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王晓红;黄礼群;邵彬

关键词: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继发性脊髓损伤
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致残率显著上升,其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砸伤、运动损伤等.脊髓损伤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残损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1].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碱对低剂量照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苦参碱(matrine,Ma),对受低剂量照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Varine 600直线加速器为照射源,以0.2 Gy/d的小剂量分次照射小鼠,分别于照射5、10、15、20天后的1、3、6、10、15、21天分批活杀小鼠,涂片观察小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及PI双染、应用FACScan进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未服用苦参碱、照射后不同累积照射剂量及服用不同剂量苦参碱后不同时间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 低剂量分次照射小鼠10天内小鼠骨髓增生明显,骨髓细胞端粒活性高表达,细胞凋亡减少(P<0.05);当照射大于10天时骨髓增生明显受抑,抑制端粒酶活性表达,诱导细胞凋亡(P<0.05);高剂量苦参碱服用10~20天时可显著抑制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高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 低剂量分次照射小鼠(累积剂量<2Gy)可诱导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高表达,并抑制细胞凋亡;累积剂量>2Gy则产生相反作用.高剂量苦参碱可抑制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高表达,诱导骨髓细胞凋亡,可作为辐射防护的一种选择.

    作者:李红波;肖扬;李力;肖芷芳;王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50Gy X线照射肝脏大耐受体积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50 Gy X线照射肝脏大耐受体积.方法 将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受照体积分别为自体肝脏的25%、50%、75%、100%4组,每组6只,给予50 Gy X线照射,用6MV-X直线加速器前后两野同照,5 Gy/次,3次/周,各组动物分别在照射前及照射结束后第0(结束当天)、7、14、21、28、35、42、49、56天抽大腿静脉血3 ml,做肝脏功能及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检测,观察实验动物的生存状况.结果 75%、100%两组家兔在照射结束后4周内全部死亡,尸体解剖见肝脏明显增大,表面呈暗紫色,淤血水肿;腹腔内有黄色积液,常规检查为渗出液;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SF含量均超过照射前的2.5倍(P<0.01).50%组照射结束后8周内死亡1只,ALT、AST、Tbil、SF含量增高,但未超过照射前的2.5倍.25%组家兔实验期内无1例死亡,ALT、AST、Tbil、SF含量与照射前比较无差异,实验结束后处死25%、50%两组家兔尸解,见受照肝脏区域轻度增大,轻度淤血水肿,腹腔内无积液.结论 给予50 Gy X线照射肝脏安全的受照体积应在25%以内,如不出现严重的放射性肝损伤其大受照体积不超过50%.

    作者:赵增虎;冯有波;李凤玉;张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Bay41-4109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Bay41-4109对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影响,探讨Bay41-4109的体外抗HBV作用.方法 将一定浓度的Bay41-4109加入培养的2.2.15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别检测药物对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HBV DNA的影响.结果 Bay41-4109在12.5~50 μM的浓度范围内,对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逐渐增加,TG<,50>为35.43 μM;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rn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显示,Bay41-4109对2.2.15细胞分泌HBeh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IC<,50>为8.22μM;荧光定量PCR法结果分析显示Bay41-4109能使2.2.15细胞上清HBV DNA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Bay41-4109对2.2.15细胞分泌HBeAg和HBV D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文吟;易学瑞;袁有成;苏蔚;张峰;孔祥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半边旗提取物5F对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620埃兹蛋白表达及活性影响

    目的 观察半边旗提取物5F对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620的埃兹(Ezrin)蛋白表达及活性影响.方法 采用四氮甲唑蓝[3-(4,5-dimethyhhiazol-2-yl)-2,5-diphenyh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5F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Ezrin m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zrin和磷酸化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5F抑制SW620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48 h半数抑制量(50%concentrction of inhibition,IC<,50>)为0.968 mg/ml.随着5F干预浓度增加,Ezrin的表达被抑制;2.0mg/ml 5F干预后,Ezrin和磷酸化Ezrin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边旗提取物5F在体外能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通过抑制Ezrin的表达,抑制大肠癌侵袭转移.

    作者:陈建发;陈引香;李萍;傅明;吕应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有临床症状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胺碘酮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惟一无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心衰伴症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2].胺碘酮同时具有扩张血管和抗心肌缺血作用,可使心衰症状得以改善.

    作者:李春锦;汤锡友;廖红艳;姜宜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龄老年人照料者负担调查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突出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之一,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绝对数多的国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1].由于我国的卫生保健与社区护理还处于起步阶段[2],故对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对高龄老年人照料者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进一步探索保持老年人照料者心身健康的方法.

