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影像诊断和溶栓治疗

张立仁;吴旬;谈非;孙静;张欣虎;王世华;吴继东;靳雨峰

关键词:血栓, 肠系膜静脉, 血管造影术, 放射学, 介入性
摘要:目的报告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初步经验.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2岁.原发疾患分别是肾病综合征、肝细胞性肝癌、胰腺炎和剖宫术后.2例有腹部超声检查.4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SMA)插管造影诊断为MVT.随后留置导管,直接实施尿激酶灌注溶栓及抗凝.结果 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是:(1)SMA及其分支痉挛和显影时间延长.(2)肠系膜上静脉(SMV)延迟显影或几乎不显影.(3)SMV主干或较大分支内的充盈缺损.(4)肠壁增厚,肠腔内对比剂存留和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尿激酶(或组织溶栓剂)和肝素治疗后3~10天复查,上述征象消失,SMV显影时间正常,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亦改善,免去了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SMA造影为临床怀疑MVT时直接观察SMV血流状态的准确诊断手段,并可同时实施经SMA导管尿激酶灌注溶栓及观察疗效.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囊性肾癌的CT、超声影像分析(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CT和超声表现.结果 CT及超声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主要特点为囊壁及分隔的不规则增厚、囊壁结节、钙化,囊液混浊,实性部分增强后强化,实性部分或分隔上出现彩色血流.结论 CT及超声检查对囊性肾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不典型者可误诊为良性囊肿,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作者:李萍;房世保;路晓东;范玉英;孙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属支架、内涵管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95例实施经皮穿肝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其中61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支架组),34例置入10F塑料内涵管(内涵管组).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或至少术后1年.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支架开通率.结果支架组患者的30天死亡率(6/61,9.8%)低于内涵管组(9/34,26.5%,P<0.05).支架组30天再阻塞率(15.0%)和并发症发生率(16.4%)均明显低于内涵管组(分别为32.4%和29.4%,P<0.01).支架组中位开通期(230天)和中位生存期(224天)明显长于内涵管组(分别为90天和94天,P<0.01).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临床疗效优于内涵管置入术.

    作者:郭元星;李彦豪;陈勇;陈平雁;罗鹏飞;李勇;单鸿;姜在波;李铁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弥漫性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一例

    患者男,27岁.左腰腹部胀痛半个月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偶有尿频和排尿困难.左肾区叩击痛,左上腹部轻压痛.尿培养:大肠杆菌(+).B超提示左肾下极占位性病变.

    作者:吕永革;王建华;罗帝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类鼻疽肝脓肿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经血培养和类鼻疽抗体检查证实的类鼻疽肝脓肿患者2例,均行腹部CT检查.结果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有以下特点:肝内多发小脓肿聚集成蜂窝状,小脓腔直径约2~3mm,常伴有多发脾脓肿.结论类鼻疽肝脓肿确诊一般依赖病原体鉴定,但出现CT高度怀疑的征象对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传资;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右支气管动脉异位源于右胸廓内动脉一例

    患者男,58岁.因咳嗽大咯血急诊收入院.查体:血压90/70mmHg,右下肺满布湿罗音,心率110次/min.实验室检查:Hb 70g/L.X线平片及胸部CT平扫意见:右肺感染,考虑为肺结核合并感染,右侧支气管扩张.

    作者:黄为宁;曹长健;王劲琪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脾脏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患者女,60岁.胸背痛1年余,发现左上腹无痛性包块半年.查体:左上腹膨隆可触及质硬包块,活动度不大,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Hb 12g,RBC 3.6×1012/L,WBC 3.2×109/L,Plt 87×109.提示脾功能亢进.

