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林方;董书魁;王欣茹

关键词:临床实习, 学生, 心理学,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摘要:目的:调查与探讨某医学院医学检验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调查于2004-01/02完成.随机抽取某医学院2004届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共300名,男112名,女188名,年龄19~21岁.采用症状自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测试,具体分为9个因子,每项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分别代表无、轻度、中度、偏重及严重,以因子分≥2为在该项目上有心理问题.将此次调查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组比较,并设置不同性别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回内容详实问卷216份.①该医学院检验专业实习生的9项因子分总体趋向良好,每个因子基本上有2/3的实习生心理状态良好.强迫、抑郁、焦虑水平达轻度以上(t≥2)的人数比较多,有少部分学生的因子得分≥3.②症状自评价量表中因子分高的前3位的是强迫1.89±0.57、焦虑1.75+0.64和抑郁1.74+0.56.③实习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1.36±0.54,1.89±0.57,1.74±0.56,1.75±0.64及1.53±0.58)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组[1.34±0.45,1.69±0.61,1.57±0.61,1.42±0.43及1.52±0.60,(t=2.91~6.99,P<0.01)],其他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医学院检验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与正常人群相近,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轻度的心理适应不良及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探讨其教育与矫正方法.方法: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在对资料分析时与工作实践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由于心理、主观、客观等因素,其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把握逆反心理特点与表现特征,对青少年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对符合逆反心理的思想行为针对性地运用逆反心理的矫正方法实施教育活动,可明显提高教育效果.结论:加强对逆反心理的研究,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心理与生理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可以明显减轻逆反心理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王维勋;张钢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经颅磁刺激后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c-Fos的表达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海马区c-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经颅磁刺激组在制模后第2天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每组中的8只大鼠分别于4周后检测Y-迷宫中的学习记忆成绩和梗死侧海马c-Fos的表达.结果: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学习尝试次数:18.36±4.87;记忆再现次数:6.05±1.34),与模型组比较(学习尝试次数:26.40±5.45;记忆再现次数:3.72±1.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65,3.28;P均<0.01);经颅磁刺激组大鼠海马各区c-Fos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CA1:28.55±3.62,CA2:25.27±3.09,CA3:27.65±3.53,齿状回:34.92±6.56),与模型组比较(CA1:9.42±1.28,CA2:7.58±1.18,CA3:8.63±1.24,齿状回:11.36±2.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7.22,19.32,17.57,11.87;P均<0.01).结论: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fos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提示c-fos等即早基因的激活可能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必要条件.经颅磁刺激能增加脑海马各区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有促进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张小乔;梅元武;刘传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海洛因戒断症状抑制效应的定量评估

    背景: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可以有效抑制戒断症状的发生,验证疗效假说需有定量化的标准评估.目的:自拟海洛因戒断症状标准评分,观察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设计:以海洛因吸毒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试验.单位:新乡医学院分析测试实验室;郑州大学医学院激光医学研究中心.对象:实验于2003-01在郑州大学医学院激光医学研究中心完成.选择郑州戒毒所30名海洛因吸毒患者,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45岁,吸毒时间0.5~5.0年,吸毒量1.0~4.0 g/d,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干预:实验组于人院次日采用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治疗,照射功率2.0~3.0mW,功率密度7.07~10.6mW/mm2,1次/d,60min/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美沙酮加盐酸丁丙诺啡(Me-Bup)常规戒毒疗法.观察毒瘾戒断者的12项突出症状,即呕吐、鸡皮疙瘩、出汗、烦躁不安、震颤、流泪、鼻充血、失眠、腹部变化、体温变化、肌肉痛、心率.每项症状按无、轻、中、重4级评分,分别记作0,1,2,3分,单项3分,总分36分.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戒断症状量化评分比较.结果:3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呕吐,失眠,烦躁,震颤,鸡皮疙瘩,腹痛的戒断症状评分[(2.0±0.5)分,(2.5±0.4)分,(4.6±0.3)分,(3.6±0.7)分,(3.1±0.3)分,(4.2±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0.7)分,(6.0±0.7)分,(7.4±0.6)分,(7.1±0.6)分,(5.7±0.6)分,(6.4±0.7)分,t=9.90~16.81,P<0.01].结论:应用症状量化法评估,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可有效减轻海洛因戒断症状.

