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象训练对实弹投掷新兵脉率及血压变化的影响

李权超;陈星伟;于泱;刘诚;杨阳

关键词:表象训练, 新兵, 脉率, 血压,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表象训练对手榴弹实弹投掷新兵脉率、血压变化的影响,探讨不同军事训练科目中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在新兵练习投掷教练弹时实施表象训练,比较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新兵实弹投掷前后脉率、血压变化情况.为了增加情境性应激强度,在实弹投掷前附加心算能力和记忆广度测评.结果 两组新兵实弹投掷前心算能力、记忆广度测评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基础脉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值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投掷实弹后即刻,表象训练组新兵脉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值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新兵(P<0.05或P<0.01).结论 表象训练可显著降低新兵实弹投掷时的心理应激水平,促进新兵对应激性军事训练的适应能力.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表象训练对实弹投掷新兵脉率及血压变化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表象训练对手榴弹实弹投掷新兵脉率、血压变化的影响,探讨不同军事训练科目中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在新兵练习投掷教练弹时实施表象训练,比较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新兵实弹投掷前后脉率、血压变化情况.为了增加情境性应激强度,在实弹投掷前附加心算能力和记忆广度测评.结果 两组新兵实弹投掷前心算能力、记忆广度测评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基础脉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值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投掷实弹后即刻,表象训练组新兵脉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值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新兵(P<0.05或P<0.01).结论 表象训练可显著降低新兵实弹投掷时的心理应激水平,促进新兵对应激性军事训练的适应能力.

    作者:李权超;陈星伟;于泱;刘诚;杨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滥用抗生素的现状与对策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目前外科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形成的对病人及社会的不良效应已引起医院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滥用现状及防范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洪求兵;纵兆辉;姚国庆;祝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加替沙星胶囊的含量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1,2],采用HPLC法(外标法)对加替沙星胶囊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辉;张磊;陈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对左侧结肠癌梗阻患者一期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确定经肛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对左侧结肠癌梗阻患者一期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上预防吻合口漏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分为术后扩肛组(A)、经肛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组(B)两个组,观察梗阻性左侧结肠癌梗阻患者一期切除术后血浆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 术后A、B两组ET、TNF均呈下降趋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自术后3天,B组患者各指标开始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经肛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能有效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及降低TNF水平,间接反映了该法可以促进左侧结肠癌伴梗阻患者一期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可做为预防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世雄;郭凌燕;吴印爱;郑镇木;段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利用Elekta-iViewGTTM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目的 针对头颈部、胸部和盆腔部病变,利用Elekta-iViewGTTM验证射野位置分析摆位误差.方法 选择85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其中头颈部24例、胸部39例和盆腔部22例.利用iViewGTTM进行正侧位射野位置验证,拍摄340张射野验证片,并通过iViewTM对比分析软件计算射野验证图像与计划系统所生成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DRR中射野位置的误差.结果 通过射野验证图像与参考图像的对比可以发现,在水平(RL)方向、上下(SI)方向和前后(AP)方向,对于头颈部摆位误差为: (-0.7±1.4)mm,(+0.4±1.3)mm,(+0.4±1.5)mm; 胸部:(-2.1±3.8)mm,(-2.8±4.7)mm,(+3.6±5.1)mm; 盆腔部: (-1.5±1.7)mm,(-2.0±2.2)mm,(+2.1±2.6)mm.结论 头颈部和盆腔部患者射野位置误差较小,但胸部较大,特别是靠近下肺和膈肌的病变,由于受到呼吸作用的影响,射野位置误差大接近10mm.针对不同位置的病变,在勾画PTV时,可根据得出的结果在CTV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外放范围.

