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哲
故障现象机器CR950报错14008(slow scan初始化错误).故障检修 (1)正常关机后,再开就无法运行,重启无效.(2)进入诊断模式,发现Slow scan根本不动.但马达上有电流声.测MSC上各点电压正常.测A6,A7间的连线,正常.(3)先后更换Slow scan和一块A6板都不能解决问题.又先后更换两块A6,故障照旧,再将软件该打的补丁都加上.
作者:周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CT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CT资料,包括卵黄囊瘤24例、未成熟畸胎瘤22例、无性细胞瘤11例和良性畸胎瘤恶变5例.结果 囊性肿块9例,囊实性肿块19例,实性肿块34例.26例肿块内可见钙化.22例显示脂质成分.14例未成熟畸胎瘤可见盘曲带状略低密度影.2例良性畸胎瘤恶变囊肿内可见不规则头结节.11例可见腹膜种植结节.22例累及邻近脏器.10例盆腔淋巴结肿大.29例腹腔积液.结论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CT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
作者:于小平;梁赵玉;王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5 T MR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LAVA)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78例肝脏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LAVA扫描,观察LAVA各期的影像表现,分析病灶的强化规律及血供关系.结果 78例中53例拟诊为恶性肿瘤,与手术、穿刺病理结果及实验室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6.2%(51/53);25例良性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2%(23/25).结论 LAVA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病变的各期动态变化及血供,结合平扫,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钟美花;吕敦召;杨志宏;易本清;黎旭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与数字平板DSA结合的旋转断层重组技术所获得的CT样图像(Dyna-CT)在非血管介入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53例非血管病变患者行84次Dyna-CT检查.根据检查部位不同分为:骨关节21例(脊柱14例,头颅4例,肩关节2例,髋关节1例),共32次重组;软组织23例(肝脏20例,肾脏2例,盆腔1例),共37次重组.腔道9例(气管6例,食管3例),共15次重组.图像后处理主要通过多平面重组(MPR)获得Dyna-CT图像.图像的评价由介入手术医师在术中或术后进行,分为优、良、差三类.结果 在84次重组中,39次图像质量优,占46%,34次图像质量良,占41%,11次差,占13%.导致图像质量差的原因为:碘油、导管及支架造成的高密度伪影(5次),病变与周围组织密度相差太小(4次),因患者屏气不良造成移动伪影(2次).其中骨关节图像质量优20次,良10次,差2次.腔道系统图像质量优7次,良6次,差2次.软组织图像质量优12次,良18次,差7次.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数字平板DSA获得的Dyna-CT图像可提供清晰、任意角度的断面图像,特别在骨关节和腔道系统能获得优质的图像,可满足临床非血管介入诊疗的需要.
作者:刘战胜;陈勇;李彦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44岁.间歇无痛性全程血尿2个月,加重1天后入院.体检:双肾叩痛(+),余无特殊.CT表现:左肾下极见囊实混合性包块,与肾周筋膜界限不清,囊性部分内见不规则絮状、条状分隔,实性部分CT值约35 HU,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约86 HU,肾静脉内见部分充盈缺损(图1、2).
作者:梁久平;李恒国;康举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56岁,上腹部饱胀不适10年余,伴厌油腻感,间断返酸、呃逆,无恶心、呕吐.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就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田笑;杨阳;殷小平;梁广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37岁.10余年前起常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返酸,进食后明显.无腹痛,呕吐,黄疸,黑便等.未诊治.1周前体检发现右上腹一肿块,无压痛.体检:剑下可及8cm×6 cm大小肿块,囊性感,边界尚清,能推动.血、尿淀粉酶及血糖均正常.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范文辉;杜柏林;梁奕;梁小萍;邓建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睾丸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肿瘤的CT表现.结果 20例患者21个病变睾丸,CT表现为阴囊内边界清楚软组织肿块.17例生殖细胞类肿瘤中精原细胞瘤10例,平扫病变呈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7例可见囊变坏死,2例有钙化;5例畸胎瘤患者发病均<20岁,CT平扫为等低密度,4例见钙化,1例见脂肪密度,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胚窦瘤2例,CT均表现为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3例非生殖细胞类肿瘤中淋巴瘤2例(3个病变睾丸),2例淋巴瘤患者均>65岁,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3例CT均表现为等低密度,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对睾丸肿瘤的检出有一定价值,同时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资料可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作出鉴别诊断,CT也可显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为肿瘤的分期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文戈;郁冰冰;李颖嘉;曲华丽;张雪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术前诊断左额叶室管膜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左额叶皮层,约5 cm×4 cm×4 cm大小,血运丰富,境界清楚,质软,呈灰红色,其后部及底部见囊性变、内为淡黄色液体.
作者:袁涛;全冠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男,5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及后背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夜间疼痛.继而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踩棉花感及胸部束带感;1周前症状加重,不能行走,伴大、小便困难.
作者:杜鹏;林伟;郭勇;解伟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45岁.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入院.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低热、盗汗等症状.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肺呼吸音稍弱.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李卓琳;丁莹莹;李鹍;杨光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多层螺旋CT特征表现.资料与方法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患者23例,其中直接暴力损伤者10例,间接暴力损伤者13例.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及容积再现(VRT)重组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单纯骨折6例,骨折合并跗跖关节失去正常对应关系17例,其中10例关节面错位≤2 mm,3例骨折既合并>2 mln的关节错位又有≤2 mm的关节面错位.第2跖骨基底与内侧楔状骨间隙增宽,提示Lisfranc韧带损伤14例.结论 骨折(以第2、3跖骨基底骨折常见,以跖侧常见)、关节面错位和Lisfranc韧带损伤可为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多层螺旋CT扫描的特征表现.
