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患者CT灌注成像的影像学特点

孙祥荣;郭富强;陶克言;王多姿

关键词:脑出血, CT灌注成像, 脑缺血损伤, 脑积水, 脑血管畸形
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患者CT灌注成像(CTP)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27例患者于发病后5 h~2周行CTP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上矢状窦的时间密度曲线稳定,能够反映ICH后颅内的总体灌注情况.灌注缺损面积介于血肿与水肿加血肿面积之间;这种现象在基底节区前后侧比左右侧明显,且在某一方向更为显著;血肿周围灌注降低呈阶梯样改变,靠近血肿区达到缺血损伤的程度.ICH并发脑积水患者的灌注明显降低.脑血管畸形继发的出血可见血管影像.结论 CTP可以反映ICH患者颅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血肿周围存在缺血性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血肿压迫和出血时的机械损伤等有关.CTP能够反映脑积水和颅内高压继发的低灌注.亦可能在鉴别出血的原因和出血方式上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目的 探讨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组织学证实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生于鼻咽3例,上颌窦2例,鼻腔1例,鼻腔、筛窦及蝶窦1例,鼻腔、额窦、筛窦、蝶窦及上颌窦1例;病变边界较清楚,呈椭圆形3例,分叶状5例;病变大径20~92 mm,平均49 mm.CT表现:鼻部病变造成周围骨质变形、变薄、移位、吸收,其中3例伴局部破坏;鼻咽病变位于黏膜下,黏膜表面光滑,邻近骨质未受累.与脑实质比较,平扫7例呈等密度,1例呈不均匀高密度;增强后2例呈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呈不均匀高度强化.MRI表现:T_1WI、T_2WI均呈等信号,其中7例T_1WI信号较均匀,T_2WI散在细条状略高信号,另1例可见片状短T_1、长T_2出血信号;增强后病变中度强化6例,显著强化2例,其中7例病变内可见强化更明显的细条状间隔,对应T_2WI所示略高信号.3例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均为速升缓降型.MRI均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伴发的炎症及术后的复发.结论 鼻部病变所致骨质变形和吸收、鼻咽病变黏膜下生长、MRI平扫等信号和增强后所示间隔强化是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较常见表现;CT和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联合应用能够对其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杨本涛;刘淑玲;王振常;郝大鹏;陈青华;鲜军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枢椎齿状突摄影体位的改进

    枢椎齿状突张口位投照常受患者张口困难的影响,容易与上颌门齿或枕骨粗隆重叠而显示不佳.据了解在大医院其已完全被CT扫描所取代.笔者在基层工作中根据齿状突周围解剖关系,利用X射线投照原理对枢椎齿状突摄影体位进行改进.通过对18例患者图像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与体型对其影响有限.而对颌面部外伤致张口困难者尤为重要,且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隆尧;张成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充气扫描在大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充气扫描在大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MS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大肠癌192例,MSCT诊断189例,MSCT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92.8%及98.1%,对肿瘤的大体分型符合率为98.4%,MSCT对大肠癌的定性诊断能力高于超声、肠镜、癌胚抗原测定三种检查方法 .总的分期准确率为89.9%(170/189),诊断肿瘤浆膜外侵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86.4%,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和88.9%.结论 采用MSCT充气扫描安全、方便、快捷、无痛苦、患者易接受,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确定大肠癌的侵犯范围、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从而提高对大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彪;陈刚;韦璐;曹治婷;刘正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鉴别

    目的 探讨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MA)的MRI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PMA的MRI资料进行回顾,分析PMA的MRI特征,并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进行比较.结果男、女各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4岁2例、13岁及22岁各1例.发病部位分别为鞍旁、丘脑、左颞叶及右侧小脑近中线各1例.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MRI 2例呈囊实性改变,2例呈均匀长T_1、长T_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瘤体呈等信号,肿瘤内可有出血.增强后明显壁结节强化1例,3例均质环形中度强化,肿瘤囊壁轻度均匀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 PMA是一类瘤周无水肿、好发于近中线部位、多见于儿童的世界卫生组织(WHO)Ⅱ级的侵袭性星形细胞瘤.MRI作为PMA主要的影像检查手段,有助于术前诊断及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作者:黄清玲;刘文;刘宏毅;朱海青;张龙江;卢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T导向经皮穿刺椎体活检术在椎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椎体活检技术及其对椎体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2例椎体病变患者,男45例,女17例,单椎体病变38例,两椎体病变14例,多椎体病变10例.其中颈椎2例,胸椎28例,腰椎25例,骶尾椎7例.颈椎病变患者取仰卧位,胸、腰、骶椎病变患者取俯卧位.在CT横断扫描导向下,对病变部位穿刺活检,穿刺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6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52例(80.8%)成功取得病理组织并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6例未取得病理组织,3例病理诊断不明确,1例不相符.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0例,得到了明确的组织学诊断,4例恶性病变因细胞组织太少仍不能明确组织学特征.结论 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术,具有微创、安全、取材准确、可靠、方便等优点,是脊柱病变活检的理想方法 ,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组织学依据.

