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成像

钱宇

关键词: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所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病死率、病残率均高[1],其疾病主要过程为血管腔的逐渐狭窄或管腔迅速被堵塞,进而导致心肌的缺血、缺氧损伤.该过程在病理上具有一定连续性,通常通过血浆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高低来管控疾病,但无法使其进展直接可视化,以评估患者急性心脏不良事件的潜在风险.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IRIS算法在颅脑低剂量CT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图像空间迭代重组(IRIS)对颅脑低剂量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为IRIS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120例拟行颅脑CT检查的患者,随机纳入常规剂量扫描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组和低剂量扫描IRIS重建组,记录其辐射剂量,测量灰质、白质的CT值和噪声,计算每个部位的信噪比(SNR)和灰-白质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CT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对主观图像噪声、后颅窝伪影、灰-白质对比度、细小结构显示能力及图像清晰度进行主观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定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IRIS算法的低剂量颅脑CT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采用FBP算法的常规剂量颅脑CT[(1.10 ±0.07)mSv vs (1.42 ±0.08)mSv,P<0.001],同时灰质、白质的噪声显著减低,SNR显著提高,灰-白质CNR显著提高(P<0.001),主观图像噪声和灰-白质对比度明显改善(P <0.001),后颅窝伪影、细小结构显示和图像清晰度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采用IRIS算法能够在辐射剂量降低约20%的情况下获得满足诊断的颅脑CT图像质量.

    作者:范跃星;王峰;张锦;牛素丽;刘宁;兰海波;李军;张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磨玻璃结节的CT VAL-plus在预测肿瘤病理侵袭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的CT结节密度与邻近正常肺组织密度的差值(VAL-plus)在预测肿瘤病理侵袭性中的应用.方法 搜集本院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GGNs) 94例(共97枚结节),按病理类型分别为原位癌(AIS) 27个、微浸润腺癌(MIA) 32个、浸润性腺癌(I-ADC) 38个.分析这三组在肿瘤密度及大小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在病理上能预测出现浸润癌的因素. 结果 AIS、MIA、I-ADC的CT VAL-plus分别为(216.09 ±73.36)HU、(244.04±53.39) HU、(313.42 ±65.59) HU;I-ADC、MIA组均高于AIS组,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在ROC曲线分析中,以226 HU作为阈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94%和85.71%,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I-ADC组亦高于MIA组,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在ROC曲线分析中,以265.1 HU作为阈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8%和71.87%,AUC为0.804.肿瘤的大小(直径)AIS、MIA、I-ADC三组平均值分别为(10.26 ±3.67) mm、(12.26±5.09)mm、(13.74 ±5.11)mm,I-ADC和MIA组均大于AIS组,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在ROC曲线分析中,以8.9 mm为阈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53.57%,AUC为0.696.当肿瘤大小和肿瘤CT VAL-plus联合应用时(肿瘤大小和CT值的阈值分别为8.9 mm和226 HU),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和85.71%,AUC为0.889.结论 对肺内GGNs,肿瘤CT VAL-plus和肿瘤大小均分别可预测其病理侵袭性.联合使用肿瘤CT VAL-plus和肿瘤大小比各自单独使用能更正确预测肿瘤的侵袭性.肿瘤CT VAL-plus还可用于预测、区分肺纯GGNs中的MIA和I-ADC.

    作者:谢超;谢晓东;娄可心;沈文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肠系膜巨大多形性未分化肉瘤一例

