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胺酮对甲醛溶液致炎小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和α表达的影响

万丽;罗爱林;田玉科

关键词:氯胺酮, 甲醛, 蛋白激酶C
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对甲醛溶液致炎小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以及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和α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1/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将成年健康昆明种小鼠2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盐水注射组,甲醛溶液组,甲醛溶液+20mg/kg氯胺酮组,甲醛溶液+40mg/kg氯胺酮组,后3组小鼠分别于右后足底注射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100 μL制成急性炎性痛模型,甲醛溶液+20 mg/kg氯胺酮组,甲醛溶液+40 mg/kg氯胺酮组小鼠再立即分别经腹腔注射20 mg/kg或40 mg/kg的氯胺酮,观察甲醛溶液注射后第一时相(0~5 min)和第二时相(15~60 min)各组大鼠摔腿,舔足等疼痛行为学变化,2 h后处死小鼠,心内灌注固定,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和α表达.结果:参加实验25只小鼠,灌注前意外死亡小鼠3只,随机补充3只,进入数据分析小鼠仍为25只.①甲醛溶液注射后1 h内小鼠均出现明显的摔腿、舔足、跛行、致炎足不能着地等疼痛行为学改变,注射足呈高度肿胀.盐水注射组无任何异常行为学变化,20mg/kg氯胺酮注射后甲醛溶液致炎后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疼痛行为学反应次数明显少于甲醛溶液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12±3.5,123±4.5;20±2.5,80±2.5,P<0.01);而40 mg/kg氯胺酮注射组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并使小鼠疼痛行为学反应完全抑制.②正常组和盐水注射组脊髓背角的蛋白激酶Cγ和α的表达量极低,蛋白激酶Cγ主要局限于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蛋白激酶Cα的表达主要位于脊髓背角的Ⅰ~Ⅱ层,甲醛溶液组蛋白激酶Cy和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盐水注射组(蛋白激酶Cγ:0.574 0±0.012 8,0.434 5±0.017 2,0.432 3±0.014 8;蛋白激酶Cα:0.554 1±0.015 1,0.432 5±0.014 3,0.432 3±0.015 1,P均<0.001),而20 mg/kg氯胺酮组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和α的表达(0.483 4±0.013 7,0.472 2±0.013 9)明显低于甲醛溶液组(P<0.01),40mg/kg氯胺酮组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和α的表达(0.434 1±0.014 6,0.433 1±0.014 3)明显低于20 mg/kg氯胺酮组(P<0.05).结论:在急性甲醛溶液炎性疼痛时,腹腔内注射氯胺酮在完全阻断小鼠疼痛行为学的同时,可减少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和α的表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细胞Bcl-2及cox-2蛋白表达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热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后胃黏膜组织细胞Bcl-2及cox-2蛋白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7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动物中心及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电子显微镜中心完成.①选取7周龄健康、性成熟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24只/组.②萎缩性胃炎组大鼠采用55℃热水灌胃建立萎缩性胃炎模型,2.5 mL/次,1次/d,共90 d.正常对照组不造模,给予等量25℃白开水灌胃.③两组分别于造模4,8,12,24,32,65周各取4只大鼠,按身体质量与给药容积比值为0.5%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麻醉,取大鼠胃窦组织制备切片.采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Bcl-2和cox-2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48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造模后两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ox-2和Bcl-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在造模后各时相点胃黏膜组织细胞均未见cox-2和Bcl-2阳性表达.②萎缩性胃炎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造模第24周细胞浆中可见cox-2和Bcl-2表达,呈均质颗粒状,到第32,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免疫荧光双标记中造模第24,65周均可见cox-2和Bcl-2共同表达.结论:胃黏膜出现萎缩后Bcl-2及cox-2表达增加,免疫荧光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检测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为细胞和组织内部超微结构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作者:张沥;张玲霞;陶梅;王春梅;陈丹;宋瑛;江梅;曹广周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缺血缺氧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含量的变化