    作者:周展新;谭利华;肖恩华;尚全良;刘军;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MR导向热疗的温度监测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介入MR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特别是开放式磁体技术的出现和快速成像技术的进步,使MR引导下的介入性治疗得以发展[1].与传统的X线透视、CT和超声相比,MR具有许多的优势:(1)无辐射;(2)极佳的软组织分辨率;(3)任意层面成像;(4)能较准确地显示组织对热疗的反应.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MRI是唯一能将直观选择层面的实时成像与温度图相结合的成像方式[2].过去20年里,热消融外科治疗发展非常迅速,如经皮微波治疗、激光诱导热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都是对病灶的局部进行加温,使肿瘤细胞因高温而坏死.那么温度应加到什么程度,如何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尽量地杀死肿瘤细胞等等一些问题是国内外广大学者一直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的中心点就是如何准确地测温[3].为此,过去人们曾应用在病灶内插入热敏电耦的方法来测温,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这是一种有损伤的测温技术;其次,插入的探针也不可能太多,所以对加温过程中病灶温度变化的监测有局限性.若解决被加热组织的三维(包括动态)无损测温问题,则依据温度的分布就有可能计算出平均有效剂量,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资料后,就有可能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有意义的热疗措施.

    作者:张同;申宝忠;贺能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评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24例恶性,6例良性,7例炎性)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9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及灌注值,孤立性肺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时间-密度曲线大斜率/大动脉强化值.结果恶性(37.98±17.97HU)与炎性(43.86±14.2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5.65±6.43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47>0.01).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20.78%±4.14%)明显高于良性(2.00%±2.26%)与恶性(14.63%±6.22%)结节(P<0.001;P=0.021<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78.39±55.18ml/min/10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2.13±2.84ml/min/100g)与恶性(33.91±15.58ml/min/100g)结节(P<0.001;P=0.001<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9.36±9.57HU)与良性(37.73±8.39HU )结节增强前的CT值明显低于恶性(45.73±4.21HU)结节(P=0.04<0.05;P=0.014<0.05).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前的CT值无显著差异(P=0.836>0.01).结论 MSCT动态增强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慎江;肖湘生;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张沉石;陶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MRI诊断、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2例髓母细胞瘤,其中8例为原发性髓母细胞瘤,4例为髓母细胞瘤转移;8例有增强MRI扫描资料,1例作颈胸椎MRI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8例原发性髓母细胞瘤中,1例表现为两侧小脑半球多发结节状病灶,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4例病变居于第四脑室内;2例病变侵犯桥臂;1例表现为完全囊性病变.4例髓母细胞瘤转移中,1例为上颈髓内转移;1例为颈、胸椎多发椎体转移;2例为两侧大脑半球内多发转移.结论髓母细胞瘤的不典型表现可为两侧小脑半球多发病变,居于第四脑室内或侵犯桥臂、完全囊变等,其不典型转移方式可为骨转移、脑内或脊髓内转移等.

    作者:苗重昌;刘雨成;周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脐尿管肉芽肿性炎症一例

    患者男,32岁.下腹部不适,排尿时明显,伴尿频、尿急症状.查体:膀胱区深压痛.B超:膀胱前壁可见一大小约4.0cm×5.0cm的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内部实质光点分布均匀,与肠道关系密切.诊断:腹腔实性占位.

    作者:关建中;王娜;谢立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何建才;杨培金;米国强;孔祥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右肺门异位甲状腺肿一例

    患者男,29岁.干咳1个月入院.无发热、胸痛、咳血等症状.胸部正侧位X线片示右肺门上一类圆形阴影,边缘光整.右侧位示病变位于右肺门上方气管后缘(图1).CT扫描: 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后壁旁可见一结节状软组织肿块,外缘光整,大小约2.5cm×2.5cm,密度均匀,CT值57HU.肿块与支气管后壁无分界,纵隔内结构正常.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图2).MR平扫示: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后壁旁一结节状等T1长T2信号灶,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图3、4).

