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cc-Ag在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病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胡斌;胡芝

关键词:复发性宫颈癌,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病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的酶免分析系统IMX,利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来检测惠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年的Scc-Ag.结果:治疗前Scc-Ag阳性与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cc-Ag阳性患者治疗后阴转率在治疗完成后3个月达高峰.完成治疗后3个月Scc-Ag转阴者1年生存率与阳性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前Scc-Ag表达阳性,不能作为预后判断因素.完成治疗后3个月Scc-Ag是否阴转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41例).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低脂饮食;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谱,包括透明质酸酶(HA)、血清Ⅲ前胶原(P-Ⅲ-P)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对照组HA、p-Ⅲ-P,Ⅳ型胶原治疗前后分别为[(152.5士9.3)mg/ml vs(168.8土12.1)mg/ml]、[(250.6±39.3)mg/ml vs(241.3土32.5)mg/ml]、[(199.8士28.0)mg/ml vs(204.5士24.1)mg/ml],而治疗组HA、P-Ⅲ-P、ⅣC治疗前后分别为[(148.8士8.0) mg/ml/vS(113.8士6.0)mg/m]、[(199.9士10.1)mg/ml vS(129.8士6.7)mg/ml]、[(180.5士12.5)mg/ml vs(121.5±9.2)mg/m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HA、P-Ⅲ-P、ⅣC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变化(均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以改善NAFLD患者肝脏纤维化.

    作者:金抒清;洪万东;黄智铭;王剑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胆红素和尿酸的关系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胆红素和尿酸的关系.方法:177例脑梗死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斑块组(颈动脉IMT>1.2 mm和/或有颈动脉斑块)和无斑块组(颈动脉IMT≤1.2 mm且无颈动脉斑块),分析两组间胆红素和尿酸的差异.结果:斑块组血尿酸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清胆红素,尿酸均为脑梗死惠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血清胆红素、尿酸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红苗;邵蓓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躯干背区刮痧的血管解剖学研究

    目的:观察背区体被组织的血管分布,为刮痧疗法提供血管形态学依据.方法:选用10具新鲜成人捐献尸体,采用巨微解剖、全身动脉放射显影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背区体被组织的血管来源,分支和吻合情况.结果:①背区皮肤通过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使背区体被组织厚而致密,移动性小.②背区血供主要来自肌皮穿支,穿支数较多,密度也较大.③背区皮动脉互相吻合成网,较粗的吻合支形成有明显方向性的纵行和横行的链式血管吻合.结论:本研究提供详细的躯干背区体被组织的血管解剖数据,为刮痧等疗法的临床设计和作用机理探讨提供解剖学依据.

    作者:余汝堂;楼新法;唐茂林;蒋松鹤;周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直接致病作用.方法:①HBV体外感染HKC:培养的HKC传至6孔板中,接种密度为1 × l05个/ml,孵育24 h后分受感染和阴性对照两组.受感染组加入0.5 ml HepG2.2.15细胞上清液(含有HBV);阴性对照组加入0.5 ml 10% FCS-DE/F-12培养液.两组HKC继续孵育72 h,消化,离心沉淀,PBS清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两组HKC中的HBV DNA含量.②HBV对体外培养的HKC细胞直接作用:HKC细胞传至24孔板中,接种密度为1 X 105个/m1,受感染组分三个亚组,分别加入100 μ1、200 μ1和300μ1的感染用HepG2.2.15细胞上清液;阴性对照组为接种HKC后加入培养液常规培养;阳性对照组为HepG2.2.15细胞上清液.各组的每孔终体积均为2 ml,每组设3复孔.孵育72 h后收集各孔上清液,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3,)的表达.结果:①受感染组HKC的基因组中检测到HBV DNA.②受感染组的三个亚组细胞培养上清的TGF-β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HBV可感染HKC并促进其分泌TGF-β1.

