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颅磁刺激后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c-Fos的表达

张小乔;梅元武;刘传玉

关键词:脑梗塞, 电磁场, 物理刺激, 大鼠, 学习, 记忆,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 基因, fos
摘要: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海马区c-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经颅磁刺激组在制模后第2天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每组中的8只大鼠分别于4周后检测Y-迷宫中的学习记忆成绩和梗死侧海马c-Fos的表达.结果: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学习尝试次数:18.36±4.87;记忆再现次数:6.05±1.34),与模型组比较(学习尝试次数:26.40±5.45;记忆再现次数:3.72±1.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65,3.28;P均<0.01);经颅磁刺激组大鼠海马各区c-Fos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CA1:28.55±3.62,CA2:25.27±3.09,CA3:27.65±3.53,齿状回:34.92±6.56),与模型组比较(CA1:9.42±1.28,CA2:7.58±1.18,CA3:8.63±1.24,齿状回:11.36±2.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7.22,19.32,17.57,11.87;P均<0.01).结论: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fos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提示c-fos等即早基因的激活可能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必要条件.经颅磁刺激能增加脑海马各区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有促进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与探讨某医学院医学检验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调查于2004-01/02完成.随机抽取某医学院2004届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共300名,男112名,女188名,年龄19~21岁.采用症状自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测试,具体分为9个因子,每项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分别代表无、轻度、中度、偏重及严重,以因子分≥2为在该项目上有心理问题.将此次调查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组比较,并设置不同性别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回内容详实问卷216份.①该医学院检验专业实习生的9项因子分总体趋向良好,每个因子基本上有2/3的实习生心理状态良好.强迫、抑郁、焦虑水平达轻度以上(t≥2)的人数比较多,有少部分学生的因子得分≥3.②症状自评价量表中因子分高的前3位的是强迫1.89±0.57、焦虑1.75+0.64和抑郁1.74+0.56.③实习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1.36±0.54,1.89±0.57,1.74±0.56,1.75±0.64及1.53±0.58)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组[1.34±0.45,1.69±0.61,1.57±0.61,1.42±0.43及1.52±0.60,(t=2.91~6.99,P<0.01)],其他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医学院检验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与正常人群相近,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轻度的心理适应不良及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作者:林方;董书魁;王欣茹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治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治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2004-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患者82例,病理切片证实为宫颈癌.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心理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在病房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术前7 d至术后7 d进行自我松弛训练与自我催眠疗法,60 min/次.对照组宫颈癌患者40例未进行心理支持治疗.术后1 d,1,3,6,12,24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同时调查患者的性生活满意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宫颈癌患者82例,心理干预组42例,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1d,1,3,6,12,24个月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逐渐降低,各时间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89~5.127,P<0.05~0.01).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3,6,12,24,12个月性生活满意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性生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4%,44.3%,49.7%,56.6%;15.6%,19.4%,21.5%,26.5%,X2=4.819~7.871,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作者:武巍;林爽;伍光娇;李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治疗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9例,为2003-03/2004-03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和经颅多普勒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时患者的各项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前异常率为100%(59/59),治疗后脑血流量增加,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主要在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有明显区别(P<0.05),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恢复有负性影响,及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梁少琼;彭先胜;杨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

