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艳;张雪林;陈燕萍;邱士军
患者男,57岁.反复咳嗽、咳痰伴间断咯血1个月.无畏寒、发热,无头昏、头痛,无胸痛,无潮热、盗汗,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曾行胸片检查示双肺纹理增多.CT示:上纵隔右旁见3 cm×4 cm软组织肿块影,并累及气管,向气管内突入,气管变窄,周围界限模糊,增强后呈不均匀周边强化.双肺野无特殊(图1~3).拟诊:上纵隔右旁恶性肿瘤.
作者:尹建军;王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故障现象开机后电子点片可用,ABS透视不能用,但手动透视可用;无报错信息.故障检修观察ABS透视时也能曝光,只是图像发黑无法用于诊断.手动透视可用,说明软件系统基本正常,初步判断为图像亮度自动跟踪系统故障.检查成像系统,电路正常.
作者:陈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单剂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31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早期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溶栓及稀释血液、扩张血管、神经营养等治疗;实验组不仅给予上述治疗并给予中药单剂联合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溶栓前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t=2.314,P<0.05);实验组溶栓后脑梗死平均体积小于对照组(t=2.334,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药单剂联合应用可更有效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喜庆;吉训明;凌锋;石文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原发性心脏肿瘤MRI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42例,其中良性32例,恶性10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磁共振心脏电影(Cine MR)检查,12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 4 2例共47个肿瘤,MRI全部检出,良恶性诊断正确41例,定性诊断准确27例(黏液瘤22例,脂肪瘤3例,血管瘤和纤维瘤各1例).结论 MRI对心脏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是综合评价心脏肿瘤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王振平;孔祥泉;刘颖;刘定西;孔祥闯;徐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介入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 17例APE合并下肢DVT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猪尾导管碎栓、经导管尿激酶溶栓及抗凝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时间为5~18天,平均(9.4±5.3)天.肺动脉血栓完全溶解16例,部分溶解1例;下肢DVT完全溶解14例,部分溶解3例.溶栓治疗结束时,下腔静脉滤器取出14例,永久性留置3例.血尿2例,无其他并发症.10例随访2~18个月,无PE及下肢DVT复发.结论 介入治疗APE合并下肢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庆桥;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魏宁;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男,34岁.头痛、头昏3个月,伴呕吐、抽搐.体检:颈强,双下肢肌力差,Romberg征(+).MRI表现:左侧小脑半球脑表面示团状等T<,1>、等T<,2>信号,境界欠清,其周示轻度瘤周水肿(图1),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强化欠均匀,沿左侧小脑幕向上生长达天幕裂孔区.
作者:黄劲柏;徐海波;孔祥泉;尹明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白质纤维束成像(DTT)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35例累及基底节、内囊、放射冠等白质区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及DTT.测量患侧与健侧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观察CST的移位、连续性及破坏情况;采用人体肌力测试(MMT)评分标准判断脑梗死患者肌力预后情况,分析CST损伤程度与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梗死灶和CST的关系分为接近、部分穿行和完全穿行3种.CST接近梗死灶者,FA值轻度降低(P>0.05),临床随访无明显肌力减退;CST完全穿行梗死灶者,FA值显著低于健侧(P<0.001),预后差;CST部分穿行于梗死灶者,结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CST损伤程度与MMT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917,P<0.01).结论 DTT可直观显示CST损伤情况;CST的损伤程度与脑梗死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李敏;于向荣;贾中正;周康荣;周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erfn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0例临床诊断为HLD的患者及对照组25例行常规颅脑MRI,以及注射对比剂(Gd-DTPA)后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MR PWI检查.通过工作站重组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CBV)图、局部脑血流量(rCBF)图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rMTT)图.计算每例受试者的豆状核及丘脑等HID患者脑病变易发区域的rCBV、rCBF及rMTT相对值,比较HLD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rCBV、rCBF及rMTT相对值差别.结果 常规MRI异常信号(多为长T1、长T2信号)常见于HLD患者的豆状核及丘脑等部位.PWI显示HLD患者组的rCBV、ICBF均值较对照组低.结论 MR脑血流灌注图和半定量分析有助于观察HLD患者病变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常规MRI结合可同时反映HID患者脑病变的部位、形态和功能变化.
作者:张传凤;黄建军;李传富;徐允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正常腭鞘管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图像上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0名健康成年人和3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及30例行颌面颈部CTA检查的患者(病变未累及腭鞘管)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后行后处理重组,主要为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腭鞘管及其毗邻结构在MSCT轴位、MPR冠状位、矢状位及曲面重组(CPR)得到全面、直观地显示.MSCT轴位像上腭鞘管的形态稳定,位于翼腭窝后方及翼管前口内方,呈三角形,其夹角为(31.3 ±3.1)°.MPR冠状位像上腭鞘管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为圆形(17.0%)、椭圆形(30.7%)、三角形(40.0%).腭鞘管下壁自前向后逐渐由完整向程度不等的骨性缺损过渡.MPR矢状位腭鞘管呈三角形或裂隙状.CPR可直观显示其与翼腭窝、翼管、圆孔、蝶腭孔、翼上颌裂,翼腭管,腭大小管的交通情况.结论 MSCT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腭鞘管及其周围毗邻骨性结构.
