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科;付根;谢光辉
患者男,63岁.1年前因消瘦、乏力人院.20余年前因贫血曾输血2次(量不详).体检:贫血貌,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清铁蛋白1718 ng/ml(正常值22~312 ng/ml).谷丙转氨酶85.10 U/L,谷草转氨酶103.38 U/L;血糖、血脂正常.红细胞4.11×1012/L,血红蛋白80 g/L.
作者:张峻;李强;张家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纡曲症(VBD)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VBD患者的影像资料.21例均接受MR头颅平扫,13例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4例有强化,12例接受螺旋CT平扫.利用MRI对基底动脉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21例MRI表现为基底动脉明显扩张,直径为5~10 mm,其中13例向右扭曲延长;8例向左扭曲延长.14例有第Ⅶ、Ⅷ、Ⅺ、Ⅴ对颅神经受累症状.8例在MRI平扫中见后循环梗死灶. 结论 MRI及MRA联合应用可以清楚显示基底动脉的解剖及其与后颅凹结构的关系,显示附壁血栓和夹层动脉瘤.可作为VBD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杨天和;周乃珍;林建忠;康泰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CCHD)MRI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对38例CCHD进行双翻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DIR-FSE)、快速电影(Fast-Cine )及SE T1WI序列MRI及心脏B超检查,其中8例行X线心血管造影.分析MR成像质量及显示病变情况,并与B超及X线造影对比.23例经手术者对照手术所见. 结果 DIR-FSE的图像质量较SE T1WI的高,检出病变更确切.DIR-FSE结合Fast-cine共检出主要畸形106个及合并畸形75个,与8例X线造影有较高检出符合率(97.62%),与23例手术所见101个畸形完全一致,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较B超高. 结论黑血技术D-IR-FSE结合白血技术Fast-cine成像可准确有效地诊断CCHD.
作者:李文美;李谷买;龙莉玲;黄仲奎;叶伟;宋英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对肝叶进行体积测量,探讨肝硬化肝脏体积变化的规律及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对28例经临床资料、B超证实的肝硬化,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10例,C级11例以及20例正常组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仪器自身携带的软件,分别测量肝脏左外叶、方叶、右叶以及尾叶的体积,计算全肝的体积以及各个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 结果正常组肝脏的大小为(1230.74±221.78) cm3,左外叶、方叶、右叶和尾叶的大小及其占全肝的百分比分别为(186.08±51.03) cm3,(223.62±46.80) cm3,(782.87±163.29) cm3,(38.15±2.99) cm3;(15.08±3.14)%,(18.29±2.99)%,(64.43±4.28)%,(3.18±0.83)%.除尾叶外,肝硬化组与正常组各个肝叶的体积大小和/或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都有统计学差异.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各肝叶大小的变化表现为右叶和方叶逐级缩小,左外叶逐级增大,而尾叶变化不大,全肝体积缩小. 结论 16层螺旋CT能准确地测量肝脏及各肝叶的体积,肝硬化肝脏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廖锦元;黄仲奎;龙莉玲;黎宁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的CT征象.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宫外孕的临床和CT资料. 结果 25例宫外孕中可见25个胎囊,其中胎囊破裂20例,未破裂5例.不规则变形15例,囊内出血、机化12例,囊周及盆腔积血12例,腹腔积血2例,胎囊内条带状密度3例,囊壁上结节状胚芽结构4例,斑点状、花环状强化4例;CT增强扫描胎囊周围供应血管增多、增粗,并植入胎囊内5例. 结论附件区囊性包块内,条带状血管植入及结节状胚芽结构是诊断宫外孕的直接征象;高密度厚壁小胎囊,是胚胎停止发育的间接征象,其中胎囊内斑点状高密度出血机化是胚胎死亡的直接征象;囊壁不规则增厚,囊内密度不均,斑点状结节或花环状强化,周围血管变细、中断伴有远端扭曲扩张,是陈旧性宫外孕死胎征象;胎周及盆腔内高密度出血是宫外孕破裂的征象.