    作者:贾文英;田红召;杨婷婷;海国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洛阳市汉族老人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常模的制订

    背景:非文字智力测验(或非文字智力量表)是龚耀先教授为中国少数民族人群和有语言障碍者所编制的非文字智力量表和跨文化智力量表.现在已有了五少数民族联合常模、汉族儿童常模及55岁以下成人常模.目前缺乏56岁以上老年组常模,而非文字智力测验尤其适合老年群体,在该人群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建立56岁以上老年组非文字智力测验的区域性常模,使我国拥有一套从儿童到老年较完整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常模.设计:以社区56岁以上健康离退休老人为观察对象.分层抽样,对照研究.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中心.对象:以洛阳市及郊县56岁以上健康离退休老人为研究对象.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分层取样,样本接近各区比例.研究对象年龄在56~101岁之间,每5岁为一年龄段,共分8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约200人左右,共1 460人.其中男679人,女781人.方法:用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工具和手册,分别对每个人进行认数辨色、分类、填图、填数、接龙和编码测验.得到三个结果:粗分、量表分和智商.主要观察指标:建立了56岁以上老年组非文字智力测验常模.结果:分三种常模,即原始分、离差量表分和离差标准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40名老人相隔1~2周进行重测,各分测验之间的原始分重测相关系数为0.59~0.89之间,总原始分重测相关系数为0.83;各分测验原始分两两相关系数为0.35~0.63之间;50名老人在本测验的标准分与我国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分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51和0.5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非文字智力测验的56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初步区域性常模,该常模主要测量了知觉和推理因素,同时也负荷了视觉心理运动速度因素和抽象概括因素.信度和效度都比较满意,均达到了同类测验水平.

    作者:吕和平;任爱红;武晓洛;王晓兰;陈玲;张苏亚;郝春杰;龚耀先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症状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2001-06/2002-04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35分的轻中度抑郁.入院后即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三级或五级评分,<8分为无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和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结束后观察,不进行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仍有抑郁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或40 mg/d,顿服,治疗1个月,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第3次评定.结果:7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4例患者初次评定后1个月复查,28例自行缓解(汉密顿抑郁量表<8分),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均较初次评定降低(P<0.05,0.01).②1个月后再次评定时,抑郁症状自行缓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4.04±8.22,64.68±12.34,P<0.05).③46例抑郁症状未缓解者经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21.64±7.58,8.33±1.26,P<0.05),Barthel指数略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64.68±12.34,70.14±9.32,P>0.05).结论: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在急性期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抗抑郁治疗有效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作者:杨潮武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高温与低剂量香烟联合致仔鼠的神经行为异常

