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笑;杨阳;殷小平;梁广路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CT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CT资料,包括卵黄囊瘤24例、未成熟畸胎瘤22例、无性细胞瘤11例和良性畸胎瘤恶变5例.结果 囊性肿块9例,囊实性肿块19例,实性肿块34例.26例肿块内可见钙化.22例显示脂质成分.14例未成熟畸胎瘤可见盘曲带状略低密度影.2例良性畸胎瘤恶变囊肿内可见不规则头结节.11例可见腹膜种植结节.22例累及邻近脏器.10例盆腔淋巴结肿大.29例腹腔积液.结论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CT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
作者:于小平;梁赵玉;王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睾丸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肿瘤的CT表现.结果 20例患者21个病变睾丸,CT表现为阴囊内边界清楚软组织肿块.17例生殖细胞类肿瘤中精原细胞瘤10例,平扫病变呈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7例可见囊变坏死,2例有钙化;5例畸胎瘤患者发病均<20岁,CT平扫为等低密度,4例见钙化,1例见脂肪密度,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胚窦瘤2例,CT均表现为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3例非生殖细胞类肿瘤中淋巴瘤2例(3个病变睾丸),2例淋巴瘤患者均>65岁,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3例CT均表现为等低密度,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对睾丸肿瘤的检出有一定价值,同时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资料可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作出鉴别诊断,CT也可显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为肿瘤的分期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文戈;郁冰冰;李颖嘉;曲华丽;张雪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0 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GE 3.0T Signal EXCITE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4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57个病灶)行DWI,其中25例良性病变30个病灶,22例恶性病变27个病灶.b值选用0、500、1000 s/mm2,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b值为500 s/mm2和1000 s/mm2时,良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3.12±1.58)×10-3mm2/s、(2.23±1.01)×10-3 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2.01±0.95)×10-3mm2/s、(1.31±0.37)×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评价ADC值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9、77.8%、76.6%、77.2%、75.0%、79.3%和0.852、81.5%、90.0%、85.9%、88%、84.3%.结论 3.0 T MR DWI ADC值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且b值为1000 s/mm2时所测ADC值较准确.
作者:李彩英;封海龙;殷小平;冯平勇;崔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5 T MR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LAVA)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78例肝脏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LAVA扫描,观察LAVA各期的影像表现,分析病灶的强化规律及血供关系.结果 78例中53例拟诊为恶性肿瘤,与手术、穿刺病理结果及实验室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6.2%(51/53);25例良性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2%(23/25).结论 LAVA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病变的各期动态变化及血供,结合平扫,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钟美花;吕敦召;杨志宏;易本清;黎旭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成分、斑块发生部位、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临床诊断并经CT或MRI证实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资料.164例均行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较大分支进行评价,重点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件质和成分、斑块好发部位以及造成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等,并与138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64例中,颈动脉颅外段斑块137例(占83.5%),其中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好发(97/137,70.8%).颈动脉单纯斑块75例,其中非钙化性斑块(含多发)26例,占15.9%,钙化斑块(含多发)49例,占29.9%;颈动脉混合性斑块89例,占54.2%.72例颈动脉管腔中一重度狭窄患者中,52例(占72.2%)伴发同侧脑梗死;12例颈动脉闭塞患者中,11例(占91.7%)伴发同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和检出数量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5).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和成分、斑块的数量、斑块的发生部位及管腔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双源CT血管造影可作为缺血性脑梗死病因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朱宗明;张宗军;贾传海;戚荣丰;刘斐;卢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技术在评价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52例经非手术治疗肺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以4 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分别在25 s及90 s行胸部螺旋扫描),记录肺癌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净增值,并与文献结果对照.