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心脏病MRI、B超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夏军;周燕发;胡煜升

关键词:MRI, B超, 先天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 评价MRI、B超对先心病各种畸形的显示能力,并结合手术结果,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一种快速梯度回波的心脏单层面多时相、多层面单时相、多层面多时相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51例先心病81个畸形经MRI、B超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经证实的81个畸形病变中,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2%.MRI能够显示肺动脉的全貌和发育情况以及心脏大血管的畸形,同时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astcard)有利于显示小的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论: MRI对先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意义.而且Fastcard与SE序列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效果.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淀粉样变

    目的: 提高对喉淀粉样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本组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全部资料均做了影像学检查和喉镜检查.结果: 呈肿物表现5例,呈肥厚表现2例,喉镜检查均取活检做出了定性诊断.临床均以反复发作性声音嘶哑为主诉,部分伴有呛咳、咽部疼痛和进食梗阻感.结论: 本病影像学检查难以做出定性诊断,有赖于喉镜或手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作者:王秀英;崔进国;潘新元;薛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结肠周围脂肪过多症一例

    结肠周围脂肪过多症少见,我院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1岁.因腹部隐痛不适,稀便半年,加重1月就诊.查体;肥胖体型,腹部膨隆,右下腹轻压痛,无肌卫,未扪及包块,肠鸣活跃.

    作者:冯旭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输尿管阴性结石的IVU表现与CT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51例KUB、IVU与CT平扫的对照研究,探讨IVU有关输尿管阴性结石X线表现与CT相结合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无选择性连续收集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168例,除去肾结石29例,膀胱结石4例,不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单就临床拟诊为输尿管结石135例进行分析研究,男91例,女44例,平均38.6岁.临床均为急性胁腹部疼痛或伴血尿.经KUB与IVU明确诊断为结石者76例,8例确认无异常征象.另51例KUB无异常,但IVU有若干X线征象提示阴性结石存在的可能.然后针对拟诊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感兴趣区作6cm长度的CT平扫.结果: 2例因阴性结石染色明确诊断外,49例经CT显示结石者43例,检出率占87.7%,其中29例出现结石伴输尿管软组织轮缘征,占67.4%,而这29例结石直径平均在3.7mm以内.IVU与阴性结石相关的征象有:一侧输尿管全程显影伴轻度扩张;输尿管某段突然萎陷变窄;输尿管某短段造影剂中断;输尿管间嵴增宽;截断征;梗阻性肾实质像;充盈缺损;结石染色.阴性结石占本组病例的26.7%(45/168),超过以往文献报告的10%.结论: 熟悉和掌握IVU的X线征象结合CT平扫是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邓建林;杜柏林;王福涛;吴佐林;常耀祖;龙清洋;徐晓松;田丽娜;梁小萍;曾庆平;范文辉;唐燕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牵牛花综合征二例

    牵牛花综合征(Morning glory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本病CT表现文献少见报道,现报告2例如下.

    作者:哈振国;黄嗣王;蔡中;哈少平;胡怡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空蝶鞍伴高催乳素血症(附6例报告)

    催乳素(PRL)的主要分泌场所是腺垂体.引起高PRL血症的病因中,垂体肿瘤,尤其是微腺瘤占主要地位.空蝶鞍在高PRL血症中的作用少有报道.本文搜集6例垂体MRI呈空蝶鞍表现,全身检查未发现有其他相关病变的高PRL血症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黎雪琴;王巧兮;钱万科;姚立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一组误诊病例的影像学分析

    本文搜集我院近1年来影像学误诊的部分病例,分析其原因,供同道们参考.例1 女,43岁.发现盆腔包块2年,增长迅速伴腹胀、尿少、下肢浮肿2月.体检:腹部极度膨隆如足月妊娠.B超:腹部巨大囊性肿物来自卵巢.

    作者:全昌斌;贾树林;由昆;何宝明;敖国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淋巴管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淋巴管瘤CT与MR表现及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2例淋巴管瘤,小儿3例,成人9例;CT扫描11例,MR扫描1例.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3组,即疏松的间隙组,8例(颈部、后纵隔、后腹膜与盆腔);内脏组,1例;体表软组织组,3例,包括胸壁(1例)和大腿(2例).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壁与分隔可强化.MR表现与CT相仿.结论: 淋巴管瘤的CT与MR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与MR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作者:张志勇;汪志胜;涂备武;周康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MRI、B超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MRI、B超对先心病各种畸形的显示能力,并结合手术结果,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一种快速梯度回波的心脏单层面多时相、多层面单时相、多层面多时相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51例先心病81个畸形经MRI、B超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经证实的81个畸形病变中,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2%.MRI能够显示肺动脉的全貌和发育情况以及心脏大血管的畸形,同时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astcard)有利于显示小的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论: MRI对先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意义.而且Fastcard与SE序列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夏军;周燕发;胡煜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盆腔脂肪过多症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盆腔脂肪过多症的影像诊断.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盆腔脂肪过多症的影像学表现.6例均经CT和超声检查,其中3例还作了钡灌肠检查,2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1)钡灌肠和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膀胱输尿管下段以及直肠、乙状结肠远端推移受压;(2)超声检查显示盆腔内良性、实性占位性病变;(3)CT扫描可显示出脂肪组织密度.结论: CT扫描诊断盆腔脂肪过多症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宋振龙;万洪强;刘玉元;巩曰红;马吉伟;柴新;张晓;赵湘;王伟;陶家宝;马风江;尚向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巨大子宫颈管肌瘤一例

    患者女,24岁.以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不止23天入院.查体:下腹部正中可触及4月孕大小包块,压痛明显.妇科查体:宫颈管被肿块撑开,子宫体增大如4月孕大小,右侧宫角明显突起,不规则,活动稍差有触痛.B超:子宫形态不规则,宫体底部约5.0cm×3.2cm可显示内膜回声,宫体下段及颈管明显增大呈球形,大小约14cm×9cm.

