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纳米银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俞发;马守栋;张永昕;粟时颖;李雪

关键词:复方纳米银乳膏, 制备,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制备复方纳米银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纳米银和氧化锌为主药,以乳化法制备O/W型复方纳米银乳膏;根据复方纳米银乳膏的特性和乳膏制剂通则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检测指标,对其质量进行研究和控制.结果 乳膏中纳米银的粒径为15.2 nm,纳米银的含量为20.1 μg/g,氧化锌含量为50 mg/g,纳米银乳膏剂质地均匀、细腻、粘稠度适中.结论 该制剂处方工艺简单、可行,所制备复方纳米银乳膏质量可控、性质稳定,有望成为治疗烧、烫伤等外伤的外用抗感染药物.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微小RNA196a在早期胃癌中异常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 明确人类微小RNA196a (hsa-miR-196a)在早期胃癌中异常表达模式,探讨其异常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收集作者医院57例临床标本的包括52例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及全血标本和5例非癌患者全血标本,以混合的正常人全血标本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hsa-miR-196a在早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hsa-miR-196a调控的靶基因及信号通路.结果 在52例早期胃癌标本中,44例(44/52,84.6%)手术标本高表达hsa-miR-196a;42例(42/52,80.8%)全血标本高表达hsa-miR-196a.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211个可能受hsa-miR-196a所调控的靶基因,这些靶基因参与了多条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人类微小RNA196a在早期胃癌中高表达,这一表达模式可能通调控多条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早期进展.

    作者:郑国荣;严志;熊毅敏;徐维田;许桦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CU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病.AKI可发展为严重肾损伤,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在AKI治疗中,肾小球过滤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肾小球过滤率下降,及时去除引起肾损伤病因,对治疗ICU患者有重要意义[1].本文分析ICU AKI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过滤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涛;彭丽岚;余道志;孙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某院输血病历质量持续改进情况分析

    目的 完善输血病历质量,规范临床输血治疗行为.方法 每月检查2014年输血病历2055份,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为标准,进行质量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输血病历质量办法.结果 2055份输血病历中合格率37.47%,上半年合格率33.39%,经过干预,下半年合格率43.8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病历质量改进显著;手术科室合格率(34.58%)明显低于非手术科室(41.3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病历中,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缺陷问题为突出,占37.85%.不合理输血占6.67%.结论 持续改善输血病历质量,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有利于促进规范输血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雪梅;万小康;郑山根;郑娅琼;倪文旭;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小组亚专科化在脊柱微创手术中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优质护理理念愈发深人人心,护理的专科化发展成为临床实践的核心内容[1].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专业亚专科化发展已成趋势,作为医疗质量评定的重要一环,护理小组亚专科化也势在必行.作者在原有护理小组基础上进一步亚专科化细分,成立微创脊柱组,现将运行后的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贺杰;郭瑛;陈静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PCT和hsCRP在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在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作者医院2012-04/2014-04月因肺炎合并脓毒症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同时选取同期单纯肺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脓毒症患者2周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三组脓毒症患者的PCT、hsCRP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加重,患者的PCT、hsCRP和APACHEⅡ评分依次升高,P<0.01.死亡组的PCT、hs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分析ROC曲线,可得PCT、hs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诊断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佳截点分别为≥2 ng/mL、≥75 mg/L、≥11分,诊断敏感度分别为61.33%、80.24%、和89.97%,特异度分别为88.01%、67.94%和81.79%.结论 PCT、hsCRP的水平变化在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价中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和诊断意义.

    作者:陈峰;周燕;罗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脂康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低密度脂蛋白及斑块厚度的影响

