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风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栓塞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微血管密度(MVD)及坏死面积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30只Walker-256荷瘤大鼠于种植后第14 d随机分成TACE组、RI与TACE联合栓塞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经肝动脉注入:5-Fu 20 mg/kg体重加超液态碘油0.4 ml;RI 200U加5-Fu20mg/kg体重加超液态碘油0.4 ml;生理盐水0.4 ml.结果在栓塞后7 d TACE组、联合栓塞组和对照组肿瘤MVD的平均值分别为89.60±40.43、21.16±29.47和84.78±28.40.联合栓塞组MVD明显少于TACE组和对照组(P<0.01).肿瘤坏死面积TACE组、联合栓塞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TACE组、联合栓塞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RI与TACE联合栓塞可使肿瘤的MVD明显减少,但对坏死的影响与TACE无明显差别.
作者:乔连铭;冯敢生;李欣;郑传胜;梁惠民;吴汉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多发生于颌面部,查阅国内文献,未见MRI报道.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长松;陈忠;叶文钦;李云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纡曲症(VBD)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VBD患者的影像资料.21例均接受MR头颅平扫,13例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4例有强化,12例接受螺旋CT平扫.利用MRI对基底动脉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21例MRI表现为基底动脉明显扩张,直径为5~10 mm,其中13例向右扭曲延长;8例向左扭曲延长.14例有第Ⅶ、Ⅷ、Ⅺ、Ⅴ对颅神经受累症状.8例在MRI平扫中见后循环梗死灶. 结论 MRI及MRA联合应用可以清楚显示基底动脉的解剖及其与后颅凹结构的关系,显示附壁血栓和夹层动脉瘤.可作为VBD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杨天和;周乃珍;林建忠;康泰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64岁.左侧腹部肿块半年入院.超声检查:左侧腰部距皮下1 cm处可见14 cm×15 cm大小囊实性肿物,明显外突,其上缘平剑突水平,下缘平髂前上棘,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可见完整包膜.其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并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周边及内部可见少量点状血管流空信号.腹腔未探及明显积液.印象:左腰部囊实性肿物(考虑来源于腹膜后:①畸胎瘤;②神经纤维瘤).
作者:张朝利;费军;王宗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38岁.因突发头痛、呕吐,神志不清3 h急诊入院.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体检:神志不清,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偏瘫,小便失禁,左侧肢体肌力Ⅰ~Ⅱ级,肌张力亢进.
作者:沈毅强;梁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仪行在体兔正常肌肉及VX2软组织肿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的可行性及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大腿近段肌肉内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2 ml,制成肿瘤模型.分别于接种前及接种后第40 d行正常大腿肌肉及肿瘤MRI和1H-MRS成像.波谱成像序列包括单体素和多体索点解析频谱(PRESS)序列,比较不同成像条件及参数下1H-MRS曲线,在工作站上测量胆碱(Cho)/肌酸(Cr)及脂质峰(Lipid)/Cr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兔正常肌肉及VX2肿瘤1H-MRS可见Cho峰、Cr峰及Lipid峰.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VX2肿瘤组织Cho峰明显增高,Lipid峰降低.肿瘤组织与正常肌肉Cho/Cr及Lipid/Cr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兔正常肌肉和VX2肿瘤的单体素PRESS序列成像质量优于多体素PRESS序列,冠状面定位优于横断面.单体素PRESS序列半高带宽(FWHM)小于8 Hz,多体素FWHM小于12 Hz,成像质量较好.根据采集兴趣区大小,调整视野或采集次数可提高波谱成像质量.实时测定兔体温并设定为波谱成像时的系统温度值可有效避免波峰漂移.结论在体1H-MRS检查兔VX2软组织肿瘤与正常肌肉1H-MRS表现明显不同,1H-MRS有望用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优化成像条件与参数可明显提高波谱成像质量.