作者:张世科;付根;谢光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仪行在体兔正常肌肉及VX2软组织肿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的可行性及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大腿近段肌肉内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2 ml,制成肿瘤模型.分别于接种前及接种后第40 d行正常大腿肌肉及肿瘤MRI和1H-MRS成像.波谱成像序列包括单体素和多体索点解析频谱(PRESS)序列,比较不同成像条件及参数下1H-MRS曲线,在工作站上测量胆碱(Cho)/肌酸(Cr)及脂质峰(Lipid)/Cr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兔正常肌肉及VX2肿瘤1H-MRS可见Cho峰、Cr峰及Lipid峰.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VX2肿瘤组织Cho峰明显增高,Lipid峰降低.肿瘤组织与正常肌肉Cho/Cr及Lipid/Cr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兔正常肌肉和VX2肿瘤的单体素PRESS序列成像质量优于多体素PRESS序列,冠状面定位优于横断面.单体素PRESS序列半高带宽(FWHM)小于8 Hz,多体素FWHM小于12 Hz,成像质量较好.根据采集兴趣区大小,调整视野或采集次数可提高波谱成像质量.实时测定兔体温并设定为波谱成像时的系统温度值可有效避免波峰漂移.结论在体1H-MRS检查兔VX2软组织肿瘤与正常肌肉1H-MRS表现明显不同,1H-MRS有望用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优化成像条件与参数可明显提高波谱成像质量.
作者:李勇刚;王仁法;张伶;程少容;高小玲;夏黎明;王承缘;胡军武;邹明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9岁.因右肩背部肿块8年,逐渐增大1年入院.患儿出生后不久其父母发现右肩背部多个绿豆大小肿块,质稍硬,无红肿压痛,活动度尚可,不伴发热、盗汗及咳嗽.
作者:魏军;李政旻;余辉山;陈曼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83例临床疑似肠梗阻的患者,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行多平面重建成像,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 结果 83例中66例手术,对照手术病理,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肠梗阻病因诊断正确率84.8%,包括:肠道肿瘤24例,粘连性肠梗阻17例,肠扭转6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6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脐疝2例,腹股沟疝3例,阑尾炎2例,腹腔脓肿1例. 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能更清晰地显示急性肠梗阻病变,提高了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
作者:刘文瑾;张云;刘锦萍;季冬;王康;赵海庆;张润;朱荆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胶原酶直接注射突出组织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对76例临床确诊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经棘突间人路直接穿刺椎间盘脱出组织并注射600 U胶原酶.随访时间为半年~3年,回顾性分析随访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治愈59例,治愈率为77.6%(59/76),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9.5%(68/76).其中32例进行了MRI随访(术前、术后7 d、1个月、3~24个月).3例(3/32)MRI复查发现椎间盘变窄,17例(17/76)出现一过性下腰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棘突间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孔健;庄文权;杨建勇;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体位固定方法.资料与方法85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中,34例用真空袋固定,51例用热塑体膜固定,在CT模拟机上测量肿块随呼吸运动位移的距离大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真空袋固定组测量结果显示:Z轴方向为(1.01±0.27)cm(范围0.60~1.8 cm),X轴方向为(0.28±0.12)cm(范围0.00~0.60cm),Y轴方向为(0.35±0.12)cm(范围0.20~0.60cm);热塑体膜固定组测量结果显示:Z轴方向为(0.91±0.23)cm(范围0.50~1.30 cm),X轴方向为(0.20±0.10)cm(范围0.00~0.35 cm),Y轴方向为(0.32±0.11)cm(范围0.15~0.50 cm).经配对t检验其结果为:Z轴方向t=0.81,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轴方向t=0.28,P=0.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轴方向t=0.53,P=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应尽量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方法.
作者:彭振军;伍钢;王晔;李勤;冯敢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相关血管的CT征象以及预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界点、敏感性、特异性. 资料与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为A组,未出血患者30例为B组.CT检测胃冠状静脉(GCV)直径,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数量及总面积,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并选择约登指数(Youden index)高的临界点. 结果 A组GCV直径为(7.62±2.07) mm;B组为(5.57±1.43) mm,临界点为6.5 mm,约登指数为0.43.A组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数量为(4.35±1.50)支;B组为(3.10±0.75)支,临界点为4支,约登指数为0.38.A组静脉血管面积为(2.52±2.04) cm2;B组为(0.95±0.50) cm2,将临界点设定为1.10 cm2时,约登指数为0.60;临界点设为1.50 cm2时,约登指数为0.71. 结论曲线下面积(AUGROC)从高到低的是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总面积(0.92),GCV直径(0.80),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数量(0.75),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总面积作为一种新的预测出血的CT检测指标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梁晓春;王维;王小宜;刘涛;曾秋华;胡鹏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36岁.10年前发现双侧阴囊空虚,余无不适.1年前发现右下腹约鹅蛋大小一肿物,呈进行性增大,入院时约拳头大小.体检:右下腹可触及约16 cm×14 cm质硬肿物,有压痛,活动性差.双侧阴囊未触及睾丸.B超示:右下腹占位性病变伴腹水.
