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雅;张艳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约10%,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高于中青年患者,约30%~50%.
作者:杨红樱;沈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过程特点及其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级拟行宫腔镜双极气化及热球治疗的住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加氯胺酮组(PK组)和氯胺酮组(K组)各15例.PK组用异丙酚+氯胺酮进行麻醉,K组单纯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麻醉期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氯胺酮用量PK组明显低于K组(P<0.01);注药后及术中两组SBP、DBP、HR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K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完全恢复清醒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不良反应K组明显重于PK组(P<0.01).结论氯胺酮行静脉麻醉时,合用异丙酚可使麻醉更趋平稳,不良反应减轻.
作者:陈骁俊;潘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报告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45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13.3%),中残6例(13.3%),重残10例(22.2%),植物生存3例(6.7%),死亡20例(44.4%).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应强调及时和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建跃;姜启周;王为民;程军;陆峰;肖国民;徐海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蒙脱石散剂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0例成年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分别服用蒙脱石散剂3g,3次/d;呋喃唑酮0.1g,3次/d.疗程均为3~7天.结果蒙脱石散剂和呋喃唑酮治疗急性腹泻有效率分别为91.3%和90.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4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蒙脱石散剂治疗成人急性腹泻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晓敏;王艳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HBsAg阴性的HBV感染常称为隐匿性HBV感染,指血清HBsAg阴性,而应用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分为二类,其一,可检出血清HBV标志,包括抗-HBs(+)、抗-HBc(+)或抗-HBe(+);其二,所有HBV标志均阴性.
作者:徐小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发展康复医学教育的背景与趋势1.1国际背景与趋势康复医学是经济发展的终极产物,是经济发展对生命科学的必然需求;康复医学的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目前,康复医学已成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热门的学科之一.
作者:何成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在乳磨牙瘘管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乳牙髓腔封樟脑酚棉球,瘘管置替硝唑颗粒,促进瘘管愈合,并与瘘管碘酚烧灼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替硝唑瘘管局部用药促进愈合,疗效明显优于瘘管碘酚烧灼(P<0.01).结论替硝唑瘘管局部用药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严瑾;郭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氟西汀和氯丙咪嗪分别合并氯硝安定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合并氯硝安定治疗的60例强迫症患者分为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每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的疗效相似(P>0.05),两组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西汀组副反应较氯丙咪嗪组少且轻(P<0.05).结论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合并氯硝安定治疗强迫症均有肯定疗效,治疗时可适当合并氯硝安定治疗.氟西汀组副反应较少,应首选.
作者:韩耀静;任婉文;程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反复午后低热两月余.体温波动于37.5℃~38.5℃之间,多于下午4时上升,晚上10时降至正常.活动后稍有气急,休息后缓解,起病以来感乏力,食欲稍减退,体重下降明显.
作者:邓翌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脑血管意外急性期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和肌酐水平的差异.方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27例脑溢血患者及31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血管意外急性期患者与高血压患者比较血清尿酸(UA)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血清肌酐水平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尿酸测定可反映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柳茵;徐曌;黄洪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抗-HCV和HCV-RNA对诊断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通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PCR法,对198例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抗-HCV和HCV-RNA.结果抗-HCV总阳性率为84%,抗-HCV、HCV-RNA同时阳性为58%,抗-HCV单项阳性为26%,抗-HCV阴性而HCV-RNA阳性为16%.结论 HCV-RNA对早期HCV感染的诊断以及抗-HCV阴性的慢性丙肝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怀疑HCV感染者应同时检测抗-HCV和HCV-RNA,才能对不同时期的HCV感染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
作者:韩志芳;张永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选取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本院普外科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38岁,平均36.1±3.4岁,均已婚.
作者:袁文琴;郑建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对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喜疗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128例恶性肿瘤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同时及输注完毕后,2~3次/日局部外涂喜疗妥.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1.8%和70.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喜疗妥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文婷;倪琼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技术操作,过去一直延用的针筒采血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容易污染,而且血细胞容易遭到破坏;如果采血的量不准确,又将影响检验的结果.
作者:周倩;章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尿分析仪隐血测定和显微镜红细胞检查结果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00份尿液标本分别用尿分析仪测定其隐血结果和用显微镜检查其红细胞阳性情况,并分析其两者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阴性符合率为98.1%,阳性符合率为88.0%.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分析仪隐血检测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不能相互取代.
作者:许丽雅;张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对1997~2002年间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例发生胆漏原因为肝床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7例、拔T管后胆漏6例、T管周围胆漏3例、T管早期滑脱和T管不慎拽出各1例、胆道损伤1例、胆囊管残端结扎线脱落1例.本组保守治疗16例(80%),再手术治疗3例(15%),鼻胆管胆道引流1例.1例胆道损伤因过晚二次手术死亡,1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除T管后,主要原因与局部炎症、迷走胆管存在和操作不当等有关.胆漏发生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腹膜炎的轻重、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
作者:胡文献;徐德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含量的RP-HLP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品的芦丁标准品为对照进行RP-HPLC测定:Symmetry C18(5μm250mm×4.6mm)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由甲醇-水-磷酸(55:44.5:0.5)组成,流速为1.0 ml/min;WATERS 2487 UV检测器,检测波长390nm.结果黄酮类化合物中各组分基线分离良好,进样量在(0.625~6.250)μg/20μl范围内,峰面积A与进样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1079A-0.0003,相关系数r=0.9983.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1.85%.以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作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29%和1.63%.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分离效能高,适合于苦丁茶中芦丁含量的测定.
作者:潘慧娟;唐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是由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引起.惊厥时可引起组织缺氧,严重者可造成大脑不可逆损伤.在对此症进行急救时,首先应给予吸氧治疗,本文对以不同氧流量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陈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方法对72例行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优缺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穿刺成功70例,成功率97%.穿刺误入股动脉4例,发生巨大血肿1例,小血肿1例,导管无法置入1例,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不止1例,无神经损伤、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本身技术上的缺陷在临床上日趋少用,但对颈部及胸部外伤、颈部手术、头颈部烧伤、气管切开等危重患者在无法行颈内静脉穿刺时仍可采用.
作者:盛福庭;罗声臻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