    ,背景: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已得到很多研究证明,但是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与抗抑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报道.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以及抗抑郁治疗与抑郁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研究所和精神科.对象:抑郁症组(n=40)为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17.对照组(n=20)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志愿献血者.干预:抑郁症组均用抗抑郁药治疗4周:氟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帕罗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万拉法新[20~100 mg/d,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氟伏沙明(50~100 mg/d,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进行测定,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20.3±14.6),(124.8±103.6),(54.7±32.1)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9.5±28.4),(334.5±107.3),(88.5±37.2)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羟吲哚乙酸含量[(37.1±21.9)μ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和高香草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含量[(35.4±25.2),(291.2±120.4)μg/L]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香草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的单胺递质代谢产物可反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状态,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肖红;姚辉;侯刚;李箕君;郭苏皖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无错性学习在脑损伤患者记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在丰富的环境下进行无错性学习对脑损伤患者记忆恢复的作用,探讨此方法对记忆的哪个过程更有影响;比较电脑辅助的记忆训练与常规的治疗师主导的面对面训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脑损伤患者30例为2004-03/12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珠江医院、南方医院、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工伤康复中心等6家医院收治,均为脑损伤后3~6个月,年龄18~55岁,经评估后有记忆障碍患者,且病情平稳,注意力能维持在5 min以上.30例患者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训练组,治疗师主导的面对面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0例.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患者均在丰富的训练环境中接受20节记忆训练课程,1节/d,每节训练时长45 min,5节/周,1个月内完成训练,所有课程是应用无错性学习方法设计的.对照组仅给予记忆训练指导性建议.训练前、后应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评、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香港文字记忆测试(分为随机和成组条件下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等几个方面)等量表评患者的记忆功能,计算训练前后差值,比较训练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训练.行为记忆测试总分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优于对照组[(5.10±2.92),(3.70±2.58),(1.16±0.37)分,F=11.03,P=0.000].训练前后行为认知状态测评记忆分差值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比对照组好[(2.00±2.26),(2.90±2.23),(0.90±0.73)分],但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714,P=0.084).在香港文字记忆测试中随机词语保存、成组词语编码和保存等分测试项目上,计算机辅助训练组训练后分数的提高[(3.75±3.03),(2.83±2.11),(3.90±3.79)分]明显优于面对面训练组和对照组[(1.35±1.37),(0.80±1.12),(1.30±2.68)分;(0.05±0.28),(0.37±3.31),(0.10±1.07)分];在随机词语编码和提取测试,训练后分数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训练组[(2.33±2.20),(0.28±0.14)分]和面对面训练组[(1.10±0.99),(0.21±0.25)分]均优于对照组[(0.33±0.72),(0.07±0.11)分,P<0.05].结论:在丰富的环境下进行无错性学习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损伤后患者的记忆功能.而且,无错性学习结合电脑辅助的记忆恢复训练比面对面训练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即时记忆和信息的保存功能.

    作者:窦祖林;欧海宁;文伟光;郑金利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心理咨询的干预时间及其效率与管理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咨询中有关时间管理的实施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从而保证咨询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方法:利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对时间设置及其相关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心理咨询门诊采用预约制就诊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2004-06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患者的问卷调查中,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这对于医院内各种专家门诊、特色门诊在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改善就诊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缓解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敏感、焦虑、愤怒、攻击或脱落.结论:清晰明确、周全、稳定、方便的时间管理及设置对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而有效的预约制方式与原始预约方式相比减少了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作者:姜艳滨;苗文哲;王小华;翟英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焦虑与人格特征及血浆5-羟色胺的水平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与人格特征及血浆5-羟色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01/2003-12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37例(患者组),男21例,女1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30人为对照组,男18人,女12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患者人格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抑郁和焦虑).结果:发放问卷67份,收回填写完整、准确问卷67份,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组37例,对照组30人.①患者组艾森克个性问卷中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两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0.27±8.25,53.76±8.86;51.26±12.15,48.91±5.23,t=3.47,2.78,P<0.01).②患者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05±7.56,50.43±5.34,42.34±9.87,40.26±9.85,t=4.89,5.08;P<0.01).患者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0%(15/37)和32%(12/37).③患者组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和焦虑情绪者[(5.29±2.23),(6.11±2.95)μg/L;(8.98±2.14),(8.26±2.55)μg/L,t=5.02,P<0.01;t=2.17,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人格偏倚,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性;腹膜透析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低于未发生不良情绪者.

    作者:关欣;郑红光;张德伟;杜欣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海洛因戒断症状抑制效应的定量评估

    背景: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可以有效抑制戒断症状的发生,验证疗效假说需有定量化的标准评估.目的:自拟海洛因戒断症状标准评分,观察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设计:以海洛因吸毒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试验.单位:新乡医学院分析测试实验室;郑州大学医学院激光医学研究中心.对象:实验于2003-01在郑州大学医学院激光医学研究中心完成.选择郑州戒毒所30名海洛因吸毒患者,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45岁,吸毒时间0.5~5.0年,吸毒量1.0~4.0 g/d,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干预:实验组于人院次日采用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治疗,照射功率2.0~3.0mW,功率密度7.07~10.6mW/mm2,1次/d,60min/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美沙酮加盐酸丁丙诺啡(Me-Bup)常规戒毒疗法.观察毒瘾戒断者的12项突出症状,即呕吐、鸡皮疙瘩、出汗、烦躁不安、震颤、流泪、鼻充血、失眠、腹部变化、体温变化、肌肉痛、心率.每项症状按无、轻、中、重4级评分,分别记作0,1,2,3分,单项3分,总分36分.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戒断症状量化评分比较.结果:3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呕吐,失眠,烦躁,震颤,鸡皮疙瘩,腹痛的戒断症状评分[(2.0±0.5)分,(2.5±0.4)分,(4.6±0.3)分,(3.6±0.7)分,(3.1±0.3)分,(4.2±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0.7)分,(6.0±0.7)分,(7.4±0.6)分,(7.1±0.6)分,(5.7±0.6)分,(6.4±0.7)分,t=9.90~16.81,P<0.01].结论:应用症状量化法评估,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可有效减轻海洛因戒断症状.