    背景:神经行为是评价中枢神经发育异常的敏感指标,导致其发育畸形的影响因素较多.为此,探讨高温与香烟联合环境下对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温与香烟联合对仔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和新乡医学院的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健康未生育的sD大鼠270只,雌性大鼠180只,体质量190-210 g,雄性大鼠90只,体质量225~275 g,鼠颗粒饲料喂养,常规饮水,自然光照,室温25℃.将动情期的雌雄大鼠按2:1合笼过夜,次日晨检到阴栓为妊娠第0 d,共获孕鼠160只,随机分成16组,暴露于高温、香烟及高温联合香烟的条件下,孕鼠自然分娩,观察仔鼠的早期反射和学习记忆. 干预:160只孕鼠从妊娠第2 d开始,37℃,41℃,42℃高温联合香烟组大鼠每只隔日皮下注射相当于1.0支香烟水溶物,25℃对照组和37℃,41℃,42℃单独高温组每日注射2.0mL的双蒸水,共7次.于孕第10 d将孕鼠置于温箱中,37℃,41℃,42℃单独高温组肛温分别保持在(37+0.5)℃,(41+0.5)℃,(42+0.5)℃,持续2.0min;37℃,41℃,42℃高温联合香烟组肛温保持同单独高温组,每组均分别持续0.5,1.0,1.5,2.0 min;25℃对照组不做高温处理.受孕18 d后单笼饲养待其自然分娩.记录妊娠天数、仔鼠数、死胎数,并观察有无外观畸形,每周测量每窝仔鼠的平均体质量.观察仔鼠张耳、出牙、开眼、生毛的天数,判断发育情况.分别于仔鼠生后3,7,12,16 d观察平面翻正、空中翻正、视觉定向、听觉惊愕等反射及感觉功能,评估标准为每窝仔鼠均达标天数,以判断神经反射情况.采用Y迷宫试验对仔鼠(30日龄)的学习和记忆功能进行测试. 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仔鼠平面翻正、空中翻正、视觉定向和听觉惊愕等反射及感觉功能.②次要结局:高温联合香烟对仔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高温组(41℃和42℃)仔鼠体格发育(开眼、张耳、生毛、出牙)和反射感觉功能(平面翻正、空中翻正、视觉定向和听觉惊愕)的达标天数与记忆能力达标时间(min)与对照组及37℃组比较明显迟缓(X2=11.34,P<0.01);同时还表明持续较长时间的高温(1.5 min)与香烟联合对仔鼠上述神经行为具有复合作用,与单独高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29,P<0.01).结论:持续较长时间的高温与香烟联合导致仔鼠生长发育迟缓及学习记忆功能降低等神经行为异常.

    作者:任太芳;邢智峰;丰慧根;李延兰;杨保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运动对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运动对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资源来源:应用Medline检索1990-01/2004-01中国医学、生物化学核心期刊关于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与运动之间关系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GLUT4)、运动(exercise)、肌肉增强因子(MEF2,myocyte enhancerfactor 2)、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增强因子(GEF,GLUT4 enhancerfactor).资料选择:选择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与运动关系的相关文献56篇.资料提炼:在56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14篇,给予删除;对42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中15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 mRNA的表达,这一机制正在研究中.一次急性运动后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的基因转录会短暂激活;经过几天的重复训练后发现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蛋白增加两三倍.对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启动子的研究结果显示,有两条DNA序列与代谢调节关系密切并使运动应答中基因转录增加.这些DNA元件可与肌肉增强因子和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增强因子结合.运动训练时肌肉收缩可激活转录因子(肌肉增强因子,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增强因子)进而增加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表达.钙调蛋白激酶和AMP激酶活性的升高可使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基因转录提高.结论:与肌肉收缩有关的转录因子(肌肉增强因子,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增强因子)的激活与运动过程中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4表达的增加有关,而如何激活这些蛋白的机制仍是研究重点.

    作者:谷婧;李世昌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精神分析理论对焦虑特征的认识与剖析

    目的:探讨焦虑的产生原因和特征,以期更深刻地认识焦虑的性质.方法:对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提出的焦虑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焦虑是由于个体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来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以及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应付则是由认知评价决定的.结论:刺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是决定焦虑的四大重要因素.焦虑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加强心理治疗,让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的自知力,运用认知的重建,矫正患者的歪曲认知,从而抑制焦虑症状的产生.

