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医院肝炎病人2003年度用药情况分析

朱丽华

关键词:肝脏疾病, 药物治疗, 数据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在二级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炎病人逐渐增多,其中尤以慢性乙肝病人增加居多,因此,肝脏辅助药和中药清热剂呈现上升趋势.为了解这类药物在二级传染病医院的应用情况,为药物的采购提供依据,我们对某二级医院2003年度肝炎病人药物的应用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及其它微生物.这个生态系统是相互平衡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对宿主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在外环境的影响下,机体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组成正常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为微生物失调.目前对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研究主要在对正常茵群的研究,现将近几年国内有关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文献的综述如下.

    作者:梁仲惠;梅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剖胸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35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硬膜外阻滞(A组,n=155)与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n=195),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动脉血PO2、PCO2以及因镇痛措施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除术后第4 h外,各时段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动脉血PO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PCO2低于A组(P<0.05).B组镇痛副反应少于A组.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于剖胸术后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镇痛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方式更具优势.

    作者:谭焱;殷桂林;胡建才;朱水波;张晓明;王荣平;巴宁;刘孟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医院肝炎病人2003年度用药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在二级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炎病人逐渐增多,其中尤以慢性乙肝病人增加居多,因此,肝脏辅助药和中药清热剂呈现上升趋势.为了解这类药物在二级传染病医院的应用情况,为药物的采购提供依据,我们对某二级医院2003年度肝炎病人药物的应用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症中暑合并DI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003-07月中下旬~08月上旬武汉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我科仅于2003-07-28~08-09就收治中暑病人41例,其中重症中暑27例,死亡11例,除1例为猝死外,其余10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合并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DIC是导致重症中暑病情加重和致死的重要因素,早期防治DIC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小平;彭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煅烧骨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由外伤、炎症、骨肿瘤摘除等各种病变治疗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骨缺损达到一定距离后不能骨性愈合,一直是骨科修复领域中的难题.而植骨术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措施,关于骨移植生物替代材料的研究是骨科长期以来的重点研究课题.煅烧骨又称为天然型无机骨,是同种或异种骨经化学方法处理后,再经物理煅烧制成,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1].本文就煅烧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曦明;陈庄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锎-252中子腔内照射治疗早中期低位直肠癌的初步报告与文献复习

    结肠、直肠腺癌是常见的内脏器官肿瘤,结、直肠死亡病例占整个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10%[1].直肠下段癌特别是距肛门5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外科多采用经典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及乙状结肠造瘘术(Mile's术式),这种手术往往造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我们在国内首先采用锎-252内照加外照射治疗能耐受手术但病人坚决不愿意采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及结肠造瘘术的,或因为病人年龄大或有心肺等严重疾患不能耐受手术的早中期低位直肠癌,观察早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作者:雷新;单锦露;赵可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从国内医疗市场现状看临床路径的应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作为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无效支出.1985年由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实施,用于应对以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为付款基础的定额付款制度(DRGs-PPS),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本文就中国医疗市场的现状和引入临床路径管理的前景、难点及需引以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祝松;刘幼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晚期肺癌双径路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晚期肺癌的治疗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被视为非手术指征而放弃手术,选择介入治疗方法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治疗后并发症,已成为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DSA观察下探讨肺癌血供特点采用双径路介入治疗晚期肺癌,收到预期效果.笔者总结120例经双径路介入治疗肺癌的体会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闫小纺;魏崇健;乔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锁骨双极脱位并肩关节半脱位手法治疗1例报告

    锁骨双极脱位是指同侧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同时发生脱位,国内外临床报道较少.现就我院手法治疗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段德华;王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及胰岛素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瘦素(leptin)及肝肾功能和血脂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瘦素与上述指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leptin,FINS,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在糖尿病患者中,瘦素水平与FINS,HOMA-IR明显正相关(r1=0.525,P<0.01,r2=0.391,P<0.06),与ISI明显负相关(r=-0.33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瘦素主要的因素依次为性别,BMI,甘油三脂,胰岛素和ISI,(R2=0.358,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孙志香;吴静;雷闽湘;吴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镇静作用的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新的μ阿片体激动剂,新型镇痛药,其起效快、苏醒快,镇痛作用强,用于静脉复合麻醉和短小手术的麻醉倍受青睐.为了解瑞芬太尼的镇静作用和丙泊酚(PP)的相互作用,作者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和镇静/警觉(OAA/S)评分进行观察,为临床麻醉中选择镇痛药瑞芬太尼和镇静药丙泊酚的佳搭配提供依据.