作者:牛娟琴;宦怡;李康印;张成龙;郝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平山病患者自然位和前屈位颈椎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例经临床确诊的平山病患者及6名正常自愿者均行颈椎自然位+前屈位+增强MRI,对比分析平山病患者低位颈髓的MRI表现.结果 自然位:6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低位颈髓变细;6名正常自愿者可见颈膨大(约脊髓C6~T2段).前屈位:6例患者低位颈髓变扁、萎缩,两种体位低位颈髓前后径差值与正常自愿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可见背侧硬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外间隙增宽,内见迂曲、条形流空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正常自愿者低位颈髓较自然位略变细,背侧硬膜囊无前移、扩张,其内未见流空信号.结论 不同体位MRI均能显示平山病患者颈椎的异常表现,尤其是前屈位对平山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秀莉;徐凯;李绍东;荣玉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8例接受MS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6名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自愿者(正常对照组),2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根据Ishak评分系统及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分为两组:10例为轻度肝纤维化患者,不需抗病毒药物治疗(轻度肝纤维化组),12例为显著肝纤维化患者,需行抗病毒治疗(显著肝纤维化组).计算各组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从正常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到显著肝纤维化组,肝动脉分数(HAF)呈升高趋势,其平均HAF值分别为(17.09±3.43)%、(19.92±6.01)%和(21.32±7.47)%,平均通过时间(MTT)则有所降低,三组的MTT值分别为(13.49±1.02)s、(12.35±1.31)s和(12.19±3.33)s.正常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和显著肝纤维化组的平均血流量(BF)值分别为(102.75±32.76)ml·100 g-1·min-1、(114.54±25.81)ml·100 g-1·min-1和(111.98±19.81)ml·100 g-1·min-1;平均血容量(BV)值分别为(15.97±7.59)ml/100 g、(17.07±2.94)ml/100 g和(16.42±5.53)ml/100 g.各组平均HAF、MTT、BF及B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肝脏灌注可用于各项肝脏血流灌注参数的定量测量,部分灌注参数值的变化对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但目前尚不能有效地进行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作者:柴维敏;李卫侠;杜联军;朱乃懿;黄蔚;赵香田;刘玉;徐学勤;乔中伟;杨艳华;谢青;陈克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测定在原发性肝癌(PLC)介入手术方式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指导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83例PLC分别采取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TACE+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SI)治疗或经动脉栓塞(TAE)治疗,并对围手术期和术后PAB及白蛋白(ALB)水平、肝功能Child分级和血清HBeAg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83例PAB值检测结果表明PAB、ALB与血清胆碱酯酶(CHE)在Child-Push A、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诊断Child-Push B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相同,诊断Child-Pugh C时以PAB的敏感性较好,以ALB与CHE的特异性较好.PAB在Child-Push 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39例Child-Pugh A级患者ALB均正常,CHE基本正常,但其中33例PAB低于正常值.结论 PAB较ALB、CHE对肝脏合成功能和肝功能损坏情况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为PLC介入综合治疗方式的选择和及时评价肝功能储备提供依据.
作者:殷云志;金朝林;张树桐;陈燕浩;谢伟;黄勇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术前影像学诊断脑实质炎性肉芽肿.手术所见左额顶叶水肿明显,中央沟静脉处蛛网膜混浊,中央后回皮层下2 cm处见2.0 cm×2.0 cm×2.5cm大小紫红色肉芽状组织,周围水肿明显,其内部为液性成分.
作者:袁涛;全冠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评价肺腺癌血管生成与容积灌注成像定量CT参数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30例肺腺癌(直径≤3 cm)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容积灌注成像(经肘前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价肺腺癌容积灌注成像定量CT参数(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平均通过时间)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肺腺癌强化值(34.25±12.80)HU、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14.59±4.72)%及灌注值(29.02 ±6.91)ml·min-1·100g-1与MVD(68.18±19.84)均呈正相关(r=0.728,P<0.0001;r=0.689,P<0.0001;r=0.894,P<0.0001).17例(56.7%)肺腺癌VEGF表达阳性,其强化值(38.16±13.88)HU、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15.96 ±5.41)%、灌注值(30.91±7.25)ml·min-1·100g-1及MVD(74.36 ±20.45)均高于VEGF表达阴性的肺腺癌[(28.13±9.71)HU、(13.01±2.97)%、(26.36±5.71)ml·min-1·100g-1、60.10±11.84](t=2.10,P=0.045<0.05;t=2.30,P=0.030<0.05;t=2.51,P=0.025<0.05;t=2.78,P=0.033<0.05).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强化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灌注值与MVD均呈正相关(r=0.681,P=0.005<0.05;r=0.713,P=0.003<0.05;r=0.904,P<0.0001).结论 肺腺癌强化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灌注值反映了肺腺癌的MVD.强化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灌注值可能是VEGF相关的肺腺癌血管生成的指标.