    作者:王立新;李万兵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心理咨询的干预时间及其效率与管理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咨询中有关时间管理的实施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从而保证咨询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方法:利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对时间设置及其相关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心理咨询门诊采用预约制就诊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2004-06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患者的问卷调查中,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这对于医院内各种专家门诊、特色门诊在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改善就诊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缓解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敏感、焦虑、愤怒、攻击或脱落.结论:清晰明确、周全、稳定、方便的时间管理及设置对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而有效的预约制方式与原始预约方式相比减少了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作者:姜艳滨;苗文哲;王小华;翟英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纳洛酮与加兰他敏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的干预效果佳量效比较

    目的:比较量效佳条件下给予纳洛酮与加兰他敏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28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正常对照组、东莨菪碱组、纳洛酮治疗组(东莨菪碱+纳洛酮)和加兰他敏治疗组(东莨菪碱+加兰他敏).东莨菪碱以0.4 mg/kg、纳洛酮以3 mg/kg、加兰他敏以2 mg/kg给药(前3组给药剂量均为佳量效关系剂量),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0 mL,均在实验前30~40 min腹腔给药.采用水迷宫延缓性匹配作业,开始进行空间工作记忆训练(隐匿平台任意放置池中某一位置,大鼠在任一位置面壁放入水池,其逃避潜伏期仍以60 s为限,此过程为实验1,找到平台后,允许其逗留10 s,作为工作记忆,然后将其再从同一位置面壁放入水池,大鼠会利用工作记忆第二次找到平台,此过程为实验2).记录比较每只大鼠两次实验逃避潜伏期的时间,评估不同药物对大鼠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大鼠无脱失,均纳入分析.在两次实验逃避潜伏期比较中:正常组实验2较实验1减少[(13.4±8.2),(46.4±17.7)8,P<0.01];纳洛酮治疗组实验2较实验1减少[(9.0±3.8),(27.9±14.3)s,P<0.05];东莨菪碱组和加兰他敏治疗组实验2较实验1变化不大[(18.1±9.8),(23.6±14.3)s;(12.0±9.0),(25.4±24.3)s,P>0.05].结论:在药效关系佳剂量条件下,东莨菪碱能损害大鼠空间工作记忆,纳洛酮能够改善这种损害,而加兰他敏对此无改善作用.

    作者:段新;马光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强迫症患者住院前用药与住院治疗的现状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既往疗治和住院治疗现状.方法:样本来源于2000-02/2003-02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住院治疗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110例,对其发病年龄、病程、起病诱因、就诊经历和住院的原因、治疗经历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10例样本均纳入结果分析.既往治疗中,22.7%从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8.2%首先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8.7%接受过1种抗抑郁药物治疗,39.5%接受过2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只有11.8%接受过3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氯丙咪嗪、氟西汀、帕罗西汀.出院时66.4%患者的病情达到好转.27.3%患者自动出院,其中认为住院环境不好者占36.7%.结论:强迫症患者住院前治疗并不充分,住院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可以好转,药物使用以新型药物为主,自动出院的主要原因是不满意住院治疗环境.

    作者:闫俊;崔玉华;马希全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10/2004-10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3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并同时用计算机对其发病后头颅CT图象进行标准化处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CT图象标准化后病变位置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3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病1个月后检出卒中后抑郁患者67例(41.1%),其中轻度抑郁35例(52.2%)中度抑郁22例(32.8%),重度抑郁10例(14.9%).①不同半球病灶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左半球病灶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感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右半球病灶患者(左半球病灶:4.2±2.1,1.7±0.3,5.6±1.9,3.4±0.9,24.2±5.7;右半球病灶:2.5±1.0,0.8±0.2,3.8±1.1,1.7±0.3,18.6±4.1,t=2.291~3.152;P均<0.05~0.01).②不同位置病灶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前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前40%)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昼夜变化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后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后60%)患者(t=2.197~3.302;P均<0.05~0.01).③皮质和皮质下病灶的脑卒中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分布接近(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经常伴有抑郁情绪改变,CT图象中左侧和前部卒中病灶与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状态表现关系密切.