    背景:孤啡肽与缺血缺氧关系密切,可能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宫内缺血缺氧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含量的变化,分析孤啡肽在围生期缺血缺氧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9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进行,选择Wistar雌性大鼠12只,平均体质量260 g.方法:将12只雌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钳夹子宫血管10 min组和钳夹子宫血管20 min组,每组4只.使各组雌鼠受孕,在妊娠第21天,将各组雌鼠剖腹,对照组直接取出胎鼠,产胎鼠19只;钳夹子宫血管10 min组钳夹子宫血管10min后取出胎鼠,产胎鼠21只;钳夹子宫血管20min组钳夹子宫血管20min后取出胎鼠,产胎鼠17只.均成活,所有胎鼠做Apgar评分并迅速断头,收集躯干血并取出全脑,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各组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的含量.结果:57只胎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钳夹子宫血管10min组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的含量分别为(71±14)pg/g及(31±7)ng/L;钳夹子宫血管20 min组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的含量分别为(114±21)pg/g及(58±11)ng/L;对照组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含量分别为(48±9)pg/g及(19±4)ng/L;与对照组相比,钳夹子宫血管10 min和20 min组胎鼠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含量均升高(P<0.05,P<0.01):且钳夹子宫血管20 min组孤啡肽含量高于钳夹子宫血管10 min组(P<0.05).②两组胎鼠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钳夹子宫血管20min组胎鼠Apgar评分低于钳夹子宫血管10min组(P<0.05).结论:围生期缺血缺氧可导致下丘脑及外周血孤啡肽的含量增加.

    作者:古航;胡电;洪新如;梁永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人精子染色体受氯氮平影响的实验观察

    背景:氯氮平为精神科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有报道该药物会引起人体细胞染色体畸变,本文进一步分析其对人生殖细胞的诱变性及生殖遗传毒性.目的:应用人精子染色体离体测试系统研究氯氮平对人精于染色体的影响.设计:以离体人精子染色体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材料:人精液标本取自半年内未接触过理化诱变因子的健康成年男性,氯氮平原药粉为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鼠卵取自6~8周龄的雌金黄地鼠,受精和洗涤精卵用培养基为含0.3%人血白蛋白的BWW液,获能用培养基为含3.5%人血白蛋白的BWW液,受精后培养基用含10%地鼠血清的卵培养基.方法:实验前3 d给实验地鼠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40单位/只,58 h后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单位/只.收集精液于无菌小烧杯内,经洗涤、离心、获能后,制作成5 mL精子悬液,均分于5支离心管中,一管加入终浓度为40 mg/L的平阳霉素作为阳性对照,一管不加任何试剂作为阴性对照,其余3管加氯氮平,终浓度分别为200、400、800μg/L,取出地鼠卵后,分别用0.1%的透明质酸酶和胰酶去除卵丘细胞和透明带后,平均移入5个培养皿中的一个空白液滴中,用分步固定气干法制备精于染色体.主要观察指标:染色体结构畸变精子率和断裂数.结果:氯氮平浓度分别为200,400,800μg/L时,染色体结构畸变精子率和断裂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且3个剂量组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而平阳霉素40 mg/L组和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氯氮平对人精子染色体无损伤作用,人精子染色体离体测试系统主要检测诱变剂对染色体的致断作用,可能氯氮平对精子染色体不具有这种损伤作用,而有其它遗传毒理机制.

    作者:蒙华庆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际交往品质关系:204名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政治工作于部的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品质的相关性,为相关人员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卫生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01-31/02-05选择解放军南京军区12集团军某防空旅、解放军南京军区联勤某部等单位基层政治工作干部230名为调查对象.以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测验和人际交往品质问卷为测量工具进行调查.其中①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条目,由10个因子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附加因子.每个条目均为1~5级评分,评分越低表明症状的频度和程度越轻.②人际交往品质问卷.主要包括责任心、容纳心、敏感性、自我控制、独立性、乐群性等6个因子,问卷分数越高表明人际交往品质越高.结果: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88.7%.①军队基层干部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军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1.27±0.39,1.55±0.57;强迫:1.55±0.52,1.77±0.60;人际敏感:1.45±0.50,1.78±0.61;抑郁:1.41±0.58,1.64±0.60;焦虑:1.36±0.43,1.52±0.52;敌意:1.38±0.45,1.62±0.62;恐怖:1.18±0.34,1.35±0.45;偏执:1.33±0.42,1.67±0.63;精神病性:1.27±0.41,1.51±0.50;附加因子:1.31±0.40,1.60±0.43;阳性项目均分:1.36±0.40,1.63±0.30;总分:122.81±45.83,144.10±43.20,P<0.001).②在人际关系方面,以问卷分值≤3作为人际交往障碍的标准,各因子分≤3的人数由低到高排序为容纳心(15名)、责任心(20名)、敏感性(25名)、自我控制(28名)、独立性(29名)、乐群性(29名).③心理健康各因子和心理健康总分均与大部分人际交往品质指标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结论:基层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项目与大部分人际交往品质因子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汤家彦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异丙酚麻醉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期间脑损伤标志物S100B和术后半年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的变化

