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移植复合瓣的解剖学特点

庄颜峰;张发惠;张国栋

关键词:前臂后皮神经, 营养血管, 远端蒂, 皮瓣, 复合瓣
摘要:背景: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适合手背侧修复,然而对于其远端蒂复合皮瓣的系统解剖学特点有待深入研究.目的:对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观察,探讨低旋转点的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和复合瓣的解剖学特点.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于2004-10/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研究材料为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由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将成人上肢标本以尺、桡骨茎突为观测标志点进行显微解剖.重点解剖: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吻合;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与邻近骨、皮的血供关系.主要观察指标: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邻近骨、皮的血供关系.结果: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近端来自桡侧副动脉穿皮支2~6支,外径(0.6±0.3)mm;远端来自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穿皮支3~5支,外径(0.8±0.2)mm;其他来自骨间后动脉穿皮支6~9支,外径(0.7±0.3)mm.骨间后动脉发外径0.3~1.0 mm的肌骨膜支6~8支,分布尺骨骨膜;骨间后动脉的桡侧骨穿皮支与桡骨中下段裸区的骨膜血管吻合.上述支发出穿皮支、筋膜支、骨膜支和神经营养血管支,形成皮神经干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与邻近骨、皮营养血管同源,其远端蒂皮瓣、复合瓣的旋转轴点可达腕关节平面,适宜手背远处的组织缺损的移植修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肾切除250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活体供肾选择的意义

    目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供肾,但关于活体供肾选择还处于讨论过程中.综合分析250例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际活体肾移植指南进行讨论,希望为活体供肾选择提供一些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5-12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肾切除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导致肾切除疾病的种类分析:肾脏肿瘤是肾切除的主要原因,左、右肾肿瘤比值为1.3∶1,左肾肿瘤发病率略高于右肾肿瘤.随年龄增加肿瘤患病率逐渐增加,60岁以上患者肾切除病因主要为肾脏肿瘤,肾肿瘤患者占60岁以上肾切除患者的89%,左右肾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结核患者58例,54例发病于50岁以前,占总发病人数的93.1%,左右肾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单侧肾功损害与术后血肌酐水平变化:无单侧肾功能损害者手术后7 d血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21.9±21.8)μmol/L(P<0.001).单侧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术前血肌酐水平为(104.5±24.0)μmol/L,手术后7 d血肌酐水平较术前降低(12.6±16.9)μmol/L(P<0.001).结论:①本组结果提示,肾结核发病多在<50岁时,肾肿瘤发病>60岁.②单侧肾失功的患者血肌酐若未超出正常范围,无病变肾完全可以代偿.

    作者:王强;石炳毅;李州利;史伟;蔡明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中细胞材料的选择

    学术背景:以培养肝细胞为基础的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和重型肝炎的重要方法之一,装有细胞材料的生物反应器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理想的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应具备成熟肝细胞的所有功能.目的:了解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研究情况和新进展.检索策略:主要检索1994-01/2007-06美国国立图书馆网站(PUBMED)、国内全文网站康健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文CHKD网站有关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文献,主要为英文检索,辅以中文.关键词为人工肝(liver,artificial)和/或肝细胞(Hepatocytes),干细胞(stem cell),肝细胞系(Liver cell line)和永生化肝细胞(immortalization hepatocytes).检索到685篇文献,不采用未发表的文章.经初步筛查,排除研究目的不同及内容重复的文献,详细阅读27篇.文献评价:所选文献主要来源于Hepatology,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Gastroenterology,Annals of Surgery,Tissue Engineering,Journal of Hepatology,Biomaterials等著名杂志,主要为论著.资料综合:目前国内外用于生物人工肝的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成人肝实质细胞: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好,细胞生物学功能相同,大障碍是来源匮乏,活力难以长时间维持.②猪肝细胞:是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中应用多的细胞材料,目前已进入Ⅱ/Ⅲ期临床研究,但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注意免疫反应和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感染的问题.③肝细胞株:是重要的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之一,来源容易.依靠其获得方法不同,可分为肝肿瘤源性、经传代建立以及病毒转染后的细胞株.④肝干细胞:是非常有潜力的细胞材料,可分为肝源性肝干细胞和非肝源性肝干细胞.结论:目前应用于生物人工肝临床研究的肝细胞主要有猪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株,各有优缺点,永生化人肝细胞、肝干细胞等能否应用于临床,仍需深入探究.