    患者 男,66岁,因左侧阴囊坠胀2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坠胀,活动及站立后加重,伴尿频、尿急,无尿痛及肉眼血尿,左侧腰腹部胀痛,左侧腹股沟区疼痛,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2个月来体重增加5公斤.既往糖尿病、慢性胃炎、胆囊多发结石、支气管哮喘病史.体检:P64次/分,Bp 130/80 mmHg.腹部膨隆,左侧腹部肋弓以下可扪及约25.0cm ×15.0 cm大小肿块,位置较固定,表面光滑,轻触痛,左侧阴囊较右侧明显松弛下垂,左侧精索可扪及明显曲张静脉,双下肢不肿,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匡永才;杜友章;曹豆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及炎症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及炎症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30 ~ 82岁,均进行双源CT肠道造影检查,共三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将双能量扫描两组数据(140 kV、100 kV)调入Dual-Energy后处理软件.利用Liver-VNC软件选项卡,调整融合比例为100%得到碘分布伪彩图(碘图),测量碘图中异常肠壁与腹主动脉或者髂动脉的碘值、CT值,并计算其标准化碘值、标准化CT值,得到所有数据后,按病理结果或镜检结果将炎性病变与肿瘤性病变进行分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均值,选择两个独立样本重复测量分析比较两组图像的CT值、碘值、标准化CT值、标准化碘值,用非参数法构建碘值、CT值、标准化碘值、标准化C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术后病理或肠镜证实直肠癌15例,乙状结肠癌9例,升结肠癌4例,慢性炎症15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肿瘤性病变的CT值、碘值、标准化CT值、标准化碘值(35.339±4.441,2.293±0.540,0.841 ±0.165,0.466±0.100)均高于炎性病变的CT值、碘值、标准化CT值、标准化碘值(32.833±8.648,1.640.±0.311,0.703±0.270,0.314 ±0.090).CT值在炎性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CT值在炎性与肿瘤性病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值与标准化碘值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得出碘值的诊断效能高于CT值,标准化后的碘值、CT值效能高于未标准化的.结论 在患者肠道造影的检查中,双源CT能谱参数能帮助鉴别肠道肿瘤及炎症病变.

    作者:王俊;李辉;王艳;刘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比增强CT与超声造影对胆囊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对比增强CT(CECT)和超声造影(CEUS)对胆囊局灶性病变(FGL)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等国外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中文数据库,查找所有关于CECT及CEUS诊断FGL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8月.采用Statal2.0和Meta-Discl.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共纳入25个研究,包括2469例FGL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ECT诊断FGL的敏感度(Sen)合并=0.91[95%CI(0.87,0.94)],特异度(Spe)合并=0.71 [95% CI(0.67,0.75)],阳性似然比(+LR)合并=4.77 [95% CI(2.57,8.84)],阴性似然比(-LR)合并=0.12 [95% CI(0.09,0.18)],诊断比值比(DOR)合并=44.89[95% CI(17.17,117.35)];CEUS诊断FGL的Sen合并=0.91 [95% CI(0.88,0.94)],Spe合并=0.95[95% CI (0.94,0.96)],+LR合并=12.44[95% CI(8.49,18.25)],-LR合并=0.10[95%CI(0.07,0.14)],DOR合并=139.52[95% CI(73.13,266.20)].CECT与CEUS诊断FGL的S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27和0.968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35,P>0.05).结论 CECT和CEUS诊断FGL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均为重要的检查方法.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张力强;唐尧;龚军伟;李咏梅;李崇;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磁共振三种不同序列对肛瘘瘘管形态特征评价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T2WI脂肪抑制(FS)序列、质子加权预饱和脂肪抑制(PDWI PFS)序列与增强T1WI FS序列对肛瘘瘘管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 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均行MR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分析横断位三种不同序列对肛瘘瘘管形态特征和走形的显示价值.结果 主瘘管(包括脓肿)正确显示率分别为T2WI FS 96.7%、PDWI PFS 97.8%、增强T1WI FS 97.8%,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任意两种序列对其显示清晰度的评分均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01),以增强T1WI FS序列佳.对瘘管分支、多发细小瘘管的正确显示率,三种序列的图像均为95.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任意两种序列对其显示清晰度的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优至劣排序为增强T1WI FS序列、PDWI PFS序列、T2WI FS序列.按照Parks分型,分型符合率为T2WI FS 86.5%、PDWI PFS 93.3%、增强T1WI FS 93.3%,T2WI FS序列明显低于PDWIPFS与增强T1WI FS序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I PFS与增强T1WI FS序列无明显差别;但任意两种序列对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显示清晰度的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增强T1WI FS序列好.结论 对于主瘘管(包括脓肿)、瘘管分支及多发细小瘘管三种扫描序列均可以准确显示,但增强T1WI FS序列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细节;在分型上,PDWI PFS与增强T1WI FS序列均优于T2WI FS序列,但在瘘管与肛门括约肌关系显示上,增强T1WI FS序列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细节.

