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对日本汉方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郑红斌;陈咸

关键词:中医学, 汉方医学, 医学史
摘要:就中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形成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作了探讨.对汉方医学自无到有,由盛而衰,由衰而复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旨在探索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并为中医全球化发展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含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在 24小时内进行 3次电针刺激,依照 Bederson分级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运动功能的差异,应用干湿法测定脑水含量的改变.结果:发现电针后大鼠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脑水含量明显减轻.结论:电针对脑缺血的治疗意义.

    作者:陈华德;李新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格特征与中医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胃病各证型与艾森克 (EPQ)人格特征各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对各证型病人的人格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中医胃病各证型与艾森克人格各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医胃病各证型的患者,其 N值普遍高于对照组,尤以肝胃气滞型有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中医胃病与人格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伴有高度的情绪不稳定性.

    作者:苏中昊;章权;苏云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从一突发事件谈急诊中的护患关系处理

    护患关系,特别是夜间急诊中的护患关系处理是医院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护理伦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一突发事件做如下讨论.

    作者:胡曲;王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110例

    笔者从2000年至2001年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110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虞亚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联药物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MTX)、米非司酮 (Mifepristron,Ru486)及中药三联用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171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人,按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 A组使用 MTX注射+ Ru486口服+中药联合治疗.B组单独使用 MTX注射治疗.测定法定期测定两组病人血 HCG值以监测血 HCG下降情况,测量异位妊娠包块三径线值以监测病灶包块缩小情况,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血 HCG下降及病灶包块缩小 A组较 B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 (p<0 05, p<0 01);临床症状持续时间 A组较 B组短,差异有显著性 (p<0 05);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5); A、 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74%和 71 43%, A组较 B组高,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三联使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及活血化瘀消包块杀胚的中药既有很强的杀胚功能,又能消除病灶包块,保留生育功能.三联药物联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具有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洪莉;刘元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枝川疗法加小针刀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1例

    临床观察发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在胸 1~腰 5脊中线两旁、脐下两则腹直肌处、小腿前部出现多个反应性结疤结节,这些结疤结节与该病的临床表现存在关联,应用针刀疗法及枝川注射疗法治疗这些结节,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叶新苗;杨威凤;孟永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芪珍胶囊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自2001年12月至2002年6月本站性病门诊治疗尖锐湿疣386例,其中复治111例,复治率为29%,现就此111例复治病例及复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逸琦;王定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复健冲剂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癌形成的机制

    目的:探讨肝复健冲剂抑制大鼠肝癌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肝复健冲剂干预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导大鼠肝癌过程,动态观察肝复健冲剂对肝癌诱发过程中肝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CDK4)、细胞周期素 D1(cyclin D1)、cmyc、IGF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肝复健冲剂可延缓 DEN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发展,降低实验大鼠肝癌发生率,延长其生存期;中药预防组大鼠肝细胞 CDK4、cyclin D1阳性表达,c myc、IGF ⅡmRNA阳性信号均明显低于单纯诱癌组.结论:肝复健冲剂可能通过抑制cmyc、 IGFⅡ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进程,阻断肝细胞失控增殖及癌变,减少和延缓肝癌变的发生.

    作者:钱妍;金岩;李媛;李柏;凌昌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骨折后肿胀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林改错>,是王清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近代应用则更为广泛.作者利用此方治疗四肢骨折后期末端肢体肿胀5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龙君;王水桥;陈建良;叶锋;王晓;郑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系病证诊治说略

    余治咯血之体会:一是治血证首须辨患者本身之气血盛衰.即辨其阴、阳、寒、热、虚、实及各脏腑之功能.二是血证是以见血为主症,而血之颜色关系证侯之新、久、虚、实.如阳证血色多鲜红,阴证血色多紫黯,须分辨清楚.三是治血之法,宜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调气和血原则.而更宜着重于调气和血,此是治咯血之良法.

    作者:何任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从肝论治妇科医案两则

    肝藏血而性喜条达,体阴用阳.女子以血为本,经、孕、产、乳无不依赖肝血的供养.成年妇女常易受情绪的影响,而情绪的变化无不影响肝性的疏泄条达.故女子与肝的关系至关密切,在诊治某些妇科病时,应着重考虑这一关系,就能抓住肯綮,取得理想疗效.现举妇科医案两则,以证此说.

    作者:宋逸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学对日本汉方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就中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形成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作了探讨.对汉方医学自无到有,由盛而衰,由衰而复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旨在探索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并为中医全球化发展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郑红斌;陈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手外伤的康复护理

    由于手的功能特点,其受损伤机会也很多,现就其康复护理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钱秋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毕业实习生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即接触临床实践后有针对性阅读医学书籍,摘录各家学术观点,汲取前人经验,积累实习同学自己的临床资料.目的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包括临床和理论两方面),既能为以后自己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又能为顺利写好毕业论文收集素材.

    作者:祝光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放血疗法抢救输液反应高热52例

    自2000年5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放血疗法抢救输液反应高热5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于下.

    作者:朱可勤;何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

    目的: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62例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上加用通心络的临床对比观察.4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心功能参数及总疗效的前后评价.结果:治疗组总疗效率 91 6%,明显优于对照组 55 8% (P<0 01).通心络胶囊可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加强泵功能.每日心绞痛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结论:通心络胶囊更适合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长期服用治疗.

    作者:舒雅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味二至丸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8例

    笔者自1996年至2000年8月用加味二至丸治疗48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陈红萍;周菊芬;梅明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清热化滞颗粒对小鼠血浆及小肠组织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 (SS)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积滞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泌素、生长抑素的水平.结果:模型建成后,小鼠血浆及小肠组织中 CAS含量降低, SS的含量增加;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 GAS增加, SS降低,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蠕动有关.

    作者:赵霞;任现志;李江全;汪受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实践和休会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宜在饮食营养和及时纠治加重 CRF的可逆因素基础上,重视早期应用益肾消中药,以治其根本.益肾重在调理肾的阴阳气血,消癓宜消补兼施、痰瘀同治.笔者研制的益肾消组方--复方积雪草 (积雪草、桃仁、制大黄、黄芪、当归等 ),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具有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 CRF的进程.

    作者:王永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药注射用盐酸丁卡因急性毒性和刺激性试验

    盐酸丁卡因水针剂从50年代至今均为医院自制制剂,因水针剂不稳定宜新鲜配制使用,不适合制药厂大规模生产,因而开发研制西药四类新药注射用盐酸丁卡因(盐酸丁卡因无菌冻干品),达到高质量,安全有效的药品十分必要.

    作者:金大源;姜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