    作者:刘鸿凌;辛绍杰;貌盼勇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脱细胞羊皮基质的制备与性能检测

    目的:制备一种廉价、安全而且来源丰富的生物敷料,以用于烧伤患者微粒皮移植后和削痂后创面的保护.方法:实验于2003-10/2007-03在积水潭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①主要材料:健康山羊5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10只;戊二醛猪皮(清华源兴生物制品公司);冷冻保存的人皮(志愿者捐献).②实验方法:山羊麻醉处死,去毛后取全层皮肤,通过反复冻融、配合超声震荡和洗脱液处理,在保证胶原支架完整情况下去除导致皮肤排斥反应的细胞成分,获得脱细胞羊皮基质,冷冻保存.③实验评估:利用常规病理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其有无明显细胞碎片残留;细菌真菌培养,测试其机械强度、亲水性和细胞毒性,通过动物埋藏实验确定其组织相容性,并与戊二醛交联的脱细胞猪皮以及冷冻保存的人皮作对照.结果:制备的脱细胞羊皮基质,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子显微镜检查均未发现表皮和真皮细胞残留;细菌真菌培养呈阴性;为亲液固体,质感柔软有弹性,含水量、极限抗拉强度、应力-应变量、应力松弛特征、蠕变性等物理性能均与冷冻人皮相似,明显优于戊二醛猪皮;细胞毒性0级,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植入兔背部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内后,能够与组织很好的融合,并诱导细胞和血管长入,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采用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羊皮敷料安全、廉价、来源丰富,达到临床手术应用的保护性生物敷料标准.

    作者:张国安;宁方刚;钟京鸣;于东宁;赵南明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移植复合瓣的解剖学特点

    背景: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适合手背侧修复,然而对于其远端蒂复合皮瓣的系统解剖学特点有待深入研究.目的:对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观察,探讨低旋转点的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和复合瓣的解剖学特点.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于2004-10/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研究材料为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由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将成人上肢标本以尺、桡骨茎突为观测标志点进行显微解剖.重点解剖: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吻合;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与邻近骨、皮的血供关系.主要观察指标: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邻近骨、皮的血供关系.结果: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近端来自桡侧副动脉穿皮支2~6支,外径(0.6±0.3)mm;远端来自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穿皮支3~5支,外径(0.8±0.2)mm;其他来自骨间后动脉穿皮支6~9支,外径(0.7±0.3)mm.骨间后动脉发外径0.3~1.0 mm的肌骨膜支6~8支,分布尺骨骨膜;骨间后动脉的桡侧骨穿皮支与桡骨中下段裸区的骨膜血管吻合.上述支发出穿皮支、筋膜支、骨膜支和神经营养血管支,形成皮神经干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与邻近骨、皮营养血管同源,其远端蒂皮瓣、复合瓣的旋转轴点可达腕关节平面,适宜手背远处的组织缺损的移植修复.

    作者:庄颜峰;张发惠;张国栋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高密度脂蛋白对HepG2细胞代谢综合征相关新基因MSRG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对HepG2细胞代谢综合征相关新基因MSRG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3/10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完成.设计MSRG引物及Taqman探针,构建标准质粒,建立Realtime PCR定量检测MSRG表达的方法.以含5%无脂蛋白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HepG2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高密度脂蛋白(0,25,50,100,200 mg/L)孵育24 h;以含100 mg/L高密度脂蛋白的5%LPDS低糖DMEM培养基孵育HepG2细胞不同时间(0,6,12,24,36 h),分别以0 mg/L及0 h为对照,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SRG的表达.结果:①不同浓度高密度脂蛋白孵育细胞时,在0~100 m/L范围,MSRG表达随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与0 mg/L组相比,MSRG在50,100 mg/L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100 mg/L组相比,高密度脂蛋白200 mg/L组基因表达有所回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不同高密度脂蛋白孵育时间0~24 h组,MSRG表达随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与0 h相比,12,24,36 h组基因表达降低(P<0.05),24 h组MSRG表达低;与24 h组相比,MSRG在高密度脂蛋白孵育36 h组表达有所回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低浓度(0~100 mg/L)及短时间内(0~24 h)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抑制HepG2细胞MSRG的表达.