    背景:脑损伤后常引起继发性脑缺血、缺氧,使脑损害加重.颅脑手术可引起血浆氧自由基水平的升高,有可能加重对脑的损伤.异丙酚作为较新的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的药物,其脑保护作用尤为引人注目.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期间血清S100B的影响,分析其与患者6个月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评价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同期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神经外科和中心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学教研室.对象:于2004-01/06选择解放军广州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15例.方法:患者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或(和)挫裂伤灶清除术.异丙酚组术中用异丙酚4~8 mg/(kg·h)泵注,芬太尼1.0~2.0μg/(kg·h)、维库溴铵0.02~0.03 mg/(kg·h)静注维持麻醉.异氟醚组术中用异氟醚0.8~1.2 MAC吸入,芬太尼1.0~2.0μg/(kg·h)、维库溴铵0.02~0.03mg/(kg·h)静注维持麻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手术前、手术开始2 h、手术结束时血清S100B含量.术后6个月按简易智能量表的定位、记录、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语言及空间感等6个方面12项指标对接受随访的23例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简易智能量表量表总分30分,分数越高表明智能越好.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时段脑损伤标志物S100B的变化和6个月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所有受检血样均符合实验要求.6个月后随访,异丙酚组3例死亡,异氟醚组4例死亡,共有23例患者接受随访并进行简易智能量表评分.①开颅手术2 h和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清S100B均较术前有升高,手术结束时异丙酚组S100B显著低于异氟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前、手术开始2 h、手术结束时S100B呈一持续升高的过程.②异丙酚组简易智能量表评分高于异氟醚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2.33±5.96),(19.91±6.13)分,t=0.960 3,P>0.05].③手术结束时S100B含量与6个月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7,P<0.05).结论: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可能降低手术期间S100B的升高,并有可能改善患者术后6个月认知能力,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生.

    作者:甘国胜;王焱林;王成夭;陈利民;陈敏;张小军;丘伟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法顺行追踪大鼠颈段脊髓小脑束神经元向小脑中央核的投射

    目的:采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顺行追踪法观察大鼠颈髓投射纤维在小脑中央核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首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5只Wistar大鼠腹膜腔注射60g/L水合氯醛(5 mL/kg)麻醉,打开各段脊髓相应部位的椎板,用注射针头刺破硬脊膜,暴露脊髓,通过连接在微量注射器上的微玻管(内径20~40 μm)将溶于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6)的150 g/L结合生物素的葡聚糖胺多点压力注射于一侧脊髓,每只大鼠注射至C3-6部位三四点,每点注射0.2~0.3μL,总量为0.6~1.2μL.其中2只大鼠在注射区尾侧加作脊髓外侧索横断.术后动物存活15~20 d后,在60g/L水合氯醛深度麻醉下,经左心室插管至升主动脉进行灌注固定,制备连续切片,片厚50μm.其中小脑分别作矢状位和横切位切片,脊髓颈段作横切位切片.所有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结果用图像分析仪记录.标记终末依据Robertson的观察标准,即苔藓纤维的玫瑰花结样的结构特征.结果:①注射部位:生物素化葡聚糖胺注射部位均由深褐色密集区和棕色弥散区组成.注射部位的密集区基本限定于注射侧脊髓灰质后角基部、中间带和前角,覆盖了颈段脊髓小脑束的起始细胞.②标记终末在小脑横切片上的分布:主要分布于小脑内侧核头端背内侧、中段;在前间置核其主要分布于头端;而在后间置核的分布区集中在内侧;小脑外侧核未见标记纤维及终末.③标记终末在小脑矢状位上的分布:内侧核内侧部,中间部;少量分布于前间置核头端腹侧部;后间置核的分布区集中于尾端;外侧核未见标记终末.结论:大鼠脊髓颈段有向小脑中央核的投射,与腰髓的投射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定位关系.

