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必成;杜光祖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6岁,初中学生,病案号93444,,因低热、乏力6个月于1999-08-09日入院.自述于1999-02月初始觉低热(37.5-38℃)伴乏力、纳少、轻度头昏与便秘.入院前2个月无月经,否认性生活史.
作者:李贤卓;王校春;何晓武;黄志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一般资料1.1 年龄结构200例患者均为18~25岁的青年,其中160例高中以上学历,192例为应届毕业学生当年应征入伍,180例病人是从入伍后第5~8月开始出现初始症状,1年后加重.
作者:刘铁牛;冉启川;周大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广泛用于现代战争,心理战的手段和方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对交战国国民精神心理的影响也更凸现和更具有震撼性.如何有效抵御心理战对公众心理的损害及提高国民整体心理耐受阈值,成为军事医学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
作者:李权超;何英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服用国产环孢素的药动学变化特点.明确环孢素各时点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相关关系.方法 48例肾移植受者始服环孢素6mg/kg·d-11周后,按不同品种分环孢素组24例,赛斯平组14例及田可组10例,分别于服药即刻,服药后1、2、3、4、5、6、8、10、12h抽血查环孢素浓度(以C0、C1、C2……C12表示),比较不同品种药动学的变化特点.然后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计算环孢素的总体C0、C2、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AUC以及各种指标的变异系数,并计算各浓度值与AUC的相关关系.结果三种国产环孢素在使用相同剂量时,C0、C2、Cmax、Tmax及AUC差异均不显著,具有同质性.合并分析后,总体值C0为(214.2±113.0)μg/L,总体Cmax=C2为(1048.0±378.7)μg/L,达峰时间(2.0±0.9)h,平均2h,AUC为(5106.4±1471.8)μg/(h·L).抽血检测的10个时点浓度中,C1、C2、C3、C4、C6、C7与AUC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其中C2偏相关系数0.96大,而变异系数(34.9%)相对较小.C0不仅变异系数(52.8%)较大,且与AUC的相关性亦不显著.结论国产环孢素总体峰浓度为C2,与AUC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AUC的变化影响大.可以将C2作为临床一个常规的环孢素浓度监测指标.
作者:谢森;唐礼功;潘铁军;吴笑春;李罄;陈云辉;李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恶性肿瘤是仅次于心脑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随着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其发病率有增无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肿瘤治疗的关键在于能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对84例恶性肿瘤病人和4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进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方;阎有功;王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对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上升,导致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的菌株迅速出现并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在院内感染中一直处于优势[1].尤其是在ICU病房的患者、长期住院患者及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多重耐药株的出现极为频繁.为了解我院感染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繁感率,我们连续监测了1998-08~2000-08月从这些病房分离到的8种常见的院内感染菌并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力;刘汛;刘海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急性化脓性纵膈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除因纵膈内有许多重要器官受累外,还由于纵膈内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神经感受器受累而导致严重后果.我们根据此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制定了综合护理措施,并成功地应用于1例因颈部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纵膈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作者:陈怡;张富霞;王守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抗生素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由于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迫使研制单位不断向临床提供各种有效控制耐药菌的新制抗生素.但随着新制抗生素的普遍应用,细菌对这类抗生素的耐药作用就会逐渐产生.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管理工作,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廖小平;谢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体内分泌激素对人体功能的调节,发挥生理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海军陆战队员在强训一周和野外生存20天训练中内分泌激素的变化,我们选择了部分激素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龙中;王平;何俐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战士,因右膝部肿块、疼痛二周入院.
作者:张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通常,人们为了达到改善母体药物吸收、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去除气味等目的,常在具有药理活性的母体药物上导入另一种载体基团形成前体药物,如无味氯霉素、水杨酸胆碱、甲硝唑月桂酸酯[1].前体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而发挥疗效.