    作者:王鹏;方定志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中国亚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目的:描述中国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展望研究发展趋势.方法:从症状学、存在率与发生率、病因学、诊断学、自然史及干预措施等6个方面对国内亚健康状态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症状学、存在率的研究已有较丰富的资料,主要存在问题是:自然史与发生率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病因学研究比较薄弱;测量工具有待规范;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尚未统一;缺乏干预措施的研究.结论:亚健康研究是当前医学科研的热点,前述许多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目前仅有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研究是该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者:陈晶;于征淼;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关节镜治疗的可行性

    目的:关节软骨的修复一直是矫形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重要课题.本组拟验证应用关节镜进行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1-04/2006-04淄博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患者16例,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关节镜下在其非负重区的软骨面上用专用器械凿取圆柱状骨软骨,移植至软骨缺损部位以修复缺损.术后进行系统功能锻炼,随访行MRI检查及Brittberg-Peterson评分,评分标准:0分为无症状,130分表明治疗效果差.结果:①随访6~56个月,所有患者关节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MRI显示原关节软骨缺损区表面平整,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②术后Brittberg-Peterson评分:13例为0分,2例为2分,1例为1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保持关节面曲度,可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徐东潭;臧洪敏;徐光辉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白藜芦醇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肝脏组织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肝脏组织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佳口服剂量.方法:实验于2006-05/07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取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15 mg/kg白藜芦醇组,运动+50 mg/kg白藜芦醇组,运动+100 mg/kg白藜芦醇组,运动+200 mg/kg白藜芦醇组,运动+300 mg/kg白藜芦醇组.②实验干预: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组每天灌胃15,50,100,200,300mg/kg白藜芦醇,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对照组分别灌胃相同体积的溶媒(二甲亚砜+生理盐水),连续5周.末次给予实验用样品1 h后,各运动组每只鼠尾跟部负荷3%体质量铅皮,置于水深50 cm、水温(31±1)℃游泳槽中游泳.游泳力竭后即刻,股动脉取血并迅速取出肝组织.③指标检测:赖氏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结果:纳入动物7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运动对照组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组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100,200,300 mg/kg白藜芦醇组低于运动+15,50 mg/kg白藜芦醇组[谷丙转氨酶活性:(972.36±121.86),(944.36±105.35),(888.34±88.68),(1773.52±89.35),(1 377.78±27.01)nkat/L,P<0.01;丙二醛含量:(7.90±2.56),(7.69±3.69),(7.13±2.62),(19.90±2.21),(12.16±1.78)μmol/g,P<0.05].100,200,300 mg/kg 白藜芦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运动对照组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组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100,200,300 mg/kg白藜芦醇组高于15,50 mg/kg白藜芦醇组[(2 325.80±163.37),(2 379.14±121.86),(2 447.16±89.18),(1 096.05±120.19),(1 514.64±28.17)μkat/g,P<0.01].结论:①白藜芦醇对力竭性运动大鼠肝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②100,200,300 mg/kg白藜芦醇对肝脏组织发挥保护作用效果优于15,50 mg/kg,建议使用100 mg/kg白藜芦醇就能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侯媛媛;李敬春;蒙萍;李军汉;刘运芳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冠状动脉3支病变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背景:以往的研究显示随着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增加.与白种人比较,中国脑卒中的患者以颅内的小动脉病变居多而颅外颈动脉病变相对少见.目的:观察存在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的颈动脉和颅内动脉受累情况.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对象:选择2003-08/2004-08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疑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其中发现3支病变的126例患者同时进行颈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56例,女70例;年龄47~76岁.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12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常规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插管,多角度投照,同时观察双侧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面积狭窄百分比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图像后处理站直接计算获取.根据颈动脉造影结果为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颈动脉闭塞.主要观察指标: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纳入的12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颈动脉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的患者比例相当,分别为3(10.32%),18(14.29%),12(9.50%),和10(7.90%).冠状动脉3支病变合并颈动脉异常的比例为42.06%.结论:中国人群中冠状动脉3支病变同时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与西方人同样很高.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人群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人应该接受颈动脉的造影检查.

