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乳鸽胶囊中绞股蓝总皂甙含量测定

宋玉良

关键词:复方乳鸽胶囊, 绞股蓝, 含量测定
摘要:复方乳鸽胶囊是由乳鸽糊、枸杞子、绞股蓝等多味中药材组成,具有生肌、补气、益肾等功效.其中绞股蓝皂甙为该制剂的主要成份之一,具有抗衰防老、护肝抗变作用[1].本文采用超声提取、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后,以比色法直接测定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等护理实验教学管理初探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实验设备、实验过程及实验人员等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切实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沈勤;谷娟娟;王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寿永真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益寿永真液联合降糖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免疫功能指标.方法: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益寿永真液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降糖药物治疗.连续服用3疗程.结果:2组T细胞亚群水平和免疫全套测定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CD4/CD8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益寿永真液联合降糖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对提高其免疫功能疗效较佳.

    作者:王健;管月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肾蠲痹丸治疗痹证60例

    痹证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病程长,病性缠绵,久而成顽痹,临床上对此尚缺少有效的手段.近年来笔者采用益肾蠲痹丸治疗本病6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2例急性中毒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急性中毒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是化学物进入人体,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1].本院急诊科自1999年9月到2001年8月共收治各类中毒病人22例,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院内急救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青皮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设计

    对青皮饮片饱制规范化研究设计进行探讨,从规范化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炮制规范化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青皮饮片炮制的主要内容、工艺路线及关键技术.认为通过此项研究,可为饮片和炮制品的生产、包装、贮藏、检验等现代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张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丹参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血清LPO、SOD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血清LPO及SOD的影响.方法: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LPO及SOD含量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比.结果:脑梗塞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明显高于健康人,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低于健康人,给丹参治疗后,血清中LPO明显降低,SOD则亦有明显升高,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为是一种良好的外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可降低血粘度,保护细胞膜,从而降低血LPO,提高SOD含量.

    作者:黄海彬;李露;黄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养阴疏肝法在内科痛证中的应用

    内科痛证常见的有胸痛(胸痹)、胃痛、胁痛、头痛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绞痛、胃炎、消化道溃疡、各种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肋间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等.痛证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外因有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内因有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病机为寒凝气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肝胃失和、脾胃虚弱、肝阴不足等.笔者统计2000年门诊慢性胃炎病人253例,其中阴虚肝郁型72例,占285%,其他痛证阴虚肝郁型也在20%~30%之间.因此,笔者认为阴虚肝郁是内科痛证的常见致病因素.1阴虚肝郁的发病机理

    作者:蒋吉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梗死住院患者用药情况的回顾性调查

    目的:通过病历调查脑梗死患者药物治疗情况,探讨其合理性.方法:以随意抽样方式抽取本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脑梗死病历,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大都采用以脱水药、溶栓药、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支持疗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的问题是某些药有滥用倾向.

    作者:赵乐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41例

    1995年2月~2001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41例,并与单纯西药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伤寒论》一方多出编次意义研究

    <伤寒论>中有20余方在不同篇章、单元中多次出现,本文就这些一方多出现象讨论了<伤寒论>的编次意义,并指出了各处所出条文之真正含义.

    作者:陈文照;林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角翼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26例原因分析

    我院从1995~1998年收治股骨干骨折角翼钢板内固定失败26例,现将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沈斌;倪向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切诊遗传性疾病初探

    从OMIM检索出的脉搏相关基因座,与中医脉象对比,①中医虚脉与西医柔脉,实脉与强脉,促、结、代脉与间隙脉,动脉与短脉、迟脉与稀脉及缓脉,涩脉与不均脉及交替脉,代脉与二联脉,虾游脉(怪脉)与急冲脉等分别相对应,且洪、数脉中西医同名同义.②西医的均、不稳定及丘状等脉没有中医的相应脉象.③中医三部九候的人迎脉与西医的颈动脉搏动相对应,但西医的腹主动脉搏动,肝脉搏动及桡动脉搏动等都无中医的对应.④中医从相关基因的相应脉象,可以诊断出遗传性疾病的证.

    作者:林乔;王米渠;王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0例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8年始开展了在阴道B超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加口服药物治疗,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飞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肌苷口服液预防氯氮平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肌苷口服液预防氯氮平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单一使用氯氮平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复方肌苷口服液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单一使用氯氮平组(以下简称对照组)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粒细胞下降(<39×109/L)的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在TESS量表分布中也显示研究组在心血管、化验、植物神经功能方面的副作用也较对照组低.PANSS评分分析中显示,两组疗前疗后组间分析无差异,提示复方肌苷口服液无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结论:复方肌苷口服液对预防氯氮平对心血管、粒细胞及植物神经副反应有效.

    作者:袁水生;汤明芳;孙轻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组织上的若干欠缺

    就<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在逻辑程序、心理程序组织上的若干欠缺进行的探讨.

    作者:李如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间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竞争.如何使培养的人才与21世纪优秀人才接轨,无疑对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者:彭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ET、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酒精性脂肪肝以及对照组测定其血清酶(ALT、AST、GGT)与血浆ET、TNFα,并对观察组血清酶与血浆ET、TNFα作动态观察及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ET、TNFα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酶(ALT、AST、GGT)与血浆ET成正相关(r分别为0434、0586和0734),与TNFα也成正相关(r分别为0746、0638、0874).结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血浆ET、TNFα密切相关.

    作者:施军平;邬菊英;潘红英;吴伟权;郭小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思密达等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5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完全明了的非特异性结肠病,以结肠粘膜广泛充血、糜烂、溃疡易出血,以及炎性息肉样病变特征,内科传统治疗法的远期疗效评价不十分统一.笔者采用思密达等联用灌肠治疗UC,并与其他疗法作为对照,探讨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笑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试论微观辨证

    中医辨证论治历来是通过感官察觉收集证候进行宏观辨证施治.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中医不断接触血、痰、便、组织切片化验、X光、各种脏器B超、心电、CT等检测,使当今中医从微观扩大了视野.

    作者:章岳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阳陵泉穴对30例健康人胆囊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后对健康人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健康男性学员30例,年龄20~22岁之间,应用美国AcusonSequoia51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MHz,分别于针刺前及针刺后,测试胆囊的大小及胆总管内径变化.结果:针刺阳陵泉穴后胆囊大小及胆总管内径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胆俞穴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可使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有利于胆囊炎的恢复[1];针刺阳陵泉穴对健康人胆囊收缩功能及胆总管内径则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瑞林;赵宁侠;任秦有;王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