者采用固定片段弓与活动矫治器在替牙期儿童牙矫治上的联合应用,将患儿矫治年龄尽量提前到替牙期,为患者在恒牙期作固定矫治打下良好的基础。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俊文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我科自1980年以来,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对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伟;延飞;岳进;李洪洋;刘士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分析瓷牙牙周炎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31例病人41颗烤瓷牙进行腭侧唇侧的深度测量,发现唇侧深度高于腭侧(P<0.05)。结果基牙制备过程中,唇侧为美容牙周袋深。牙骨质没有全部去除。基牙唇侧残留薄片,薄片刺激牙龈组织,其次唇侧牙周袋深超过0.5 mm,导致细菌滋长及影响烤瓷牙龈边缘的光滑度等也是产生牙周炎的原因。结论预防烤瓷牙牙周炎要求修复科医生尽可能按操作程规制备基牙。
作者:任贤云;管玉堂;李旭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又称真性牙骨质瘤是来源于牙骨质母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不常见,国内文献鲜有报道,笔者在拔除上颌智齿时,偶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忠诚;周国亮;王先国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对口腔科异物误入“二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期刊报道过有关口腔科异物误入“二道”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能出现口腔科异物误入“二道”的现象;口腔修复科、口腔内科出现误入的现象更为频繁。结论无论青少年还是老年患者在口腔修复科、口腔内科进行治疗时,均应谨防口腔科异物误入“二道”的现象发生。
作者:陈庆琼;魏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本文报告了40例46颗前磨牙残冠,经根管治疗后,分两组分别用铸造桩核和自制不锈钢桩钉光固化树脂核进行全冠修复。修复后作1~3年的随访观察,效果较好,成功率达90%左右。结果表明桩核铸造全冠修复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彭蓓;杨杨;刘晓君;王文红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本文通过对38人39例髓室底通的牙体保守治疗,经6月~2年随访,成功率为89.74%。表明此方法对保留髓室底穿通的患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1. 一般情况 48例患牙,男20例,女28例,年龄10~47岁,多数在底穿处的牙槽骨和根尖均有明显的病区,其中有瘘管的22例,底穿处有增生息肉,24例。
作者:黄桂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用精确、细致的方法共同完成激光牙齿漂白术的过程,探讨减少和消除因配合不良引起的症状。方法从术前准备、术中各项配合、术后护理的各阶段进行了归纳,重点突出地表现了术前心理准备,术中配合橡皮障使用、激光机安全与维护,术后色素预防方法。结果激光牙齿票白对多种牙齿染色的治疗效果良好,熟练的、细致的配合可以大大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激光牙齿漂白术的医生、助手的配合质量与术后患者的痛苦、疗效、疗效维持有密切关系。
作者:薛鹏;刘宁晖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我科于1995年12月到1997年6月,利用空管疗法对经扩管及X线拍摄牙片相结合诊断为根管狭窄,弯曲后磨牙186例进行治疗,疗效明显,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导如下:
作者:刘益龙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本文对87人,96件可摘义齿基牙龋坏的114颗牙进行了临床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戴牙时间越长基牙龋坏越重,主要原因是卡环对基牙的磨擦,卡环位置不当,人工牙与基牙之间的接触关系不良。为减少基牙的龋坏,本文提出了一些设计制作可摘义齿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及预防基牙龋坏的措施。
作者:张友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本资料从95年至99年中共修复120例病人,其中有115例均进行一年以上的随访,只有5例病人固定桥松动脱落,失败率占4.17%,成功率占95.83%,脱落的固定桥重新粘接后即可继续使用。
作者:周天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一般资料:1998年对抚远县1513名中学生进行恒牙瞭错瞭畸形调查,其中男875例,女638例,年龄12~18岁,均无正畸治疗史。对检查者的颌面形态、牙列情况、咬合关系进行详细检查和记录。以个别正常瞭为标准,按安氏分类法统计。
作者:郎首峰;郑士芳;高淑珍;王新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采用CT旋转断层扫描法及冠状扫描法获取全下颌固定种植义齿及颌骨各结构连续断面的CT影像,将结构轮廓均匀放大后,输入计算机,经数据处理完成三维形态数字仿真模型重建,从而建立适应口腔组织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
作者:张晖;刘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口腔科常见病,其治疗原则为:①复位。②限制下颌运动,开口不宜超过1 cm。目前常见的颅颌绷带固定法存在诸多不变,如:影响进食、言语不清等。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作者试用弹性颅颌固定法,可弥补一些不足,其构成叙述如下:
作者:田红;魏福兰;陈超 刊期: 2001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