    作者:姚晓新;李瑞;黄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小脑蚓部胚胎癌一例

    患者男,10岁.头晕4~5个月,近1周头痛、呕吐并步态不稳就诊.身体发育正常,血常规及其他生化指标正常,神经系统有轻度共济运动失调.

    作者:郑清水;崔瑞臻;苑晶;温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曲霉菌性肉芽肿一例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曲霉菌性肉芽肿罕见,其MRI表现国内未见报道,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2岁.因腰痛4年,5个月前加重伴双下肢活动不灵,多次腰局部封闭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且逐渐加重,于9天前大便时突然出现双下肢瘫痪伴大小便失禁入院.

    作者:杨春山;张荣泽;谢立旗;金卫中;徐忠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伴下腔静脉和右房室癌栓一例

    原发性肝癌侵犯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常见,但癌栓沿下腔静脉长入右心房、室并以心脏病就诊者罕见.我们遇见1例,报告如下.

    作者:唐光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胸膜腔精原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58岁.因心慌、心悸,左胸痛半年就诊.曾在外院以心肌病、心包积液治疗无效.查体:左胸部饱满,肋间隙增宽,腹平软,肝、脾未扪及,生殖器未见异常,体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6.9×109/L,中性74%.B超示:左下胸巨块状混和回声区.心电图未见异常.

    作者:王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应用介入放射技术诊断治疗肛瘘

    介入放射技术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应用介入技术对肛瘘进行诊断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予报道.

    作者:吴宁;邢丽;赵军;保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轮缘征在CT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轮缘征对输尿管结石在CT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腹部平片无异常,在静脉尿路造影像上怀疑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51例,随后进行CT平扫来验证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存在与否以及轮缘征的显示率.结果: 除2例因结石染色明确诊断外,49例CT扫描显示结石者43例,检出率为87.7%.其中输尿管结石伴轮缘征者29例,占67.4%,结石平均直径为3.7mm,CT值100~422HU.轮缘征大直径13.0mm,平均6.4mm,CT值为14~22HU.未出现轮缘征者14例,结石平均直径为5.8mm.结论: 轮缘征是诊断输尿管结石较可靠的CT征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此征还可与静脉石和其他性质的钙化具有鉴别意义.

    作者:杜柏林;邓建林;梁小萍;范文辉;吴佐林;田丽娜;曾庆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心脏节段性室壁厚度变化在冠心病MRI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节段室壁厚度变化(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室壁厚度之差)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31例冠心病和11例正常对照组的MR电影,判断MR电影对冠心病的检测率.结果: 正常对照组心肌各室壁厚度变化一致(P>0.05),缺血和梗塞心肌节段室壁厚度变化明显小于正常心肌(P<0.05).室壁厚度变化减小(<2mm)对梗塞和缺血心肌节段的检测敏感性为88.14%和53.85%,特异性为94.17%和100%;结合室壁动态运动将其敏感性可提高到91.18%和61.54%;室壁厚度变化减少对梗塞和缺血患者病变冠状动脉的检测敏感性为66.67%和57.14%,特异性为91.67%和92.30%.其敏感性心肌梗塞组与左心室造影相仿,心绞痛组高于左心室造影(28.57%).结论: 节段室壁增厚变化是MRI诊断冠心病病变心肌节段和病变冠状动脉较为敏感、可靠的指标.

    作者:施裕新;周康荣;陈祖望;王佩芬;陈财忠;黄刚;沈继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脑血管电子束CT(EBCT)成像技术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合理的脑血管电子束CT(EBCT)的检查模式.材料与方法: 选择72例EBCTA检查结果正常者随机分组、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Imatron C-150 EBCT扫描仪,连续容积(CVS)和步进式(SVS)两种扫描模式,3~5ml/s注射速度,重建方法选择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法(SSD).结果: (1)同一剂量下,CVS扫描组的不同脑血管部位CT值要高于相同条件下的SVS扫描组(P<0.01);同一扫描模式组内,5ml/s组的不同脑血管部位CT值高于3ml/s组(P<0.01);3ml/s CVS扫描组的不同脑血管部位CT值与5ml/s SVS组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对于各级脑血管的主干及1~3级分支显示率为100%,对于大脑中动脉4~5级分支5ml/s CVS组显示率仍高达94.4%,前、后交通动脉的显示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注射速度5ml/s,延迟时间由小剂量试验而定(一般为12~16s),层厚3mm,间隔1.5mm,CVS重叠扫描模式是较为理想的电子束CT检查模式.

    作者:陈爽;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锁骨胸骨端正常变异误诊为缺血坏死一例

    患者男,24岁.胸透偶然发现双侧锁骨近端异常改变,诊断为骨软骨炎.查体:胸锁关节处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局部亦无压痛.血常规正常.血沉2mm/h.患者既往无胸锁关节及全身其他关节肿痛史.

    作者:王国华;张通;刘增胜;王学淳;王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SPECT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物作为显像剂的影像学诊断手段.自1979年第一台SPECT机诞生后,逐渐在国内外各大医院投入使用,显示出许多优越性,本文试对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振才;边连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