    作者:张莲;朱慧媛;孙金芳;赵润;王鑫;蔡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孕妇脑内毛细血管瘤一例

    患者 女,33岁,孕妇,停经35+2周.因“发作性言语不能7天,右上肢麻木5天”入院.入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低.头颅MRI检查:左侧颞叶见一小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内可见点状短T1、短T2信号改变(图1、2),直径约10 mm,边界清楚,周围脑组织见大片状水肿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图3~5).磁共振波谱分析(1 H-MRS):病灶Cho峰无增高,NAA峰轻度下降,可见Lip峰(图6).

    作者:朱建彬;蒋春秀;温志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原发性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原发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常规MRI及DWI扫描(b值取0,800 s/mm2)后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18例原发性肺癌(恶性组)、12例肺部良性肿块(良性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胸髓为参照物采用5分制评分法对肿块与胸髓信号强度比值(LSRs)进行评分,利用感兴趣区法测量各肿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原发性肺癌与肺部良性肿块的LSRs、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LSRs、ADC值及两者联合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原发性肺癌与肺部良性肿块LSRs分别为3.56±1.29、2.42±1.24,ADC值分别为(1.375±0.278)×10-3 mm2/s、(1.793±0.291) ×l0-3 mm2/s,两者的LSRs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LSRs、ADC值及两者联合的AUC分别为0.743、0.868、0.944.LSRs与两者联合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017,P=0.043).LSRs与ADC值的AUC比较、ADC值与两者联合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Rs及ADC值均可为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且ADC值的诊断效能优于LSRs,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较ADC值无差异.

    作者:解礼冰;田兴仓;蒲艳军;马丽;孙凯;孙潇;朱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磨玻璃样病变高分辨率CT的质地分析及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CT表现出的肺磨玻璃样病变的支气管改变和纹理质地分析,认识早期肺癌的CT征象,提高对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定性诊断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的89例患者资料,包括炎性病变28例,浸润前病变14例,肺癌47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证实.在薄层高分辨率CT图像上对病变进行观察与分析,比较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和肺癌的支气管改变、CT值的平均数及其差异性和纹理质地特点,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组织病理学证实本组磨玻璃样改变的肺癌均为早期阶段.28例炎性病变中,4例病变内表现为3型支气管改变、9例表现为4型、15例表现为5型;14例浸润前病变,1例表现为3型、3例表现为4型和10例表现为5型;47例肺癌中,35例表现为1~3型、5例表现为4型和7例表现为5型(X2=12,P=0.017<0.05).在支气管表现为4型和5型的病变中,炎症的CT值平均数为-422.25 HU,浸润前病变为-558.36 HU,肺癌为-336.77 HU(F =30.25,P=0.00).CT值的标准差,炎症为±112.54,浸润前病变为±78.80,肺癌为±155.85(F =24.92,P=0.00).肺癌的CT值线性分布图中的相邻CT值排列明显不规则.病变内部纹理结构(质地):28例炎症病变,单一均质型和单一粗糙型分别为18例和9例,仅1例为混合质地型;14例浸润前病变,单一均质型、单一粗糙型和混合质地型依次为8例、2例和4例;47例肺癌中,40例为混合质地型,仅3例为单一均质型,4例为单一粗糙型(x2 =12,P=0.018,<0.05).结论 不同类型病变的磨玻璃改变在CT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肺癌内支气管中断、管壁密度增高和扭曲扩张明显多于炎症性病变和浸润前病变,且CT值较高,CT值标准差差异较大,相邻线性CT值分布紊乱,纹理质地也以混合性结构为主.故磨玻璃样病变内支气管改变与纹理结构的不同,能反映病变是否具有破坏性和异质性程度,认识这些征象对诊断早期肺癌和与良性病变进行鉴别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袁焕初;郑晓林;邹玉坚;高云;王刚;张世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蝶窦及颅内硬膜下沟通性脑膜瘤一例

    患者 男,54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肿胀,反复发作,右眼较重.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面部麻木,偶伴头痛.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诊断结果:右侧前颅窝底恶性占位病变,累及右侧蝶窦、右侧颞肌及前颅窝多发骨质破坏.门诊以“右蝶窦前颅底肿物并周围骨质破坏”收入院.

