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慧;姜慧景;李嘉英
目的:了解中职生自我和谐现状,探讨家庭变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寻求影响其自我和谐的家庭因素,促进中职生的自我和谐发展.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自制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对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的300名学生抽样和个别访谈,应用SPSS 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中职生自我和谐总分与父亲偏爱被试(r=0.134,P<0.05)、母亲偏爱被试(r=0.126,P<0.05)成显著的正低相关;与父亲过度保护(r=0.174,P<0.01),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r=0.178,P<0.01)成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r=0.218,P<0.001),父亲拒接、否认(r=0.193,P<0.001),母亲拒接、否认(r=0.267,P<0.001),母亲惩罚、严厉(r=0.258,P<0.001)成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显示,①父亲过度保护能正向预测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②母亲偏爱被试能正向预测自我的灵活性.结论:部分家庭变量与中职生的自我和谐存在相关.
作者:纳讷;徐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困扰在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44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压力困扰和生活满意度3个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9,P<0.01);②心理资本与压力困扰(r=-0.40,P<0.01)、压力困扰与生活满意度(r=-0.26,P<0.01)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困扰在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资本不仅会直接地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满意度,而且还通过压力困扰产生间接性影响.
作者:刘旭;刘志军;王艳;宋旭;李江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GDNF)水平、认知功能的改变及抗精神药物和物理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及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BDNF、GDNF、认知功能,将研究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抗精神药物和物理治疗,28例)及基础组(基础药物治疗,32例),比较治疗后两组BDNF、GDNF水平、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BDNF、GDNF表达水平及Stroop测验、符号编码、言语记忆、工作记忆评分较健康组显著低,而连线测试评分较健康组明显高(t=-11.504,-3.613,-8.649,-5.155,-3.982,-3.260,4.701;P-<0.05);治疗后干预组及基础组BDNF、GDNF水平、认知功能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NSS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干预组的升高、降低程度较基础组显著(t =-3.908,-2.141,-5.008,-3.423,-3.064,-3.166;P<0.05);受试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PANSS阳性评分呈负相关(r=-0.310,P<0.05),而血清GDNF水平与Stroop色词干扰测验评分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认知功能较健康人群显著低,BDNF、GDNF在本病发生、进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抗精神药物和物理治疗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云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现阶段上海市中职生学业情绪的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上海市某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共2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职生体验到的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强度强.中职生被试的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t =-2.89,P<0.01);在积极高唤醒(t=4.02,P<0.001)、积极低唤醒(t=-1.98,P<0.05)、消极高唤醒(t=2.34,P<0.05)维度上,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积极低唤醒(t=-1.97,P<0.05)、消极高唤醒(t=2.40,P<0.05)雏度上,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积极高唤醒(t=-2.52,P<0.05)、消极高唤醒(t=-2.33,P<0.05)维度上,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生源类别差异.结论:中职生学业情绪体验比较丰富,体验到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消极学业情绪,整体水平良好.不同类群的中职生体验到的学业情绪存在不同.
作者:王芳;崔丽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特点,并探究其临床转归情况.方法:从我院接收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患者中抽选出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其中,46例为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观察组),其余46例为普通高血糖脑卒中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差异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与简明智能量表(MMSE)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情况.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治疗方案,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相应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存在明显的情绪低落、焦虑、食欲减退、失眠或睡眠倒错等临床症状,其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27,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38,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较小,且痊愈率、缠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其死亡率、后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5.525;P<0.05).结论:与急性高血糖脑卒中相比,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疾病情况更加严重,治疗治疗过程中,其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速率较为缓慢,且临床转归情况不甚理想.
作者:吴红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组和非药物组,药物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非药物组给予运动加食疗,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后的腰围、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及血脂.结果: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药物组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相比非药物组的腰围、体质指数、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 =-7.46,P<0.001;t=-7.28,P<0.001;t=-3.48,P<0.001;t=2.10,P<0.05;t=5.75,P<0.001;t=7.05,P<0.001;t =-7.24,P<0.001),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不显著.结论:二甲双胍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效果满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同时纠正其体重增加与糖代谢紊乱的情况.
作者:张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甘肃3所高校447名大三和大四学生,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袁、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AS)、应对方式量表(CSS)评估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结果: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和人际交往困扰得分分别为(3.14±0.34)、(1.87±0.70)、(0.48±0.13)和(9.01±5.26);男生待人接物困扰因子、与异性交往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508,P<o.05;t=2.712,P<0.01);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困扰之问呈显著正相关(r=0.478,0.623,0.397;P<0.01),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r=0.695,0.658,0.624;P<0.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共同解释人际交往困扰的46.4%的变异.结论: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和应对方式共同对高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产生影响.