    作者:李有仓;李天晓;张新力;张欣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意象对话技术及其在抑郁症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在抑郁症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介绍意象对话技术的创立、特点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将意象对话技术应用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和干预的实践中.结果:意象对话技术是通过调节意象来影响来访者的深层心理,改变其心理状态的技术,其顺利进行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咨访关系.此技术使用方便,实施过程也比较简单,但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疗法,好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起使用.但意象对话技术可以直接面对来访者人格的深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险性.结论:意象对话技术与其他心理疗法结合使用,并配合药物干预,能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俊茹;刘惠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治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治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2004-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患者82例,病理切片证实为宫颈癌.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心理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在病房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术前7 d至术后7 d进行自我松弛训练与自我催眠疗法,60 min/次.对照组宫颈癌患者40例未进行心理支持治疗.术后1 d,1,3,6,12,24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同时调查患者的性生活满意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宫颈癌患者82例,心理干预组42例,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1d,1,3,6,12,24个月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逐渐降低,各时间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89~5.127,P<0.05~0.01).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3,6,12,24,12个月性生活满意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性生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4%,44.3%,49.7%,56.6%;15.6%,19.4%,21.5%,26.5%,X2=4.819~7.871,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作者:武巍;林爽;伍光娇;李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高原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原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04-07/08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包括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子量表.测试后,将量表原始得分换算成均分,自测健康条目均分理论小值为0分,高值是10分,5分代表中间水平.结果:调查后共获回答完整、规范问卷479份,终纳入分析率为97.8%.①高原军人的3个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生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134.86±16.96,均分为7.93±1.00,一般人群为137.72±17.54;心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97.63±22.80,均分为6.51±1.52,一般人群为104.90±21.24;社会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66.45±15.09,均分为6.77±1.44,一般人群为69.35±15.19).②自测健康总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自测健康总分原始得分为298.93±44.02,均分为7.13±1.06,一般人群为311.97±39.49).③除角色活动维度外(15.19±3.23,14.48±3.16),高原军人各维度、子量表分以及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④在生理和社会健康子量表的比较方面结果差异不显著.⑤在心理健康子量表的得分上,不同职别、婚姻状况、进藏次数的高原军人有显著差别(干部、士官:6.10±1.58,义务兵:6.66±1.49;未婚:6.55±1.53,已婚:6.04±1.31;初次:6.60±1.55,多次:6.17±1.35,P<0.05).结论:由于高原特殊环境对军人产生的影响,使得高原军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一般人群.由于高原军人担当的社会角色比较单一,年龄相仿和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相似,使高原军人之间在生理状况、社会角色、社会资源和接触、社会支持方面相对差异不大.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为职别、婚姻状况及进藏次数.

    作者:赵静波;任忠文;解亚宁;许军;罗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治疗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9例,为2003-03/2004-03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和经颅多普勒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时患者的各项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前异常率为100%(59/59),治疗后脑血流量增加,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主要在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有明显区别(P<0.05),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恢复有负性影响,及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梁少琼;彭先胜;杨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杨氏太极拳运动引发练习者膝关节疼痛的原因

    目的:分析在校学生进行杨氏太极拳运动引发练习者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方法:对2000-03/2003-03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体、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在校参加杨氏太极拳运动的学生219例进行筛选检查,观察发生膝关节疼痛的情况,分析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依据自制的疼痛指数标准进行评定(共分0~4级,0级为无痛,级别越高疼痛越重).结果:219例中,0级203例(92.6%,203/219);1级11例(5.0%,11/219);2级3例(1.4%,3/219);3级2例(1.0%,2/219).太极拳运动练习时姿势和方式不正确共导致膝关节疼痛16例(7.3%,16/219),其中伴髌骨损伤的10例(62.5%,10/16);伴韧带拉伤并髌骨损伤6例(37.5%,6/46).结论:不正确的杨氏太极拳运动方式可导致膝关节疼痛,参加杨氏太极拳运动时要保持正确的运动方式,以预防膝关节疼痛的发生.