    作者:高建华;惠萍;张瑞平;谷洪;张茂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新生儿气胸的X线诊断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39例新生儿气胸均摄有仰卧前后位胸片,30例同时摄有仰卧水平侧位片,19例有1次或多次随访X线片,3例作胸部螺旋CT扫描.结果 39例新生儿气胸表现为内侧气胸16例,前部气胸22例,外侧气胸1例,其中伴有纵隔积气9例.结论由于新生儿多采用卧位摄片,因此其气胸与年长儿、成人的X线表现不同,气体多聚集在胸腔前部和内侧,并常伴有纵隔积气.CT能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作者:李庚武;阮珊三;鲍家启;傅燕娜;张思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改进

    目的改进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MCA)血栓形成模型,使之更适于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研究.材料与方法经雄性Wistar大鼠股静脉缓慢注入12.5mg/kg体重血卟啉衍生物的同时,用波长630nm氦-氖激光照射左侧MCA近侧段15min,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白色血栓形成.然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1h开放使其再通.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血栓的特点,MRI观察梗死灶.结果改进后的光化学方法可使MCA被照射段形成闭塞性血小板血栓;MCA供血区形成较大的梗死灶且较稳定.结论改进后的光化学大鼠MCA血栓形成模型仅夹闭双侧CCA 1h后开放,使溶栓药物到达血栓部位的途径更接近临床实际,并形成较大且稳定的梗死灶.因其造价低廉,故更适于脑梗死的溶栓研究.

    作者:崔建岭;张云亭;吴恩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MRI靶向对比剂载体的研究近况

    常规MR对比剂的应用在临床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方面较前有所提高,但仍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满足临床的需要.靶向对比剂的出现,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将对比剂的使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绝大多数靶向对比剂是由载体介导到达靶位点,这就要求载体本身与靶位点具有特异性、高度的亲和性和稳定性.

    作者:姜庆军;刘士远;肖湘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肾筋膜减压平面在腹膜后病变CT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筋膜减压平面的解剖及其在腹膜后病变CT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搜集37例腹膜后病变病例,其中急性胰腺炎23例,肾及肾周病变14例.均采用CT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在CT上均可见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肾筋膜和桥隔增厚.结论将肾筋膜减压平面分为肾前筋膜前平面、肾前筋膜后平面、桥隔旁平面、肾后筋膜前平面及肾后筋膜后平面有助于加深对腹膜后病变CT表现的理解和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胡东劲;严建春;张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Chiari Ⅰ型畸形的发病机制探讨及测量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Chiari Ⅰ型畸形的发病机制并对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利用医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OSIRIS对年龄在18岁以上、MRI资料完整、不伴颅内高压、环枕融合和颅底凹陷的27例Chiari Ⅰ型畸形病例及年龄在18岁以上、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40例(对照组)的头颅MR图像分别进行颅腔和脑实质的径线、角度与面积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Chiari Ⅰ型畸形组的枕底长与斜坡长的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后脑面积与后颅窝面积的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后颅面积与全颅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iari Ⅰ型畸形的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胚胎枕节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狭小,难以完全容纳正常发育的后脑,使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椎管.采用长径和宽径的乘积代表不规则颅腔面积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参照性.

    作者:王梅云;李树新;戴建平;程敬亮;任翠萍;张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全景片上部区域模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初探

    作者:刘江;胡望远;舒锦尔;沙水泉;肖根仕;虞升华;潘勇浩;厉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良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MRI鉴别

    目的探讨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MRI表现及其与转移性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和20例转移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MRI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I检查(矢状位、横轴位).分析两者引起的压缩骨折MRI征象,包括椎体和椎弓根的形态及信号改变、椎间盘增厚、椎体内真空现象和椎旁软组织形态.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两者在椎体和椎弓根形态及信号、椎体内真空现象、椎旁软组织形态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形态及信号,与转移瘤之间有显著差异,大多能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

    作者:王荣仁;杨振海;尹智;华锐;廉宗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Cushing's综合征肋骨假骨痂误诊一例

    患者女,29岁.主诉胸背痛,无明显外伤史.外院胸片示:两肺野多个结节影,考虑为肺转移瘤.查体:患者身材矮小,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面呈紫红色,四肢皮肤出现紫纹.

    作者:李胜国;王仁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