    脂联素(adiponect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浆中,与受损血管内皮结合可抑制血管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控制甚至逆转的作用[1-2],因此提高血清中脂联素的浓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脂康是临床运用较广的一种中成药,具有调脂、稳定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但是否有提高血清脂联素、逆转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相关文献不多.本试验观察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口服血脂康3个月后粥样斑块及血清中脂联素的改变,推断血脂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为血脂康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武昌;张爱军;涂明义;周志鸿;郭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复方纳米银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纳米银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纳米银和氧化锌为主药,以乳化法制备O/W型复方纳米银乳膏;根据复方纳米银乳膏的特性和乳膏制剂通则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检测指标,对其质量进行研究和控制.结果 乳膏中纳米银的粒径为15.2 nm,纳米银的含量为20.1 μg/g,氧化锌含量为50 mg/g,纳米银乳膏剂质地均匀、细腻、粘稠度适中.结论 该制剂处方工艺简单、可行,所制备复方纳米银乳膏质量可控、性质稳定,有望成为治疗烧、烫伤等外伤的外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俞发;马守栋;张永昕;粟时颖;李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深圳市某区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分布和成因调查

    防御性医疗行为早于1978年由美国Tancredi LR等提出,在欧美国家研究较为深入.但国内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实例研究少见[1].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分布和成因,有助于客观认识诊疗行为,为医疗卫生政策制订及医疗服务管理提供研究证据.

    作者:彭康为;黄奕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C/G和-607C/A多态性与大动脉炎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C/G和-607C/A多态性与大动脉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03/2014-04月在作者医院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104例(病例组),同时选取相匹配的104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基因分型,分析-137C/G和-607C/A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型、CC型和AC型,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C/G检测到3种基因型:CC型、GC型和GG型;IL-18基因-137C/G和-607C/A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未校正危险因素之前,-137C/G和-607C/A在显性模式、加性模式和隐性模式下的比值比分别为1.150和0.720、1.500和0.716、1.709和0.833,校正年龄、性别等危险因素后,在显性模式、加性模式和隐性模式下的比值比分别为1.073和0.673、1.423和0.684、1.673和0.783.结论 人群中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C/G和-607C/A存在多态性,但大动脉炎发病与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C/G和-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性不强.

    作者:和洋;黄任平;王海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分站式杂交再血管化治疗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联合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了2012-01/2014-01期间的208例行PCI治疗累及左前降支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行分站式杂交手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治疗.另在其中配对选择16例单纯行PCI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HCR患者在MIDCAB后3~7天经充分抗血小板治疗后行FCI治疗.结果 16例HCR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与PCI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较长(11.88±1.15,7.19±1.11)d住院费用较高(103 186.16±8743.86,64645.66±4929.50)元.随访3~2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和心肌梗死病例,在PCI组一例患者因心绞痛发作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左前降支支架再狭窄,再次行PCI治疗并植入一枚药物洗脱支架.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分站式HCR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高志胜;肖连波;张玉辉;王彦山;杨明;李红梅;周继梧;凌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75例染发皮炎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治疗

    目的 了解染发皮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方法,为染发皮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5例染发皮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结果 75例染发皮炎患者中,男性占56.00%,68.00%为41~60岁的中年人,81.33%的患者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几乎所有患者都缺乏对染发及染发剂的相关知识.染发皮炎及时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结论 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的中年人是染发皮炎的高危发病人群,应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健康教育.

    作者:林子刚;徐小文;刘利利;汪丹;李晶晶;徐瑞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对其的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率.方法 选取作者医院240位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研究易发生感染的部位,记录患者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医疗操作、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进行院内感染相关性的分析,并注意其在住院期间的预防性措施.结果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13.3%;呼吸道感染占37.5%,泌尿道感染占28.1%,消化道感染占21.9%;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并发症、医疗操作、抗菌药物应用、住院天数各个因素与老年糖尿病院内感染相关性明显(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院内感染,医护人员需要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性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英;马丽萍;李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抑郁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2型糖尿病(typeⅡ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糖尿病常见类型之一.患者胰岛素生成能力并未完全失去,部分患者甚至伴胰岛素生成过度情况,但患者胰岛素作用功效较差,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呈匮乏状态并终发生糖尿病[1].T2DM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且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血糖波动,往往导致患者出现失落、抑郁等负面情绪[2].为分析抑郁等负面情绪对T2DM老年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并为临床T2DM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作者选取作者医院内分泌科T2DM老年患者100例进行研究.