    作者:贾文英;田红召;杨婷婷;海国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六个高原冰雪训练期360人次高原训练易发生伤的3年调查

    目的:采用跟踪调查法分析长白山高原训练的易发伤病.方法:以2001-11/2004-11进行长白山高原训练的国家滑雪队、解放军滑雪队、吉林省滑雪队、黑龙江省滑雪队、吉林省速滑队和黑龙江省速滑队队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3年,6个高原冰雪训练期,采用问卷调查法、跟踪观察法、生理功能测定法先后共调查360人次.结果:长白山高原训练期间所诱发的伤病情况有:高原反映综合征83人次,占23%;高原过敏性疾病18人次,占5%;高原光电性眼炎¨人次,占3%;高原冻伤72~108人次,占20%~30%;高原心电图异常中高原训练1~7 d的139人次,发生率38.5%,高原训练8~21 d的249人次,发生率69.2%;运动创伤45人次,占12.6%;高原中暑54人次,占15%.结论:长白山高原训练环境与机体正常耐受环境有差距,因而容易在训练期间出现与高寒、雪环境、缺氧等因素因素参与下所发生的训练性相关疾病.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电针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脑区的激活变化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作者:付平;贾建平;徐敏;王敏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意象对话技术及其在抑郁症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在抑郁症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介绍意象对话技术的创立、特点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将意象对话技术应用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和干预的实践中.结果:意象对话技术是通过调节意象来影响来访者的深层心理,改变其心理状态的技术,其顺利进行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咨访关系.此技术使用方便,实施过程也比较简单,但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疗法,好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起使用.但意象对话技术可以直接面对来访者人格的深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险性.结论:意象对话技术与其他心理疗法结合使用,并配合药物干预,能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俊茹;刘惠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淀粉样β蛋白42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和淀粉样β蛋白42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及淀粉样β蛋白42和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和淀粉样β蛋白42表达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所有实验对象均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选择2000-01/2004-10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包括血管性痴呆患者31例为血管性痴呆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1例为无痴呆脑梗死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1名为健康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成人韦氏记忆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集所有实验对象的脑脊液及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结果:所有实验对象均采集到脑脊液及血清,测定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脊液中tau蛋白检测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528.49±296.35),(208.48±136.49)ng/L,g=4.72,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196.32±125.29)ng/L,q=4.82,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1,P>0.05).②脑脊液中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下降[(278.21±69.25),(496.45±81.13)ng/L,q=4.64,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04.25±79.81)ng/L,q=4.69,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89,P>0.05).③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11.05±3.08),(5.45±1.89)μg/L,q=4.71,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4.31±1.79)μg/L,q=5.06,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87,P>0.05).④血清中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明显下降[(90.25±0.29),(51.21±0.44)ng/L,q=4.67,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5.19±0.54)ng/L,q=4.79,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6,P>0.05).⑤相关性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升高和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下降呈负相关(γ=-0.83,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明显增高,提示对有危险因素患者联合测定两者,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评估.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淀粉样β蛋白42降低和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并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理过程中可能与淀粉样β蛋白42的过度沉积有关.

    作者:邱晓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10/2004-10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3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并同时用计算机对其发病后头颅CT图象进行标准化处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CT图象标准化后病变位置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3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病1个月后检出卒中后抑郁患者67例(41.1%),其中轻度抑郁35例(52.2%)中度抑郁22例(32.8%),重度抑郁10例(14.9%).①不同半球病灶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左半球病灶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感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右半球病灶患者(左半球病灶:4.2±2.1,1.7±0.3,5.6±1.9,3.4±0.9,24.2±5.7;右半球病灶:2.5±1.0,0.8±0.2,3.8±1.1,1.7±0.3,18.6±4.1,t=2.291~3.152;P均<0.05~0.01).②不同位置病灶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前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前40%)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昼夜变化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后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后60%)患者(t=2.197~3.302;P均<0.05~0.01).③皮质和皮质下病灶的脑卒中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分布接近(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经常伴有抑郁情绪改变,CT图象中左侧和前部卒中病灶与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状态表现关系密切.

    作者:李有仓;李天晓;张新力;张欣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精神分析理论对焦虑特征的认识与剖析

    目的:探讨焦虑的产生原因和特征,以期更深刻地认识焦虑的性质.方法:对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提出的焦虑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焦虑是由于个体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来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以及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应付则是由认知评价决定的.结论:刺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是决定焦虑的四大重要因素.焦虑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加强心理治疗,让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的自知力,运用认知的重建,矫正患者的歪曲认知,从而抑制焦虑症状的产生.

