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张仲景病证结合思想及其对当代医学的贡献

黄平

关键词:张仲景, 病证结合, 病症结合, 辨病, 辨证, 辨症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的精华,在诊疗中把病、证、症三位一体结合起来是中医学的长处.通过对张仲景病、证、症结合思想的阐述,冀望能对现代医学临床诊治有所启迪和帮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改善腹水、双下肢浮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改善肝癌引起的腹水、双下肢浮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肝癌、肝硬化出现腹水、双下肢浮肿病人随机分为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20例,单纯西医对照组16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改善肝癌引起的腹水、双下肢浮肿有一定疗效.

    作者:吴薏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和杂疗方篇(篇终)

    1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者.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作者:连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研究进展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组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主动功能锻炼、神经阻滞、松解术以及针灸、推拿等的综合治疗.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肩周炎治疗方面的文献作了归纳及综述.

    作者:陈华;杨米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梅龙实脾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6O例

    本科自1998年8月至2000年12月间采用中医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60例,并与口服阿莫仙颗粒合并妈咪爱颗粒对照组52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青蒿琥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青蒿提取物青蒿琥酯对诱导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凋亡作用.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MTT显色法观察青蒿琥酯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分析检测青蒿琥酯对U93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经CD95标记的U937细胞在青蒿琥酯作用前后Fas表达的变化.结果:青蒿琥酯能抑制U937细胞生长,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经青蒿琥酯作用后的U937细胞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在青蒿琥酯作用后的U937细胞DNA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梯形条带;DNA含量分析出现典型的凋亡峰.青蒿琥酯提高了U937细胞Fas的表达.结论:青蒿琥酯在体外能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青蒿琥酯诱导U937细胞凋亡随时间和浓度增加而增加.青蒿琥酯能增加U937细胞Fas的表达.

    作者:王建峰;陈燕;虞荣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脂易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脂易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按3:2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脂易消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超体征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体征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肝功能检查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γ-GT),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还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结论:脂易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作者:周岳君;姚海清;俞仰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析述叶熙春医案三则

    摘录并分析了名老中医叶熙春的三则医案,即治肺痨的青蒿鳖甲汤、治肝郁血虚的逍遥散、治暑湿的藿朴夏苓汤,便于了解中医的学术思想并指导临床.

    作者:何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论张仲景病证结合思想及其对当代医学的贡献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的精华,在诊疗中把病、证、症三位一体结合起来是中医学的长处.通过对张仲景病、证、症结合思想的阐述,冀望能对现代医学临床诊治有所启迪和帮助.

    作者:黄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芪枣冲剂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白细胞减少症在临床各科均较常见,易伴发于各种疾病中以及肿瘤的放化疗之后.我院应用芪枣冲剂作为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药物之一,其升白作用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为;曾嵘;徐明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连建伟教授遣方个性探讨

    连建伟教授遣方个性有:①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基础,凡遇与古人所述经验相吻合的病案,即遵而用之.②适当加减用药,以继承为主与变革创新相结合.③熔数方于一炉,浑然一体,左右逢源,驾驭复杂证情.④拓展前人经验,执古方以疗今病,古为今用,开拓创新.

    作者:李如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调升降治慢性胃炎--记夏翔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特色

    夏翔先生认为脾胃升降失常、肝失疏泄是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调畅气机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大法.辨治中强调标本兼顾、病证结合、脏腑相关.重视理气药物的选择应用.

    作者:郑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学体育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发挥

    大学体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它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这些作用,并通过改革考试方式、转变偏重竞技体育的观念、广泛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等途径来发挥这些独特作用.

    作者:毛建雄;马重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舒血宁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血流变学及血气分析的影响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hronic cor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在肺心病加重期,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常可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大多数病人血液呈高粘或高凝状态.本科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观察其对血气分析及血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刘红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O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经验总结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及可能影响疗效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将10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5组,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和24周后患者的VAS评分变化,根据患者自觉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改善非常好、好的患者比例率和总的改善率.结果:门诊治疗1周后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后其他时段相比,VAS评分低,自觉功能改善非常好的比例高,后三年治疗效果与前两年相比又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后两年的远期效果,无论是VAS评分还是改善率等均显著升高.结论:局部注射治疗和关节腔内注射结合能显著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而得宝松与施沛特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远期效果,长期坚持口服药物能巩固疗效.

    作者:冯行云;许华;熊源长;张伟时;翟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右归饮对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右归饮对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用醋酸氢化泼尼松臀肌注射造模,空白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造模4周开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治疗组以右归饮灌胃,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胆固醇(Ch01)、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观察股骨头病理形态.结果:治疗组Chol、TG、LDL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关节软骨变薄,软骨细胞排列比乱,骨小梁变细、稀疏、萎缩;治疗组的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较模型对照组轻.结论:右归饮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作用可能与调节血脂水平有关.

    作者:吴承亮;卢建华;季卫锋;俞索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校兼职档案员队伍的建设

    高校兼职档案员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档案自实行部门立卷制度以来,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熟练的兼职档案员队伍.

    作者:张坚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方三根制剂配合瘤内注射DDP调控荷肺癌小鼠Bcl-2、P53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与探讨Bcl-2及P53基因在荷肺癌小鼠经复方三根制剂配合瘤内注射治疗后的表达情况.方法:用lewis肺癌瘤株造模于38只C57BL/6近交系小鼠右腋下,8天后将其随机分成2组:A组(13只)、B组(12只)、C组(13只),并分别予以A组:复方三根制剂加瘤内注射DDP治疗,B组:单纯DDP瘤内注射治疗,C组:瘤内注射NS对照.21天后处死所有小鼠并取下肿瘤标本作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Bcl-2、P53表达情况.结果:Bcl-2表达情况:A组为46.1%,B组为58.3%,C组为61.5%;P53表达情况:A组为38.4%,B组为41.67%,C组69.2%.结论:瘤内注射DDP可以通过降低Bcl 2、MTP53表达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中药复方三根制剂能协同DDP进一步下调两者的表达.

    作者:黄玉军;舒琦瑾;冯正权;王泽时;方剑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西洋参对营养性贫血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

    分别经口给予大鼠(SD)13.5mg/m1、27mg/ml和54mg/ml剂量的两洋参30d后,测定大鼠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结果表明,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血红蛋白浓度均有显著性提高.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大鼠的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有明显降低.说明西洋参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张庆平;竹剑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体会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chroni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机体的淋巴细胞在体内异常增生和积蓄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由于慢淋患者淋巴细胞寿命极长,并经常伴有免疫反应缺陷.故又淋巴结肿大为主,常伴有肝脾肿大、贫血及出血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伴有皮肤损害.CLL在我国发生率较低,仅占慢性白血病的10%,日本和印度与我国相似,而欧美发病率很高,占慢性白血病的50%或更多.患者多为老年人,50岁以上占90%,男女之比为2:1.

    作者:唐由君;崔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及血脂含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与血脂含量相关性分析,以探讨针刺减肥的治疗机理.方法:选择门诊单纯性肥胖患者32例,采用针刺腹部脾胃经相关穴位,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血脂等检测资料,并对临床症状的改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明显降低(P<0.01);患者腹胀、便秘、月经不调、痤疮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体重明显减轻(P<0.01),腰围明显减小(P<0.01).结论:针刺人体脾胃经相关穴位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胃肠动力,消除腹胀便秘、痤疮,减肥塑形,降低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赵宁侠;任秦有;郭瑞林;史恒军;张周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