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娟
烧伤创面的有效处埋是促进创面尽快愈合的重要环节。辐照猪皮作为一种生物敷料,具有保护创面,减少感染,止痛的作用,同时还能保持创面的湿度,温度,减少创面水分渗出和电解质蛋白质丢失,减轻创面水肿,促进上皮生长等作用。
作者:沈崇金;温裕庆;陈晓真;许绍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编者按:本刊在2001年第1(下)期上首次推出了“问题与解答”这个栏目后,许多读者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并且也把自己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以求解惑。为此,这一期本刊就其中的12个问题予以解答。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应用小针刀并穴位封闭治疗偏头痛42例,与应用西比灵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子文;郭爱云;郭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在人还未出生的时候(胎生期),医生就可以对某种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可进行外科治疗,从而矫正畸形、修复缺损,待手术完毕,再把胎儿还纳子宫,使胎儿正常发育,待其成熟后娩出。此时不仅崎形或缺损得以矫正,而且连瘢痕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胎儿外科。当今的医院儿科还只是从新生儿开始,在不久的将来,在妇产科和儿科之间,将出现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胎儿学科。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放线菌酮对损伤脊髓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均致以重度脊髓损伤,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放线菌酮治疗组(n=15)。分别在蛛网膜下腔给予生理盐水20μl或放线菌酮30μl。并观察体重变化、局部血流量、凋亡细胞原位标记、神经功能评价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局部血流量、体重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存活率、神经功能评分、残余神组织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放线菌酶可能是通过对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断来发挥对损伤脊髓组织保护作用。
作者:傅强;侯铁胜;鲁凯伍;李明;赵杰;石志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将139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B组49例,C组37例,分别于术后次日口服维生素C、消炎痛和布洛芬。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异位骨化发生率A组与B组、C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1),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全髓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发生。
作者:赵廷宝;范清宇;唐农轩;刘晓平;周银;怀居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其中多数造成不同程度的畸形,笔者从1989年~1999年,采用“海洋牌”伤科接骨片配合锻炼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妙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自1995年2月~1996年10月采用骶管注射疗法共治疗腰腿痛患者40例,报告如下。
作者:曾文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自1989年6月~2000年6月采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8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印;王海荣;马爱珍;张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数骨折病人均需外固定,外固定拆除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自1989年以来,以自拟消肿止痛汤,外洗患侧关节,配合关节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5年以来,我们用小切口复位单侧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闭合骨折25例,无1例肌萎缩及膝关节僵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延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指背侧岛状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软组织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本组32例38指术后介入相关常规护理、心理支持与手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手功能康复训练后显著于训练前(P<0.01)。结论康复训练是保证食指背筋膜皮瓣的成活,重建手功能的关键措施。
作者:徐西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制备华尔乐擦剂观察其在瘢痕止痒中的疗效。方法在临床单用华尔乐擦剂,外涂,2次/d,连续7d的同时,用旋光度测定法测定主药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结果 (1)华尔乐擦剂临床应用中对瘢痕瘙痒有效率≥90%;(2)在试验浓度1~20mg·ml-1范围内旋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0%,RSD为0.92%,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制备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汤少明;黎奔;罗少军;吴志华;吴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创伤、感染及肿瘤切除均可造成节段性骨缺损,寻找理想的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方法是骨科长期致力解决的课题。骨移植术是其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目前骨移植术包括:(1)自体骨移植(包括游离骨移植及带血循骨移植);(2)异体骨移植;(3)异种骨移植;(4)人工骨移植。随着近年组织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上述骨移植材料与以BMP为代表的骨生长因子复合,或与自身骨髓、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论何种骨移植,其对骨缺损修复机理涉及3种生物学功能:(1)骨传导作用,即作为桥梁支架使宿主组织长入和新骨沉积[1];(2)骨生成作用,提供具有直接成骨潜能的组织细胞[2];(3)骨诱导作用,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成骨[3]。
作者:袁志;胡蕴玉;马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不仅要成功的抢救大面积、特重度烧伤病人,我们还应注重提高烧伤患者的生命质量。烧伤患者虽经抢救脱离险境,但所造成的生理、心理损害均影响烧伤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淑兰;刘秀荣;彭建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4例成人腰椎退行侧凸,采用短节段中华长城、CD或AF撑开凹侧一般3~4个椎体,使脊柱基本达到生理行纵向直立位。选择合适直径的椎间植骨融合器(BAK Cage)从后路45°角置入椎体间隙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4例腰痛完全消失,神经症状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2年,复发3例,经保守治疗均有所缓解。结论腰椎退行侧凸经手术治疗可以大限度减轻病人腰椎及下肢神经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樊伟林;路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在临床中摸索出一套简便易学的颈椎操,嘱病人在家中自行实施锻炼,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似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接种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后,一定设计的三维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无纺网在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中的降解性。方法取乳兔肋软骨细胞,接种于PGA支架材料上,经体外培养,体内皮下种植或修复软骨缺损,一定时间取材,观察PGA纤维在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软骨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可见基质产生,未见纤维降解迹象;体内种植或修复软骨缺损4周后,新生软骨内仍有较多PGA纤维;8周时PGA纤维已基本消失;12周软骨细胞成熟,基质分泌丰富,未见任何PGA存留迹象。结论一定设计的PGA无纺网在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中适合其生物降解性要求。
作者:孙安科;陈文弦;李东军;崔鹏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介绍肌皮瓣在修复严重慢性放射性溃疡的经验。方法自1982~1999年应用胸大肌、腹直肌、斜方肌、背阔肌、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等肌皮瓣修复严重慢性放射性溃疡。结果临床应用14例皆获成功,肌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伤口延期愈合,余皆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5年,溃疡无复发。结论以血运良好的肌皮瓣修复慢性放射性溃疡,既可充填修复清创后的组织缺损,又能够增加创面局部血运,是修复慢性放射性溃疡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邢新;李军辉;欧阳天祥;季正伦;张明利;郭恩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3年以来,采用中药离了导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64例,女56例,年龄24~71岁,以青壮年多见。病程1d~2个月。生活失去自理45例,卧床者75例,所有的病例均经CT扫描,96例椎间盘侧突型,24例椎间盘前突型,62例合并椎管狭窄。120例患者均有下腰痛及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麻木、胀痛及功能障碍等症候群的特点。
作者:翟林伟;叶青;李红姬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