    作者:权兆琨;于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肺转流初期内环境的改变

    目的 探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肺转流初期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99例体重≤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按是否存在紫绀分为非紫绀组(NC组,n=176)和紫绀组(C组,n=23),预充液(packed red blood cells,PRBC)以库血和血浆为主.比较麻醉后10 min(T0)、肝素化5 rain后(T1)、并行循环10 min后(T2)两组患儿的血气、电解质、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糖(blood glucose,Glu)以及乳酸(lactic acid,Lac)和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等的变化.结果 与T0比较,T1时两组患儿Hct和COP均明显下降(P<0.05);T2时,NC组pH和剩余碱(base excess,BE)值降低(P<0.05),两组钠离子浓度升高、钾离子和钙离子浓度降低,Lac和Glu 升高、COP下降(P均<0.01).结论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肺转流初期内环境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作者:黎笔熙;程大新;王玮;张穗;陶军;程旺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大咯血患者的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

    咯血是临床常见急诊病症,其常见原因为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血管畸形、肺挫裂伤.口服或经静脉滴注止血药[1],对于咯血量小的病人可暂时控制出血,而对于大量出血者,却难以控制咯血.1989-08/2008-04月,作者医院对86例急性大咯血,常规治疗方法未能控制出血的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均成功控制大咯血.

    作者:曾晓华;邱怀明;傅祖红;唐忠志;易翠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颈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部是全身淋巴结转移癌的常见部位.头颈部恶性肿瘤、胸部肿瘤、淋巴瘤等常转移或侵及颈部淋巴结,头颈部炎症、结核也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其病因不同,治疗方案和预后也截然不同.

    作者:刘志军;李国雄;李中泉;刘魏伟;杨秀蓉;邹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341名航空兵个性和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航空兵个性和应对方式,研究航空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341名航空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aire)量表测评.结果 航空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内外倾、社会掩饰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存在负相关,和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和精神质无明显相关性.不同职别航空兵EPQ各因子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健全人格,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航空兵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真真;牛富生;汪粲;陈月英;逯向娜;罗显荣;杨俊;李莎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BV转基因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的整合对转基因鼠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研究乙肝致病机制和新药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已传第30代转基因HBV转基因小鼠50只,同窝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小鼠28只,6~8周龄,雌雄各半,眼眶采血,对其血液7项生理和10项生化指标进行品种间和性别统计比较.结果 转基因鼠的血糖、尿素氮、肌酐、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与正常鼠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功能、淋巴细胞、脂代谢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HBV转基因鼠有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改变.

    作者:郑凤娇;刘光泽;龚燕红;张建;李秀梅;孔祥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人参皂甙Rd联合远程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效应

    目的 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人参皂甙Rd及远程预处理的脑保护效应,探寻安全有效的脑保护方法.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10/组):①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h后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模型;②人参皂甙Rd组(Rd组),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d30 mg/kg 1 h后行MCAO;③远程预处理(remote preconditioning,RPC)组,远程预处理1 h后行MCAO;④人参皂甙Rd联合远程预处理组(Rd+RPC组),远程预处理前1 h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d 30 mg/kg,远程预处理1 h后行MCAO.分别在再灌注24 h、72 h行神经功能评分(neurological behavior scores,NBS),72 h评分后取大脑行2,3,5-氯化三苯四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量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再灌注后24 h和72 h,各处理组的NB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PC组的NBS明显高于Rd组,而Rd+RPC组NBS又明显高于Rd组和RPC组(P<0.05).各处理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RPC组也明显小于Rd组(P<0.01),而Rd+RPC组又明显小于Rd组和RPC组(P<0.05).结论 人参皂甙Rd及远程缺血预处理均具有明显的脑保护效应,且联合两种方法表现出更强的脑保护协同效应.

    作者:贺大银;孟红;毛庆祥;熊利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环孢素A抑制丙型肝炎病毒JFH-1复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全基因组丙型肝炎病毒JFH-1(hepatitis C virus,HCV JFH-1)在肝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转录的HCV JFH-1 RNA转染Huh7细胞,制备含HCV病毒颗粒的感染上清,建立全基因组HCV JFH-1感染Huh7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CsA处理组,分别予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不同时机和方法的CsA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CsA对HCV JFH-1在Huh7细胞中复制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sA(0.15、0.3、0.6、1.2μg/ml)处理组Huh7细胞中HCV JFH-1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为(45.7±6.5)%、(18.9±2.1)%、(4.6±0.7)%、(2.1±0.2)%,上清中HCV拷贝数(× 10<'7>/ml)较对照组(29.70±0.15)下降为(0.80±0.19)、(0.44±0.07)、(0.29±0.07)、(0.17±0.06).CsA处理组HCV蛋白合成、上清中病毒颗粒的含量及Huh7细胞裂解液和上清感染力明显下降.同时CsA预处理较感染同时及感染后处理可更显著抑制HCV JFH-1在Huh7细胞中的复制,而撤药则导致其复制的反弹.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sA可有效抑制全基因组HCV JFH-1在Huh 7细胞中的复制及合成,并减少有感染力的HCV病毒颗粒产生.