    作者:胡文立;杨磊;郭红梅;秦伟;项宁;王乐丰;吴雅峰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在肺移植中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肺移植术后肺水肿,导致肺功能的减退,甚至移植失败.研究发现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HOE-140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拟验证HOE-140在兔单肺移植中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6在江苏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大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对照组和HOE-140组(n=15).建立自体免单肺移植模型,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注;HOE-140组在缺血前30 min经颈静脉给予HOE-140,并在再灌注初经肺动脉灌注含HOE-140的灌注液.②两组在再灌注前、再灌注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 颈动脉抽血进行血气分析,实验结束后立即取肺组织标本测湿干重比以及总磷脂、卵磷脂、血栓A2和前列环素含量,由于后两者极不稳定,故测其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从颈静脉取血4 mL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并取相同部位肺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30只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OE-140组再灌注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5).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OE-140组的肺干湿重比、肺组织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肺组织总磷脂、卵磷脂含量及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显著增高(P<0.05).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OE-140组肺组织水肿明显轻微.结论: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HOE-140能有效降低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改善移植肺功能.HOE-140可能是通过增加前列环素/血栓素A2比值来降低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作者:黄骏;刘建;陈锁成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中肝细胞线粒体钙、细胞色素C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实验证实线粒体保护剂可以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组织中线粒体钙、细胞色素C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线粒体钙和细胞色素C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0-07/2003-06在佳木斯大学小儿神经康复重点实验室完成.通过外科手术采集人肝硬化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20例,供肝者均知情同意.每例组织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于-20℃冷冻,另一部分于甲醛中固定72 h以上.定量分析两组肝组织中线粒体Ca2+、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凋亡细胞数及Bcl-2,Bax蛋白表达强度.结果:①肝硬化组肝组织线粒体Ca2+、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及凋亡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②肝硬化组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中Bcl-2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Bax(P<0.05).结论: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组织中线粒体钙、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可引起肝损伤.②肝细胞凋亡过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密切关系.⑨肝硬化时Bax/Bcl-2系统中Bax表达占优势,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说明Bax是促进肝细胞凋亡的一个因素.

    作者:辛国荣;姜广林;高艳华;王柏欣;王淑秋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大黄素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干预

    目的:目前国外已有少量报道证实中药大黄素具有极强的免疫抑制效应.实验拟进一步验证大黄素对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2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制备SD→Wistar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n=80),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及环孢素A+大黄素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9 g/L生理盐水、1.5mg/(kg·d)大黄素、3mg/(kg·d)环孢素A及3mg/(kg·d)环孢素+1.5mg/(kg·d)大黄素.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第7天各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取肝脏标本及血清,观察移植肝组织排斥反应强度、Fractalkine(Fkn)阳性表达情况及大鼠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余受体继续应用药物干预直至死亡,记录其生存时间.结果:各组受体手术成功数量分别为模型对照组17只、大黄素组18只、环孢素A组18只、环孢素A+大黄素组18只.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以环孢素A+大黄素组存活时间长.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大鼠术后第7天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而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肝组织中Fkn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以环孢素A+大黄素组表现为显著.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的作用,与环孢素A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孟珂伟;宋占文;周先亭;许政;黄庆先;张翠生;李绍军;孙孚波;吕毅;刘昌;潘承恩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大学生认知风格发展:4省4 460份问卷

    目的:认知风格影响着个体面临同一压力情境时的应对方式.采用问卷方式调查4省6406名大学生,分析返回问卷中认知风格发展的特点.方法:于2006-01/11对新疆、江西、河北、辽宁等省的6406名大一到大四的文科、理科和体艺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被试对调查方案均知情同意.采用青少年认知风格问卷系统考察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在专业发展、家庭来源和年级上的特点.该问卷有15个项目,为4点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结果:收回内容详实问卷4 460份,回收率为69.62%.将认知风格分为认知决策、认知方法、认知加工、认知行为和认知倾向5个维度,在不同家庭来源、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上,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①大学生认知风格总体的发展在专业、年级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是不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认知风格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专业方面,除认知决策以外,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体艺专业在认知方法、认知加工、认知行为和认知倾向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体艺专业学生和文理科学生之间.③在年级方面,认知方法、认知行为和认知倾向3个维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并且主要体现在大二和大四这两个年级上.④在家庭来源方面,认知方法、认知加工和认知行为3个维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不同家庭来源、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认知风格总体发展受专业、年级的影响.