    作者:陈敏;沈七襄;罗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例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我院于2003-12在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1例,获得成功,心脏功能恢复良好.随访1年,生活正常,心功能Ⅰ级.仅就该例心脏移植中的体外循环管理及供心保护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程旺生;程大新;陈利民;沈七襄;朱水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淋巴转移机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周淋巴管形态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机理.方法应用双重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5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内淋巴管的细微分布、形态和结构.结果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内有新生的毛细淋巴管,癌周组织中毛细淋巴管的分布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的Vv,NA,及Lv平均值较非转移组的增高.随着癌的浸润发展,癌周组织毛细淋巴管数量增多,密度增加,形态结构变异,内皮细胞间连接呈开放状态,并可见癌细胞通过开放的连接通道进入淋巴管.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及癌周组织内淋巴管增生,形态结构变异是癌细胞淋巴道转移的可能原因.

    作者:彭正银;肖同浩;陈寿松;李德忠;梁励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儿尿中转化型生长因子-β1与尿系列蛋白关系探讨

    目的检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儿不同程度蛋白尿中尿液转化型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TUP)及尿液系列微量蛋白作相关性分析,探讨TGF-β1在TUP、尿白蛋白(Alb)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5例FSGS患儿尿液中的TGF-β1、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共8种微量蛋白水平,用浊度法测24小时TUP,并对照观察30例正常儿童尿液中的TGF-β1水平,比较FSGS与正常儿童,FSGS中不同蛋白尿程度TGF-β1水平有无显著差异.尿TGF-β1水平与TUP、Alb、RBP、TRF、IgG、IgA、IgM、NAG有无相关性.结果FSGS患儿中蛋白尿与大量蛋白尿组尿液TGF-β1水平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较对照组高.FSGS尿液TGF-β1水平与TUP有一定的相关性(r=0.37,P<0.05),与尿Alb有相关性(r=0.48,P<0.05),与其它6种微量蛋白无相关性.结论TGF-β1与肾硬化形成、Alb、TUP有关.

    作者:邹敏书;吴莉;何威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鼠性决定基因SRY探针的制备

    目的研究制备地高辛标记的小鼠性决定基因SRY探针,用于检测小鼠体内SRY基因表达的研究.方法按已知的雄性小鼠Y染色体上性决定蛋白基因(SRY)的序列,请上海博亚公司合成四条oligoDNA,采用PCR技术连接并扩增,地高辛标记的方法制备基因探针.结果用细胞原位杂交方法证实这种探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小鼠性决定基因SRY探针的制备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异体雄性小鼠骨髓移植到雌性小鼠体内后的分布和表达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刘水冰;田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皮肺细针吸取25例细胞学观察

    经皮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术,给胸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捉供了新方法,它操作简单,患者损伤轻微,便于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深部病变如肺、纵隔、腹膜后区器官或组织等难以进行切取活检的部位,针吸穿刺细胞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远高于内窥镜及痰涂片,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作者:王秀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网络模式下护士站对流动报表质量影响的探讨

    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评价、总结工作、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在医院的科学决策和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医院统计数据来源于系统中的不同的数据采集点,任何一处差错都会影响全院医疗指标的准确性.网络模式下的病房护士站子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部分,是为临床服务的重要子系统.医院统计报表中的病人流动信息和床位信息主要来自护士站子系统,本文通过对影响统计流动报表主要因素的分析,就如何加强护士站管理,提高流动报表数据质量进行了探讨.

    作者:郭雪清;王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同种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以利于研究移植免疫的机制.方法SD鼠供心之无名动脉及肺动脉分别与Wistar受鼠右颈总动脉及颈外静脉端端吻合.结果正式心脏移植100例,手术成功率为83%.手术时间为(70±15)min,平均冷缺血时间为(45±15)min.手术主要并发症是麻醉意外、动脉吻合口出血和血栓形成、静脉吻合口狭窄、失血性休克.未作任何处理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为(7.0±3.7)天,停跳移植心脏病理表现为急性排斥反应改变.结论同种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移植机制的良好模型.

    作者:谢森;成俊;唐礼功;李志雄;朱彤;夏穗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临床实用性探讨

    目的探讨自制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设计制作一套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并在该定位器的X线探测器的固定板上装置一条长5mm,直径0.8mm的金属条.采用X线牙片机和ODIS-I型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对20人次拍摄20对平行投照根尖定位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0对牙片中金属条测量值的一致性及目标牙根尖到金属条近中端的距离和角度关系的一致性.结果等效性检验显示20对定位片的金属条测量值与金属条实际长度、直径均无差异(P<0.05),且两种测量方法下,金属条长度与直径和金属条近中端点与目标牙根尖的连线距离及角度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结论这套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重复性好,可比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作者:石咏梅;王虎中;王翔;王早堂;彭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创伤性脑水肿NO变化及低温保护效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脑水肿后NO变化及低温脑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急性脑创伤模型,分常温组和低温组,按不同时段取伤侧颈内静脉血清测NO及伤侧脑组织测脑水含量.结果脑损伤后30min脑组织水肿及颈内静脉血清NO开始增高,8h达高峰.低温组NO及脑水含量均较常温相应组低.结论脑损伤后脑水肿发展与血清NO增加具有同步效应,低温(31~32℃)对创伤性脑水肿则有保护作用.

    作者:戢翰升;欧阳静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