    作者:祝婷婷;甘万崇;胡红耀;饶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柯达DV8100干式相机鼓温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开机不久机器停止工作,并交替报P509、P554故障.故障分析及检修P509:加热鼓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指定温度范围.P554:加热鼓温度过高.这两种故障代码同时出现,因此不能正确判断温度过高还是在限定的时问内达不到规定的温度.

    作者:冯咏梅;汪继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颅骨表皮样囊肿的CT及MRI特征

    目的 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SEC)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SEC的CT及MRI表现.9例行CT平扫;8例行MRI检查,其中6例包含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8例MRI检查中2例行MRI平扫,4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只行MRI增强检查;其中7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病变均为单发,起自板障.9例CT平扫示颅骨呈膨胀性改变,7例密度不均,其中5例病变可见钙化;2例病变密度均匀.6例MRI平扫,4例呈以长T_1、长T_2为主混杂信号,1例呈均匀长T_1、长T_2信号,1例呈短T_1、长T_2信号.6例DWI序列中5例呈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重组后,1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高信号,4例呈稍低信号.6例MRI增强检查,2例病变无强化;4例病变内部和/或边缘强化,同时1例邻近硬膜明显强化.结论 SEC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

    作者:张丽红;张云亭;张敬;张权;孙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对原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原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原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原因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2例UPJO患者经MSCT扫描CTA、CTU重组后,对引起梗阻的原因做出分析,再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2例患者共54处UPJO,CT怀疑39处为肾盂输尿管狭窄,14处为迷走血管压迫所致,1处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息肉.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影像结果与手术病理相一致.结论 MSCT扫描和重组可作为原发性UPJO术前评估的重要和常规方法 ,以指导手术.

    作者:何波;李颢;陈伟;吴岩;贾科锋;宋光义;韩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或内镜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包括立卧位腹部平片7例,消化道碘水造影1例,CT检查6例,MRI检查2例.结果7例患者皆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表现.6例CT检查见肠腔内异位结石,7例腹部平片中2例显示肠腔内异位结石,MRI检查的2例均见肠腔内异位结石,1例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充盈缺损,误为肿瘤性病变.腹部平片2例见胆囊区积气,6例CT见胆囊积气、胆囊窝结构紊乱,其中2例胆囊与十二指肠内气体相通,1例MRI显示胆囊与十二指肠间有高信号液体相通.结论 胆石性肠梗阻影像检查中腹部平片除明确肠梗阻外,仔细寻找肠内阳性结石会对诊断有帮助,CT与MRI均能明确诊断,价值相仿.

    作者:缪小芬;陆健;孙春锋;石甜甜;梁宏伟;朱纪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T诊断腹腔型隐睾恶变一例

    患者男,33岁.主诉3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下腹部包块.无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不适等.曾在外院B超提示右肾积水而来本院求治.体检:右下腹部可扪及成人拳头大小质韧包块,边界不清,无压痛,移动度欠佳.右侧阴囊未扪及睾丸,左侧阴囊睾丸大小正常.

    作者:邰迎吉;张炜;邹伟;李峻;吴峻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脑深部灰质核团MR T_2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脑深部灰质核团MR T2值在帕金森病(PD)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选取PD患者20例和对照组10名,分别对黑质、红核、尾状核、壳核、丘脑进行MRI扫描,根据Block方程求T_2值,对两组各核团T2值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是否呈正态分布、方差是否齐性,选择t检验、近似t检验;PD患侧黑质T_2值与疾病分期进行相关分析;采用随机成组设计对不同分期(1~2期、2.5~3期、4期)PD组患侧感兴趣区(ROI)T_2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0例PD组患侧黑质与10名对照组黑质T_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黑质T_2值(29.65±3.41)较对照组黑质T_2值(32.45±1.78)明显减低;PD组患侧红核、尾状核、壳核及丘脑ROI与对照组ROI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PD组患侧黑质T_2值与疾病不同分期呈负相关性(r=-0.733).(3)不同分期(1~2期、2.5~3期、4期)PD组患侧黑质T2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2值逐渐减低;壳核在2.5-3期与4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现为2.5~3期T_2值减低(31.74±2.80),4期壳核T_2值增高(36.74±0.63);丘脑1~2期与4期T_2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PD组患侧黑质T_2值较对照组减低,提示PD患侧黑质脑铁病理性沉积.(2)PD组患侧黑质T_2值与不同分期呈负相关性,提示PD患侧黑质脑铁沉积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3)不同分期(1~2期、2.5~3期、4期)PD患侧黑质T_2值明显减低,反映不同分期黑质脑铁病理性沉积不同,且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多;PD患侧壳核T_2值从减低到增加,提示壳核脑铁沉积呈增加到减低的动态过程;4期PD患侧丘脑T_2值减低,提示丘脑脑铁沉积可能是PD晚期表现.

