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腓骨造釉细胞瘤一例

赵艳丽;刘冬;王霞

关键词:腓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长骨造釉细胞瘤, 骨硬化, 疼痛感, 骨膜反应, 不均匀性, 破坏区, 膨胀性, 骨小梁, 骨髓腔, 骨皮质, 诊断, 小腿, 外形, 胫骨, 畸形, 患者, 骨质
摘要:患者男,50岁.右小腿下段轻微肿胀、疼痛感10年.近1年疼痛加重并外形改变就诊.X线片示:右侧胫骨中、下段多发囊性破坏区,周围骨质明显硬化,其中大囊约9.0cm×3.5cm,膨胀性改变,内见粗大骨小梁,呈多房状,骨皮质变薄、连续,胫侧见骨膜反应,骨髓腔消失.腓骨下段不均匀性骨硬化.胫、腓骨均示畸形(图1).X线诊断:(1)长骨造釉细胞瘤;(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脐尿管肉芽肿性炎症一例

    患者男,32岁.下腹部不适,排尿时明显,伴尿频、尿急症状.查体:膀胱区深压痛.B超:膀胱前壁可见一大小约4.0cm×5.0cm的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内部实质光点分布均匀,与肠道关系密切.诊断:腹腔实性占位.

    作者:关建中;王娜;谢立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一例

    患者女,44岁.近4年来经常前腹胀伴下坠感,痛经明显,但月经周期正常.查体:子宫大小正常,可活动,无压痛.子宫左前方触及9cm×8cm×8cm囊性肿块,与子宫相连,不易分开,但上盆壁无粘连,无压痛.

    作者:唐建华;阎伟伟;张开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1例创伤患者,全部行伤患处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MPR、VR、SSD重建,分析比较几种方法重建图像对各部位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效果.结果颅面骨创伤3例,颈椎6例,肩关节6例,肘关节5例,膝关节10例,踝关节9例,骨盆12例.横断面扫描显示出骨折及脱位50例(98.0%),SSD重建明确诊断47例(92.2%),VR重建明确诊断49例(96.1%),MPR重建均获明确诊断.图像显示横断面扫描可发现细小骨折但缺乏立体信息,3D重建立体感强,可多角度、多方位观察,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情况一目了然;MPR法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更有优势且能兼顾软组织改变.结论 MSCT几种重建方法各有优势,应以横断面扫描信息为基础,根据部位及伤情结合以MPR、SSD、VR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临床诊治及随访提供全面、精确而直观的信息.

    作者:史丽静;田建明;王培军;李晓兵;毕永民;王敏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应用优势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 MRA)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优势.资料与方法对35例疑有血管性病变的患者,行DCE MRA扫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结果 35例均获得了清晰的血管图像,其中8例正常,27例异常.结论 DCE MRA为新的MRA技术,克服了常规MRA及对比增强MRA的缺点,成像效果与DSA相仿,因此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雅丽;郑敏文;张劲松;魏梦琦;李科;卢成哲;宦怡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胫、腓骨造釉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50岁.右小腿下段轻微肿胀、疼痛感10年.近1年疼痛加重并外形改变就诊.X线片示:右侧胫骨中、下段多发囊性破坏区,周围骨质明显硬化,其中大囊约9.0cm×3.5cm,膨胀性改变,内见粗大骨小梁,呈多房状,骨皮质变薄、连续,胫侧见骨膜反应,骨髓腔消失.腓骨下段不均匀性骨硬化.胫、腓骨均示畸形(图1).X线诊断:(1)长骨造釉细胞瘤;(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作者:赵艳丽;刘冬;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脾脏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患者女,60岁.胸背痛1年余,发现左上腹无痛性包块半年.查体:左上腹膨隆可触及质硬包块,活动度不大,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Hb 12g,RBC 3.6×1012/L,WBC 3.2×109/L,Plt 87×109.提示脾功能亢进.