    作者:王丽;陈旭;张晓露;孙倩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巩膜扣带术后复位的玻璃体相关危险因子

    背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主要的原因.已知多种危险因子与其有关,也有报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B级患者手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但对于玻璃体动态性变化所起的危险作用较少讨论.目的:分析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巩膜扣带术后复位的玻璃体相关危险因子,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对象:选择1990-01/1999-12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行巩膜扣带术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B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40例449眼,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应用三面镜检查与B型超声波扫描观察患者玻璃体情况及其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的关系.观察分析玻璃体变化影响手术成功的危险因子.玻璃体病变与玻璃体后脱离经B型超声波扫描确认.玻璃体病变程度分为5组:正常玻璃体组、玻璃体液化组、玻璃体浓缩组、玻璃体牵引组及玻璃体混合性病变组.玻璃体后界膜变化分为3组:无玻璃体后脱离组,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及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视网膜脱离复位≥6个月为解剖复位成功.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②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的危险因子.结果:连续随访6个月以上及病历记录、临床观察资料符合要求者426例435眼.①巩膜扣带术后394眼(90.6%)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再次手术成功39眼,总计433眼(99.5%)视网膜复位.平均随访(41.1±18.3)个月.②玻璃体状态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玻璃体浓缩、玻璃体牵引以及2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性状态.③玻璃体与视网膜界面的关系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和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结论:玻璃体状态与玻璃体后界面变化是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复位成功的危险因子,手术前了解其改变很重要.

    作者:曾键;刘瑶;韩冰;古洵清;张国明;Zeng Jian;Liu Yao;Han Bing;Gu Xun-qing;Zhang Guo-ming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复合因素构建大鼠肝硬化模型与益舒软肝丸的干预

    目的:观察益舒软肝丸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04在三峡大学中药药理国家二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80只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组72只.在造模过程中死亡30只,造模6周末随机取2只检测造模成功后,剩余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2只、益舒软肝丸0.4 g/kg组10只、益舒软肝丸0.8 g/kg组9只、益舒软肝丸1.6 g/kg组9只.②实验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油剂、高脂低蛋白食物复合因素造肝硬化模型.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只)灌服,治疗组给予益舒软肝丸的混悬液灌胃,1次/d,连续灌胃12周.③实验评估:观察动物的饮食、活动、毛色、死亡等情况.于实验末称动物体质量及全肝、脾脏湿质量,计算脾指数和肝脏指数.取部分血清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另取部分血清按放射免疫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和Ⅲ型前胶原水平.取肝左叶,制备切片分别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G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①大体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无死亡,营养状况良好.模型对照组大鼠毛质粗糙,消瘦,精神萎靡,动作迟钝,易激惹,个别老鼠趾甲易出血,死亡4只;益舒软肝丸0.4 g/kg组死亡3只,益舒软肝丸0.8 g/kg组死亡2只,益舒软肝丸1.6 g/kg组死亡2只.②体质量和肝脏、脾脏脏器系数: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回升(P<0.05);模型对照组肝脏、脾脏脏器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各组肝脏、脾脏脏器系数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益舒软肝丸0.8 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③肝功能各项指标:用药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用药各组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其中益舒软肝丸0.8 g/kg组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水平作用明显.用药各组羟脯氨酸含量也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④组织学变化: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用药组组织切片显示汇管区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假小叶结构.结论: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成功构建了大鼠肝硬化模型.益舒软肝丸有很好的逆转肝硬化的作用.

    作者:陈超;王希君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中国六城市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地区调查:6 128名资料分析

    目的:腰椎骨关节炎所致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患病率及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可为腰椎骨关节炎的社区预防干预提供量化性参考数据.方法:调查于2005-07/08在西安、石家庄、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等六城市完成.①调查对象:选择40岁及以上具有正式户口常住男女人群6 218名,其中男2 916名,年龄40~94岁;女3 302名,年龄40~86岁;男女性别比为0.88∶1.00.纳入标准:中国汉族在本地具有正式户口的居民并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外出超过1年以上居民不属本次调查对象.②调查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六城市(西安、石家庄、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6 218名符合调查对象人群进行腰椎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问卷凋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X射线片检查情况、疾病诊断),并对其中4 808例有症状者进行X射线片腰椎正侧位投照,对83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示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用比值比(OR),若OR>1,说明疾病发生危险性增加,与暴露因素呈正关联;若OR<1,说明疾病发生危险性减少,与暴露因素呈负关联.结果:纳入调查对象6 218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中国六城市40岁及以上男女人群腰椎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29.4%,各城市患病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腰椎骨关节炎在大部分城市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因素(OR=1.031~1.121),使用蹲位排便(OR=1.012-1.044)和共同保护性因素如饮酒(OR=0.241-0.930);而日常骑摩托(OR=3.122,西安),专职体育(OR=6.377,石家庄),骨质疏松史(OR=5.925,石家庄),神经关节病史(OR=5.528,上海),日常乘公共汽车(OR=5.784,广州),动脉粥样硬化史(OR=4.797,广州),糖尿病史(OR=4.064,广州),日常爬楼梯(坡)(OR=1.018,哈尔滨),兄弟骨关节炎史(OR=11.791,成都)等危险因素分别在不同地区出现;而常吃水果(OR=0.725,西安),喝啤酒(OR=0.507,石家庄)等保护性因素也分别在不同城市出现.结论:中国六个地区腰椎骨关节炎患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同时,不同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又有一定差异.

