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胖症的遗传学研究

陈海燕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分子遗传学, 相关基因, 进展综述, 环境因素, 发生机制, 发病率, 学者
摘要:年来 , 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球急剧增加 , 多数学者认为 , 本症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 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寻找肥胖相关基因 , 试图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该症的发生机制 , 现将此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儿 Vojta姿势反射结果、相关因素分析及探讨

    目的探讨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在高危儿早期干预工作中的诊断价值 . 方法随机选取高危儿 100例设为高危儿组 , 并设正常对照组 61例 , 进行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及相关因素调查 ,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 结果高危儿组异常姿势反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结论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在高危儿早期干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开展早期神经反射筛查工作是十分可行且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作者:陈非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来自阿姆斯特丹的新报道 - -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世界大会

    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ISPRM)第一次世界大会于 2001年 7月 7日~ 1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RAI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 这是国际两大康复医学组织 , 即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ISPMR)和国际康复医学会 (Internation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IRMA)合并后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 来自 70多个国家的 10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大会收到的论文 800余篇 . 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特理医学与康复分会都组团参加了会议 . 2001-04-23

    作者:王茂斌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记忆损害在精神分裂症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 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残缺的主要症状之一 .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考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是现代治疗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 有研究表明 : 药物加重认知损害实际上是一种副作用 . 如苯二氮类降低觉醒水平损害工作记忆和回忆 ; 抗胆碱药可损害记忆和执行功能 ; 传统抗精神病药阻断 D2受体 , 降低注意广度及瞬间记忆和短期记忆 , 进一步损害执行功能 [1]. 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利培酮则不加重甚至改善认知功能 [2]. 为进一步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 进行了如下研究 .

    作者:丁瑛;宋海东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电针的不同脉冲电流波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电针的 3种不同脉冲电流波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简称腰突症 )的效果 . 方法将 820例腰突症分为电针 1组连续波组 490例 , 2组疏密波组 220例和 3组断续波组 110例 . 各组患者在统一接受针刺治疗后 , 再分别按组接受不同脉冲电流波形的刺激治疗 , 终观察不同电流波形的治疗效果 . 结果总有效率 1组为 99.80% , 2组为 96.36% , 3组为 94.55% ; 结论电针的连续波是治疗腰突症的佳电流波形 .

    作者:孟庆越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高频透热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高热疗法 (hyperthermia)治疗恶性肿瘤 , 早在 1866年 , Busch发现高热可以用于治疗肿瘤 , 并开始对不宜手术的癌症患者应用人工高热技术进行治疗 . 1962年 , Crile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了高热治疗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 20世纪 70年代 , 我们将高频透热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

    作者:郭新娜;赵彼得;彭楠;李建人;张珍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介绍一种电疗与温热疗法结合的装置

    直流电疗机、低频电疗机或中频电疗机

    作者:熊青山;付红艳;郑龚云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康复治疗

    1对象与方法 患者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42~ 70岁 ,平均 56.75岁 . 糖尿病 2~ 10年 ,血糖 7.8~ 17.5 mmoL/L,平均 11.5 mmoL/L,其中 10 mmoL/L以下 4例 ,10 mmoL/L以上 8例 . 单眼动眼神经麻痹 7例 ,单眼外展神经麻痹 5例 . 12例患者均经内科、神经科、耳鼻喉科检查 ,除因血糖高诊为糖尿病外 ,均未见其它异常 . 头颅 CT均正常 .