    作者:赵双印;张旭东;齐文华;纪志敏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视觉诱发电位判别注视目标的实验

    目的:传统的眼球跟踪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和容易理解的人机接口方式,但实现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障碍,为此,探索一种可以利用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区分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2004-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工作人员6名,男4名,女2名,年龄24~43岁.采用双计算机和Active One生理信号测量系统建立了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实验系统,计算机屏幕上闪烁的小方块代表不同的注视目标,受试者注视其中一个目标30 s,对检测到的脑电信号采用累加平均法和频谱分析法进行分析处理,提取视觉诱发电位.结果:6名受试者,共36次试验,实验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应用该系统分析实验数据波形,均能分辨出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结论:当多个刺激目标进入视野,检测出的视觉诱发电位是由受试者所注视的刺激目标引起.瞬态视觉诱发电位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均可以判别注视目标,视觉诱发电位适用于脑机接口研究.

    作者:王禾;何庆华;吴宝明;钟渝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大肠癌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背景:大肠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状态,这些负性情绪与大肠癌的病理分期、癌症种类及其临床特征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发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设计:以患者为调查对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解放军第三○七医院普通外科.对象:选择2000-02/2003-0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和住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79例.纳入本组的大肠癌患者均经病理等检查确诊为大肠癌,且同意参加本项目.符合纳入标准的大肠癌患者68例,其中男51例,女17例;≥55岁21例,<55岁47例;病程≥10周39例,<10周29例;Dukes分期1~3期49例,Dukes分期4期19例,肛管癌13例,非肛管癌55例,鳞状细胞癌42例,非鳞状细胞癌26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水平≥30μg/L40例,癌胚抗原水平<30μg/L 28例;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44例,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 24例.方法:68例大肠癌患者在治疗前1周分别接受了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试,并按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分期、癌种类、血清癌胚抗原、白细胞介素8水平进行分类统计评分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②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分期、癌种类、血清癌胚抗原、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标准评分的关系. 结果:68例大肠癌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68例大肠癌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48%(33/68),焦虑发生率为43%(29/68).②<55岁、男性和病程≥10周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6.51±9.82,47.74±14.25,48.38±11..73)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28±11.24,45.06±13.27,45.78±12.59)明显高于≥55岁、女性和病程<10周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27±10.06,42.63±10.06,42.19±14.34;焦虑自评量表:41.65±12.77,41.22±10.89,42.30±10.21,t=2.192~2.329,P<0.05).Dukes分期4期、肛管癌和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8.04±12.71,47.23±9.85,48.06±14.32)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96±10.13,45.17±12.34,45.28±14.38)明显高于Dukes1~3期、非肛管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42±11.97,44.05±12.14,44.36±10.57;焦虑自评量表:42.23±13.04,42.39±11.09,43.14±10.60,t=2.136~2.298,P<0.05).血清癌胚抗原水平≥30 μg/L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8.27±11.69,49.04±12.24)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94±13.34,45.26±12.70)明显高于癌胚抗原水平<30μg/L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48±12.76,44.15±13.61;焦虑自评量表:41.47±10.58,41.71±14.53)(t=2.248~2.314,P<0.05).结论:病程长、年龄大、男性、病理分期、血清癌胚抗原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高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和焦虑状态.

    作者:张忻平;尉承泽;张爽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焦虑与人格特征及血浆5-羟色胺的水平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与人格特征及血浆5-羟色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01/2003-12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37例(患者组),男21例,女1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30人为对照组,男18人,女12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患者人格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抑郁和焦虑).结果:发放问卷67份,收回填写完整、准确问卷67份,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组37例,对照组30人.①患者组艾森克个性问卷中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两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0.27±8.25,53.76±8.86;51.26±12.15,48.91±5.23,t=3.47,2.78,P<0.01).②患者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05±7.56,50.43±5.34,42.34±9.87,40.26±9.85,t=4.89,5.08;P<0.01).患者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0%(15/37)和32%(12/37).③患者组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和焦虑情绪者[(5.29±2.23),(6.11±2.95)μg/L;(8.98±2.14),(8.26±2.55)μg/L,t=5.02,P<0.01;t=2.17,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人格偏倚,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性;腹膜透析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低于未发生不良情绪者.

    作者:关欣;郑红光;张德伟;杜欣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