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性瘫痪伴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综合训练

张惠佳;覃蓉;肖曙光;扬伟红

关键词:脑性瘫痪, 运动性, 构音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 脑瘫患儿, 语言的功能, 现报告如下, 正确评价, 运动中枢, 系统组成, 物质基础, 康复训练, 共鸣系统, 发音障碍, 发音器官, 动力系统, 脑损伤, 治疗, 震动, 协调
摘要:人类的发音器官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它由 3大系统组成,即动力系统、震动系统、共鸣系统,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协调完成语言的功能。脑性瘫痪 (脑瘫 )患儿由于脑损伤累及支配舌、咽及喉部肌肉的运动中枢而产生构音、发音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社会交往与交流的发育。正确评价与治疗脑瘫患儿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已成为现代康复的重点内容之一。对 1999年 4月~ 2001年 1月收治的 28例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进行了综合康复训练。现报告如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暗示疗法并泰必利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 Gilles de la Tourett’ s sysdrome)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 [1]。为进一步探讨其有效疗法,减少复发,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自 1998~ 2000年,我们采用暗示疗法并泰必利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喜云;宋燕;骆萍;王艳坤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扬刺法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04例报告

    1998~ 2000年,笔者采用针灸、推拿及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10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男性 82例,女性 22例,年龄 17~ 62岁,平均 34.3岁,病程 1 d~ 3个。 方法: (1)温针灸疗法:取阿是穴 (俯卧位、在患侧骼嵴中点下 3~ 4 cm处,按之压痛,可触及软组织“条索状”硬物 )采用扬刺法,用 1.5~ 2寸毫针在压痛点正中直刺一针,并于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然后将艾绒捻于针柄上施以温针灸,待艾绒烧尽,再烧一次而取针。 (2)同时配合推拿:取针后按揉片刻,先用拇指与神经呈垂直方向左右弹拔分筋两三分钟,再顺神经走向理筋复位 5 min,然后采用滚法操作, 1次 /d, 5次为 1个疗程。 (3)中药外敷:马钱子 20 g,制川乌 15 g,制草乌 15 g,羌活 20 g,独活 15 g,归尾 15 g,赤芍 15 g,川芎 15 g,红花 20 g,桃仁 10 g,续断 15 g,细辛 10 g,鸡血藤 20 g,伸筋草 20 g,牛膝 15 g,桑寄生 15 g,黑老虎 20 g,苏木 20 g,乳没 10 g,威灵仙 15 g,将上述中药装入布袋,置于铝锅内煮沸,用毛巾浸一两分钟后外敷患处 10~ 15 min,每天一两次于推拿后进行。

    作者:潘长青;唐了香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Background: The shoulder and hand symptoms are secondary complaints characterized by swelling and pain of the hand of the sick side after strok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its rate is 12.5%~ 73.0% among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ost of them happens in 1~ 3 months after stroke and the pain will hamper the complet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If it not treated in time, it would cause permanent deformities of hands and fingers and hamper hand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ctivities.

    作者:周惠平;王亚东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性瘫痪伴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综合训练

    人类的发音器官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它由 3大系统组成,即动力系统、震动系统、共鸣系统,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协调完成语言的功能。脑性瘫痪 (脑瘫 )患儿由于脑损伤累及支配舌、咽及喉部肌肉的运动中枢而产生构音、发音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社会交往与交流的发育。正确评价与治疗脑瘫患儿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已成为现代康复的重点内容之一。对 1999年 4月~ 2001年 1月收治的 28例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进行了综合康复训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佳;覃蓉;肖曙光;扬伟红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心理与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随机分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与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康复作用。方法将 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 3个月的对照研究,分别用心理与行为治疗合并利培酮(研究组)和利培酮(对照组)治疗;采用 BPRS、 SANS、 SAP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 2个月、 3个月时, BPRS、 SANS减分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均 <0.01)。结论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起效快,应早期实施康复干预。

    作者:杜宏群;陈玉民;马秀青;王陶丽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不同补肾法对肾阳虚豚鼠模型听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补肾阴与温补肾阳两类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豚鼠模型的听力的影响。方法用糖皮质激素建立豚鼠肾阳虚模型,分别应用六味地黄汤及肾气汤进行干预,以耳廓反射( PR)、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耳蜗毛细胞计数为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肾阳虚组耳蜗第 1~ 2回外毛细胞部分坏死导致高频听力下降(以 3 kHz明显),滋肾组亦出现大致相似的改变,温肾组耳蜗功能与形态的改变较轻。结论应用补肾法治疗耳聋须辨明肾虚之阴阳属性。

    作者:刘蓬;卢标清;邱宝珊;王士贞;伍艳明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4例康复治疗体会