    作者:葛宁;陈福慈;原锦;张继青;王凤鸣;邓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军队医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方法研究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学历的尖端教育,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军队医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特点与方法进行探讨与实践,旨在促进军队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祝松;谢峻;洪求兵;纵兆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运动靶区CT三维重建对其体积与形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CT扫描过程中运动伪影对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影响.方法 用步进电机和低密度泡沫材料设计能模拟肿瘤随呼吸而作往返周期运动的体模;在GE LightSpeed 16 CT上对体模进行10个不同序列的扫描,每个扫描序列的扫描螺距、扫描层厚或体模运动状态各不相同,扫描后用GE AdvantageSim 6.0版CT模拟定位系统的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软件分别对各靶区进行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再用WiMRT计划系统对静态和动态扫描的靶体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体模静止时,扫描层厚与螺距的改变不影响扫描后靶区的三维重建,重建靶区外观无明显失真,在不同扫描条件下同一个靶区重建体积差异甚微;当体模运动时,扫描层厚、螺距和体模运动状态的改变,都会显著影响靶区重建形状和重建体积,导致不同运动状态下同一靶区适形照射野的形状迥异,照射范围差异十分明显,重建靶体积的大相对偏差约90%;同一运动状态下,各靶区重建体积变化随靶而异;外形较小的靶区重建体积相对偏差变化范围为-39.8%~89.5%,外形较大的靶区重建体积相对偏差变化范围是-18.4%~20.5%.结论 运动伪影对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的影响极大,肿瘤靶区处于运动状态下扫描的图像会导致适形射野和剂量体积直方图严重失真.

    作者:张书旭;陈光杰;周凌宏;杨克柽;林生趣;沈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血乙酰胆碱酯酶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关系

    目的 观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全血、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分析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①体外实验:以新鲜人血制备红细胞和血清,等量酶原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敌敌畏进行染毒后,观测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染毒前后活性变化情况.②动物实验: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按中毒程度轻、中、重分别予敌敌畏 2mg/kg、5mg/kg、7mg/kg进行肌注染毒,观测大鼠染毒前后血中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敌敌畏中毒后,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出现降低,并且活性抑制变化趋势基本是平行的,两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反映的中毒程度存在差异.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不应以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作为丁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可用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差异系数加以修正.

    作者:蔡爱珍;王俊虹;李万华;孙海鹏;何跃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苦参碱对A 549细胞增殖和PinX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A 549细胞增殖和PinX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A 549细胞48h,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指数,RT-PCR检测PinX1 mRNA表达.结果 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0mg/ml、0.5mg/ml,1.0mg/ml、1.5mg/ml、2.0mg/ml),A 549细胞增殖指数(PI)逐渐下降(34.35±1.26、18.34±1.01、13.38±1.02、8.47±0.86、7.01±0.75),PinX1 mRNA表达逐渐增强(PinX1/β-actin相对灰度值0.42、0.81、1.44、2.05、2.53),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89,P<0.05).结论 苦参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 549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增强PinX1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熊畅;涂明利;刘先军;罗强;闻心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帕累托图法在疾病构成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为驻军官兵服务水平.方法 帕累托图法分析2004、2005、2006年驻香港部队出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运动、消化、泌尿、呼吸系统疾病占驻香港部队疾病的0%~90%.结论 运动、消化、泌尿、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及驻港部队官兵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大相关科室人员、技术、设备的投入.

    作者:高原;何柏身;马国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正常人黑素细胞的体外培养与观察

    目的 进一步探索人纯黑素细胞培养方法,观察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后的形态与生物学功能性.方法 在M2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人纯黑素细胞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TRP-75单克隆抗体检测生物学功能性.结果 6例参与者进行了黑素细胞培养与研究,培养成功率为100%,培养后的黑素细胞形态正常,并显示良好的生物学功能.结论 在M2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人纯黑素细胞培养增殖,其培养效果好,培养后的黑素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罗卫;赵广;向培德;朱美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长效管理的思考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新技术的出现和污染因素的增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形势日益严峻.作者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制度、知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长期有效运行基本方法.

