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张云亭;陈述花;安同岭;李萍;孙志华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对33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TurboFLASH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获得对比剂首过期曲线的大斜率(SSmax)和Tm1两参数.术后取病检分别进行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及MVD.将VEGF表达与SSmax、Tm1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SSmax或T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SSmax与VEGF表达程度成正相关,rs值为0.68;Tm1与VEGF表达程度成负相关,rs值为-0.697,P值均<0.001.VEGF表达程度与MVD存在相关性. 结论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程度与SSmax、Tm1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VEGF促进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对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曲线分析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
作者:廖伟华;王小宜;刘凡;彭仁罗;姜新雅;陈长青;王润文;李季龙;周高峰;周建华;付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概述纵隔是连接胸腔、颈、腹腔之间的重要通道,深藏于骨性胸廓及两肺之间.纵隔囊性肿物指发生在纵隔内边界清楚、内含液体的肿块.约占纵隔肿物的18%~20%,大部分为先天性或良性病变,包括前肠囊肿(支气管囊肿、肠源性囊肿、神经肠源性囊肿)、心包囊肿、胸腺囊肿、淋巴管瘤、胸导管囊肿及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等.
作者:李琳;罗斗强;石木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女,49岁.主因渐进性鼻塞1年,加重伴右眼突出、视物模糊2个月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并渐进性加重,伴头钝痛,右侧鼻腔曾少量出血2次.2个月前鼻塞呈持续性,伴右颊部麻木,视物模糊,右耳听力差.体检:右眼球突出,运动可,视物模糊.外鼻无肿胀、畸形.右鼻腔内充满灰白色、表面欠光滑、柔软触之较易出血之肿物,鼻腔黏膜红,鼻中隔向左推移.双鼓膜完整,内陷,无渗出.双颌下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贾丽英;冯平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MR对比剂静脉内注射、膝关节腔内弥散关节造影的可行性研究并寻找佳检查参数. 资料与方法选取膝关节正常者24名,按常规方法进行扫描后再将其分为运动组和未运动组.每组再分为3小组.3个小组分别从静脉注入不同剂量的Gd-DTPA.注射完后未运动组受检者静卧于检查床,进行延迟扫描;运动组步行10 min后再进行扫描,并进行延迟.扫描结束后,对平扫和增强图像中的关节腔周围组织及关节腔内信号进行测量.采集后的数据按组归类,并进行统计处理,观察对比剂注射后关节腔内信号增加程度并选取佳检查方法. 结果弥散法膝关节造影可使关节腔信号强度明显增加,与周围组织产生明显信号差,以采用注射剂量为0.2 mmol/kg体重,注射后受检者正常步行10 min后造影效果佳. 结论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可起到关节造影的效果,造影效果良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晓春;沈钧康;杨永生;陆之安;钱铭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24岁.颈部持续性疼痛伴左上肢麻木1个半月,症状日渐加重入院.体检:上颈部软组织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局部皮肤温度不高,无表浅静脉怒张.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略增高,血常规无特殊.
作者:陈惠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认识周围型小肺癌(SPLC)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中的基本征象,探讨MPR配合多层螺旋CT对SPLC基本征象的检出作用. 资料与方法搜集病理证实的SPLC 31例,良性小结节22例.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处理,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对比分析. 结果 (1)SPLC的分叶征,棘突,毛刺征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在MPR中检出率高于横断薄层扫描.(2)MP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其优势.(3)MPR能较真实地测定病灶大小. 结论 MPR能克服横断扫描角度限制,配合新的多层螺旋技术达到各向同性成像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可以为SPLC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陈广;马大庆;李铁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地研究26例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其中合并肝癌8例.26例中有12例行CT平扫,6例行CT增强扫描;26例均行MRI平扫,18例行Gd-DTPA增强MRI,10例行超顺磁性氧化铁(菲立磁)增强MVI.临床实验室检查中,除8例合并有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显著增高外,其余18例甲胎蛋白均正常.结果26例中12例结节灶直径<1 cm,8例在1~3 cm,6例>3 cm.MRI表现:12例直径<1 cm的结节灶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Gd-DTPA和菲立磁增强与正常肝实质呈同步强化,在CT上呈高密度改变.结节灶直径1~3 cm的8例中,5例结节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强化同前;另3例在T1WI呈低信号的结节,在T2WI呈高信号,其强化与正常肝实质不同步,在菲立磁增强扫描中呈高信号;CT平扫均呈等密度.6例直径>3 cm的结节中2例在T1WI、T2WI均呈等高信号,菲立磁增强扫描呈高信号,Gd-DTPA增强MRI示巨大结节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信号高;4例在T1WI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菲立磁增强扫描呈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巨大结节无强化,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信号低,有时可见血管经过巨大结节表面.CT显示6例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I上可见1例“结中结”征.结论肝硬化再生结节在MRI上能较好地与肝细胞癌鉴别,但较难与退变结节鉴别.退变结节在T2WI不呈高信号,而肝细胞癌呈高信号,以此可作区别.此外,良性退变结节菲立磁增强T2WI呈低信号.
作者:徐海波;孔祥泉;熊茵;张向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24岁.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听力减退并进行性加重,无明显耳鸣.近1个月来伴有右侧面部麻木,右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呕吐.
