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治疗慢性损伤

吴长河

关键词:微波治疗, 微波炎症治疗机, 追踪观察, 运动员, 慢性期, 教练员, 疼痛, 损伤, 疗效, 病例
摘要:2000年10月~2001年12月,采用微波炎症治疗机对78例运动员教练员的肩、肘、腕、腰、膝、踝等6个部位损伤后慢性期,仍继续疼痛的病例,进行治疗和追踪观察,获得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测验的临床应用

    心理测验在精神科、神经科、心理咨询以及临床各科有广泛用途,可用于评估儿童智能、行为发展水平,脑损害患者神经心理功能障碍情况,低智和适应不良的筛查和辅助诊断、临床治疗的疗效评估以及帮助制订康复程序等.

    作者:姚树桥;傅文青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A型性格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影响

    不稳定心绞痛是冠心病临床上一种比较严重的类型 , 长期以来 , 人们从病理生理等多方面研究了其发病机制和特点 . 但性格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影响却很少有报道 . 我院在 1998~ 2000年对 107例 A 型性格和非 A 型性格冠心病患者发生的不稳定心绞痛进行了统计、比较 , 旨在观察 A型性格对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的影响 .

    作者:徐丹;李岩松;卢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徐动型脑性瘫痪儿童言语治疗

    通过收集 2000年 1月~ 2002年 6月的徐动型脑性瘫痪 (脑瘫 )患儿 10例 , 所有患儿均伴有构音障碍 , 经过半年~ 2年不等的治疗时间 , 现将对该类患儿在言语治疗时的方法与体会汇报如下 .

    作者:肖曙光;阳伟红;刘丽军;汤孟平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觉诱发电位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表现,评价VEPP100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VEPP100异常与神经传导速度(NCV)、体感诱发电位(SEP)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R将64例糖尿病人分为两组均行VEP、NCV、SEP检测,VEP与正常组对照.结果26例合并DR的糖尿病人及38例正常眼底的糖尿病人的VEPP100分别与正常人比较,VEPP100潜伏期: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VEPP100波幅:较正常组均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VEPP100异常与NCV、SEP无相关性(r=0.076,P>0.05;r=0.075P>0.05).结论DR的VEP表现以VEPP100波幅降低为主;VEP检测可为临床早期诊断DR提供依据.

    作者:赵董平;陈淑清;耿旭;秦小琪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腹部经络健身与灸法对机体血液载脂蛋白的作用

    载脂蛋白主要分为载脂蛋白 A( APOA) 、载脂蛋白 B( APOB) 等 . 与血脂、冠心病关系密切 . 近年来 , 结合以往相关研究课题 [1- 2], 采用腹部经络健身及艾灸法对老年人载脂蛋白变化进行了有意的尝试与观察 .

    作者:胡淑萍;张安民;韩京;王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 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 病情重 , 病死率高 , 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 . 在新生儿期本组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与头颅 CT检查 , 为诊断 HIE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 对新生儿 HIE的形态改变和功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 , 现总结报告如下 .

    作者:臧玉萍;孔峰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眩晕症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特征

    目的了解眩晕症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分析听觉功能及脑干功能受损程度.方法采用单耳刺激,单侧记录的方法,以北京三院检测结果及(±3s)金标准为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2例眩晕症患者中,右耳脑干诱发电位BEAM异常率明显高于左耳;右耳潜伏期及峰间期延长,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对眩晕症的听功能和脑干功能判断及受损定位有一定意义.

    作者:雷丽江;洪晖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化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以西药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的血糖 , 采用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 DPN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同时还观察了电针治疗前后 DPN患者生化代谢的变化情况 , 以探讨电针治疗 DPN的可能机制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作者:李永方;李尚丽;温娟;郑利星;郭秀英;康尔竹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对我国当前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 , 我国的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在近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 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原先不可想象的 .

    作者:卜行宽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步行训练的安全性探讨

    2000年 8月~ 2001年 8月对 10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步行训练 , 与不进行步行训练的 108例心绞痛患者对比 , 观察步行训练的安全性 .

    作者:高洁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脑白质疏松的事件相关电位P3研究

    多项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脑病中35%有白质疏松(LA),其中梗死性痴呆(MID)中的LA检查率高达100%,MID的事悠扬相关电位异常已被证实,此时LA是否有改变与MID关系如何值得探讨.

    作者:石寄平;王凯旋;杨世风;李宏霞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肺康复程序与简单的医嘱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动态血压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该文对无明显并发症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患者进行 36个月的观察随访 , 目的在于探讨和验证动态血压监测 ( ABPM) 与 ISH预后的关系 .

    作者:尚广芹;于春荣;娇人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MMP-2及MMP-9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短暂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诱导的局灶脑缺血后MMP-2及MMP-9不同时相的表达以及两者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检线法制备MCAO大鼠再灌注不同时点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者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小胶质细胞、缺血神经元、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中表达,其中2d为高峰期.MMP-2在星形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其中5d为高峰期.结论在MCAO再灌注后MMP-2及MMP-9表达上调,提示两者与血脑屏障(BBB)破坏导致出血及水肿有关.

    作者:周进;张朝东;王军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新研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氧化氮的吸入和运动耐力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珠江三角州地区疗养因子对老年慢性失眠症的疗效

    珠江三角州地区有较丰富的疗养因子 , 该疗养因子有较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 文章就疗养因子对老年慢性失眠症的作用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 现报告如下 .

    作者:何本夫;罗磊;徐燎原;薛松;许军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心理行为疾病的药物疗法

    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直至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的问世,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才迈入了现代科学发展道路,奠立了此类疾病治疗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新一代非典型精神药物的开发和推出,使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又迈上了新台阶.文内对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抗焦虑药(苯二氮类药物、丁螺环酮)、情感稳定剂(锂盐、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妥泰)、抗精神病药(传统抗精神病药、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等作一概述.

    作者:袁勇贵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老年人家庭功能障碍及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调查

    保障人民群众对社区康复、医疗保健的需求是医务人员摸索和探讨的关键所在 . 现将社区内老年人在社区现状及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作调查 , 报告如下 .

    作者:王伟伟;陆建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痴呆测查的新方法:电话问卷

    目的评价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知情者问卷(informantquestionnaireoncognitivedeclineintheelderly,IQCODE)、面访和电话访问测查痴呆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DSMIV痴呆标准诊断的65例痴呆组患者和67例健康社区老年对照组进行了测查,采用盲法对相关的知情者应用IQCODE的26项版本及16项版本进行了访查.结果IQCODE面访和电话访问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91.以3.40/3.43为分界值,IQCODE面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8%和82.5%;电话访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83.6%.16项简短版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1%和81.9%.结论IQCODE是简洁、可靠、有效的痴呆测查工具,面访和电话访问都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一致性.它与MMSE结合使用,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周景升;张新卿;王丽冬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儿童孤独性障碍药物临床应用

    儿童孤独性障碍即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预后不良的精神疾病 , 因其病因不明 , 治疗方法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 文章拟从神经药理学的角度出发 , 对孤独症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 以便在临床上对孤独症的药物治疗提供裨益 .

    作者:王延祜;穆朝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