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气胸的X线诊断

李庚武;阮珊三;鲍家启;傅燕娜;张思宁

关键词:气胸, 新生儿, 放射摄影术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39例新生儿气胸均摄有仰卧前后位胸片,30例同时摄有仰卧水平侧位片,19例有1次或多次随访X线片,3例作胸部螺旋CT扫描.结果 39例新生儿气胸表现为内侧气胸16例,前部气胸22例,外侧气胸1例,其中伴有纵隔积气9例.结论由于新生儿多采用卧位摄片,因此其气胸与年长儿、成人的X线表现不同,气体多聚集在胸腔前部和内侧,并常伴有纵隔积气.CT能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改进

    目的改进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MCA)血栓形成模型,使之更适于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研究.材料与方法经雄性Wistar大鼠股静脉缓慢注入12.5mg/kg体重血卟啉衍生物的同时,用波长630nm氦-氖激光照射左侧MCA近侧段15min,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白色血栓形成.然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1h开放使其再通.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血栓的特点,MRI观察梗死灶.结果改进后的光化学方法可使MCA被照射段形成闭塞性血小板血栓;MCA供血区形成较大的梗死灶且较稳定.结论改进后的光化学大鼠MCA血栓形成模型仅夹闭双侧CCA 1h后开放,使溶栓药物到达血栓部位的途径更接近临床实际,并形成较大且稳定的梗死灶.因其造价低廉,故更适于脑梗死的溶栓研究.

    作者:崔建岭;张云亭;吴恩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阑尾黏液腺癌一例

    患者男,48岁.因右下腹包块半年余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3.0cm×4.0cm包块,压痛,移动度小,大小便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8.9g/L;G 0.72;L 0.25;M 0.03;RBC 4.44×1012/L;HGB 141g/L;PLT 265g/L.

    作者:李蓓;张爱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影像诊断和溶栓治疗

    目的报告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初步经验.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2岁.原发疾患分别是肾病综合征、肝细胞性肝癌、胰腺炎和剖宫术后.2例有腹部超声检查.4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SMA)插管造影诊断为MVT.随后留置导管,直接实施尿激酶灌注溶栓及抗凝.结果 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是:(1)SMA及其分支痉挛和显影时间延长.(2)肠系膜上静脉(SMV)延迟显影或几乎不显影.(3)SMV主干或较大分支内的充盈缺损.(4)肠壁增厚,肠腔内对比剂存留和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尿激酶(或组织溶栓剂)和肝素治疗后3~10天复查,上述征象消失,SMV显影时间正常,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亦改善,免去了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SMA造影为临床怀疑MVT时直接观察SMV血流状态的准确诊断手段,并可同时实施经SMA导管尿激酶灌注溶栓及观察疗效.

    作者:张立仁;吴旬;谈非;孙静;张欣虎;王世华;吴继东;靳雨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15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作非增强螺旋CT扫描,不口服或结肠内灌注对比剂,层厚10mm,Pitch 1,扫描范围从L3椎体至耻骨联合.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增粗横径超过6mm,或阑尾结石同时伴有阑尾周围的炎性改变.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发现56例真阳性,49例真阴性,7例假阴性和3例假阳性.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4%,准确性为91%,阳性预测值为95%,阴性预测值为88%.49例无阑尾炎患者中,CT发现其他病变22例(45%).结论非增强螺旋CT扫描,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有无急性阑尾炎,而且还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其他各种病变.

    作者:周根泉;何之彦;刘爱群;李征宇;张悦萍;张贵祥;缪竞陶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32岁.左上肢麻木5天,加重伴双下肢麻木3天.查体:左上肢肌力较健侧差,躯干自乳头上3cm以下无感觉,左下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无异常,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消失,膝跳反射亢进.

    作者:胡必富;李文艳;章万勇;汪军;王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脐尿管肉芽肿性炎症一例

    患者男,32岁.下腹部不适,排尿时明显,伴尿频、尿急症状.查体:膀胱区深压痛.B超:膀胱前壁可见一大小约4.0cm×5.0cm的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内部实质光点分布均匀,与肠道关系密切.诊断:腹腔实性占位.

    作者:关建中;王娜;谢立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全景片上部区域模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初探

    作者:刘江;胡望远;舒锦尔;沙水泉;肖根仕;虞升华;潘勇浩;厉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Chiari Ⅰ型畸形的发病机制探讨及测量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Chiari Ⅰ型畸形的发病机制并对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利用医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OSIRIS对年龄在18岁以上、MRI资料完整、不伴颅内高压、环枕融合和颅底凹陷的27例Chiari Ⅰ型畸形病例及年龄在18岁以上、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40例(对照组)的头颅MR图像分别进行颅腔和脑实质的径线、角度与面积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Chiari Ⅰ型畸形组的枕底长与斜坡长的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后脑面积与后颅窝面积的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后颅面积与全颅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iari Ⅰ型畸形的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胚胎枕节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狭小,难以完全容纳正常发育的后脑,使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椎管.采用长径和宽径的乘积代表不规则颅腔面积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参照性.

    作者:王梅云;李树新;戴建平;程敬亮;任翠萍;张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脾脏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患者女,60岁.胸背痛1年余,发现左上腹无痛性包块半年.查体:左上腹膨隆可触及质硬包块,活动度不大,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Hb 12g,RBC 3.6×1012/L,WBC 3.2×109/L,Plt 87×109.提示脾功能亢进.

    作者:周展新;谭利华;肖恩华;尚全良;刘军;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弥漫性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一例

    患者男,27岁.左腰腹部胀痛半个月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偶有尿频和排尿困难.左肾区叩击痛,左上腹部轻压痛.尿培养:大肠杆菌(+).B超提示左肾下极占位性病变.