记录25 s及90 s时肺癌的强化模式.结果 治疗后肺癌平扫CT值、增强后25 s及90 s CT值分别为(42.20±7.43)HU、(57.35±10.09)HU、(71.85±12.45)HU.平扫CT值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的肺癌平扫CT值(40.70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5,P=0.152>0.05).强化净增值(29.46±10.85)HU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肺癌的强化净增值(35.79 HU)(t=4.206,P=0.001<0.05).52例中32例90 8时表现为均匀强化;32例中25 s时21例表现为混杂强化,7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表现为中央强化,2例表现为周边强化.结论 治疗后肺癌有逐渐强化的趋势;肺癌强化净增值能反映肺癌的血供,可作为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李慎江;赵勇;朱岩;朱峰;刘德斌;梁文杰;崔学峰;毕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资料,分析其CT表现,并回顾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肺黏液表皮样癌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或肺内孤立性结节、肿块,呈卵圆形或分叶状,可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部分可见点、片状钙化,注射对比剂后肿块呈中度强化.结论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为该病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朱建国;杨亚芳;唐继来;李海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31岁.体检B超发现肝脏病变5年,右上腹部胀痛不适半年入院.既往有先天性神经纤维瘤病,无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肿瘤家族史.体检:全身皮肤可见大量褐色斑及大小不等的软纤维瘤.皮肤黏膜无黄疸、紫绀.表浅淋巴结不大.肺及心脏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蜘蛛痔及腹壁静脉曲张,腹部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作者:詹浩辉;杨静;李卫新;郭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MESTK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均为单侧单发,边界均清楚,与肾实质分界清晰;4例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不规则形;1例凸向肾盂,2例凸向肾皮质外,1例局限于肾实质内,1例肿块较大,向肾皮质和肾盂凸出;5例均为囊实性病变,肿块内部可见多个囊腔,囊壁较均匀光滑;增强扫描病灶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呈延迟强化.结论 肾脏单发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延迟强化,应考虑到MESTK,确诊仍依靠病理.
作者:郎宁;曾祥柱;刘剑羽;杨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男,5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及后背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夜间疼痛.继而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踩棉花感及胸部束带感;1周前症状加重,不能行走,伴大、小便困难.
作者:杜鹏;林伟;郭勇;解伟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价青光眼患者视觉皮层的激活情况,分析视野改变与视觉皮层激活间的对应关系.资料与方法 30例青光眼患者和3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左、右眼单眼刺激组块设计的fMRI实验.刺激为全屏幕黑白翻转棋盘格,对照为中心带静止白色圆点的黑色屏幕.在1.5 T MR扫描仪行血氧水平依赖(BOLD)-fMRI,6个对照组块与5个刺激组块交替进行,每个组块20 s.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观察青光眼患者左、右眼单独刺激时视觉皮层的激活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青光眼和正常对照组左、右眼刺激各16例入组.(1)青光眼左、右眼刺激时双枕叶视觉皮层均激活,且均以右枕叶视觉皮层激活为主;(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光眼左、右眼刺激时双枕叶视觉皮层激活强度和范围减低,且均以右枕叶视觉皮层激活减低为主;(3)9例中晚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管状视野和视野颞侧视岛.左、右眼刺激时视觉皮层激活方式不同,左眼刺激以右枕叶视觉皮层激活为主,右眼刺激则以左枕叶视觉皮层激活为主.结论 fMRI可以反映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和视觉皮层激活的对应关系,进而推断视网膜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敬;宋修峰;张权;张云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为病因不明的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属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的一种[1],其诊断依赖于典型的病理学和临床影像学特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峰;章士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MRI表现及分级与Ki67表达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CT患者的MRI表现、MRl分级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RI所示的病变大径、病变膨胀程度、T2WI低信号环完整性、病变周围的水肿程度、MRI上软组织肿块及MRl分级方法2与Ki67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程度之间均缺乏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MRl分级方法1与Ki67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程度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 GCT MRI表现分级方法1与Ki67的表达程度之间有相关性,可作为GCT的分级参考标准.
