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梅州市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周铭;陈维;林红;李根源;江汉奇;张练宗;黄启青

关键词:糖尿病, 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
摘要:目的探讨梅州市糖尿病(DM)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糖尿病(DM)患者生存质量(QOL)特异性量表.于2000年6月~2001年12月对梅州城区四间医院确诊的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230例.结果DM患者QOL明显下降:其中心理/精神的影响大,其次为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而且生理功能改变越明显者,其他3项影响也越大.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使病人心理适应,乐于接受治疗,缓解疾病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以改善其QOL.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提前出院对脑卒中患者及护理者情绪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运动控制障碍与康复

    运动控制障碍在上运动神经元(UMN)性神经瘫痪的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往往容易忽视和误导.其病理生理的核心是动态畸形(肌肉失神经控制而导致的肌肉力量失衡)和静态畸形(长期活动障碍导致肌肉及结缔组织的继发性挛缩和骨关节畸形).康复治疗包括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神经溶解技术、矫形器、神经骨科手术等,改善UMN控制能力或促进中枢神经功能重塑、纠正肌肉张力和力量失衡、纠正异常的肢体生物力学缺陷、提高患者的实际活动能力.

    作者:励建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有氧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运的影响与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长时间游泳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对比研究方法.结果90min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线粒体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游离钙(Fca2+)长高;长时间力竭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线粒体的丙二醛(MDA)显著升高,巯基(-S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显著减少,游离钙(Fca2+)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力竭运动后线粒体疏基、谷胱甘肽含量的下降引起线粒体渗透性转运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

    作者:宋文民;马效萍;侯立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后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结果.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血管内皮素(ET)和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以反应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结果结扎冠脉后2h缺血心肌ET水平升高(P<0.01),2d时ET进一步升高(P<0.01),1周以后逐渐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2h、2d时ET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1周以后,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别(P均>0.05).同时,缺血心肌NO水平在2h、2d、1周时显著降低(P均<0.01),两周时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前3个时相上较模型组升高(P<0.05,或P<0.01),两周时模型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在心肌梗死早期可调节ET和NO的病理性改变,改善缺血区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缓解冠脉血管痉挛.

    作者:肖延龄;杜元灏;石学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有氧运动在冠心病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身心症状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随机选择确诊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锻炼半年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服用黛力新.运动前后用SCL90量表作心理测量.结果个别因子有差异,总分无差异.结论有氧运动全面改善心血管功能状态,对心理健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主观评价及心理感受优于药物.

    作者:李皓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抑郁是脑卒中远期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技术

    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治疗新技术,包括早期、中期和后期一对一的针对性康复治疗,作者推荐后期的等速肌力训练,该项技术能显著改善病人肌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周贤丽;邹毅;刘宏亮;武继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围绝经期心身障碍的中医治疗和心理康复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心身障碍的中医治疗和心理康复.方法患者用血放免法测试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以确定进入围绝经期.在中医辨证施治同时,增加心理疏导,治疗前后采用SCL90进行心理测评.结果SCL90测评统计提示:中药+心理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结论本病不论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途径,心理干预应成为临床诊治的重要部分.患者自我状态的客观认知评价及对个性缺陷的调整努力是本病康复过程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惠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脑性瘫痪膝屈畸形的综合康复探讨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患儿膝屈曲畸形的综合康复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采用手术矫形、理疗、功能训练及祖国医学传统康复手段进行治疗.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86.8%.结论采用系统的理疗、功能训练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性瘫痪膝屈曲畸形,能较好的矫正畸形,大限度地恢复站立、行走功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宪国;韩作峰;祁秀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效果.方法对41例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40.0%(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残尿量暗区及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P<0.01,P<0.05),每次尿量明显增加(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能有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改善尿失禁、尿潴留,恢复反射性膀胱功能状态.

    作者:谢英才;陈文璞;陈晓铭;武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责任护士在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角色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残疾病人,帮助他们恢复功能重返社会更为重要,脑卒中病人即是这样一类群体.发病后他们常常遗留有多种功能障碍,需要医疗康复和康复护理去帮助他们.本文作者对责任护士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角色做以下综述.