    作者:李宁华;薛庆云;张毅;张耀南;王晓宾;申剑;赵力连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家犬气管插管纯氧通气7 h后肺超微结构的变化

    背景:临床已经证实,长时间(36~48 h)吸入高浓度氧后可引起不可逆性氧毒性肺损伤.50%以内的低浓度吸氧是否能减少肺损伤中的潜在氧毒性?目的:观察家大气管插管后连续纯氧通气7 h肺超微结构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材料:选用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雌性6只,雄性14只,体质量15~16 kg,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BIRD 8400STi呼吸机系美国鸟牌器械公司生产,HP-M102A多功能监护仪系美国惠普公司生产.方法:实验于1999-07/2000-0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干预:按照性别将将实验犬分为纯氧机械通气组和34%氧浓度机械通气组,每组雌性3只,雄性7只.实验犬麻醉后,纯氧机械通气组设定吸入氧体积分数为1,34%氧浓度机械通气组设定吸入氧体积分数为0.34,通气时间均为7 h.②实验评估:监测气管插管后1,3,5,7 h平均动脉压、心率,采用0hmeda5250 RGM麻醉气体监测仪监测吸入氧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及呼吸道峰压;采用投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机械通气7 h后各组右肺下叶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犬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观察.结果:20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道峰压及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观察:纯氧机械通气组50%标本线粒体肿胀、排列紊乱,基质变浅,出现透明区,双层膜变薄,60%标本肺泡隔间质水肿,50%标本多形核白细胞血管内聚集或游出血管外现象;34%氧浓度机械通气组90%线粒体双层膜较完整,基质致密呈细颗粒状;10%标本可观察到Ⅰ型肺上皮细胞有吞饮增强、破坏及内皮细胞吞饮增强;20%标本肺泡隔间质水肿;未见到多形核白细胞血管内聚集或游出血管外现象及Ⅱ型肺泡上皮板层小体排空.结论:纯氧通气7 h后观察到的肺超微结构损伤较多,吸入氧体积分数为0.34则相对较少,建议长时间气管插管通气时,宜降低吸入氧浓度,尽可能减少潜在的氧毒性肺损伤.

    作者:袁莉;王世端;刘美霞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腰围对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腰围是表达人体内脏脂肪含量的简易测量指标,反映中心性肥胖敏感,是预测肥胖相关健康风险的主要指标.分析上海老年人群中腰围与代谢综合征患病及相关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05/2006-12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干部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2000名上海地区离退休干部,均为老年男性,平均(74±5)岁.对其中资料完整且对调查内容及检查项目知情同意的1 700名进行分析.①以受检者腰部肋下缘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做水平测量腰围,同时检测受试对象体质量指数、血压.②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亚洲区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检测受试对象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③采用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分析不同腰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各项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资料完整的1 700例对象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对象中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患病率为36.41%(619/1 700)、63.58%(1 080/1 700)、59.35%(1 009/1 700)、40.76%(693/1 700)、33.88%(576/1 700).②当腰围≥90 cm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腰围的增加而上升,腰围增加与代谢异常数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9,P<0.01).③腰围的增加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甘油三酯正相关(r=0.722 9,0.125 3,0.163 3,0.284 9,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呈负相关(r=-0.270 2,P<0.01).④高血压的患病率在腰围≥90 cm组显著高于腰围<90 cm组(x2=47.65,P<0.01).结论:上海老年男性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和代谢指标异常数量随着腰围的增加而升高.