作者:张佩佩;束敏;丁晓毅;杜联军;陆勇;颜凌;陈克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部淋巴管瘤(lymphangioma,LA)的CT及MRI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LA的CT及MRI表现.结果 5例中肠系膜3例.腹膜后2例,表现为跨区、沿组织间隙适形性生长的囊袋状病灶,壁薄、光滑,囊及囊壁无明显强化.1例见肠系膜血管征伴周缘多发滋养血管.结论 CT及MRI对腹部L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敏;陈岩;陈海铃;陆志前;强呼明;许小伍;王金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槐耳清膏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兔VX2肝癌凋亡及其相关蛋白P53、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36只MRI证实已成功接种VX2肝癌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开腹经肝动脉穿刺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0.2 ml/kg体重生理盐水;B组为TACE组.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0.2 ml/kg+丝裂霉素0.5 ms/kg体重乳剂;C组为TACE+槐耳清膏灌服组,TACE方法同B组,同时术后每天灌服槐耳清膏500 mg/kg体重.术后二周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的P5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小,C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高;3组动物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物肿瘤细胞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A组低,C组高;P53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c组低,A组高;3组动物肿瘤细胞的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耳清膏可能通过促进肝癌细胞Bax蛋白表达增高,使P53和Bcl-2蛋白表达下降,导致肝癌细胞的凋亡增加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
作者:任建庄;郑传胜;冯敢生;梁惠民;夏向文;段旭华;赵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颞骨扫描剂量与电流、电压及图像质量的关系,探讨降低剂量扫描方法.材料与方法采用东芝64排螺旋CT,在电压分别为120 kV、100 kV及80 kV时,逐渐降低电流扫描,对头颅标本行颞骨扫描,直至图像质量很差时停止.比较CT剂量指数(CTDIvol)与电流、电压及图像质量的关系.结果 电压固定,CTDIvol与电流(mA)呈线性关系.降低mA,可以降低剂量,同时噪声标准偏差(SD)也增加,电流降到30 mA时,噪声SD 120~150,颞骨内精细结构仍能显示.CTDIvol与电压(kV),呈指数型曲线关系,电流较大时,电压降低少许,即可大幅度降低剂量.获得相同图像质量,儿童较成人可以用更低的剂量扫描.结论 64排螺旋CT颞骨扫描可以降低电流也可适当降低电压以降低X线辐射剂量.
作者:杨智云;李树荣;郑少燕;严超贵;彭谦;范淼;陈星;初建平;孟悛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大肝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128例因原发性大肝癌行TACE患者的术前和术后1~8天血清CRP变化情况.52例术前CRP处于正常范围(阴性组),76例术前CRP高于正常值(阳性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利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患者TACE前后血清中的CRP值.结果 TACE后血清CRP浓度均在术后迅速增高,在术后4天达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并于术后第8天下降到术前水平;CRP阴性组术后肿瘤体积缩小率高于阳性组,阴性组患者总生存率及有效肿瘤体积缩小率明显高于阳性组,复发率低于阳性组.结论 TACE疗效与患者血清CRP变化呈负相关,TACE后CRP升高幅度大提示预后不良.TACE术前CRP可作为原发性大肝癌患者TACE后疗效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史震山;陈自谦;杨熙章;张鸿文;庄大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45岁.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入院.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低热、盗汗等症状.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肺呼吸音稍弱.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李卓琳;丁莹莹;李鹍;杨光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56岁,上腹部饱胀不适10年余,伴厌油腻感,间断返酸、呃逆,无恶心、呕吐.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就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田笑;杨阳;殷小平;梁广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故障现象机器CR950报错14008(slow scan初始化错误).故障检修 (1)正常关机后,再开就无法运行,重启无效.(2)进入诊断模式,发现Slow scan根本不动.但马达上有电流声.测MSC上各点电压正常.测A6,A7间的连线,正常.(3)先后更换Slow scan和一块A6板都不能解决问题.又先后更换两块A6,故障照旧,再将软件该打的补丁都加上.
作者:周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