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郑舟军;戎燕;张丽平;龚戬芳;刘文琴;郁迪

关键词:脑卒中, 临床护理路径, 肢体康复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规范化护理模式.[方法]将6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32例和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名床路径护理模式;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各型并发症等,对比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首日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2月末及出院后1月末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的含量

    [目的]明确不同提取方法对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莪术挥发油,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法测定莪术油中β-榄香烯的含量,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含量的差异.[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莪术油中β-榄香烯的含量高于石油醚提取.[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莪术挥发油效率较高.

    作者:项秀娣;陈素红;楼招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穴位贴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给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每天一次,每贴12小时,5天为一疗程.两组均以临床症状体症的缓解为疗效标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用x2检验.[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顺应性好,值得在儿科临床广泛实践.

    作者:金海燕;缪莲英;陈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芪合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56例

    [目的]探讨黄芪合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合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7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合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改善了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陈兴华;何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健脾、温肾、疏肝、升清四法对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胃肠激素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疏肝、升清四法对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脑-肠互动指向性条件应激IB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组、温肾组、疏肝组、升清组,观察各组大鼠排便次数及性状、AWR评分变化、腹壁肌电活动、组胺体外释放量;血浆中胃动素(MOT)、神经肽Y(NPY)的含量,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内脏敏感性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结果]模型组排便次数及性状、AWR评分变化、腹壁肌电活动、组胺体外释放量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各中药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之间亦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模型组MOT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NPY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组、健脾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肝组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升清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组、温肾组、健脾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温肾、疏肝、升清四法均能改善D-IBS大鼠肠道敏感性,其作用可能与降低AWR积分,抑制肥大细胞过量活化相关,同时,温肾组、健脾组、疏肝组对MOT及NPY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而升清法未能体现有效的调节作用.

    作者:钦丹萍;黄一鸣;杨午鸣;邱添;韩建新;邵国民;任永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清C-反应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肌酸激酶(CK)的联合检测与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的关系.[方法]对58例脑梗死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60例正常者检测CK及CRP,进行横向比较;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d内及临床康复出院2周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进行纵向比较.[结果]在脑梗死患者组中CK及CRP异常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CK及CRP结果在治愈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CK结果可以作为脑梗死的患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桂利;杨延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蒜精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PKCδ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蒜精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PKCδ的影响.[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大蒜精油低、中和高剂量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大蒜精油各剂量组按不同浓度比例喂饲大蒜精油.连续干预16d后测血糖水平,处死、剪取左心室组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PKCδ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糖升高明显、心肌细胞凋亡明显、PKCδ表达增加,大蒜精油各组情况得到改善.[结论]大蒜精油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PKCδ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林永廉;叶小包;杨素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术后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1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诱因.[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0月间本院17例骨科下肢手术后并发小腿浅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以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硬性索状物,局部皮肤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血液流变学和彩色超声来确诊,对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丹参等抗凝、活血治疗,部分病例辅以热敷、红外线灯照射处理.13例痊愈,4例显效,总有效率100%.[结论]下肢浅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引起误诊、漏诊.诊断明确后以溶栓、抗凝、理疗、热敷等综合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朱剑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拟先期汤治疗月经先期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先期汤治疗月经先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月经先期患者60例,用自拟先期汤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60例经治疗后,显效5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显效率96.67%.[结论]先期汤治疗月经先期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钟坚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病证举隅

    活血化瘀法是当今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中具活力、见成效、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领域之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钟坚主任中医师,临床上擅长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现将钟师多年来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过敏性紫癜、特发性气胸、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总结举隅如下.

    作者:毛志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09年至2011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同源性比较与进化分析

    [目的]分析杭州市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的基因序列,探讨该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分子特性.[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从临床标本中扩增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片段并测序.利用DNAMAN和Sequencher4.7软件对H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HA基因氨基酸亲缘系数并绘制进化树.[结果]成功地对15例新甲型H1N1病毒的HA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亲缘系数为98.9%~100%,且HA基因氨基酸序列发生了一定的变异.[结论]2009年至2011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组HA序列与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但H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变异,可能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因此需密切关注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

    作者:邹伟华;崔大伟;吴英萍;郑书发;何丽;许世佳;余斐;秦志梅;李游江;陈凌晓;陈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清瘟败毒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促炎症和抗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cute 1ung injury,ALI)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清瘟败毒饮大、中、小剂量组(n=24只).造模后连续用药3d,2次/d.于末次给药后24h、48h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72h处死余下所有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lβ和IL-13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各时相血清中IL-1β和IL-13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但IL-1β增加的速度明显高于IL-13;与同时相模型组相比,清瘟败毒饮各剂量治疗组(除24h小剂量组外)大鼠血中IL-1β含量均下降,IL-13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LPS致ALI大鼠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泡结构破坏或实变,肺泡隔增厚显著,毛细血管充血明显,肺泡腔内、细动脉周围和细支气管壁可见成堆炎症细胞浸润,而清瘟败毒饮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清瘟败毒饮可通过有效调节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血中炎症细胞因子IL-lβ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13表达水平,促使炎症和抗炎症细胞因子趋于动态平衡,从而减轻肺部炎症细胞浸润,起到修复保护损伤肺组织的作用.

    作者:王非;张长志;李晓娟;王媛;骆仙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1-2不稳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评估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8例在我院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C1-2不稳患者采取有效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回顾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未发现呼吸功能障碍、低血容量休克、神经功能损伤或加重、内固定和植骨失败、切口和呼吸道感染及压疮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C1-2不稳行后路手术术后,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常见术后并发症.

    作者:贺萍萍;施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14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内镜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资料和合并胆囊疾病情况.[结果]1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合并胃溃疡7例(4.7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例(17.12%)、十二指肠球炎11例(7.53%)、复合性溃疡4例(2.73%),其他47例(32.19%).146例中35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23.97%),胆囊疾病检出59例(40.41%).[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较多合并有胆囊疾患.

    作者:周小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规范化护理模式.[方法]将6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32例和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名床路径护理模式;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各型并发症等,对比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首日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2月末及出院后1月末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舟军;戎燕;张丽平;龚戬芳;刘文琴;郁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氟西汀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评价

    [目的]探讨氟西汀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应用脑血管药物及进行原发病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 qd po)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组HAMD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42例中有4例出现失眠,经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出现食欲不振,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氟西汀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和神经功能.

    作者:曹正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拔出困难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方法]将收治的4例存在置管后拔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球囊回缩不良、气囊内液体不易抽出、尿管周围结晶形成等原因均易使导尿管拔出困难.[结论]熟悉男女尿道生理构造、对不同患者拔管困难情况应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对待、加强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处理.

    作者:董晓飞;陈民福;许试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菌性阴道病及支、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期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孕妇(胎膜早破组42例,无胎膜早破组78例),对其BV、UU、CT感染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相互关系.[结果]胎膜早破组较无发生胎膜早破组更倾向于发生早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BV、CT的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的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早产患者中有较高的BV发病率和CT感染率.

    作者:蓝关翠;卢丽为;张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耗散结构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自诞生以来,其全新的思想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就耗散结构理论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健康与疾病观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易耀森;林端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论卫分证与太阳病的关系

    本文从太阳病和卫分证的概念范畴、所感外邪性质、辨证论治三个角度,并结合王灿晖教授的温病学课堂讲稿,进行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来明确温病和狭义伤寒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贾靖;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咳型)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咳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咳型)患者43例,观察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愈27例,好转11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88.4%.[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咳型)疗效满意.

    作者:方灵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