作者:林建斌;陈敏惠;张善明;林伙英;陈华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复习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卵巢囊性肿瘤,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 结果 13例中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例(Ⅱa型),黏液性囊腺癌1例(Ⅱb型).囊腺瘤表现为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无壁结节;囊腺癌表现为不规则厚壁,间隔增厚,并有壁结节,软组织成分多.术前CT诊断正确11例(84.6%),误诊2例(15.4%). 结论 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良、恶性卵巢囊腺性肿瘤上有价值.
作者:徐海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38岁.因突发头痛、呕吐,神志不清3 h急诊入院.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体检:神志不清,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偏瘫,小便失禁,左侧肢体肌力Ⅰ~Ⅱ级,肌张力亢进.
作者:沈毅强;梁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正常股骨中下段骨髓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强度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评价骨髓病变提供正常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将70名2~30岁正常受检者按年龄分为6组:A组(2~5岁)9例,B组(6~10岁)10例,C组(11~15岁)10例,D组(16~20岁)13例,E组(21~25岁)13例,F组(26~30岁)15例.对股骨中下段分别采用矢状位SE T1WI和单体素激发回波序列(SVS-STEAM)进行MRI扫描和1H-MRS采集.在T1WI上测量股骨干中段、下段和远侧干骺端骨髓及其相同水平相同层面邻近肌肉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各部位骨髓信号强度相对于肌肉的比值;同时分析3个相应股骨部位骨髓的1H-MRS谱线. 结果各年龄组中每一组内股骨干中段和下段骨髓信号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个部位在B组与其他各任意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F组内任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以前骨髓信号强度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其后随年龄增长信号强度变化不显著.股骨远侧干骺端骨髓信号强度在C组与A~F组中的任一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B两组间和D~F 3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以前骨髓信号强度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股骨干中下段骨髓的1H-MRS谱线在A组均为Lip1型,在B和C两组为Lip1型或Lip2型,在D~F组均为Lip2型.远侧干骺端骨髓的1H-MRS谱线在所有年龄组为Lip1型,其中F组有Lip2型并存. 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股骨中下段骨髓的MRI信号强度和1H-MRS的谱线不同,符合骨髓解剖生理学特点和骨髓转化规律,可作为股骨骨髓疾病分析的正常参考依据.
作者:高振华;孟悛非;周春香;黄兆民;张中伟;杨献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故障现象东芝ADR-1000A 500 mA数字胃肠机遭雷击后,只能透视不能点片.
作者:陈俊源;邱继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多发生于颌面部,查阅国内文献,未见MRI报道.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长松;陈忠;叶文钦;李云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3D)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显示儿童头颈部血管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MSCT增强扫描的头颈部血管瘤患儿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外形、肿瘤血管、供血及回流血管、与颅内有无交通.结果血管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D MPR清晰显示了22例血管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其中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清晰显示16例,未显示者2例,回流静脉血管显示而供血动脉未显示者4例.2例血管瘤引流血管与颅内血管及血窦相通,余20例血管瘤与颅内无交通.结论MSCT 3D MPR技术对于血管瘤的定位,显示其大小、范围、供血和回流血管、是否与颅内相沟通等方面具有优势.是观察头颈部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宁宁;曾津津;彭芸;祁大文;孙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其发生率及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生命健康.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可活体反复观测评价脑功能代谢及血流情况,有利于制订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为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比拟.TBI包括创伤造成的原发性脑损伤和一系列由分子及细胞触发的级联反应造成的继发损害.
作者:王双坤;戴建平;高培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35岁.右膝盖疼痛半年余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盖持续疼痛,伴行走困难,口服抗炎止痛药后症状可缓解.体检:右膝关节无明显红、肿表现,右膑骨压痛明显,麦氏征(+),浮膑试验(-).实验室检查正常.X线片示:右膑骨内见一低密度影,边界清晰.
作者:罗沛霖;李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