    作者:李莉;高秀来;宋一志;景朋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的个案教育康复

    背景: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婴幼时期比较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其基本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在世界范围内有日益增高的趋势.孤独症的康复治疗仍然以教育训练为主.目的:通过案例剖析,为孤独症儿童的随班就读教育训练提供启发,为教育工作者和患儿家长提供适当的建议.设计:个案分析.单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康复系及南京市上新河小学.对象:孤独症患儿,男,1998-06生,于2001-02在沈阳市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孤独症,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方法:对孤独症患儿采用综合干预措施5个月.教育措施内容包括:①良好接受课堂学习.②课堂上展示优点.③在生活中良好运用学习内容.④建立友善情感.⑤建立良好行为和消褪异常行为.⑥提高课堂注意力.⑦训练课堂环节的理解力.⑧选择适宜的考试办法.⑨建立愉快融合的板块时间.实施过程:每天与患儿的老师、家长进行电话访谈1次,每周与老师、家长、患儿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1次,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的调整教育策略.实验开始结束时进行全韦氏智商测定.并总结患儿课堂和课间行为表现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实验结束时患儿的全韦氏智商测定结果.②患儿课堂行为表现的变化.③患儿课间行为表现的变化.结果:①实验结束时患儿的全韦氏智商测定结果为言语智商80分、操作智商110分、总智商95分.操作智商与言语智商相差30分,智力分项中的高分与低分相差9分,智力发育的不平衡现象已经有所好转.②课堂行为表现的变化:基本上可以与其他同学一样,安静听课,跟随老师的节奏学习,无扰乱课堂的行为,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③课间行为的变化:结交好朋友;关注参与同学的游戏;听铃声进入教室,不用老师提醒.结论:在经过5个月的康复训练后,孤独症患儿随班就读的状况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运用多种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改善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效果.

    作者:魏轶兵;卢珺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森田疗法在神经症治疗中的应用

    于2002-05/2005-03选择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或门诊神经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森田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20例.森田组在接受森田疗法治疗期间不排除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剂量,适时可减量.药物包括抗抑郁剂.森田治疗分4个治疗阶段:静工作期、轻工作期、重工作期和康复期或相应的治疗顺序,每日要求患者完成日记.药物治疗组以药物治疗为主[选择药物种类同上,不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疗程8周.以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为症状转归指标,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量表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森田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森田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森田组治疗后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③森田组平均使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森田疗法对神经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可减低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剂量.

    作者:姚建军;张明廉;安富贵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识别过程中脑血氧的变化

    背景:阅读障碍是学习困难研究中为常见的,可影响儿童的行为、认知、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严重阻碍儿童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目的: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认知过程左前额叶皮层血氧变化规律,探讨儿童阅读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对象:实验于2003-06/09在华中科技大学完成.选择45名武汉市3~5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8~12岁,均为右利手.其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26名(阅读障碍组),符合ICD-10定义的标准;非阅读障碍儿童19名(对照组).所有对象均取得本人及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方法: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检测汉语阅读障碍和非阅读障碍儿童汉字初级加工(包括被动视觉呈现汉字,汉字朗读,动词联想)及再加工(包括词语输出和语义联想)过程左前额叶脑血氧含量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汉字初级加工及再加工过程中脑血氧含量的变化.结果:纳入阅读障碍儿童26名,非阅读障碍儿童19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汉字初级加工时血氧含量的变化:被动视觉呈现汉字:A,B,C通道上,阅读障碍组血氧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378 0,0.134 6;0.085 8,0.051 9;0.109 3,0.069 2,P<0.05),D通道上,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血氧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汉字朗读:A、B、C、D通道上,阅读障碍组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动词联想:在A、C通道上,阅读障碍组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0.411 2,0.139 7;0.141 3,0.078 4,P<0.05),在B、D通道上,阅读障碍组与对照组血氧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②汉字再加工过程血氧含量的变化:词语输出过程中,阅读障碍组的血氧含量变化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25 7,0.089 0,F=16.25,P<0.01);语义联想过程中,阅读障碍组的血氧含量变化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73 0,-0.072 1,F=15.59,P<0.01).结论:汉字认知过程阅读障碍儿童左前额叶皮层虽然激活,但相对正常儿童,激活的程度和激活模式均有差异,提示特定脑区功能异常可能是阅读障碍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作者:宋然然;吴汉荣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截断型载脂蛋白E4对培养神经元细胞中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

