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霖;刘卫;王易虎
目的了解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结果BPRS总分、PANSS总分、PANSS各分量表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痊愈25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5例,无效1例.副作用有轻度嗜睡、乏力、体重增加、便秘等.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有效,安全性好,副作用小,适用于各年龄组,患者依从性佳.
作者:高欢;张一凡;刘铁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万拉法新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难治性抑郁症用万拉法新系统治疗6周,观察临床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进行评定对照.结果21例中有效18例(85.71%),痊愈13例(61.90%),治疗前后HAMD评定对照,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02~0.001).结论万拉法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凿,优于其他类抗抑郁剂,可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方永年;谢蓓芳;陈勇华;胡慧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梅州市糖尿病(DM)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糖尿病(DM)患者生存质量(QOL)特异性量表.于2000年6月~2001年12月对梅州城区四间医院确诊的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230例.结果DM患者QOL明显下降:其中心理/精神的影响大,其次为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而且生理功能改变越明显者,其他3项影响也越大.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使病人心理适应,乐于接受治疗,缓解疾病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以改善其QOL.
作者:周铭;陈维;林红;李根源;江汉奇;张练宗;黄启青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对斜视伴屈光性弱视患儿在行斜视矫正术后其视力恢复的作用.方法对81例斜视伴屈光性弱视患儿及其家长在出院前采取心理辅导、配镜、遮盖疗法及演示弱视治疗仪正确的使用方法,配合讲解典型有效的康复病例等一系列出院指导措施,出院后连续随访指导.结果视力康复有效率达90%,与81例常规出院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效果显著.结论出院指导在斜视伴屈光性弱视患儿康复过程中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俞兰;陈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在精神科领域,已经广泛公认,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阻断D2受体而发挥疗效,但这一性质也带来了频繁出现的临床治疗学上所不希望看到的锥体外系症状(EPS),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烦恼.
作者:高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文旨在分析穴位按摩法治疗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探讨将其列入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治疗对象均系1998年10月~2001年10月我疗育中心收治的全国各地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诊断及临床分型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为准[1].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2.5岁;按瘫痪部位可分为偏瘫7例,四肢瘫8例,双瘫12例,重复偏瘫3例,按病情可分为轻度8例,中度16例,重度6例.
作者:李林;单丽艳;麻淑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偏瘫肢体近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应用奥扎格雷钠静滴,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静滴.以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剂量奥扎格雷钠对治疗脑梗死、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ADL能力极为重要,而且比较安全.
作者:张坚洪;陈兴活;黄永健;张顺锡;梁守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在正常意识状态下,丧失智能能力表现的疾病.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会造成脑部神经细胞逐渐丧失.老年期痴呆的症状根据类型不同其表现个异,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是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进行性痴呆,伴有失语、遗忘等症,且脑组织中发现特有的老年斑和胶原纤维变性.
作者:崔树勤;韩艳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锻炼对慢性支气管炎肺部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以定量踏车运动为主的锻炼对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锻炼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早期进行定时定量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康复.
作者:黄霖;刘卫;王易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生血方剂对强负荷运动,抗疲劳效果.方法给运动员服用中药生血方剂并设对照观察.结果服药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加强.结论中药生血方剂具有预防贫血,培强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
作者:张根生;王燕红;何洋;宋景茂;邢桂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长期高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危险的关系以及高血压病人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访追踪观察对132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并发脑卒中44例,占33.3%;并发冠心病30例,占22.7%.结局良好者58例,占44%.结论根据病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降低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丽萍;方香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抗抑郁剂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在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20mg/d8周.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组间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组间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张丽华;石星原;王宪琪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健康教育不但有助于患者增加治疗的依从行,主动参与配合治疗,还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利于疾病恢复。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对11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以探索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作者:李转清;王振英;王玉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患儿膝屈曲畸形的综合康复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采用手术矫形、理疗、功能训练及祖国医学传统康复手段进行治疗.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86.8%.结论采用系统的理疗、功能训练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性瘫痪膝屈曲畸形,能较好的矫正畸形,大限度地恢复站立、行走功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宪国;韩作峰;祁秀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训练的结果.方法运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治疗组)与常规疗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运动疗对偏瘫患者进行步行能力训练的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进行步行能力训练的结果(P<0.05).结论偏瘫患者经运动疗法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后,运动能力明显提高,运动疗法是降低致残率,提高运动能力的较好的辅助方法.
作者:李海凤;曲梅丽;章立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住院脑卒中患者74例,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入院和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显著(P<0.001).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功能.
作者:胡喜荣;费伟民;程鎏;赵国平;周惠浩;孙才坚;张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讨论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测量应注意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测量的基本要求,推荐一种量表供大家临床试用.
作者:高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脑卒中幸存者尿失禁的发病率很高,并与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尿失禁不但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影响了理想的康复.尽管尿失禁与脑卒中关系很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脑卒中尿失禁可能的神经部位,膀胱特点,非神经病学性残疾及认知障碍的影响的报道仍相对较少.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治疗几乎没有受到过注意.本文的目的是回顾现有的关于尿便失禁与脑卒中关系的知识.本文主要集中在尿失禁方面同时涉及一引起下尿路残疾症状.
作者:胡晓芳;孟冬娅;罗军;季迁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