    作者:王立新;李万兵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经颅磁刺激后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c-Fos的表达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海马区c-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经颅磁刺激组在制模后第2天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每组中的8只大鼠分别于4周后检测Y-迷宫中的学习记忆成绩和梗死侧海马c-Fos的表达.结果: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学习尝试次数:18.36±4.87;记忆再现次数:6.05±1.34),与模型组比较(学习尝试次数:26.40±5.45;记忆再现次数:3.72±1.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65,3.28;P均<0.01);经颅磁刺激组大鼠海马各区c-Fos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CA1:28.55±3.62,CA2:25.27±3.09,CA3:27.65±3.53,齿状回:34.92±6.56),与模型组比较(CA1:9.42±1.28,CA2:7.58±1.18,CA3:8.63±1.24,齿状回:11.36±2.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7.22,19.32,17.57,11.87;P均<0.01).结论: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fos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提示c-fos等即早基因的激活可能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必要条件.经颅磁刺激能增加脑海马各区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有促进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张小乔;梅元武;刘传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不同性别中老年人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小强度有氧训练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2001-07/0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愿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及测试的44人中老年为观察对象.均无严重性疾病,身体健康,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按性别与年龄分成4组.①中年组(n=22):男10人,年龄50~60岁;女12人,年龄45~55岁.②老年组(n=22):男11人,年龄61~70岁;女11人,年龄56~65岁.各组每日清晨在辅导员带领下集体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50 min/d,7次/周.训练10周,锻炼前后取血测试.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血清一氧化氮测试采用解放军总医院放免研究所提供的硝酸盐药盒.检测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反应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检测丙二醛用来反映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4人均完成10周锻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总样本训练后高于训练前[(537.53±200.7),(464.34±153.32)ng/L,P<0.01],老年男子组训练后高于训练前[(558.374±243.91),(471.13±168.12)ng/L,P<0.05],中年男女组及老年女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②血清丙二醛水平:总体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3.91±0.57),(4.17±0.57)xmol/L,P<0.05],老年女子组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3.59±0.45),(4.15±0.68)μmol/L,P<0.05],中年男女组及老年男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③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总体训练后高于训练前[(1.70±0.064),(1.55±0.25)nkat/L,P<0.01],老年男子组训练后高于训练前[(1.75±0.17),(1.49±0.22)nkat/L,P<0.01],中年男女组及老年女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人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醇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助于延缓衰老.一氧化氮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提高以老年男子为显著,丙二醇水平的降低以老年女子显著,而中年男女组3项指标差异不明显.

    作者:黄涛;常建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运动影响血液流变性

    目的:运动可导致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从宏观和微观状态分析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资料来源:检索近30年内中国的体育期刊,检索内容为运动对血液流变性、运动对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以及药物对血液流变性影响.资料选择:选择运动对宏观血液流变性、微观血液流变性影响以及药物对运动后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相关文献86篇.资料提炼:在86篇文献资料中,删除内容不同程度重复的16篇,对70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其中25篇作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宏观流变转为微观流变,主要集中在红细胞变形性.急性运动可引起血液流变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为血容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红细胞数量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运动强度越大增加越明显.而血浆容量随运动时间的延长,将减少.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和长时间力竭运动都易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长期系统训练使血液流变性产生良好适应性变化,表现为: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压积相对减少.②长期运动训练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结论:一次急性运动使血容量减少、红细胞数量增多,同时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长期系统训练能提高红细胞变形性.

    作者:陈伟华;吴纪饶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定志小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及雌激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血清雌二醇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辽宁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取成年Wistar雌性大鼠,采用Open field法进行行为学评分,选评分相近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定志小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定志小丸组于每次刺激前半小时灌服0.02 mL/g的定志小丸提取物的浓缩液(1 kg/L),生理盐水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应用Open field法在刺激前和刺激后第22天测定行为学(以3 min内大鼠水平穿越方格数作为水平活动得分、前肢抬起次数为垂直活动得分),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所有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海马形态学: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海马结构不清晰,细胞形态异常;定志小丸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②行为学评分:刺激前各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得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至第22天,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水平活动得分较正常组低[(34.9±16.3),(30.5±17.7),(48.4±21.5)次,P<0.01],垂直活动得分也较正常组低[(7.2±3.9),(6.5±2.6),(10.0±3.2)次,P<0.01];定志小丸组此两项评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49.3±23.6),(9.9±3.0)次,P>0.05].③血清雌二醇: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雌二醇浓度低予正常组[(37.15±6.90),(33.34±14.31),(64.27±28.18)pmol/L,t=3.477,6.757,P<0.01],而定志小丸组与正常组比无差异[(55.80±26.32)pmol/L,P>0.05].结论:定志小丸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海马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对雌激素分泌有凋整作用.