    背景:神经细丝的磷酸化程度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载脂蛋白E4是阿尔茨海默病公认的易患因子,但载脂蛋白E4对神经元细胞内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显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和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中,载脂蛋白E4蛋白C末端的272~299位氨基酸残基可被水解截去,产生truncated-apoE4片段,且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神经纤维缠结中的磷酸化神经细丝相互作用.目的:在细胞水平观察truncated-ApoE4过度表达对培养的神经元中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对照实验观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材料:实验于2005/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小鼠成神经瘤贴壁生长细胞株N2a由许华熙博士提供.方法:构建pEGFp-T-apoE4真核表达重组体,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分别将pEGFP-c3、pEGFP-apoE4和pEGFP-T-apoE4瞬时转染小鼠成神经瘤细胞株(N2a),24~48 h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神经细丝的磷酸化状态,测定糖原合酶激酶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神经细丝的磷酸化程度及糖原合酶激酶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酶活性.结果:转染组细胞内磷酸化神经细丝含量显著增多,糖原合酶激酶3酶活性显著增加,以pEGFP-T-apoE4转染组为显著(P<0.05),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runcated-ApoE4过度表达可通过激活糖原合酶激酶3而非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引起成神经瘤细胞株(N2a)细胞中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提示truncated-ApoE4可能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

    作者:周洁;陈娟;肖志宏;金光耀;冯友梅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大学毕业生班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目的:了解毕业生班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择业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于2005-11/2006-04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安理工大学4所高校随机整群抽取大学毕业生1 000名.其中,男生610名,女生390名,重点大学学生634名,普通院校学生366名,平均年龄21.8岁.采用凌文辁等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及自编的毕业生背景资料问卷进行调查.职业价值观问卷的22个题目可以分为3个主成份因素-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与发展因素.每个题目都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评分,分别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普通3分、不同意2分与非常不同意1分,使用群体是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自编的毕业生背景资料问卷主要了解毕业生的性别、学校、专业、家庭情况等.以学院或系部、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时间约为20 min.主试为调查者本人或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整个测试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结果: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3份,问卷有效率85.3%.有效问卷中,男生590份,女生263份;重点大学学生624份,普通院校学生229份.被试平均年龄21.8岁.①毕业生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在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自我发展因素上的得分相互比较,差异均显著(3.43±1.02,3.94±0.93,4.03±0.96,P均<0.0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3个主成分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是:自我发展因素、保健因素与声望地位因素.②全体被试者职业价值观中重要与不重要的因素分析:重要的5项依次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以及福利好;不重要的5项是:工作单位知名度大、上下班交通便利快捷、工作单位规模大、级别高,容易成名成家.③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毕业生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趋势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

    作者:王浩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去势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及血清相关激素水平变化