    作者:周元;刘金平;向水;杜心灵;孙宗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胃黏膜损伤(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AGML)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影响AGML发生、发展的因素极多,也极为复杂.有关预防和治疗AGML的西药不断问世,如抑酸、防酸返流、抗氧自由基、抗细胞黏附因子、促进胃黏膜细胞修复等,但多数西药仅从胃黏膜层面进行保护,且副作用大,无法完全预防AGML的发生、发展,一旦演变成急性胃溃疡或消化道大出血,则后果十分严重.与西药相比,中医药对AGML保护作用有其独特的效果,本文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对其综述.

    作者:刘晓艳;屠伟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致残率显著上升,其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砸伤、运动损伤等.脊髓损伤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残损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1].

    作者:王晓红;黄礼群;邵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层卫勤分队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基层部队通过岗位练兵、专业比武及组织卫勤演练等形式对基层卫勤分队训练进行了检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有针对性地搞好卫勤训练,是基层卫勤训练面临的一项任务.

    作者:傅红亮;李杰鹏;纪伟平;符祖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状腺髓样癌8例病理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的组织学改变、特殊染色和免疫表型等病理学特点.方法 在回顾性分析8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基础上,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均以颈部包块就诊,2例伴有疼痛.发病年龄19~71岁(平均47.1岁).本组所有病例均为散发性,肿瘤大直径5 cm,小直径2 cm,合并乳头状癌1例,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例有血管浸润;8例肿瘤间质刚果红染色均(+);免疫组化:降钙素(calcitionin,CT)、嗜铬素(chromogranin 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等8例均阳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阳性6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阳性4例、Vim阳性3例、S100和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均为阴性.结论 MTC具有多向分化和产生多种神经内分泌物质的特点,其诊断(尤其是冰冻切片)有时比较困难,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临床表现等,其中CT和刚果红染色在该肿瘤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俊明;陈昕薇;夏琴;荣孪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AMI后近期左心室重构(ld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M)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AMI患者98例,其中51例(A组)于发病12 h之内入院给予直接PCI治疗;22例(B组)于发病12 h之后,待病情稳定后行延迟PCI;余25例(C组)给予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明显局限性狭窄20例为正常对照组(D组).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MMP-9、TIMP-1浓度.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及检查室壁瘤形成情况.结果 A组于PCI术后MMP-9浓度升高,于第7天时MMP-9回落至接近正常对照水平,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90天复查EDV、ESV、LVDd及LVEF值A、B组显著优于C组(P<0.05).发病7天时MM-9浓度与90天时EDV呈显著正相关(r=0.261,P<0.05),与ESV呈显著正相关(r=0.340,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218,P<0.05).结论 AMI后早期血清MMP-9浓度即升高,LVRM过程中MMP-9浓度与EDV、ES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急诊及延迟PCI术能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刘惠建;丁世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颈肿瘤组织中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intin,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N和VEGF在48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0例慢性宫颈炎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和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CIN、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P<0.05);在CIN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在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OPN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25和P=0.028);低分化组织中OPN的表达高于中分化者(P=0.039).OPN强阳性表达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弱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29个月和43.86个月(P=0.040).VEGF阳性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57个月和54.64个月(P=0.020).多因素分析显示,OPN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 OPN和VEGF的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OPN和VEGF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关婷;谭同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脂多糖诱发小鼠急性肺损伤microRNA-199a表达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 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中,microRNA-199a(miR-199a)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方法 通过小鼠气道向其肺内注入LPS,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Northern blot 分析miR-199a的表达水平;构建miR-199a的过表达腺病毒,将其转染肺上皮A549细胞,使其过表达;mRNA基因表达芯片分析miR-199a过表达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199a在急性肺损伤病理过程中表达明显降低;miR-199a主要调控代谢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 miR-199a在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病理过程中表达降低,miR-199a过表达能够促进肺上皮A549细胞中代谢相关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才志刚;张绍明;张珩;周宜勇;吴海波;徐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