    作者:明彩荣;季颖;单德红;王德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大肠癌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背景:大肠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状态,这些负性情绪与大肠癌的病理分期、癌症种类及其临床特征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发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设计:以患者为调查对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解放军第三○七医院普通外科.对象:选择2000-02/2003-0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和住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79例.纳入本组的大肠癌患者均经病理等检查确诊为大肠癌,且同意参加本项目.符合纳入标准的大肠癌患者68例,其中男51例,女17例;≥55岁21例,<55岁47例;病程≥10周39例,<10周29例;Dukes分期1~3期49例,Dukes分期4期19例,肛管癌13例,非肛管癌55例,鳞状细胞癌42例,非鳞状细胞癌26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水平≥30μg/L40例,癌胚抗原水平<30μg/L 28例;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44例,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 24例.方法:68例大肠癌患者在治疗前1周分别接受了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试,并按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分期、癌种类、血清癌胚抗原、白细胞介素8水平进行分类统计评分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②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分期、癌种类、血清癌胚抗原、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标准评分的关系. 结果:68例大肠癌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68例大肠癌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48%(33/68),焦虑发生率为43%(29/68).②<55岁、男性和病程≥10周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6.51±9.82,47.74±14.25,48.38±11..73)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28±11.24,45.06±13.27,45.78±12.59)明显高于≥55岁、女性和病程<10周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27±10.06,42.63±10.06,42.19±14.34;焦虑自评量表:41.65±12.77,41.22±10.89,42.30±10.21,t=2.192~2.329,P<0.05).Dukes分期4期、肛管癌和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8.04±12.71,47.23±9.85,48.06±14.32)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96±10.13,45.17±12.34,45.28±14.38)明显高于Dukes1~3期、非肛管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42±11.97,44.05±12.14,44.36±10.57;焦虑自评量表:42.23±13.04,42.39±11.09,43.14±10.60,t=2.136~2.298,P<0.05).血清癌胚抗原水平≥30 μg/L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8.27±11.69,49.04±12.24)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94±13.34,45.26±12.70)明显高于癌胚抗原水平<30μg/L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48±12.76,44.15±13.61;焦虑自评量表:41.47±10.58,41.71±14.53)(t=2.248~2.314,P<0.05).结论:病程长、年龄大、男性、病理分期、血清癌胚抗原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高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和焦虑状态.

    作者:张忻平;尉承泽;张爽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中药健力方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

    背景:补气健脾,补益元气,强筋健骨,疏通经络是中医对抗运动性疲劳的经典原则.目的:观察复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浙江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1-02/06在浙江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2±2)g,SD雄性大鼠40只,体质量(194±7)g.方法:①80只小鼠随机分成两组,40只为中药健力方灌胃(实验组),40只为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喂养15 d后,分成3组进行抗疲劳实验(n=15,游泳时间),抗缺氧能力(n=15),血红蛋白的测定(n=10).②睾酮测定:把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中药灌药组、运动组、运动加灌药组.灌药组的大鼠每天灌药1次,运动组及运动加灌药组每天运动1次,为3%体质量负荷游泳至力竭,水温为28℃.喂养20 d后,开胸取心血2 mL,离心析出血清置4℃冰箱待用,用Minigamma 1275 γ计数器,VCS法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测定.②抗缺氧时间.③血红蛋白指标及大鼠睾酮水平.结果:40只大鼠和8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游泳时间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25.2±13.7),(108.9±12.6)min,P<0.01].②抗缺氧能力: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25.0±1.5),(23.1±1.8)min,P<0.01].③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实验组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意义[(162.1±5.2),(159.3±5.3)g/L].④睾酮水平:运动组大鼠明显低于运动加灌药组[(4.69±0.92),(6.03±0.77)nmol/L,P<0.05],生理盐水灌胃组与中药灌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6.59±0.91),(6.98±0.88)nmol/L,P>0.05].结论:在疲劳情况下,服用健力方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工作持续时间和效力,能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抗缺氧能力,显示出较强的抗疲劳作用.服用健力方中药结合运动训练,可使大鼠血清睾酮值显著高于运动组,说明其具有提高大鼠血睾水平,防止力竭运动引起的血睾下降,加速机体功能状态的恢复作用.

    作者:李瑞文;魏纯镭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