    目的:观察雌性大鼠切除卵巢后其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神经元和血清生长素、雌激素、降钙素及骨钙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1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完成.①将12只健康雌性未孕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只.卵巢切除术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完全切除双侧卵巢,牢固结扎剩余的子宫部分;假手术组大鼠不切除卵巢,仅切除卵巢周围小块脂肪组织.术后处理完全相同.②采用左心室灌注固定方法取胫骨及脑.通过检测大鼠胫骨上段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变化判断骨代谢发生的变化.③用无菌注射器通过右心室取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上述激素水平的改变.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的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数量均明显减小[(22.1±3.3)%比(14.8±2.3)%,(41.2±8.8)比(30.8±3.9)μm,(5.5±0.8)比(4.3±0.7)个,P<0.05或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增大[(164.9±12.3)比(250.2±33.2)μm,P<0.01].②两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血清雌激素、降钙素、生长素含量明显降低[(35.22±3.41)比(6.29±1.82)ng/L,(48.41±8.85)比(28.21±6.28)ng/L,(6.59±1.49)比(4.45±0.88)μg/L],骨钙素明显升高[(13.72±4.58)比(23.89±4.4)μg/L.③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的改变:卵巢切除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及生长素等钙调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为杰;刘锡仪;徐丽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军医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背景:军校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心理应激,若采取不良的应付方式,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可能还与社会支持和人格有关.目的:探讨军医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人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设计: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和预防医学系及西安运动创伤医院. 对象:于2004/10整群抽取某校一年级军医大学生352人作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受试者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共10个因子.社会支持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以及社会支持总分项目.应付方式问卷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6个因子.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主要包括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4个维度.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的各因子得分比较.②不同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人格与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的相关性.③不同社会支持情况下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人格的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发放问卷352份,全部收回并合格,有效率100%.①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分组指标,将被试中得分高和低的25%抽出,分别作为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两组相比,低症状组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分值都高于高症状组学生,客观支持无差异;高症状组学生选择自责、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应付方式分值高于低症状组,求助的选择分值低于低症状组;高症状组内外向评分低于低症状组,而情绪稳定性分则高于低症状组.②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求助、内外向和掩饰性具有负相关(r=-0.131~-0.306,P<0.05或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情绪稳定性具有正相关(r=0.141-0.450,P<0.05或P<0.01).③以支持总分为分组指标,将被试中得分高和低的27%分别作为高支持组和低支持组,两组比较,高支持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低支持组;高支持组学生多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低支持组更倾向于选择消极的应付方式;高支持组内外向评分高于低支持组,而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分显著低于低支持组(P<0.05).结论: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刘芳娥;张丛华;王安辉;刘利兵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监狱基层和机关警察焦虑状况的比较

    目的: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比较监狱基层警察和监狱机关警察焦虑程度,分析监狱警察焦虑产生的原因,提高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于2005-08从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398名监狱警察中随机抽取13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该问卷共有20个问题,每个问题所得分累加即为总得分.分值越高,焦虑程度加重.结果: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1.5%.男109名,女10名;年龄24~58岁,平均(32.1±6.69)岁.基层警察92名,男87名,女5名;平均年龄(31.51±5.89)岁;机关警察27名,男22名,女5名;平均年龄(36.93±7.65)岁.①监狱警察焦虑均分为38.53±8.21,高于全国常模29.78±10.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62,P<0.05).其中焦虑得分高于正常上限46分的有21名,占17.5%.②监狱基层警察焦虑评分为39.41±8.54,监狱机关警察焦虑均分为35.69±6.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6,P<0.05).③监狱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9.11±8.41,监狱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7.25±5.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P>0.05).监狱基层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40.04±8.45,监狱基层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8.84±5.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狱机关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6.20±8.76;监狱机关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5.19±5.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狱警察心理焦虑水平高于普通人群;监狱基层警察焦虑水平高于监狱机关警察.