    作者:韩鹏;朱会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鼻饲给氧,B组:无创正压通气(NPPV).观麻记录麻醉前、后,气腹后10min、30min、1h,术毕15min各时点的HR、SpO2、MAP、RR,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A组SpO2、RR、PH麻醉后与麻醉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下降明显(P<0.05).A、B两组MAP、HR及B组SpO2、RR麻醉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PaO2术中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麻醉后B组与A组各时点比增加更为明显(P<0.05).A组PaCO2麻醉后与麻醉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明显增高(P<0.05).但各参数术毕15min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可避免术中因二氧化碳蓄积而发生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危险.

    作者:李洪;罗远国;曹国辉;曾军;胡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红蛋白自动分析仪测定的5502例成人血红蛋白A2结果分析

    在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中常常通过检测增高的血红蛋白A2(HbA2)来诊断轻型β地贫和静止型β地贫基因携带者[1,2].

    作者:周天红;张新华;李平萍;罗瑞贵;蓝小英;黄蒙莎;韦炅;黄慧婷;张天朗;李静;王丽;林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DSA影像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行DSA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患肢的供血动脉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留置造影导管后,经导管注入尿激酶(万U):肝素钠(mg):NS(ml)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用量为2.0ml/h,用微量泵维持7天左右.结果 靶血管周围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占全组病例的100%,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张占70.3%,闭塞段血管重新开通占60.5%.0~Ⅱ级病足溃疡面愈合,Ⅲ~Ⅳ级病足溃疡面干燥、缩小、周围炎症消退.结论 DSA血管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足的血供,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作者:闫小纺;邱怀明;魏崇健;乔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抗G蛋白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CA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抗心肌β1与M2受体自身抗体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方法 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201例,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51例,2型糖尿病51例,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58例及正常对照组41例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结果 ①糖尿病心肌病组抗β1和 M2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 (33/51)和56.9%(29/51),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15.6%和13.7%)、高血压组( 15.5%及15.5%)及正常对照组(14.6%及17.7%),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糖尿病心肌病组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免疫学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赵林双;向光大;廖玉华;孙慧伶;王敏;周子华;候洁;乐岭;徐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驻粤某部边防武警战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驻粤边防武警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部队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为工具,对驻粤4个地区7个支队136名边防战士进行了心理测试,与军人常模及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边防武警战士SCL-90除躯体症状外,其余8个因子均低于军人常模与全国常模.结论 驻粤边防武警战士心理整体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与全国常模,但个别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

    作者:方爱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现阶段医德医风问题及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生命观和健康观,以及医患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医疗保健需求不断提升,医德医风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思考.

    作者:王启全;张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门静脉主支癌栓CD蛋白表达及DNA倍体检测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内皮钙黏附蛋白(E-CD)和CD 44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门静脉癌栓中DNA倍体的比例,探讨其在肝癌肝内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门静脉癌栓中E-CD和CD 44蛋白的表达,在光镜下对33例门静脉癌栓石蜡标本中肝癌细胞染色体倍数按照超5倍体、2倍体和异倍体进行统计;并与各自原发灶和癌旁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①E-CD蛋白的表达: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152±0.0036,0.0527±0.0071和0.1008±0.0063.②CD 44蛋白的表达: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 0.0159±0.0024,0.0531±0.0092 和 0.1074±0.0029.③肝癌细胞多倍体检测:肝癌原发灶组超5倍体比例为(25±6)%,而门静脉癌栓组是(58±9)%;各组间和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静脉癌栓中E-CD和CD 44蛋白表达减少以及DNA超5倍体的增多是肝癌细胞向门静脉转移和门静脉癌栓向肝内转移的重要原因.

    作者:苏东东;刘安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急保障旅海训官兵心理特点与心理训练

    目的 探讨应急保障旅海训官兵心理特点,以及心理训练对海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受训官兵进行心理测试,以心理品质训练、心理适应能力训练、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心理稳定能力训练和集体心理训练等方法对某应急保障旅海训官兵进行心理训练.结果 心理训练后海训官兵症状自评量表多项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 心理训练对应急保障旅海训官兵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罗显荣;周道裕;李春爱;王真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