    作者:王素莉;侯登立;李敬华;姥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小儿ASD外科微创封堵术前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微创外科封堵术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2-01~12月经TTE筛查并行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的20例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小儿患者(≤15岁)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筛查资料、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估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 封堵成功率95% (19/20).TTE和TEE测量参数比较,各切面ASD缺损径及大缺损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测值间具有较高相关性(P<0.01),且剑突下双房切面的测值相关性高于胸骨旁切面测值.封堵成功病例的大ASD缺损径TTE测值与封堵器大小间呈高度正相关(r=0.873),相关系数稍低于TEE测值(r=0.972).结论 TTE在低龄小儿患者的ASD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前筛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代替TEE成为封堵术前筛选病例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剑突下切面,可以作为小儿患者术前筛查的重点观察切面.

    作者:段韵;王静静;向慧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HDD)是由于面部长期滥用或误用外用激素引起的皮肤慢性疾病[1-3].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顽固、难以治愈.目前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临床中主要是采取逐渐递减激素药物的用量,再配合抗炎,抗过敏药物治疗,直到全部撤除激素药物,治疗时间漫长,多数患者较难接受[4-8].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科室经过两年时间总结了一套以基础用药为主的自配“脱敏剂”,配合抗组胺药、免疫调节药物等治疗面部HDD的综合治疗方法,为HDD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文兰;魏烨平;于腾阳;王善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剂量地塞米松综合治疗海上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海上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的效果.方法 50例PTSD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包括心理干预、鲁米那和帕罗西汀的治疗;50例PTSD患者常规加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地塞米松2.25 mg/d,口服,连续2周,1.125 mg/d再连续2周.治疗前(0周)、1~4周末各测试血清皮质醇水平1次和按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定并比较两组PTSD恢复程度和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①血浆皮质醇检测结果:对照组0、1、2、3、4周分别为281,282,298,307和329 nmol/L左右;治疗组分别为281,298,387,414和446 nmol/L左右,治疗组第2、3、4周血浆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SCL-90评定结果:治疗后30、60和90 d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12%,62%和88%;治疗组分别为38%、92%和98%,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SD与血浆皮质醇降低有关,补充地塞米松可快速提高血浆中皮质醇水平,小剂量地塞米松综合治疗海上灾害PTSD疗效快、效果好、无反跳现象.

    作者:贺顺龙;谢培增;汪先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体积增大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体积增大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01/2013-12月在作者医院诊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34例和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同时选取健康成人98名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同时超声检测甲状腺体积和结节情况.结果 三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史等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糖尿病前期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体积与年龄、吸烟史、BMI、WC、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呈正相关;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与性别(男vs女)呈负相关,与年龄、吸烟史、BMI、WC、HOMA-IR呈正相关.同时,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体积、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独立相关,患有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病人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较高,比值比分别为3.23和4.13.结论 糖代谢异常是甲状腺形态异常和甲状腺结节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作者:贾晓炜;贾贺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目前由于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早期发现缺血病灶越来越容易.由于老年人脑梗死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因此尽早开展治疗和预防具有重大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中老年脑梗死复发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1].本研究对中老年脑梗死复发的特点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影响出现复发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法.

    作者:何国英;张春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Ⅱ型、Ⅱa型Hangman骨折

    目的 探讨颈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4-02/2012-09月间行颈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Hangman骨折36例,其中Ⅱ型29例、Ⅱa型7例,男21例,女15例,随访时间24~30个月(平均27个月),通过观察骨折愈合、椎间融合、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临床症状和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36例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颈椎序列正常,功能良好,骨折愈合和骨性融合时间3至4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VAS、NDI及JOA评分显著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改善.结论 颈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Ⅱ型、Ⅱa型Hangman骨折的可靠选择.

    作者:李彦锦;蔡贤华;徐峰;黄勇;康辉;徐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AD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及海马区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昆明种小鼠,右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 (Aβ25-35)制备AD动物模型.小鼠侧脑室埋管1周后,38只AD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8)、AD模型组(n=10)、人工脑脊液组(n=10)、神经干细胞治疗组(n=10).移植物小鼠右侧脑室定位注射,给药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以及海马区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神经干细胞移植2月后,小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较人工脑脊液组及AD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海马区神经元肿胀明显改善.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到AD小鼠侧脑室后能明显改善Aβ所致的小鼠记忆障碍及海马区神经元肿胀.

    作者:武强;黎红华;林琅;吴乐;徐志鹏;濮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