    作者:刘伟;吕晶;池旭东;吴锡明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应对方式和感觉寻求人格特质与学习焦虑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中学生学习焦虑状况及其特征,探索不同的应对方式和感觉寻求特质对学习焦虑的影响.方法:于2003-05/06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春市两所中学6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学习焦虑分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国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进行测评.其中①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由8个内容量表组成,即: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采用学习焦虑分量表测查学习焦虑状况,≥8分为有学习焦虑障碍.②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条目各10项,量表的评分数据越高则积极或消极的应对倾向越高.③中国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全量表由兴奋与冒险寻求和去抑制两个分量表组成,全量表的标准分≥60分,属于高感觉寻求者,40~60分为感觉寻求水平一般,如果≤40分则说明感觉寻求水平较低.结果: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66份.①被试群体中,存在学习焦虑者(学习焦虑量表分≥8分)占测量总人数的7.1%.从初一至高三各年级中学生的学习焦虑状况并不是逐年升高或递减的,而是呈波动的趋势.高中一年级男生学习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差异有显著性(23.46±2.74,22.30±2.69,22.39±2.97,P<0.05).②中学生学习焦虑与消极应对呈显著的正相关(r=0.366,P<0.01);与积极应对、去抑制和感觉寻求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233,P<0.01;r=-0.087,P<0.05;r=-0.127,P<0.05).③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对学习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0.333,R2=0.161,P<0.001).结论:积极应对和具有较高冒险寻求的中学生学习焦虑水平较低,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学习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敬阳;张明;刘桂英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功能磁共振评估小脑在学习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采用动词产生任务,观察小脑在重复性熟练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于2005-03/04对北京林学院1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词汇产生学习.①材料为汉语双字具体名词96个,随机分成两组,刺激材料随机呈现,刺激呈现500ms,刺激间隔2 000ms.②作业任务和程序:词汇命名任务,看到屏幕中间呈现的汉语双字名词,又快又准的在心里默念出来,并按键;动词产生任务,看到屏幕中间呈现的汉语双字名词,又快又准的在心里默念出一个与名词相关(所呈现的名词能做什么或被做什么)的双字动词,并按键.③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包括5个扫描序列,动词产生任务学习次数为7次.每个组块内连续呈现刺激24个,共60 s,每个组块之间时间间隔20 s.④采用功能磁共振手段对小脑的活动进行扫描.利用反卷积对个体的功能像进行分析.结果:12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学习前右侧小脑激活的体素为313个,左侧小脑为162个,学习训练之后,右侧小脑激活的体素只有25个,左侧小脑为0个.②激活的强度,学习前右侧略高于左侧(8.05,7 36),学习后左侧消失.结论:右侧小脑参与重复性学习的全过程,脑激活呈动态降低的趋势,左侧小脑只参与早期阶段的学习.脑激活有位置上的变化,也有强度变化.

    作者:崔淑范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

    目的: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水平的差异,分析青少年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于2006-03选择北京市某职业高中学生265名,采用自尊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及孤独量表测评学生的自尊、惧怕他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其中①自尊量表:10个条目,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②惧怕否定评价量表:12个条目,反映是否为他人的评价担忧,为别人的否定评价感到苦恼以及预期自己会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分值越高,对他人的评价越担忧,越需要肯定评价.Cronbach系数0.90,重测信度为0.75.③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20个条目,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分值越高,孤独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73.结果:发放问卷265份,收回问卷221份,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94.6%.①高等职业学校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27.66±4.84,26.96±4.5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低于女生(35.36±7.87,38.65±8.88;41.27±9.35,43.09±9.0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高一年级学生自尊水平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高.随着年级升高,自尊水平逐渐上升,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及孤独感水平下降.高一与高三年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的差异有显著性(26.49±4.69,28.20±4.75,P<0.05).③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之间为负相关(r=-1.46,P<0.05),自尊水平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负相关(r=-0.39,P<0.01),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正相关(r=0.24,P<0.01).结论:男生、高三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提高自我评价,进而减轻社交焦虑,改善学生的社交状况,后降低孤独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薛冰;沈凌霞;王希林;于欣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感觉门控听觉诱发电位P50诱发电位的变化

