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歇低氧幼鼠8-异前列腺素F2α变化及芹菜素的干预效果

周永海;蔡晓红;张存雪;李源;李宁;龚永生;胡良冈

关键词:间歇低氧, 8-异前列腺素F2α, 芹菜素
摘要:目的:观察间歇低氧幼鼠血清及海马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6F2α)的变化及芹菜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取3~4周龄健康雄性SPF级SD幼鼠32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组(IH)、空气对照组(C)、芹菜素十二甲基亚矾组(Q)和二甲基亚矾组(R),每组8只,以间歇低氧舱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99.99%的纯氮和99.50%的医用氧交替输入舱内,90 s为一次低氧-复氧循环;间歇低氧2周后,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及海马8-ISO-PGF2α水平.结果:血清中,IH组和R组8-ISO-PGF2α的含量分别高于C组和Q组(均P<0.01),而C组与Q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IH组与R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在海马中,结果类似;血清和海马组织中8-ISO-PGF2α含量呈正相关(r=0.818,P<0.01).结论:间歇低氧后幼鼠血清及海5中8-ISO-PGF2α表达均升高,芹菜素可降低血清和海马中的8-ISO-PGF2α水平,在治疗间歇低氧造成的损伤中具有应用前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OC组)、双侧FF切断模型组(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治疗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动物逃避潜伏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相比,BMSCs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BMSCs移植能够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邬伟;杨景全;陈松芳;王小同;郑国庆;张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Apelin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

    目的:探讨小分子活性肽Apelin-13对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意义.方法:①清洁级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K1C高血压模型组.测定平均颈动脉压(mCAP)、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以及右肾重/左肾重(RK/LK),以评价2K1C模型.②采用累计加药法,观察Apelin-13分别对用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对照组大鼠和2K1C高血压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作用.结果:①模型组大鼠mCAP、LVM/BW和RK/LK分别较对照组高50.38%(P<0.01)、32.16%(P<0.01)和51.02%(P<0.01).②Apelin-13在(10-11~10-7)mol?L-1浓度范围内对内皮完整的两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且模型组舒张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模型组与对照组EC5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elin-13具有显著的舒张主动脉的作用,并且对高血压大鼠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更强,提示Apelin-13在血管的保护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庄红;金戈;陈磊;杨鹏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我院近3年来84例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的患者资料,对其常见并发症如尿瘘、尿道狭窄、阴茎外观满意度、阴茎伸直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84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尿瘘12例(占14.29%),尿道狭窄8例(占9.52%),阴茎伸直欠满意3例(占3.57%),阴茎外观欠满意5例(占5.95%o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同时注意手术操作,严格遵循治疗原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孝坤;秦乐;陈聪德;张浩川;陈肖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鼻胆管引流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ERCP及ENBD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达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因ERCP检查和治疗而使病情加重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早期内镜介入及ENBD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快速解除胆管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特点.

    作者:姚时春;杨俊文;马升高;胡祥鹏;吴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MSCTV)对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价值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43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别接受下肢静脉超声和MSCTV检查,超声检查主要运用二维超声,并辅以多普勒技术和加压技术等.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采用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显示下肢静脉,患者均于超声检查后24 h内进行MSCTV.结果:43例患者中,下肢静脉超声共发现37例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血栓,计栓子83个,其中57个栓子位于腘静脉、股静脉内;MSCTV发现41例患者存在静脉血栓,其中3例为髂内静脉内孤立性栓子,1例为下腔静脉内孤立性栓子,计栓子88个,其中59个栓子位于腘静脉、股静脉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V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静脉超声与MSCTV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

    作者:兰莉;许方洪;陈斌;胡元平;段玉霞;陈伟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研究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1、第5,第9、第13,第21和第36天,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后检测ALT、AST、AFP和ALB,并进行C-反应蛋白(CR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并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研究肝再生过程中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肝切除后肝细胞核分裂极其活跃;ALB分泌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正常值;ALT、AST先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一直高于正常值;AFP持续为阴性_;CRP在术后5 d内迅速升高,之后有所下降;HGF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死亡小鼠中也有测到高值的HGF;EGF与TGF-α都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肝再生调控,在肝再生过程中,能够继续维持白蛋白合成、有毒物质降解等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而保持机体的稳定.