作者:李勇刚;王仁法;张伶;程少容;高小玲;夏黎明;王承缘;胡军武;邹明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CCHD)MRI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对38例CCHD进行双翻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DIR-FSE)、快速电影(Fast-Cine )及SE T1WI序列MRI及心脏B超检查,其中8例行X线心血管造影.分析MR成像质量及显示病变情况,并与B超及X线造影对比.23例经手术者对照手术所见. 结果 DIR-FSE的图像质量较SE T1WI的高,检出病变更确切.DIR-FSE结合Fast-cine共检出主要畸形106个及合并畸形75个,与8例X线造影有较高检出符合率(97.62%),与23例手术所见101个畸形完全一致,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较B超高. 结论黑血技术D-IR-FSE结合白血技术Fast-cine成像可准确有效地诊断CCHD.
作者:李文美;李谷买;龙莉玲;黄仲奎;叶伟;宋英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体位固定方法.资料与方法85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中,34例用真空袋固定,51例用热塑体膜固定,在CT模拟机上测量肿块随呼吸运动位移的距离大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真空袋固定组测量结果显示:Z轴方向为(1.01±0.27)cm(范围0.60~1.8 cm),X轴方向为(0.28±0.12)cm(范围0.00~0.60cm),Y轴方向为(0.35±0.12)cm(范围0.20~0.60cm);热塑体膜固定组测量结果显示:Z轴方向为(0.91±0.23)cm(范围0.50~1.30 cm),X轴方向为(0.20±0.10)cm(范围0.00~0.35 cm),Y轴方向为(0.32±0.11)cm(范围0.15~0.50 cm).经配对t检验其结果为:Z轴方向t=0.81,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轴方向t=0.28,P=0.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轴方向t=0.53,P=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应尽量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方法.
作者:彭振军;伍钢;王晔;李勤;冯敢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对肝叶进行体积测量,探讨肝硬化肝脏体积变化的规律及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对28例经临床资料、B超证实的肝硬化,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10例,C级11例以及20例正常组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仪器自身携带的软件,分别测量肝脏左外叶、方叶、右叶以及尾叶的体积,计算全肝的体积以及各个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 结果正常组肝脏的大小为(1230.74±221.78) cm3,左外叶、方叶、右叶和尾叶的大小及其占全肝的百分比分别为(186.08±51.03) cm3,(223.62±46.80) cm3,(782.87±163.29) cm3,(38.15±2.99) cm3;(15.08±3.14)%,(18.29±2.99)%,(64.43±4.28)%,(3.18±0.83)%.除尾叶外,肝硬化组与正常组各个肝叶的体积大小和/或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都有统计学差异.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各肝叶大小的变化表现为右叶和方叶逐级缩小,左外叶逐级增大,而尾叶变化不大,全肝体积缩小. 结论 16层螺旋CT能准确地测量肝脏及各肝叶的体积,肝硬化肝脏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廖锦元;黄仲奎;龙莉玲;黎宁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35岁.右膝盖疼痛半年余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盖持续疼痛,伴行走困难,口服抗炎止痛药后症状可缓解.体检:右膝关节无明显红、肿表现,右膑骨压痛明显,麦氏征(+),浮膑试验(-).实验室检查正常.X线片示:右膑骨内见一低密度影,边界清晰.
作者:罗沛霖;李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3D)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显示儿童头颈部血管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MSCT增强扫描的头颈部血管瘤患儿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外形、肿瘤血管、供血及回流血管、与颅内有无交通.结果血管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D MPR清晰显示了22例血管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其中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清晰显示16例,未显示者2例,回流静脉血管显示而供血动脉未显示者4例.2例血管瘤引流血管与颅内血管及血窦相通,余20例血管瘤与颅内无交通.结论MSCT 3D MPR技术对于血管瘤的定位,显示其大小、范围、供血和回流血管、是否与颅内相沟通等方面具有优势.是观察头颈部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宁宁;曾津津;彭芸;祁大文;孙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9岁.因右肩背部肿块8年,逐渐增大1年入院.患儿出生后不久其父母发现右肩背部多个绿豆大小肿块,质稍硬,无红肿压痛,活动度尚可,不伴发热、盗汗及咳嗽.