    我科在 1999年 12月~ 2000年 12月收治 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均采用大重量瞬时间快速牵引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龄 22~ 48岁,病程不超过 1 d,均有明显外伤史, 4例患者均表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3例胸锁关节以下感觉消失, 1例平第 4肋间隙感觉过敏。 2例四肢软瘫,肌力 0级; 1例双上肢肌力 2级,握力为 0,双下肢肌力 5级; 1例右手握力为 0,左手握力 10 kg,其余肌力 5级; 2例腱反

    作者:郭勇;李方祥;彭海;任玉衡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低频脉冲电刺激对眼外肌麻痹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麻痹性斜视的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 100例麻痹性斜视的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作治疗观察。结果低频脉冲电刺激对麻痹性斜视、尤其是外伤性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显著,其他病因引起的麻痹性斜视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麻痹性斜视应及早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恢复眼球运动、改善复视症状和纠正斜视方面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潘翠环;郭露萍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与循证医学相关的名词及其解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社区家庭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短症状改善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治疗上还没有特效方法,我们在临床中采用家庭指导等措施对 50例 COP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虹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神经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Objective We studied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FLK- 1,in neuroblastoma and its relation to clinical features.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antigen repairing,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using antibody against VEGF,FLK- 1 was carried out on speciments of 52 cases of neuroblastoma.Results There were 36 cases of VEGF and 34 cases of FLK- 1 positive expression,the expression of them were nearly consistent.The positive rate of VEGF and FLK- 1 were higher in metastatic tumors(28/34,26/34)than in non- metastastic tumors and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respectively P<0.01,P<0.05).The expression of VEGF in UH tumors was higher than in FH tumors,and statistical value i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VEGF is a vital angiogenic factor,and may play an impro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of neuroblastoma.Its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correlates well to FLK- 1,and may aid in predicting patients at risk of metastasis.

    作者:康华峰;王西京;薛兴欢;刘晓旭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舌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对 92例小儿脑瘫患者,以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舌针、穴位注射与药物治疗组各 4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92例均系住院脑瘫患儿,诊断及分型符合 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修订的标准。其中男 6O例,女 32例,就诊年龄 5岁以上 64例,~ 10岁 21例,~ 15岁 7例。其中四肢瘫 15例,双下肢瘫 49例,偏瘫 2 8例。痉挛型 59例,手足徐动型 18例,共济失调型 5例,混合型 10例。

    作者:陈柏志;陈廷辉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30例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分析

    目的应用 GSI- 70全自动便携式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佳时机的研究,分析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方法应用 GSI- 70耳声发射仪,对 3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的 1~ 5 d逐日进行听力筛查。结果随着新生儿天龄的增加,筛查通过率逐渐增加,至出生后第 3天,筛查通过率较高且趋于稳定。结论利用 GSI- 70全自动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佳时机宜在出生后第 3天或 3 d后进行。

    作者:白亮;徐廷贵;杨丽;梁晨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精选目次《临床康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焦虑抑郁障碍发生及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 TIA组 76例及卒中组 70例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进行测查。结果 TIA和卒中后患者都会产生焦虑抑郁症状,焦虑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抑郁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焦虑抑郁障碍也是 TIA发作后和各种卒中危险因素相关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状。

    作者:刘芳;李鹏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海水浴体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比较海水浴体疗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海水浴体疗组和对照组共 65例,对比疗养 1个月前后的脑动脉及血流参数变化。结果( 1)海水浴组疗养后与疗养前及对照组疗养后比,心率、血压差别非常显著( P<0.01 );( 2)两组脑动脉显示率无显著差别0.05);( 3)疗养后两组除大脑前动脉的搏动指数无显著差别外,其余各脑动脉参数差别显著或非常显著( P<0.05,P< 0.01)。结论海水浴体疗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氧供应,改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脑动脉硬化状况。

    作者:戴蓉;林玲;林龙;王俊;郑芳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针刺结合上田法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1999年本科在针刺方案基础上配合上田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 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观察病例全经本院神经科确诊,类型为单纯痉挛型脑性瘫痪病儿。 76例随机分成综合组与针刺组,综合组 38例, 7个月~ 1岁 8例, 1+~ 3岁 23例, 3岁以上 7例。针刺组 38例, 8个月~ 1岁 10例, 1+~ 3岁 22例, 3岁以上 6例。依据《实用儿科学》第 6版中的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张敏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姜黄外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报告

    中药配合穴位按摩外敷治疗久治不愈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 30例,结果均全部获愈。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30例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 21例,女 9例,年龄 19~ 65岁,病程 1~ 6年。经详询病史及体格检查和 X线

    作者:张振美;王凤娟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十五”期间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原则初探

    社区康复 (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CBR)适应我国残疾人、老年人和慢性病人数量大、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就地就近、经济适用,顺应康复服务向社区延伸的方向,也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经过 10余年努力,许多地区在开展普及知识,组织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开展康复训练,提供技术指导、咨询、转介等康复服务中,探索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位应

    作者:傅克礼 刊期: 2001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