    背景:听觉诱发电位P50为反映大脑正常抑制功能的一种直观的脑电生理学指标.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感觉门控听觉诱发电位P50成分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选用雌性健康SD大鼠24只,鼠龄4~6月,体质量200~300 g.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对照组、正常组,每组8只.Morris水迷宫由圆形水池和有机玻璃站台构成,水池分平台、左、右及对侧4个象限.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3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①实验组: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对照组:切断皮质、胼胝体,但不切断穹窿海马伞;正常组:未手术.②在建模后1周对所有大鼠进行包括检测定位航行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的水迷宫试验,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每只大鼠每日训练4次,共训练5 d.入池到找到站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反映定位航行能力;大鼠1 min内在池中搜索站台的游泳轨迹反映空间探索能力.③采用条件(C)-试验(T)双声刺激模式记录听觉P50诱发电位,比较各组大鼠听觉P50诱发电位的差异.计算C-P50波幅、T-P50波幅、T/C比、S2-S1波幅差的绝对值等.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水迷宫试验,即定位航行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检测结果比较.②各组大鼠感觉门控P50诱发电位比较.结果:大鼠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水迷宫试验结果:3组大鼠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平均潜伏期缩短,前3 d潜伏期均下降,之后趋平稳.实验组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正常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游泳轨迹集中在站台象限,站台象限游泳轨迹分别占总游泳轨迹的45.23%和39.7%,与其他象限间游泳轨迹比较,差异明显(P<0.01).实验组大鼠在站台、右侧、对侧、左侧象限游泳轨迹占总游泳轨迹的28.31%,29.84%,20.47%和21.38%,差异不明显(P>0.05),游泳轨迹在4个象限中基本呈随机分布.②大鼠感觉门控P50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对照组C-P50波幅和S2-S1波幅差的绝对值分别为(21.00±2.85),(15.26±4.07)μV,正常组分别为(17.04±5.32),(10.85±4.24)μV,明显高于实验组[(9.67±3.77),(2.89±2.61)μV,P<0.01].对照组和正常组T-P50波幅与C-P50波幅比值分别为0.25±0.18和0.39±0.16,明显低于实验组(0.92±0.41,P<0.01).结论:①用双侧海马伞切断方法可成功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②双侧海马伞切断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存在感觉门控能力的不足.

    作者:朱榆红;王廷华;孙冰;张卓;晏燕;韩志桐;冯忠堂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减轻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已有研究构建社会支持、适应不良、角色压力和心理控制体验4因素影响心理枯竭的结构方程模型.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06-04选取聊城市3所学校的284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的MBI-GS中文版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能力与适应性量表、角色认知量表、控制体验量表经过效度、信度检验后对267名教师进行测查,根据构想模型和测查的数据获得模型的解和拟合指数.结果:共得到有效问卷267份.①标准化路径系数表明,社会支持与适应、角色压力以及控制体验对教师的心理枯竭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4个外源潜变量对心理枯竭变量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47.②通过将测量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可以看到χ2/df=4.87<5,误差均方根为0.469,拟合指标都在0.90以上,并且均方根残差很小.结论:社会支持、适应不良、角色压力和心理控制体验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直接因素.

    作者:赵夫明;王学臣 刊期: 2006年第46期

  • 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背景:绝大多数转基因实验动物来源于小鼠,建立一种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医学研究的、简便可靠的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健康BALB/c小鼠2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30 g,SPF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5只)、缺血组(10只)和再灌注22 h组(5只).健康昆明雄性小鼠130只,雌性30只,体质量25~30 g,SPF级,其中雄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24 h组30只,缺血2 h再灌注22,46,70 h组各30只;雌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24 h组10只,缺血2 h再灌注22 h组10只.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3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疾病研究所完成.上述SPF级BALB/c小鼠与昆明小鼠,应用头端涂适量硅胶的6-0单尼龙线自小鼠左侧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至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阻断其血流2 h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假手术组术后24 h,缺血组阻断血流24 h后,再灌注组分别于术后24,48,72 h,麻醉下断头取脑.以神经行为功能评分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价.Longa标准评分:神经行为功能评分≥1分为模型成功的标准;脑组织冠状切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白色区域为梗死区.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功能评分,脑组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后梗死体积.结果:实验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成功率BALB/c小鼠约为20%,昆明小鼠雄性为66.7%~73.3%,昆明小鼠雌性为40%~50%.②BALB/c小鼠假手术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的脑切片上,两侧皮层呈均匀的橘红色,未见梗死灶.BALB/c小鼠缺血组小鼠脑切片上可见较大的苍白色梗死区,在经视交叉的冠状切片上,梗死区占同侧半球体积的50%~75%,昆明小鼠表现与BALB/c小鼠相似,但梗死区占同侧半球体积的40%~65%.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组相似,小鼠脑切片上可见较大的苍白色梗死区,在经视交叉的冠状切片上,梗死区占同侧半球体积的50%~75%,昆明小鼠表现与BALB/c小鼠相似,但梗死区占同侧半球体积的40%~65%.结论:线栓法制作昆明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创伤小,缺血的部位较恒定,可以准确控制缺血和再灌注时间,可以成为研究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预后及治疗作用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杜芳;王涛;杨学伟;李永刚;郭云良 刊期: 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