作者:魏军;李政旻;余辉山;陈曼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胶原酶直接注射突出组织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对76例临床确诊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经棘突间人路直接穿刺椎间盘脱出组织并注射600 U胶原酶.随访时间为半年~3年,回顾性分析随访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治愈59例,治愈率为77.6%(59/76),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9.5%(68/76).其中32例进行了MRI随访(术前、术后7 d、1个月、3~24个月).3例(3/32)MRI复查发现椎间盘变窄,17例(17/76)出现一过性下腰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棘突间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孔健;庄文权;杨建勇;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局部破坏性的肿瘤,起源于错置或残留的胚胎脊索组织.脊索瘤属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发生转移.颅底脊索瘤多发生在颅底蝶枕交界部,常见于斜坡、鞍区和中颅窝,颈静脉孔区亦可发生脊索瘤,但较为罕见.其自然病程表现为持续加重的颅底骨侵蚀以及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直接受压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由于颅底脊索瘤的位置深在而且侵犯周围骨质、神经和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其治疗是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颅底外科学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的长足发展,颅内脊索瘤的诊断及治疗取得明显进展.
作者:刘依凝;程敬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32岁.体检发现左胸腔肿块1个月,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体表皮肤无结节及癍痣,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X线胸片:示左心缘旁一类圆形约3 cm×5 cm致密影,边缘锐利,浅分叶(图1).透视下转动体位病灶与心影无法区分,余无异常.
作者:何晓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对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分别计算邻近、远离水肿区的ADC值.术后进行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邻近、远离水肿区ADC值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星形细胞瘤MMP-9表达与邻近、远离水肿区的ADC值及病理分级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邻近、远离水肿区的ADC值与MMP-9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s=0.750、0.800 (P<0.001). 结论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ADC值与MMP-9表达显著相关,测定瘤周水肿的ADC值,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MMP-9表达.
作者:邓利猛;王小宜;廖伟华;尹海波;郑发祥;刘凡;龚才桂;周高峰;陈晨;周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自主开发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图文工作站及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已相继应用于医院放射科的档案管理中.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高投人性,在中小医院尚未普及,很多放射科检查登记、档案管理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本院自2000年起应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对放射科检查实行微机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档案快速存储,检索以及工作量、检查费用和综合信息的快速准确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陆伟;程媛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36岁.10年前发现双侧阴囊空虚,余无不适.1年前发现右下腹约鹅蛋大小一肿物,呈进行性增大,入院时约拳头大小.体检:右下腹可触及约16 cm×14 cm质硬肿物,有压痛,活动性差.双侧阴囊未触及睾丸.B超示:右下腹占位性病变伴腹水.
作者:林建斌;陈敏惠;张善明;林伙英;陈华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复习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卵巢囊性肿瘤,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 结果 13例中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例(Ⅱa型),黏液性囊腺癌1例(Ⅱb型).囊腺瘤表现为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无壁结节;囊腺癌表现为不规则厚壁,间隔增厚,并有壁结节,软组织成分多.术前CT诊断正确11例(84.6%),误诊2例(15.4%). 结论 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良、恶性卵巢囊腺性肿瘤上有价值.
作者:徐海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巨块型肝细胞癌内血供的螺旋CT征象和超声征象进行对照研究. 资料与方法分析对照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61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内血供的螺旋CT和超声征象,并选取29个病理点进行影像征象与病理的点对点对照. 结果 (1)61例病灶中,CT显示肿瘤血管粗多者26例,其中超声显示为血供丰富者20例,较丰富者5例,稀少者1例;CT显示肿瘤血管细多者26例,其中超声显示血供丰富者13例,较丰富者9例,稀少者4例.(2)CT显示肿瘤血管粗多者26例中,超声显示19例为低回声;CT显示肿瘤血管细多者26例中,超声显示11例为高回声. 结论巨块型肝细胞癌瘤内血供的螺旋CT和超声征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作者:郑可国;沈静娴;许达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