    作者:俞炯;姚一帆;吕建新;曹红翠;陈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2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p2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6例SACC组织中p27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探索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p27蛋白阳性率迟100%,SACC组织中p27蛋白表达较低,阳性率为65.22%,两者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转移有关(P<0.01 o结论:p27蛋白表达异常可直接影响细胞周期转化,促进SACC的发生;其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SACC转移和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作者:施更生;林海升;朱敏;童永青;王沙彬;杨卫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分别检测30名正常人、21例未发生转移的肝细胞性肝癌惠者手术前后、21例肝硬化惠者、10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尿中5-甲基尿苷(M5U),次黄嘌呤核苷(I)、N4-乙酰胞苷(Ac4c)、黄嘌呤核苷(X)四种修饰核苷的水平.结果:肝细胞性肝癌惠者术前尿中M5U、I、Ac4c、X四种核苷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术后(P<0.01).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尿中四种核苷的平均水平明显较良性肿瘤惠者、肝硬化患者、正常人高(P<0.05或P<0.01).良性肿瘤患者、肝硬化患者、正常人尿中四种核苷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细胞性肝癌惠者尿中四种核苷的平均水平同AFP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肿瘤体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对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四种修饰核苷含量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陈坛辀;黄智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美国《SCI》收录温州医学院论文分析

    目的:了解温州医学院(以下简称:温医)作者论文被SCI收录情况.方法:根据SCI-E数据库检索统计1998-2007年温医作者SCI产文情况.结果:1998-2007年温医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为304篇,其中2005-2007年为247篇,占81.2%;论文类型:论著259篇,占85.2%;发表论文多的学科是眼科,为32篇,占10.5篇,其次生物化学为30篇,占9.8%;发表SCI论文多的前3位作者为翟佳、吕帆、李校堃被引用的有143篇,被引率为47%,总被引用次数为73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2.41次,单篇论文引用频率高的为77次,其中引用10次以上的论文17篇,占总被引文章数的11.9%.结论:2005年以来SCI收录温医论文逐年增加,收录的论文涉及各个学科,其中以眼科和生物化学为主.

    作者:毛文明;郑俊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阴HPV感染患者中宫颈HPV分型检测

    目的:研究外阴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和外阴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患者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情况,尝试为此类患者群的宫颈病变筛查或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妇科门诊首次就诊的44例外阴CA和7例外阴BP患者,采集宫颈细胞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凯普HFV分型)行21种HPV-DNA亚型检测;同期检测5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对照.结果:外阴CA组和BP组的宫颈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56.82%和85.7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0.37%),P<0.01;外阴HPV感染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高危型HPV的多重感染(P<0.05),其中以二重和三重感染为主;外阴CA患者的宫颈HPV感染以低危型11、6亚型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中以58、16、52亚型位居前三位,其中检出CIN Ⅱ级1例;外阴BP组中宫颈HPV感染以16亚型为主,检出CIN Ⅰ级、Ⅱ级共2例.结论:外阴CA和BP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易于诊断,但可能会伴发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从而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施铮铮;杨孝军;许张晔;陈云琴;郑飞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氯胺T法标记B7-2单抗6C8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125I标记B7-2单抗6C8的方法,探讨其佳标记条件.方法:氟胺T法标记单抗6C8,改变标记条件:抗体的量分别为3μg、6μg、9μg、12μg;125I的活度分别为0.925 MBq、1.85 MBq,3.7 MBq、7.4 MBq、14.8 MBq;CH-T的量分别为10μg、20μg、30μg、40μg、50μg;反应时间分别为30 s、1 min、2 min、4 min;每次实验均重复3次,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标记条件.标记好后,找出佳标记条件,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中分别作不同时间的标记率稳定性测定,以30 min、1 h、2 h、4 h、6 h,24 h为时间点,选出标记率高的时间点.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结果:抗体量对标记率没有影响;Na125I3.7 MBq时标记率为(74.53±5.12)%,放化纯为(90.40±3.01)%;CH-T 20μg时标记率为(81.00±14.75)%,放化纯为(95.17±4.45)%;反应时间30 s时标记率为(80.67±13,32)%,放化纯为(88.93±10.16)%.室温下放置3 d标记率为(83.12±8.47)%,加八人血清后放置24 h标记率为(5.23±0.90)%.结论:上述氯胺T法佳标记条件为:Na125I 3.7 MBq,氯胺-T 20μg,6C8抗体6μg,Na2S2O5 μg,反应时间30 s.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标记率和较差的稳定性.

    作者:文正伟;章斌;苏成海;吴星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对大鼠睾丸病理变化及睾酮合成、17β-HSD3和3β-HSD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糖尿病时睾丸的主要病理变化及对间质细胞(Leydig细胞)睾酮合成、17β-HSD3和3β-HSD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10只,糖尿病(DM)组9只.DM组予高脂饮食加小剂量(25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后处死.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的组织形态学改变;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Ⅲ型(17 β-HSD3)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Ⅰ型(3β-HSD1)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光镜下主要表现为睾丸曲细精管生精细胞数量减少及生精阻滞,Leydig细胞缩小,细胞核皱缩;透射电镜下主要见到Leydig细胞萎缩,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空泡样变及扩张,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聚集;睾丸组织的17β-HSD3和3β-HSD1mRNA含量和血清中睾酮含量糖尿病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可使大鼠睾丸Leydig细胞变性,睾酮合成降低,其机制可能与降低17β-HSD3和3β-HSD1mRNA表达有关.