    作者:周展新;谭利华;肖恩华;尚全良;刘军;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正常国人Willis环形态的MRA研究

    目的联合运用多种MRA序列和/或3D FSPGR序列观察正常国人的Willis环形态及其类型.资料与方法行MRA检查的正常国人167例.图像分析采用联合分析方法,根据Willis环完整情况将Willis环形态分为Ⅰ型(Willis环完整)、Ⅱ型(Willis环前循环完整后循环不完整)、Ⅲ型(Willis环前循环不完整后循环完整)、Ⅳ型(Willis环前、后循环均不完整),然后根据组成血管发育情况,各类型又分成典型型、变异型、发育不良型和混合型4种亚型.结果 167例正常国人中,Ⅰ型占44.31%(74/167),Ⅱ型占41.92%(70/167),Ⅲ型占6.59%(11/167),Ⅳ型占7.19%(12/167).后交通动脉显示率为64.97%(217/334),前交通动脉显示率为87.43%(146/167),A1段发育不良者占5.69%(19/334),未显示者占1.80%(6/334).P1段发育不良者占12.87%(43/334),未显示者占1.20%(4/334).结论利用MRA对正常国人Willis环形态进行分型,可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陈述花;于铁链;张云亭;刘国栋;陆国庆;范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属支架、内涵管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95例实施经皮穿肝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其中61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支架组),34例置入10F塑料内涵管(内涵管组).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或至少术后1年.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支架开通率.结果支架组患者的30天死亡率(6/61,9.8%)低于内涵管组(9/34,26.5%,P<0.05).支架组30天再阻塞率(15.0%)和并发症发生率(16.4%)均明显低于内涵管组(分别为32.4%和29.4%,P<0.01).支架组中位开通期(230天)和中位生存期(224天)明显长于内涵管组(分别为90天和94天,P<0.01).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临床疗效优于内涵管置入术.

    作者:郭元星;李彦豪;陈勇;陈平雁;罗鹏飞;李勇;单鸿;姜在波;李铁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囊性肾癌的CT、超声影像分析(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CT和超声表现.结果 CT及超声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主要特点为囊壁及分隔的不规则增厚、囊壁结节、钙化,囊液混浊,实性部分增强后强化,实性部分或分隔上出现彩色血流.结论 CT及超声检查对囊性肾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不典型者可误诊为良性囊肿,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作者:李萍;房世保;路晓东;范玉英;孙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类鼻疽肝脓肿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经血培养和类鼻疽抗体检查证实的类鼻疽肝脓肿患者2例,均行腹部CT检查.结果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有以下特点:肝内多发小脓肿聚集成蜂窝状,小脓腔直径约2~3mm,常伴有多发脾脓肿.结论类鼻疽肝脓肿确诊一般依赖病原体鉴定,但出现CT高度怀疑的征象对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传资;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MRI靶向对比剂载体的研究近况

    常规MR对比剂的应用在临床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方面较前有所提高,但仍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满足临床的需要.靶向对比剂的出现,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将对比剂的使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绝大多数靶向对比剂是由载体介导到达靶位点,这就要求载体本身与靶位点具有特异性、高度的亲和性和稳定性.

    作者:姜庆军;刘士远;肖湘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肾筋膜减压平面在腹膜后病变CT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筋膜减压平面的解剖及其在腹膜后病变CT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搜集37例腹膜后病变病例,其中急性胰腺炎23例,肾及肾周病变14例.均采用CT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在CT上均可见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肾筋膜和桥隔增厚.结论将肾筋膜减压平面分为肾前筋膜前平面、肾前筋膜后平面、桥隔旁平面、肾后筋膜前平面及肾后筋膜后平面有助于加深对腹膜后病变CT表现的理解和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胡东劲;严建春;张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评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24例恶性,6例良性,7例炎性)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9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及灌注值,孤立性肺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时间-密度曲线大斜率/大动脉强化值.结果恶性(37.98±17.97HU)与炎性(43.86±14.2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5.65±6.43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47>0.01).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20.78%±4.14%)明显高于良性(2.00%±2.26%)与恶性(14.63%±6.22%)结节(P<0.001;P=0.021<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78.39±55.18ml/min/10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2.13±2.84ml/min/100g)与恶性(33.91±15.58ml/min/100g)结节(P<0.001;P=0.001<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9.36±9.57HU)与良性(37.73±8.39HU )结节增强前的CT值明显低于恶性(45.73±4.21HU)结节(P=0.04<0.05;P=0.014<0.05).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前的CT值无显著差异(P=0.836>0.01).结论 MSCT动态增强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慎江;肖湘生;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张沉石;陶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Cushing's综合征肋骨假骨痂误诊一例