作者:李慎江;肖湘生;刘士远;李成洲;张沉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鼻咽癌及脑肿瘤的主要方法,而放射性脑损伤是严重的放疗后遗症.CT和MRI是主要的诊断和监测方法,但当出现可见的影像改变时病灶多已不可逆转.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能无创性地检测脑组织细胞代谢.
作者:朱慧玲;孔祥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内支架置入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资料与方法 60例因食管病变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良性狭窄15例,恶性狭窄28例,食管瘘17例.随访观察1~3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存状态、并发症及支架通畅情况,并对影响疗效或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作重点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置入食管内支架73枚,手术成功率97.3%(71/73).发生影响疗效的并发症45例,威胁生命的并发症12例.影响疗效的并发症包括支架选择不当3例,支架移位14例,支架再狭窄28例;威胁生命并发症包括术后大出血5例,并发食管瘘5例,支架造成气道受压2例.结论 食管内支架置入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但其复杂并发症的发生不容忽视,其中以再狭窄、支架移位、食管瘘、术后大出血较常见,准确的术前评估、适当的支架选择、熟练的术中操作、定期术后复诊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文杰;朱晓黎;倪才方;刘一之;邹建伟;金泳海;孙鸽;孙玲芳;张;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I)技术,探讨肺孤立性病灶各灌注参数与病灶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对52例肺孤立性病灶行16层螺旋CT首过期灌注成像,利用Body-perfusion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感兴趣区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量(rBV)、毛细血管渗透性(Pm)、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其中39例手术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行MVD计数和检测VEGF表达.结果 恶性组和炎性组的BF、rBV、Pm等参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和炎性组仅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TTP略高于恶性组和炎性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炎性组的MVD、VEGF表达强度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恶性组和炎性组之间MVD、VEGF表达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TP外,恶性组、炎性组和良性组的BF、rBV、Pm参数值与MVD、VEGF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以BF与MVD、VEGF和Pm与MVD、VEGF的相关性高.结论 肺孤立性病灶的CTPI参数与其血管生成有良好相关性,能定量地反映其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小波;邓东;龙莉玲;黄仲奎;秦宇红;林盛才;李春兰;梁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颅底骨卵圆孔的走行方向和倾斜角度,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对200例成人颅底骨卵圆孔行矢状位和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并进行观测.结果 矢状位重组时卵圆孔走行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共386侧,占96.5%;前上后下倾斜共14侧,占3.5%;卵圆孔的平均倾斜角度右侧为(18.72±9.59)°,左侧为(18.37±9.56)°,总计(18.55±9.55)°.冠状位重组时卵圆孔走行由内上向外下倾斜共381侧,占95.25%;外上向内下倾斜共8侧,占2%,与正中矢状线平行共11侧,占2.75%;卵圆孔的平均倾斜角度右侧为(19.66±10.09)°,左侧为(21.25±9.04)°,总计(20.46±9.59)°.在矢状位上卵圆孔倾斜角度左右两侧及左侧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可以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卵圆孔的走行方向和倾斜角度,为临床工作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崔海燕;何伯圣;何书;沈云霞;龚沈初;何玉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低频振幅(ALFF)算法的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脑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资料与方法 对10例临床确诊PTSD患者和10名正常自愿者行静息fMRI.并采用ALFF算法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各单样本振幅脑图,再进行两组受试者两样本t检验,从脑代谢活动强度的角度,比较PTSD相对正常人血氧水平依赖(BOLD)活动振幅的改变情况.结果 相比正常人,PTSD患者BOLD信号ALFF改变的区域基本呈双侧对称分布.以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旁回紧密相连的中脑、脑干、小脑上蚓部、枕中回以及与内侧颞叶相邻的梭状回等脑区活性增强明显.而PTSD患者ALFF活性减低同样分布于多个脑区,从前额叶至扣带回、楔前叶至尾状核头部、壳核、外核、下丘脑部分脑区、岛叶呈明显的负激活.结论 ALFF fMRI可以对PTSD引起脑的活动改变情况进行观察.ALFF增高的脑区可能提示反映大脑特定脑区功能活动的增强,ALFF降低区域则反映了功能的抑制.
作者:黄清玲;卢光明;张志强;刘文;钟元;王中秋;张龙江;刘一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