作者:陈鹰;宋琪;付小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在我国南方有较高的发生率,特别是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的人群检出率高达1.08%、1.25%、2.18%和2.21%,属高发区[1].β地贫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病理基础是β基因缺失或功能缺乏,使β珠蛋白链缺乏或合成减少,导致由α链和β链组成的占人体内所有血红蛋白(Hb)97%左右的HbA缺乏或减少,造成Hb合成障碍,产生贫血,同时α链相对增多,增多的α链在红细胞内形成包涵物:①含包涵物的相当部分红细胞(RBC)在成熟前在骨髓内被破坏,造成RBC无效造血;②含包涵物的部分RBC僵硬,流经脾窦时被破坏;③含包涵物的RBC寿命缩短[2].本文将其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新华;王荣新;黄有文;吴志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有关镉及其化合物的大面积烧伤,临床较少见,我们治愈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奇;喻海池;雷果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0-04-08,我们对部分直属连队214名战士训练伤进行跟踪调查,现将擒敌训练中前倒训练所致的头、肘部损伤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仑;李家德;毛洪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新形势下军事斗争,由于武器装备的发展,杀伤破坏力大,军民伤病数量增加,伤情病情复杂,生态环境恶化,卫勤保障任务艰巨,仅仅依靠部队现编卫生人员还远远不够,只有加强卫生人力动员的研究,做到长备不懈,确保动员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卫生人员,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圆满完成卫勤保障任务.
作者:潘新荣;夏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盐酸黄连素对肾移植受者使用环孢素A增效作用的体内动力学过程.方法:选择肾移植术后1个月以内、连续服用环孢素A 2周、肝肾功能稳定的患者6名,环孢素A剂量6mg·kg-1d-1,用FPIA方法(单抗)检测合用黄连素前后各时间点环孢素A全血浓度.结果:单服环孢素A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h):0.93±0.47,Cmax(μg·L-1):1176.7±405.88,Cmin (μg·L-1):173.95±78.71,T1/2(h):2.62±1.00,AUC(μg·L-1)·h-1:5237.7±1776.5,CL/F(L·h-1):35±15;与黄连素合用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h):2.26±1.15,Cmax(μg·L-1):919.17±330.87,Cmin (μg·L-1):319.22±163.45,T1/2(h):5.33±2.60,AUC(μg·L-1)·h-1:9213.17±3802.6,CL/F(L·h-1):22±13.结论:盐酸黄连素与环孢素A合用可使后者Tmax滞后,t1/2延长,清除率减少,AUC增大,生物利用度增加;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
作者:李罄;吴笑春;辛华雯;余爱荣;冷金华;仲明远;朱敏;唐礼功;谢森;刘幼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军队干休所是党和军队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师以上干部建立的生活区,这些老干部具有高年龄、高级别、高文化的特点,他们退休后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出现一些心理改变,为此,我们在干休所开展社区服务中,就老干部心理护理作了一些尝试.
作者:申艳;罗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阐明盐酸黄连素与环孢素A合用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黄连素、环孢素A及二者合用时小鼠肝微粒体CYP、ERD、ADM 和GST的含量或活性.结果:灌胃给药3天和6天,盐酸黄连素(200mg*kg-1)对CYP、ERD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ADM和GST有抑制作用;环孢素A(45mg*kg-1)对ERD、ADM和GST均有抑制作用;盐酸黄连素与环孢素A合用对CYP、ERD、ADM和GST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盐酸黄连素与环孢素A的组合是药物代谢酶CYP、ERD(CYP3A)、ADM(CYP1A1、2B1、2C11)和GST的强抑制剂,其总体抑制水平至少与已知的抑制剂酮康唑和硝苯地平相当甚至更强.
作者:仲明远;余爱荣;吴笑春;辛华雯;李罄;朱敏;刘幼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因神志不清,伴口鼻喷出粉红色泡沫痰4小时入院.患者于2000-02-14日10时静注海洛因(剂量不详),家人于12时发现其躺于床上,呼之不应,面部发紫,呼吸困难,四肢冰冷,送至附近诊所静脉输液(药物不详),病情恶化,16时急送入院.无心脏病史,有静注海洛因史.
作者:郑宝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小儿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阶段,不论在生长发育或是心理的发展上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又由于ICU特定的环境,小儿与家长分离后产生的恐惧、焦虑及术后伤口疼痛,各种潜在侵入性的护理操作,使小儿经常哭闹,甚至歇斯底里的发作,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对于语言尚未发育完善、理解力又较差的小儿与之进行非词语性语言交流,容易被接受和认可,更能起到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我们在对ICU l00例小儿的护理中,适当地运用了非词语性语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戚纪周;林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