    患者女,29岁.主诉胸背痛,无明显外伤史.外院胸片示:两肺野多个结节影,考虑为肺转移瘤.查体:患者身材矮小,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面呈紫红色,四肢皮肤出现紫纹.

    作者:李胜国;王仁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改进

    目的改进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MCA)血栓形成模型,使之更适于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研究.材料与方法经雄性Wistar大鼠股静脉缓慢注入12.5mg/kg体重血卟啉衍生物的同时,用波长630nm氦-氖激光照射左侧MCA近侧段15min,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白色血栓形成.然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1h开放使其再通.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血栓的特点,MRI观察梗死灶.结果改进后的光化学方法可使MCA被照射段形成闭塞性血小板血栓;MCA供血区形成较大的梗死灶且较稳定.结论改进后的光化学大鼠MCA血栓形成模型仅夹闭双侧CCA 1h后开放,使溶栓药物到达血栓部位的途径更接近临床实际,并形成较大且稳定的梗死灶.因其造价低廉,故更适于脑梗死的溶栓研究.

    作者:崔建岭;张云亭;吴恩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患者女,47岁.7天前无诱因出现右侧头部及眼部持续性疼痛,伴呕吐,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随后头痛逐渐加重并扩展为全头痛,进食差,嗜睡,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董益国;张金玲;刘白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MRI诊断、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2例髓母细胞瘤,其中8例为原发性髓母细胞瘤,4例为髓母细胞瘤转移;8例有增强MRI扫描资料,1例作颈胸椎MRI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8例原发性髓母细胞瘤中,1例表现为两侧小脑半球多发结节状病灶,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4例病变居于第四脑室内;2例病变侵犯桥臂;1例表现为完全囊性病变.4例髓母细胞瘤转移中,1例为上颈髓内转移;1例为颈、胸椎多发椎体转移;2例为两侧大脑半球内多发转移.结论髓母细胞瘤的不典型表现可为两侧小脑半球多发病变,居于第四脑室内或侵犯桥臂、完全囊变等,其不典型转移方式可为骨转移、脑内或脊髓内转移等.

    作者:苗重昌;刘雨成;周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一例

    患者男,57岁.因右季肋部撞伤伴疼痛4h入院.查体:右季肋部一3cm×3cm皮肤瘀斑,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作者:胡强;徐卓群;诸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新生儿气胸的X线诊断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39例新生儿气胸均摄有仰卧前后位胸片,30例同时摄有仰卧水平侧位片,19例有1次或多次随访X线片,3例作胸部螺旋CT扫描.结果 39例新生儿气胸表现为内侧气胸16例,前部气胸22例,外侧气胸1例,其中伴有纵隔积气9例.结论由于新生儿多采用卧位摄片,因此其气胸与年长儿、成人的X线表现不同,气体多聚集在胸腔前部和内侧,并常伴有纵隔积气.CT能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作者:李庚武;阮珊三;鲍家启;傅燕娜;张思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32岁.左上肢麻木5天,加重伴双下肢麻木3天.查体:左上肢肌力较健侧差,躯干自乳头上3cm以下无感觉,左下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无异常,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消失,膝跳反射亢进.

    作者:胡必富;李文艳;章万勇;汪军;王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