    作者:胡廷军;钟远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前路钛板置入对颈椎曲度的远期影响:与单纯植骨治疗的比较

    目的:评价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并发症、远期疗效及其对颈椎曲度的远期影响,并与单纯植骨治疗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0-01/2001-06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0例.其中单纯植骨组30例,植骨加钛板内固定组40例(Codman钛板11例,Orion钛板17例,Caspar钛板12例).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24个月、66个月进行随访,每一次随访均拍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部分患者行颈椎动力位X射线检查,分析患者术后植骨块骨性融合情况及融合阶段椎间高度的变化、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进行观察.手术疗效采用JOA评分判定.结果:术后1周随访70例、3个月随访49例、6个月随访56例、24个月随访66例、66个月随访70例.①JOA评分改善率:单纯植骨组(57.35±31.83)%,植骨加钛板内固定组(61.10±28.35)%(P>0.05).②植骨融合率和颈椎生理曲度:植骨加钛板内固定组术后6个月内植骨融合率100%,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较术前增加(2.51±6.75)°,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单纯植骨组术后6个月内植骨融合率93.3%,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减少(1.33±3.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例术后3个月假关节形成.③椎间高度:单纯植骨组较术前下降(0.8±1.1)mm,植骨加钛板内固定组较术前增加(1.5±0.7)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轴性症状发生率: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单纯植骨组46.67%,植骨加钛板内固定组17.50%(P<0.05).⑤材料与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反应:术中所用材料均为钛合金体内植入物,与人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好,到随访结束时,无血液、免疫、组织等反应,无囊膜形成及细胞质的转变;亦无钛合金腐蚀、磨损等材料反应的发生.结论:植骨块缺乏良好的承重能力,一定应力下容易发生压缩塌陷,导致颈椎曲度丢失;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有效的维持椎间高度并能很好的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且相关并发症少.

    作者:申勇;曹俊明;杨大龙;孟宪中;李志远 刊期: 2007年第47期

  • 紫背天葵乙醇提取物对健康小鼠血糖的调节效应

    目的:紫背天葵乙醇提取物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观察其对正常健康昆明雄性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观察紫背天葵提取物对糖尿病动物及患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6/09在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和营养科实验室进行.①正常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淀粉组,淀粉+紫背天葵醇提物组,葡萄糖组,葡萄糖+紫背天葵醇提物组.淀粉及葡萄糖剂量分别为3.0 g/kg体质量,2.0 g/kg体质量,紫背天葵醇提物剂量为1.0 g/kg体质量,与淀粉或葡萄糖混合后一起灌胃.淀粉耐量试验灌胃后1,2 h测尾静脉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灌胃后0.5,1,2 h测尾静脉血糖.②正常健康雄性昆明小鼠20只,空腹4 h后测定尾静脉血糖,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紫背天葵醇提物1.0 g/kg体质量,对照组给予双蒸水,灌胃后1,2 h测尾静脉血糖.③20只正常健康小鼠,测尾静脉血糖,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双蒸水灌胃,实验组给予紫背天葵醇提物1.0 g/kg体质量,灌胃的同时撤除饲料,小鼠自由饮水.灌胃后1,2 h测尾静脉血糖.④以拜唐平为阳性对照,设空白组、阴性对照组、紫背天葵醇提物组、紫背天葵醇提物对照组(只加相应浓度的醇提物,不加反应底物,以去除提取物底色),用UV-120-02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05 nm波长测定吸光度观察拜唐平和紫背天葵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纳入昆明种雄性小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失.①糖耐量试验结果:淀粉+紫背天葵醇提物组1 h血糖显著低于淀粉组[(12.33±1.82),(10.32±1.14)mmol/L,P<0.01],葡萄糖+紫背天葵醇提物组0.5 h和1 h血糖显著低于葡萄糖组[(12.01±1.61),(10.15±1.23)mmol/L;(11.70±0.94),(9.62±0.74)mmol/L,P<0.01].②空腹小鼠血糖:灌胃紫背天葵醇提物1 h后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8.07±1.02),(6.93±0.76)mmol/L,P<0.05].③随机进食小鼠血糖:灌胃紫背天葵醇提物后1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36±0.89),(7.82±1.07)mmol/L,P<0.05].④α-葡萄糖苷酶活性:紫背天葵醇提物终浓度为25~800 mg/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半数抑制率IR50=320 mg/L,拜唐平的半数抑制率lR50=258 mg/L.结论:①紫背天葵醇提物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糖耐量,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和随机进食血糖.②紫背天葵醇提物降低小鼠血糖水平可能与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关.

    作者:郑子新;唐晓伟;薛长勇;张永 刊期: 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