    作者:范桂敏;杜振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紫外线与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 86例

    紫外线与 OMEGA- 2001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 , 现报道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 86例 , 观察组 46例 , 男 26例 , 女 20例 , 年龄 56~ 81岁 , 病程 2~ 7 d. 对照组 40例 , 男 18例 , 女 22例 ; 年龄 60~ 80岁 , 病程 2~ 10 d. 两组疱疹分布于肋间神经区域 47例 , 坐骨神经区域 23例 , 三叉神经区域 11例 , 臂丛神经区域 5例 . 方法 : 观察组先采用国产 HANAUS500PL- 10全波段立地式紫外线治疗仪 , 照射皮损区及脊柱旁相应的神经根区 . 皮损区从Ⅲ级红斑量开始 , 第 2次照射量视病情增减 , 脊髓神经节照射是在相应的脊椎部 10 cm× 8 cm照射野 , 从Ⅱ级红斑量开始 , 每次增 2个生物剂量 , 剂量要准确 . 每日或隔日 1次 , 5次为 1个疗程 . 同时采用英国产 OMEGA- 2001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 用 46点集束式输出端进行片状照射 , 照射皮损区及脊柱旁相应的神经根区 , 46点集束式输出端含 6种波长 : 660 nm、 820 nm、 870 nm、 880 nm、 940 nm 和 950 nm,平均功率密度 75 mw/cm,照射面积 10 cm, 1次 /d, 5~ 10次为 1疗程 .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方法治疗 . 对照组采用皮肤科常规治疗方法 , 疱疹局部涂擦炉甘石洗剂 , 口服威力宁 , 吗啉双胍 , 无环鸟苷滴眼液 , 维生素 B族药 , 以及疼痛难忍时给予消炎痛等 . 所有患者治疗 1个疗程 10d后观察疗效 .

    作者:李玲;金少德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手法与特定电磁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蔡东旭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在基层医院使用

    自 2000~ 2001年对住院治疗的 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 用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 , 取得较好疗效 , 报告如下 .

    作者:朱伟东;张秋子;黄凌;杨泽婉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理。方法 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治疗组(脑反射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达 97.5%和 87.1%,治疗组治愈率 82.1%,对照组为 9.7%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P<0.01)。结论脑反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其伟;孙健;孙淑芳;姜桂玲;李修彬;闫英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现代康复》等83种报刊被确定为第二批医药专业媒体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与手功能的强化训练

    目的探讨偏瘫上肢运动功能与手功能恢复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 方法 17例偏瘫患者接受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及结合适量的强制性运动训练法 . 结果治疗后上肢及手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P<0.001),Barthel指数也明显提高 (P< 0.001). 结论早期介入上述训练法对改善偏瘫上肢与手功能切实有效 . 在日常生活中不应以健侧代偿为主 , 急于利手的转换 , 而应尽量多使用患侧 , 以便及早大限度发挥患侧上肢的残存功能 .

    作者:蒋小毛;姚保龙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目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现代康复杂志社第4届编辑委员会成员简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社区内冠心病患者 6周康复锻炼方法指导

    通过对社区内 86例出院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 , 收到良好的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收稿日期 : 2001- 06- 20

    作者:曹立娟;栾惠丽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 5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和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效果 . 方法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2版的修订版诊断 , 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 178例脑卒中病人 , 分析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病程长短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发病率的关系 . 对抑郁症患者使用综合治疗 . 结果 178例脑卒中患者抑郁症发病率 29.2%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病变性质无关 , 而与年龄、病变部位、病程长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 治疗有效率 84.6% .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 , 影响因素多 , 抗抑郁治疗疗效显著 .

    作者:宋道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

    疗在综合性医院 , 脑卒中往往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 但是 , 脑卒中伴发的精神卫生问题 , 如脑卒中后抑郁 ( Paststroke depression,PSD) 尚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 . 为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现对 PSD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

    作者:黄承繁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奥托博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难度预测性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治疗难度及治疗中的解决方案 . 方法以抑郁症患者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指标为研究重点 , 从中找出治疗难度的预测性指标 , 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有关治疗难度的解决方案 . 结果抑郁症的发病与人格和应激因素有关 , 造成治疗难度的 MMPI指标有社会内向、内在适应、心理资源、依赖性等 . 临床上要从患者的人格入手解决治疗的问题 . 结论抑郁症治疗难度较大 , 复发率高 , 因此 , 治疗上要注重心理分析 , 从人格上解决治疗的问题 .

    作者:郭克锋;关菊香;朱银星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