    作者:林刻智;王文艳;肖艳;王蓉蓉;方周溪;陈国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双侧协调性训练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疗效分析

    目的:探计双上肢协调性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30例分成2组,单侧训练组重点对惠侧上肢进行协调性训练,双侧训练组进行双上肢协调性训练,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惠者训练后上肢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双侧训练组的改善更明显.结论:协调性训练可明显提高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双侧训练疗效更加明显.

    作者:卢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间歇低氧幼鼠8-异前列腺素F2α变化及芹菜素的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间歇低氧幼鼠血清及海马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6F2α)的变化及芹菜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取3~4周龄健康雄性SPF级SD幼鼠32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组(IH)、空气对照组(C)、芹菜素十二甲基亚矾组(Q)和二甲基亚矾组(R),每组8只,以间歇低氧舱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99.99%的纯氮和99.50%的医用氧交替输入舱内,90 s为一次低氧-复氧循环;间歇低氧2周后,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及海马8-ISO-PGF2α水平.结果:血清中,IH组和R组8-ISO-PGF2α的含量分别高于C组和Q组(均P<0.01),而C组与Q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IH组与R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在海马中,结果类似;血清和海马组织中8-ISO-PGF2α含量呈正相关(r=0.818,P<0.01).结论:间歇低氧后幼鼠血清及海5中8-ISO-PGF2α表达均升高,芹菜素可降低血清和海马中的8-ISO-PGF2α水平,在治疗间歇低氧造成的损伤中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周永海;蔡晓红;张存雪;李源;李宁;龚永生;胡良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卒中住院患者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为缩短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4年1月至12月共1434例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是:尿路感染、交费方式、心脏疾病、呼吸道感染,言语障碍和住院科室.各个因素与住院日均呈正相关,其中尿路感染的作用强度强,标准回归系数是0.221.结论:控制院内感染,强化医保管理,提高费用意识和诊疗水平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

    作者:石玲燕;金嵘;郑荣远;王小同;韩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即刻种植预防牙槽嵴萎缩的X线观测

    目的:研究即刻种植对预防牙槽嵴吸收的影响.方法:对21颗即刻种植牙病例行X线曲层断面片测量研究,对比26颗常规拔牙后非种植修复患者曲层断面片,观测6、12个月患者牙槽嵴高度的变化趋势.结果:即刻种植患者拔牙区牙槽嵴垂直高度总吸收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每半年牙槽嵴吸收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即刻种植可以有效延缓拔矛区牙槽嵴的吸收,较好保持了牙槽嵴原有的形态.

    作者:张大风;麻健丰;王思钱;刘传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尖锐湿疣组织HPV6b和11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分析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HPV6b和11型感染情况,分析其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为基因工程重组L1蛋白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6b和11型L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1份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标本进行PCR扩增,并各取7份阳性PCR产物直接测序,用软件分析HPV6b和11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结果:31份标本中,HPV6b和11型阳性率分别为35.5%和45.2%.与标准基因序列比较,HIW6b和11型L1基因分别形成5和6种突变模式,同源性分别为99.%~99.9%和99.7%~99.9%.HPV6b型L1基因中仅1处碱基突变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异(S→P),但其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上无明显变化;HPV11型L1基因的碱基突变均为无义突变,所编码氨基酸与标准株完全一致.结论:HPV6b和11型是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的主要感染型别;HPV6b和11型L1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作者:欧琴;石朝辉;朱珊丽;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um基因在小鼠海马的转录

    目的:依据Pum蛋白序列寻找和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模型,并在动物模型的脑组织上进行PummRNA的定性和定位.方法:查找相关动物的Pum蛋白序列,构建生物进化树,寻找合适的动物模型.RT-PCR扩增Pum片断,接入TA载体制作亚克隆,转化细菌后筛选,扩增、抽提,然后测序鉴定.体外转录Pum基因的mRNA探针,将其和脑组织冰冻切片原位杂交、显色.结果:生物进化树提示,小鼠是合适的动物模型;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小鼠海马区存在Pumn1和Pum2 mRNA的表达.结论:小鼠是研究Pum基因在海马转录的合适动物模型.

    作者:林函;金元;杨晓凯;王本福;苏颖;连庆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波动性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波动性与稳定性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正常糖对照组(5.5 mmol/L,NG).稳定高糖组(25 mmol/L,HG)、波动性高糖组(5.5 mmol/L或25 mmol/L,每24 h交替,IHG),培养GMC 6 d,分别以二氢二氮荧光素(DCFH-DR)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氮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此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与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均P<0.01),总SOD活力均下降(均P<0.01),GSH含量均下降(P<0.05,P<0.01),MDA均升高(P<0.05,P<0.01).与HG组相比,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总SOD活力下降(P<0.01),GSH含量下降(P<0.01),MDA升高(P<0.05).结论:波动性高糖较稳定性高糖可能对GMC有更强的氧化损伤效应.

    作者:田晓玲;郑景晨;章海凌;沈飞霞;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再入院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致肺泡和肺内血管发育受阻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

    作者:张伟;李锦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