    作者:郭丹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威灵强身健骨操对人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威灵强身健骨操对人体影响.方法对沧州市离退休干部进行威灵强身健骨操练习两个月,并于第1周内,第1个月末及第2个月末对其身体功能素质,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两个月的练习,横跨测验,反应时坐位体前屈、单足立、纵跳等素质指标提高明显P<0.01,血压下降改善外周阻力作用明显P<0.01血脂4项指标无显著.结论威灵健骨操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老年人的平衡功能等机体素质的作用.

    作者:王凤阳;吴爱群;宋绍兴;高家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腭裂患者术后语言障碍康复的研究

    目的腭裂患者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腭裂患者67例进行检查术前、术后测听力比较,16例没有进行语音训练及30例进行规范性语音训练比较.结果腭裂患者术后听力下降6例,16例语音训练不规范,影响语言障碍康复,30例经过语音训练语言障碍康复.结论对腭裂患者语言障碍应重视其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陈德福;池宇峰;田军;刘洪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提高弱视眼形觉视功能的药物介绍

    近年来发现左旋多巴(Ldopa)和胞二磷胆碱(CDPcholine)能提高弱视眼的形觉视功能[1].Ldopa是多巴胺的前体,穿过血脑屏障后化为多巴胺发挥药理作用,Gottlob等采用双盲法给予18~48岁的弱视患者200/50mgLdopa/卡比多巴单次服药[2],服药前及服药后90min作视功能检查.

    作者:尚颖萍;张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不同运动测试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检测中的作用

    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功能损伤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呼吸困难限制病人的活动,进而加重慢性肺疾病的致残效果.为了研究这些COPD病人的运动能力,可以利用各种运动测试方式[1].目前的测试方式有静态肺功能检测及运动测试方式.运动测试方式对COPD病人是必要的,因为静态肺功能检测不能预测病人的运动耐力,而走廊步行及踏车运动即是目前常用的运动测试方式[2].

    作者:曹文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是建立在评价的基础上的,根据评价的结果,找出造成吞咽困难的原因,确定治疗方法和补偿技术,并通过调整食物黏稠度和进食方法,逐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吞咽困难的治疗主要包括口面肌群的运动训练、腭咽闭合训练、吸吮与喉上抬训练、感觉刺激、呼吸功能训练、体位与补偿技术.

    作者:汪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双盲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帕罗西汀、氯硝西泮和帕罗西汀、安慰剂作随机对照治疗52例抑郁症,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为依据,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时间平均为(12.5±3.9)d,2周末、3周末时减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不同时间TESS总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起效早,减少自杀率及某些副反应.

    作者:赵长兰;张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百优解治疗老年女性抑郁症时雌二醇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百优解结合利维爱治疗老年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3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3.7±3.6)岁,口服百优解20mg/d结合利维爱2.5mg/d治疗8周,以雌二醇(E2)水平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血清E2升高(P<0.01),SCL90评定抑郁症状/躯体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恐怖症状即明显下降(P<0.05).结论百优解结合利维爱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良好.

    作者:杨志江;邹晓波;林志雄;林举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短期增加饮奶对生长突增期女孩骨密度和身高的影响

    目的了解生长突增期女孩短期(2年)增加饮用牛奶后其骨密度(BMD)和身高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75例发育正常女孩行全身扫描和左前臂扫描,随机分为实验组(添加牛奶组)和对照组,1年和2年后,用同一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再次测量,观察两组间BMD的变化.结果首次测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部位BMD值、全身总的骨矿含量(BMC)值和身高无差异(P>0.05).1年和2年后测量结果均显示:两组间各部位BMD、BMC值比较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两年中平均身高增长速率几乎一样(12和11.9cm).分别将两组3次测量结果进行自比:各部位的BMD值第2次高于第1次(P<0.01~0.001),第3次与第2次相比,仅前臂远端1/10处的BMD值有显著性增加(P<0.001),而前臂远端1/3处BMD值和全身总的BMD值却明显下降(P<0.001).全身总的BMC值总是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长(P<0.001).结论生长突增期女孩短期(2年)饮用牛奶其BMD值无显著性改变,且与身高的增长无关.

    作者: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刘青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功能性电刺激加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3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业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Fugl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强;刘忠良;宋琳;孙家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