    作者:罗乐凯;任翠萍;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比较RS-EPI和SS-EPI序列对宫颈癌DWI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序列对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包括RS-EPI和SS-EPI)序列.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分别对两个序列图像的解剖结构识别、磁敏感伪影、病灶几何变形和诊断信心主观评分,然后参照T2 WI图像测量病灶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并记录信噪比(SNR)、对比度、对比噪声比(CNR).所有主观评分指标和客观测量参数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图像解剖结构识别、磁敏感伪影、病灶几何变形和诊断信心方面,RS-EPI得分均明显高于SS-E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在SS-EPI上明显大于T2WI(P均<0.05),而RS-EPI与T2WI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RS-EPI的SNR明显高于SS-EPI(P<0.05),而对比度和CNR SS-EPI更高(P<0.05).结论 相比SS-EPI序列,RS-EPI可以减少宫颈癌DWI图像磁敏感伪影,改善病灶几何形变,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钱伟亮;许建铭;陈倩;陈雪;张继斌;秦明明;薛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腔内留置侧孔导管联合药物灌注预防输卵管复通术后再闭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后输卵管内留置侧孔导管联合药物灌注预防管腔再黏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符合FTR术适应证的输卵管阻塞患者71例,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进行FTR术,试验组术后输卵管内留置导管并持续灌注药物3天,对照组术后输卵管内注入玻璃酸钠并于3天内经宫腔通液每天2次.两组术后第2、6个月均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闭塞者按各自方法重复治疗1次).随访患者半年,记录2组患者妊娠情况,观察导管留置是否对输卵管受孕能力造成影响.结果 术后第2、6个月试验组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1.8%(45/49)、89.4% (42/47),对照组为76.7% (33/43)、72.5%(29/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43,P<0.05;x2=4.094,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畅通输卵管受孕率及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1.4% (9/42)、11.1%(1/9),对照组为20.7%(6/29)、16.7%(1/6),试验组受孕能力并无下降,其异位妊娠率亦未提高.结论 输卵管内留置导管联合药物灌注安全、可靠,能更好地预防FTR术后管腔再黏连,提高远期复通率,不对输卵管的受孕功能造成影响.

    作者:高天俊;郭端英;鲁琳;张宏光;徐志勇;刘利兰;范义;娄明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 男,47岁.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一过性意识障碍,呈发作性,每日发作2~3次,数秒后缓解.于当地医院就诊,行控制血压治疗.10余天前,患者出现行走不稳,呈持续性,遂来本院就诊.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欠佳.

    作者:马桢;程敬亮;张勇;汪卫建;任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增强磁共振直方图分析鉴别儿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增强MRI直方图分析鉴别儿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儿童后颅窝肿瘤,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8例、室管膜瘤16例.选取两组肿瘤MR增强矢状位图像大层面,并用Mazda软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进行直方图分析,对两组肿瘤直方图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两组肿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参数特征.结果 利用直方图提取出的9个参数特征中,l百分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绘制佳阈值(Cl)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ROC曲线下的大面积为0.72,室管膜瘤鉴别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佳C1值是31.5,特异度64%和敏感度83%.结论 增强MRI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鉴别儿童室管膜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鉴别两者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汪卫建;程敬亮;张勇;李娅;董安珂;朱晨迪;郭亚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X线摄影检出BI-RADS4~5级微钙化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乳腺X线摄影检出BI-RADS 4~5级微钙化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X线摄影检出BI-RADS 4~5级的75例患者资料,共81个病灶,均完成双乳动态增强MRI检查.按BI-RADS进行分级,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81个病灶中包括恶性病变63个,良性病变18个,乳腺X线摄影和MR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分别为100%、0、77.8%、77.8%及98.3%、88.9%、96.3%、98.4%,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P =0.496),特异度、准确率、P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I-RADS 4级的病灶44个,乳腺X线摄影和MR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分别为100%、0、61.4%、61.4%及100%、94.1%、97.7%、96.4%,两者的敏感度无差异,特异度、准确率、P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I-RADS 5级病灶37个,乳腺X线摄影和MR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分别为100%、0、97.3%、97.3%及97.2%、0、94.6%、9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BI-RADS 4-5级微钙化病变,动态增强MRI能有效地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活检.