    作者:汤敏;焦俊;沈桂权;魏渝清;洪早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骶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和MRI影像特征

    目的 探讨骶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骶部pPNETs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骶部不同部位的pPNETs表现不同.结论 骶部pPNETs虽然缺乏特征性,但一些征象可以提示pPNETs的诊断.

    作者:李建灵;张焱;胡瑛;王岸飞;程敬亮;张勇;李彩霞;李丹;李华丽;王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TA对急性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于急性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学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平扫及腰穿明确诊断的自发性SAH 38例患者资料,在SAH急性期(3~10天)做CTA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全脑动脉造影检查比较.结果38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32例,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清晰、确切.对动脉瘤的检出敏感性为96.97%,特异性为100%.结论 MSCTA是简单、快速、无创、安全、可靠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DSA检查,可作为SAH急性期患者病因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

    作者:相丽;郑穗生;宫希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一例

    患者女,54岁.中腹部持续剧烈疼痛2天,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手术及外伤史.血压:140/95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85次/min,腹柔软,中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电轴左偏-1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右肾多发小结石并右肾轻度积水.给予解痉、止痛、制酸治疗,腹痛症状无缓解.

    作者:崔凯;李云云;曹竞;罗永忠;张俊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CT灌注成像的影像学特点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患者CT灌注成像(CTP)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27例患者于发病后5 h~2周行CTP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上矢状窦的时间密度曲线稳定,能够反映ICH后颅内的总体灌注情况.灌注缺损面积介于血肿与水肿加血肿面积之间;这种现象在基底节区前后侧比左右侧明显,且在某一方向更为显著;血肿周围灌注降低呈阶梯样改变,靠近血肿区达到缺血损伤的程度.ICH并发脑积水患者的灌注明显降低.脑血管畸形继发的出血可见血管影像.结论 CTP可以反映ICH患者颅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血肿周围存在缺血性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血肿压迫和出血时的机械损伤等有关.CTP能够反映脑积水和颅内高压继发的低灌注.亦可能在鉴别出血的原因和出血方式上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作者:孙祥荣;郭富强;陶克言;王多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IPS术前MRA评价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前检查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对59例拟行TIPS治疗的患者行术前MRA检查,观察引起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肝静脉及门静脉形态、走行,并测量穿刺点处血管管径.结果肝硬化49例、肝硬化合并肝癌4例、门静脉血栓3例、脾静脉狭窄1例、布-加综合征2例;肝静脉分型:三支型占24.6%、两支型占68.4%、一支型占7.0%.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穿刺点管径符合率分别为91.2%、70.1%、49.1%;门静脉右支和左支安全穿刺点分别位于(14.7±4.2)mm、(12.4 ±5.3)mm以远.结论 动态增强MRA(DCE MRA)是一种有价值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对TIPS术前疾病诊断及血管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立;杨达宽;袁曙光;闫东;王家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放射学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右乳原发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患者女,83岁.发现右乳约花生仁大小肿物1年,近来自觉肿物逐渐增大.体检:双乳对称,皮肤无改变,右乳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外上象限可扪及3 cm×4 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尚可,无明显触压痛.右侧腋窝扪及1枚肿大淋巴结.

    作者:苏国强;刘伟丽;张伟;马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8)F-FDG PET/CT表现一例

    患者男,48岁.消瘦1年,伴上腹部不适、暖气半年.胃镜示:胃底、胃体胃角黏膜不规则粗大、僵硬、表面糜烂,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大小不等结节样隆起.病理诊断:胃体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内大量淋巴样细胞.

    作者:吴江;朱虹;吉蘅山;薛杨波;张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四肢软组织不同病理类型脂肪肉瘤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脂肪肉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例分化良好型由>75%的脂肪信号和非脂肪成分组成,后者表现为>2 mm的间隔和结节,呈长T_1、长T_2信号.5例黏液型中2例主体呈等/长T_1、长T_2信号,内见间隔和斑片状脂肪信号区;3例呈以长T_1、长T_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仅1例内见斑片状脂肪信号,部分伴有坏死、出血、轻度骨皮质破坏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去分化型呈以稍长T_1、长T_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内见结节状脂肪信号,伴邻近肌肉水肿和轻度骨皮质破坏.4例多形型呈以长T_1、长T_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几乎无脂肪,部分伴坏死、出血、邻近肌肉水肿和骨质破坏.行增强扫描的2例黏液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根据脂肪肉瘤的MRI表现可以推测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作者:聂佩;郝大鹏;徐文坚;刘吉华;朱玉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