作者:张泽坤;丁建平;侯志勇;张伟;李玉清;王冬梅;王泽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的正常表现脑白质(NAWH)损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24例VCI患者、18例卒中后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Stroke组)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各组之间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计算侧脑室旁高信号灶评分(PVH)和深部白质病变评分(DWMH score)、病变体积与颅脑内容积的比值、灰质(GM)、白质(WM)、表现正常灰质(NAGM)、NAWM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结果 VCI患者的FA和ADC直方图与Stroke组不同,VCI患者WM及NAWH FA直方图左移、FA峰高增高;ADC直方图右移、峰高降低.两组之间FA值在WM平均值、WM峰位置、NAWM平均值和NAWM峰高存在差异,而ADC值在WM平均值、WM峰位置和NAWM平均值存在差异(P<0.01).VCI患者NAWH的FA平均值和峰高与言语流畅性测验(VFT)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VCI患者NAWH存在病变,其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有关,DTI直方图分析可用于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周滟;秦玲娣;徐群;曹玮文;路青;李磊;戈欣;柴伟明;许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价青光眼患者视觉皮层的激活情况,分析视野改变与视觉皮层激活间的对应关系.资料与方法 30例青光眼患者和3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左、右眼单眼刺激组块设计的fMRI实验.刺激为全屏幕黑白翻转棋盘格,对照为中心带静止白色圆点的黑色屏幕.在1.5 T MR扫描仪行血氧水平依赖(BOLD)-fMRI,6个对照组块与5个刺激组块交替进行,每个组块20 s.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观察青光眼患者左、右眼单独刺激时视觉皮层的激活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青光眼和正常对照组左、右眼刺激各16例入组.(1)青光眼左、右眼刺激时双枕叶视觉皮层均激活,且均以右枕叶视觉皮层激活为主;(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光眼左、右眼刺激时双枕叶视觉皮层激活强度和范围减低,且均以右枕叶视觉皮层激活减低为主;(3)9例中晚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管状视野和视野颞侧视岛.左、右眼刺激时视觉皮层激活方式不同,左眼刺激以右枕叶视觉皮层激活为主,右眼刺激则以左枕叶视觉皮层激活为主.结论 fMRI可以反映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和视觉皮层激活的对应关系,进而推断视网膜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敬;宋修峰;张权;张云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槐耳清膏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兔VX2肝癌凋亡及其相关蛋白P53、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36只MRI证实已成功接种VX2肝癌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开腹经肝动脉穿刺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0.2 ml/kg体重生理盐水;B组为TACE组.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0.2 ml/kg+丝裂霉素0.5 ms/kg体重乳剂;C组为TACE+槐耳清膏灌服组,TACE方法同B组,同时术后每天灌服槐耳清膏500 mg/kg体重.术后二周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的P5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小,C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高;3组动物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物肿瘤细胞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A组低,C组高;P53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c组低,A组高;3组动物肿瘤细胞的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耳清膏可能通过促进肝癌细胞Bax蛋白表达增高,使P53和Bcl-2蛋白表达下降,导致肝癌细胞的凋亡增加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
作者:任建庄;郑传胜;冯敢生;梁惠民;夏向文;段旭华;赵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性脑缺血的CT灌注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资料与方法 搜集25例具有临床及影像资料的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慢性进展性闭塞的病例,取双侧大脑中动脉支配镜像兴趣区各灌注参数值行配对t检验.结果 患侧与对侧之间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对侧之间局部脑血容量(rCB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缺血的CT灌注特征是:rCBF下降、MIT及TTP延长,rCBV无明显变化.
作者:许凡勇;吴曙晖;肖家和;尼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资料,分析其CT表现,并回顾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肺黏液表皮样癌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或肺内孤立性结节、肿块,呈卵圆形或分叶状,可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部分可见点、片状钙化,注射对比剂后肿块呈中度强化.结论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为该病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朱建国;杨亚芳;唐继来;李海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快速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技术在肿瘤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使用WB-DWIBS扫描脉冲序列(b=800 s/mm2),对24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背景抑制三维一大密度投影(3 dimensional-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3D-MIP)重组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与同位素骨扫描(single pr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结果对照.对可疑病变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测量,并评判肿瘤患者病变进展状况及治疗后疗效.结果 采用b=800 s/mm2的DWI获得的原始图像经背景抑制(background suppression,BS)、3D-MIP重组及黑白翻转技术,得到类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图像,经过三维图像旋转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及可疑病变ADC值测定,肿瘤性病变在DWI上呈清楚的高信号.WB-DWI检出全身病变的敏感性高于SPECT.4例肿瘤患者于化疗后随访复查全身DWI,均提示原发病灶缩小或减少.结论 WB-DWI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及鉴别,可初步对肿瘤患者全身受累状况及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黄娟;管永靖;陈克敏;凌华威;魏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48岁.月经周期缩短2年,经量及经期未改变,无痛经.曾怀孕一次,产子体健.体检:于耻骨联合上缘可扪及一质硬肿物,边界较清,移动性浊音(一).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子宫水平位,正常大小,于子宫右上方可触及一10 cm×8 em大小肿物,可移动,与子宫关系密切,无压痛.
作者:吕蓉;张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MESTK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均为单侧单发,边界均清楚,与肾实质分界清晰;4例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不规则形;1例凸向肾盂,2例凸向肾皮质外,1例局限于肾实质内,1例肿块较大,向肾皮质和肾盂凸出;5例均为囊实性病变,肿块内部可见多个囊腔,囊壁较均匀光滑;增强扫描病灶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呈延迟强化.结论 肾脏单发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延迟强化,应考虑到MESTK,确诊仍依靠病理.
作者:郎宁;曾祥柱;刘剑羽;杨郁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