    作者:吕永革;王建华;罗帝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属支架、内涵管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95例实施经皮穿肝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其中61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支架组),34例置入10F塑料内涵管(内涵管组).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或至少术后1年.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支架开通率.结果支架组患者的30天死亡率(6/61,9.8%)低于内涵管组(9/34,26.5%,P<0.05).支架组30天再阻塞率(15.0%)和并发症发生率(16.4%)均明显低于内涵管组(分别为32.4%和29.4%,P<0.01).支架组中位开通期(230天)和中位生存期(224天)明显长于内涵管组(分别为90天和94天,P<0.01).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临床疗效优于内涵管置入术.

    作者:郭元星;李彦豪;陈勇;陈平雁;罗鹏飞;李勇;单鸿;姜在波;李铁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类鼻疽肝脓肿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经血培养和类鼻疽抗体检查证实的类鼻疽肝脓肿患者2例,均行腹部CT检查.结果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有以下特点:肝内多发小脓肿聚集成蜂窝状,小脓腔直径约2~3mm,常伴有多发脾脓肿.结论类鼻疽肝脓肿确诊一般依赖病原体鉴定,但出现CT高度怀疑的征象对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传资;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囊性肾癌的CT、超声影像分析(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CT和超声表现.结果 CT及超声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主要特点为囊壁及分隔的不规则增厚、囊壁结节、钙化,囊液混浊,实性部分增强后强化,实性部分或分隔上出现彩色血流.结论 CT及超声检查对囊性肾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不典型者可误诊为良性囊肿,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作者:李萍;房世保;路晓东;范玉英;孙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患者女,47岁.7天前无诱因出现右侧头部及眼部持续性疼痛,伴呕吐,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随后头痛逐渐加重并扩展为全头痛,进食差,嗜睡,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董益国;张金玲;刘白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综合影像评价

    目的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诊断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其中CT、超声检查15例,脑血管造影12例,MRI检查3例.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T表现为:眼球突出,眼上静脉扩张和海绵窦增大(15/15),眶内软组织肿胀(9/15)和眼外肌肥厚(10/15).MRI表现与CT大致相同,MRA可立体显示扩张的眼上静脉和瘘口(2/3).脑血管造影于动脉期可见患侧海绵窦扩大显影并眼上静脉逆向充盈显影(12/12),并可见瘘口显示(11/12),压迫患侧颈总动脉,健侧颈内动脉造影可见患侧颈内动脉和海绵窦显影(9/12).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示眼上静脉和海绵窦区的异常血流信号(15/15),并能准确评价颈内动脉各段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各种手段综合应用才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柳曦;周承凯;孔祥泉;冯敢生;韩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新生儿气胸的X线诊断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39例新生儿气胸均摄有仰卧前后位胸片,30例同时摄有仰卧水平侧位片,19例有1次或多次随访X线片,3例作胸部螺旋CT扫描.结果 39例新生儿气胸表现为内侧气胸16例,前部气胸22例,外侧气胸1例,其中伴有纵隔积气9例.结论由于新生儿多采用卧位摄片,因此其气胸与年长儿、成人的X线表现不同,气体多聚集在胸腔前部和内侧,并常伴有纵隔积气.CT能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作者:李庚武;阮珊三;鲍家启;傅燕娜;张思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1例创伤患者,全部行伤患处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MPR、VR、SSD重建,分析比较几种方法重建图像对各部位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效果.结果颅面骨创伤3例,颈椎6例,肩关节6例,肘关节5例,膝关节10例,踝关节9例,骨盆12例.横断面扫描显示出骨折及脱位50例(98.0%),SSD重建明确诊断47例(92.2%),VR重建明确诊断49例(96.1%),MPR重建均获明确诊断.图像显示横断面扫描可发现细小骨折但缺乏立体信息,3D重建立体感强,可多角度、多方位观察,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情况一目了然;MPR法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更有优势且能兼顾软组织改变.结论 MSCT几种重建方法各有优势,应以横断面扫描信息为基础,根据部位及伤情结合以MPR、SSD、VR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临床诊治及随访提供全面、精确而直观的信息.

    作者:史丽静;田建明;王培军;李晓兵;毕永民;王敏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一例

    患者男,57岁.因右季肋部撞伤伴疼痛4h入院.查体:右季肋部一3cm×3cm皮肤瘀斑,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作者:胡强;徐卓群;诸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尿路梗阻性病变的MRU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6例经B超发现尿路扩张患者采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其中4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 46例尿路梗阻性病变包括:良性狭窄19例,先天性异常10例,输尿管结核5例,输尿管癌3例,外在性病变4例,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病变1例.MRU均清楚显示尿路影像,能确定有无梗阻,展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对梗阻水平的定位及梗阻原因的定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IVP检查.结论 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IVP禁忌症和肾功能丧失者.可多方位、多角度成像,结合常规T1WI、T2WI可获得可疑部位的大量信息,以达到明确诊断目的.

    作者:肖志军;刘怀军;高国栋;尚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胫、腓骨造釉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50岁.右小腿下段轻微肿胀、疼痛感10年.近1年疼痛加重并外形改变就诊.X线片示:右侧胫骨中、下段多发囊性破坏区,周围骨质明显硬化,其中大囊约9.0cm×3.5cm,膨胀性改变,内见粗大骨小梁,呈多房状,骨皮质变薄、连续,胫侧见骨膜反应,骨髓腔消失.腓骨下段不均匀性骨硬化.胫、腓骨均示畸形(图1).X线诊断:(1)长骨造釉细胞瘤;(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作者:赵艳丽;刘冬;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