    作者:韩文伦;黄朝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cc-Ag在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病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病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的酶免分析系统IMX,利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来检测惠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年的Scc-Ag.结果:治疗前Scc-Ag阳性与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cc-Ag阳性患者治疗后阴转率在治疗完成后3个月达高峰.完成治疗后3个月Scc-Ag转阴者1年生存率与阳性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前Scc-Ag表达阳性,不能作为预后判断因素.完成治疗后3个月Scc-Ag是否阴转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作者:李胡斌;胡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在人/鼠结肠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人凝血因子Ix基因(rAAV-2/hFIX)在人/鼠结肠癌上皮细胞(SW480/C26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重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rhhV-2/GFP)感染SW480/C26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计算转染率.rAAV-2/hHX感染SW480/C26细胞,检测hFIX基因、FIXAg量及hFIX活性的表达.结果:SW480细胞株/C26细胞株GFP48hr阳性率分别为(57.0±8.5) %和(48.0土5.7)%;转导组14 d和21 d均可见外源hFIX的cDNA片断.SW480细胞转导了rAAV-2/hFIX后在第2天和第2l天ELISA法测hFIX抗原量分别为(98.0士4.3)和(30.9±6.5)ng·106cell-1·24h-1.未转导组为(2.7±0.1)ng·106cell-1·24h-1.C26细胞转导了rhAV-2/hFIX后在第2天测hFIX抗原量为(78土5.12)ng·106cell-1·24h-1.未转导组为(2.9士0.1)ng·108cell-1·24h-1.hFIX活性与hFIX抗原浓度明显相关.较对照组亦显著增高.结论:rAAV.2/GFP能有效地转导SW480/C26细胞.rhAV-2/hFIX能有效地转导SW480/C26细胞并表达具有凝血活性的功能蛋白hFIX.

    作者:马泳泳;陈方平;杜建伟;陈焱;彭建强;吴小兵;解勤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住院期卒中25例临床特点分析

    住院期卒中是指发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因非脑部疾病在神经科以外的科室住院治疗期间,突发肢体偏瘫或意识障碍,后发现为脑梗死或出血.

    作者:黄健康;王小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尼莫地平抗急性铅染毒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了解尼莫地平对急性铅染毒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2月龄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即染铅组(40 mg/kg PbAc),尼莫地平组(1 mg/kg Nim)、铅-尼莫地平组(40 mg/kg PbAc+l mg/kg Nim)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腹注1次,连续3 d.用TUNEL,法原位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并用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染铅组、铅-尼莫地平组,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染铅能显著增高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P<0.01),尼莫地平与铅存在交互作用(P<0.01),在铅染毒的前提下,尼莫地平能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指数.电镜观察显示,染铅组海马神经元有核固缩现象,而铅-尼莫地平组神经元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急性铅染毒能引起海马神经元损伤,促进细胞凋亡;尼莫地平可能具有抗急性铅染毒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作者:黄陈平;林林;宋明芬;方周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镁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目的:观察在缺血再灌注5 min后应用镁剂是否能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保护作用.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20 min,复灌60 min,高镁组在复灌5 min时应用浓度为2.4 mmol/L、4.8 mmol/n、8.4 mmol/L的高镁K-H液灌注i0 min.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时测心肌匀浆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SOD的含量.结果:①复灌15 min时三个高镁组LVSP、LVDP X HR、LV±dp/dtmax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②复灌60 min时三个高镁组各指标与缺血再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③三个高镁组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SOD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组.结论:缺血再灌注5 min应用高镁K-H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即时作用表现为抑制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复灌结束测得的MDA含量说明镁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体现为抗脂质氧化作用.

    作者:张君平;杜友爱;郭益民;刘重斌;余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肝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的胆道疾病.老年肝胆管结石因老年人体质和免疫功能衰退,对疾病反应较差,症状往往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作者:俞耀军;林胜璋;游涛;郑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X染色体STR基因座在同胞亲缘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X染色体STR基因座独特的遗传方式在同胞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带技术对1名未知女性个体与3名已知同胞兄妹的22个基因座进行分型,并对线粒体D环高变区作序列测定.结果:得到具有排除价值的2个X染色体基因座(DXS7132、DXS6804)和4个常染色体基因座(DIS549,D2S441、B16S539、D5S818),否定了未知个体与3名同父同母兄妹的亲缘关系.结论:X染色体基因座在男性的基因组中呈单倍型形式存在,特别适用于法医学实践中在父母缺如情况下姐妹之间的亲缘鉴定.