作者:林志春;陈燕萍;张雪林;赵云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MRI表现特点. 资料与方法对13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行头颅MRI常规扫描和Gd-DTPA增强扫描,分析脑膜癌病患者的MRI表现. 结果 MRI常规扫描脑膜均未见异常.增强后,按脑膜强化的部位分:硬脑膜-蛛网膜强化1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2例,混合型强化8例;按脑膜强化的形式分:线型强化7例,混合型强化4例,无单纯结节型强化.2例脑膜无任何形式强化的患者,其中1例腰髓增强MRI检查见硬脊膜线型强化.其他影像学表现为脑沟回消失、侧脑室增大、交通性脑积水等. 结论国内脑膜癌病患者的MRI表现与国外不一致,国内患者更适合采用脑膜强化的形式分类方法,增强MRI检查在显示脑膜异常方面极为敏感,对诊断脑膜癌病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建华;李焰生;赵忠新;赵瑛;黄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肺隔离症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肺隔离症9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薄层增强扫描. 结果 9例均位于肺下叶后基底段,病变呈囊实性5例,囊性及实性各2例,9例均在薄层增强扫描上显示异常体循环供血血管. 结论肺隔离症主要表现为肺下叶后基底段的囊性、实性或囊实性的软组织影,CT增强扫描发现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动脉可以确诊.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异常供血动脉的显示率.
作者:杨学东;乔炳龙;郝大鹏;路晓东;彭传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等特点.近年来,多种微创物理治疗技术,如射频消融,经皮激光热疗,微波消融,冷冻治疗,乙醇注射治疗及化疗栓塞等均逐渐应用于临床.
作者:颜荣华;袁友红;肖恩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50岁.自幼发现右头顶部包块,质地较硬,逐渐增大,20年后肿块中间变软.因突发头晕、恶心2 h急诊入院.体检:右顶部可触及一约7.0 cm×7.0 cm大小肿物,中间质软,周围骨性硬度,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作者:鲁飞虎;敖国琨;何宝明;李自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65岁.主因左上腹部隐痛伴不适入院.体检:左上腹可触及一6.0 cm×5.0 cm×5.0 cm大小、质地中等的肿块,尚活动.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于脾肾之间可探及一5.9 cm×5.9 cm×5.2 cm大小低回声肿物,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胃肠明显受压.
作者:田锦林;任金武;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儿女,3岁.自幼咳嗽、气喘,曾按气管炎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检无特殊.CT扫描:前纵隔可见一巨大软组织占位,密度不均,低密度区CT值-100~77 HU,上界自胸廓入口,下界至膈顶,病变占据大半右下胸腔,纵隔血管受压明显.增强扫描病变软组织内可见点状及条状血管影,CT值85 HU,软组织无明显强化,病变与纵隔血管及胸壁间脂肪间隙消失.在下胸腔内病变延伸至心脏两侧,与心包分界不清,膈肌下移(图1).初步诊断:纵隔肿瘤,畸胎瘤?胸腺脂肪瘤不除外.
作者:李彩英;李如迅;王亚宁;许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74岁.上腹部憋闷不适,进食后左上腹疼痛2月余.体检:一般情况较差,慢性病容,贫血貌,左上腹可触及包块.X线胃肠造影及胃镜检查均未发现病变.B超:左上腹探及一囊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与胃及胰腺界限不清,考虑来自胰腺可能性大.CT检查:左上腹见一较大混杂密度肿块,约18 cm×15 cm×12 cm大小,CT值20~30 HU,边界较规则,其前缘与胃体部界限不清,后缘与胰腺关系密切;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图1、2).
作者:陆毅;付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X线平片、CT、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隔离的肺组织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 结果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囊状或团状高密度影及支气管扩张样改变,CT、MRI可发现部分异常供血动脉,血管造影均能发现供血动脉,经异常供血动脉采用不锈钢圈栓塞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随访6个月~1年,症状未再复发. 结论在影像诊断方面,X线平片难以确诊,CT、MRI可部分确诊,而DSA检查是肺隔离症诊断的金标准.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义;田建明;曾宪强;陈炜;黄理华;杨继金;叶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假性软骨发育不良属罕见的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我院发现1例,10年(4~14岁)后照片复查.
作者:吴文娟;刘向东;李海涛;王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33岁.因近距离腹部正面枪击伤30 min入院紧急手术治疗.手术所见:于前胸壁见直径约3 cm裂口,剖腹探查于冠状韧带与镰状韧带交界处肝表面见5 cm×7 cm破裂口,并见活动性出血,阻断肝门部,出血得到控制.探查右肾窝见一血肿,张力低,遂经肝脏破口填入大量明胶海绵,出血得到控制.
作者:刘永久;龚文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肿瘤的CT特征. 资料与方法搜集1995~2002年间26例做过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CT所见,评价CT对诊断卵巢病变的意义. 结果卵巢良性肿瘤19例,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15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例.卵巢恶性肿瘤7例,其中卵巢卵黄囊瘤3例,卵巢恶性畸胎瘤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 结论 CT是目前诊断卵巢病变较好的影像学方法,特别是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内钙化及脂肪成分的显示,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玉珍;范国平;周莺;薛建平;朱礼华;李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TRAS患者的血管造影表现,并根据狭窄的部位以及狭窄对介入治疗方法的影响进行分型. 结果 25例TRAS患者,动脉造影共显示了36处狭窄.狭窄程度为50%~95%[(77.7±13.1)%],长度为0.2~3.2 cm[(0.8±0.6) cm].属Ⅰ型狭窄(移植肾动脉开口部狭窄)14例,Ⅱ型狭窄(移植肾动脉主干狭窄)6例,Ⅲ型狭窄(移植肾内动脉分支狭窄)5例. 结论通过血管造影明确TRAS的类型,可以为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技术成功率的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梅雀林;李彦豪;何晓峰;陈勇;卢伟;赵剑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