    作者:陈佳儿;肖莹;江红;李仰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乳腺Paget病的X线与MRI表现

    目的 探讨乳腺Paget病的X线与MRI表现的特点.方法 对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Paget病患者的X线和MRI的征象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Paget病形态学表现各异,钙化征象较具特点,典型的粗大钙化存在,多与细小钙化并存,钙化多位于乳头乳晕区,钙化总体分布呈略显散在、局部聚集分布的特点,部分沿导管方向走行.MRI的表现与多数乳腺癌的强化相似,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呈平台型和流出型,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扩散受限,但乳腺Paget病的扩散受限区面积多明显小于异常强化范围.结论 乳腺Paget病无湿疹表现者,易于漏诊,主张首选乳腺X线检查,认识其钙化的特征性表现及MRI扩散受限区的特点,对诊断乳腺Paget病有高度的提示性.

    作者:史军华;朱婷婷;张体江;史军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三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这类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的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这类疾病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结果 3例患者均为免疫正常人群,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肺内出现反晕征且合并有腺泡结节和树芽征,反晕征的壁及内部的磨玻璃区均可见结节影.结论 肺内出现反晕征的肺结核患者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望云;范丽;李琼;王云龙;刘士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宽容度在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宽容度在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心率、心律符合条件的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患者190例,根据宽容度分为1、2、3组,1组宽容度为0,57例;2组宽容度为3%,68例;3组宽容度为5%,65例.记录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评价图像质量.各组间ED、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进行比较.扫描参数:体质指数(BMI) <22 kg/m2 61例,管电压100 kV;BMI 22~30 kg/m2 54例,管电压120 kV;BMI >30 kg/m2 75例,管电压140 kV;均启动自动管电流控制技术.结果 ED值:1组100 kV、120 kV、140 kV时分别为(3.82 ±0.24) mSv、(5.37±1.18)mSv、(6.70 ±0.59) mSv,2组100 kV、120 kV、140kV时分别为(4.77±0.66) mSv、(6.49±0.58)mSv、(9.01±1.06) mSv,3组100kV、120 kV、140 kV时分别为(5.44±0.59) mSv、(7.51±1.17) mSv、(9.63士1.53)mSv,组间同一管电压ED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0,P<0.05).1、2、3组CNR均值分别为(9.36±3.04)、(7.86±2.74)、(10.24±4.20),无统计学差异(F =2.66,P=0.07);1、2、3组右冠状动脉第1段SNR均值(12.09 ±4.30)、(11.28±5.33)、(11.91±3.44),无统计学差异(F=0.18,P=0.83),左冠状动脉主干(第5段)SNR均值(11.74±4.57)、(10.54±4.64)、(13.36±4.03),无统计学差异(F=1.96,P=0.15).结论 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同一管电压宽容度0、3%、5%的ED值均依次增高;心率较低、心律稳定者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优良,不同宽容度不同管电压的CNR、SNR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婷婷;刘文骏;张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分型与预后相关性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各型肺孢子菌肺炎(PCP)经治疗后吸收时间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76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CT检查资料,根据PCP的CT表现特征将其分型,并对各型PCP经治疗后病变吸收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PCP的CT表现分为以下6型:透明磨玻璃型(32例),浑浊磨玻璃型(14例),实变型(7例),囊变型(5例),间质型(13例),混合型(5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型PCP吸收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3.462,P=0.007).进一步两两比较,透明磨玻璃型、间质型PCP吸收时间均少于浑浊磨玻璃型、实变型、混合型PCP(P <0.05),其他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分析各型PCP治疗后吸收时间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提高对PCP的诊治水平和预后判断.

    作者:谢正平;朱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炎症型肝细胞腺瘤的MRI表现

    目的 探讨炎症型肝细胞腺瘤(HA-I) MRI的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9例HA-I患者13个病灶的MRI表现,评价MRI各序列信号特征及动态增强各期强化特点.结果 T2WI表现为中等高信号及明显高信号的病灶分别为4个及9个,DWI表现为中等高信号及明显高信号的病灶分别为5个和8个;ADC图表现为等信号12个;动态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11个;且持续强化12个.2个病灶内有少量脂肪,2个合并出血、坏死及囊变,6个周围有异常信号环.结论 MRI检查可显示HA-I的影像特征,能反映病灶内脂肪、出血坏死等病理特点.

    作者:汪禾青;曾蒙苏;饶圣祥;杨春;纪元;韩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