    作者:吴淑珍;林刻智;张洪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从语用关联角度赏析仿拟辞格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修辞则是有效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艺术.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修辞又是一个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动态心理过程.仿拟(parody)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16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例子,在相关的论著中也早有阐述.

    作者:卢易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误诊为Crohn病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一例临床分析

    肠道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淋巴瘤,以往称之为肠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现已明确其来源于T淋巴细胞.

    作者:杨俊文;姚时春;马升高;吴明;韩清锡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L-Krg治疗组(L-krg组).L-krg治疗12周后,测定三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组织一氧化氮(N0)含量和一氧化氯合酶(NOS)活性及血浆内皮素-I(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以及坐骨神经组织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及神经元型NOS(nNOS)、醛糖还原酶(AR)基因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N0含量和NOS活性、血浆CGRP含量及坐骨神经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和nNOS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P

    作者:陈秀芳;董敏;金晓冬;雷康福;金丽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求职与毕业实习矛盾的成因与对策

    毕业实习学校培养本科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医学检验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实习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毕业后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因此,毕业实习的作用尤为突出.

    作者:吴蕾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高容量血液滤过防治MODS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l(HMGBl)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探讨MODS发生机制及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防治MODS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内毒素血症复合因素建立猪MODS模型,将19只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MODS组和HVHF组,HVHF组动物内毒素注射后予血液滤过,血滤采用F50聚砜膜滤器,超滤量3 L/h.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浆HMGBl蛋白含量变化,并通过与各自基础值的比较,了解HMGBl蛋白相对变化趋势.结果:HVHF组2例发生MODS,占20%(2/10),显著低于MODS组88.9%(8/9)(J日

    作者:沈贤;沈淑蓉;薛向阳;林富林;朱冠保;方国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临终癌症患者家属的PNPC-c问卷调查

    晚期癌症临终关怀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患者身上.然而在临终关怀的全过程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看护人员同样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社会、心理和身体健康等各方面[1,2].临终癌症患者的看护人主要包括患者家属和职业看护人员,在国外更多的是职业看护人员,而在国内则更多的是患者家属.

    作者:蔡谦;金玉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不剃毛备皮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外科择期手术前1~3d进行剃毛备皮是我国历年来的护理常规之一[1],但近年国外许多研究报道术前常规剃毛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没有任何临床意义[2,3].左爱英等[4]在术前术野剃毛与术后切口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中指出:术前术野剃毛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推荐彻底清洁后只剪去影响手术操作的毛发,而不必进行常规的术野剃毛.

    作者:陈玉梅;贾曼;郑文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惠者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17例首次肾移植惠者术前1 d、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1周、2周和3个月血BNP浓度.17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l d血BN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肾移植术后血BNP浓度呈下降趋势(X2=14.25,P=0.027).13例没有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惠者血BNP浓度术后l周和3个月与肾移植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当天的血BNP浓度显著增高,加强抗排斥治疗后很快下降.结论:肾移植成功后可以降低血BNP水平,但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BNP浓度显著增高.因此,血BNP浓度可作为早期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敏感指标.

    作者:金烈;吕玲春;张宝金;韦铁民;曾春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氯胺酮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氟胺酮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制备慢性哮喘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n=lO):对照组(N组),哮喘大鼠旷置8 h,不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组(A组),采用容量控制机械通气模式(Vt=lO m1/kg,f=30次/min)通气8 h;不同剂量氯胺酮干预组(Kl、K2组),机械通气前K1组静脉注射氯胺酮5 mg/kg,K2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0 mg/kg,余同A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量肺湿干重比(w/D)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0)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N组比较,A组、K1组、K2组w/D增加,BM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TNF-α、IL-6、N0含量增高(均p0.05),病理损伤程度加重;与A组比较,Kl组、K2组w/D降低,BA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TNF-α、IL-6、N0含量下降(均P0.05).结论:氯胺酮可抑制TNF-α、IL-6及NO的释放,从而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金立达;蒋柳明;林丽娜;王万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