作者:周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实习生实习前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的相关性,为管理层对大中专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37名即将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实习的护理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其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人格做典型相关分析.结果:237名护理学生实习前的PSQI总分为(7.01±2.74)分,睡眠质量差的为31.65%(75/237).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间典型相关系数为0.570(F=2.44,P<0.0001),表明心理健康指标中抑郁与睡眠质量指标中睡眠障碍之间关系密切,也就是说抑郁项得分越高者,越容易造成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越低;睡眠质量与人格间典型相关系数为0.338(F=1.87,P=0.0107),表明人格指标中内外倾向与睡眠质量指标中日间功能之间关系密切,也就是说E项得分越高者,越容易造成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越低.结论:护理实习生实习前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人格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李宇斯;周曾理;王小丹;高允锁;郭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69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奥氮平组35例、利培酮组34例,医师指导下连续用药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8周的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袁(PANSS)总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t=-8.692,-12.667,-8.336,-11.676;P<0.001);治疗8周,奥氮平组的TC、LDL-C、血清瘦素、FPG高于利培酮组(t=3.386,2.954,3.256,6.800;P<0.05)、HDL-C低于利培酮组(t=-5.637,P<0.001);治疗过程中,利培酮组的心电图指标变化率32.35%高于奥氮平组11.42%(x2=4.438,P=0.03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可靠,对患者血脂、血糖、瘦素水平具有一定程度影响,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勇;陈祖金;杨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改善围术期食管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 式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水平降低(F=744.043,1242.507,958.641;P=0.000),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F =41.929,32.376,38.523;P=0.000);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t=11.487,7.674,12.017,7.331,9.735;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x2=6.061,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随机选取的某民办高校331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13.05%,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4.519,P<0.05);②男女生在敌对(t=2.340,P<0.05)、偏执(t=4.984,P<0.001)、焦虑(t=~2.902,P<0.01)和恐怖(t=-3.793,P<0.001)4个因子有显著性差异;③相对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和中国青年常模,大学新生表现出较好(P<0.001)和较差心理健康水平.SCL-90各因子与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呈显著正相关(r =0.052~0.513);④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可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0.5%~31.1%变异量.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关系密切.
作者:孙洪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军事应激条件下事故后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和虚拟现实训练对事故后飞行员应激障碍康复的效果,为临床心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经历飞行事故后产生军事应激障碍的5名飞行员进行虚拟现实训练,收集训练前后心理测评数据,比较事故后飞行员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虚拟现实训练后事故后飞行员自我和谐度显著提高(Z =-2.041,-2.032,-2.023,-2.041;P<0.05).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降低(Z =-2.032,-2.041,-2.023,-2.023,-2.032;P<0.05).结论:虚拟现实训练能够调节事故后飞行员军事应激反应,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胡乃鉴;田建全;王洪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线下心身疾病科普新模式的科普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用新模式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公众科普活动反馈表,对参加心身疾病科普活动的人进行问卷调查.活动回收有效问卷137份.结果:通过科普活动,对心身疾病“完全了解”和“部分了解”的人数比例从52.5%上升到94.8%,认为心理和身体有密切关系的受访者人数比例上升从78.8%至91.1%,69%的受访者表示当自已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医院却查不出原因时会考虑是否有心理因素.其中,不同性别参加科普的目的和对活动的满意度上有显著差异(t=2.453,P<0.05),55岁以下人群更倾向选择考虑心理因素(x2=21.156,P<0.05),高学历人群对心身疾病的普遍性认知显著高于低学历人群(F=6.08,P<0.05).结论:通过科普活动,公众对心身疾病的认知普遍提高,应对方式更积极,同时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和学历)会对心身疾病的科普效果有影响.
作者:陆璐;王建玉;郑悦;张海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生殖健康的问题是在20世纪初的国际上的一些妇女运动组织首先提出的,我国对生殖健康的认识起始于妇幼工作的进行.本文阐述了生殖健康的概念和内容,探讨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并阐释这些影响因素给人带来的影响及结果.物理环境、生物因素、药物、重金属、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以及社会心理行为等因素都可对生殖健康产生影响.众多影响因素中心理因素是重要且不可控的,因此,形成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及保健系统,提高人们生殖健康的意识,找出更多让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来提高人们的生殖健康水平刻不容缓.
作者:孟子湄;陈友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利培酮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30例)及传统娱疗(传统娱疗组28例).采用认知评估工具连线测验、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WMS-Ⅲ空间广度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 VLT-R)、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64)对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神经心理测试.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PANS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神经心理测验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间各项神经心理测试比较:空间广度测验的顺行得分、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无显著差异(P>0.05).连线测验(t=2.10,2.07;P<0.05),逆行得分(t=-2.52,P<0.05),HVLT-R(t =-2.86,P<0.01;t =-3.63,-10.35,P<0.001),BVMT-R(t =-5.01,P<0.001;t=-3.04,P<0.01;t=-4.23,P<0.001),PASAT(t=20.65;P<0.00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较传统娱疗组明显.
作者:田维忠;刘涛;张磊;姚慧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农民工作压力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压力问卷表及应对效能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15家企业271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年龄的农民工在角色冲突与资源不足上呈显著差异(F=3.11,5.30;P<0.05);②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资源不足与文化程度有显著的差异(F=4.10,3.73,4.40;P<0.05);③应对效能与角色冲突呈显著正相关,与资源不足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认知水平、胜任力与角色冲突呈显著正相关,认知水平与资源不足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自信程度与工作压力未见有明显关联.结论:农民工压力与年龄及文化程度有关,应对效能与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其心理健康.
作者:金霞芳;杨玲;李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评估及团体心理干预在缓解老年冠心痛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内科2016年2-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治疗方法均衡,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心理评估后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度.结果:观察组干预12周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9,-9.453;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7.733,11.530;P<0.05).结论:心理评估及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作者:国慧;姜慧景;李嘉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检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在中国小学生样本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深圳市某小学811名小学生进行测查,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中文版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hildren's automatic thoughts scale,CATS)的结构效度.1个月后对其中129人重测.以儿童抑郁量表,儿童焦虑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为工具考察中文版CATS的校标效度.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的结构效度拟合度良好(x2/df=3.347<5,GFI=0.97,NFI=0.957,RMR=0.059),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4,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1~0.824;重测信度系数为0.602,校标效度较好.结论:中文版CATS在中国小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小学生的负性自动思维水平.
作者:孙凌;王博;林樱子;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检验身体欣赏量表(Body Appreciation Scale,BAS)中文修订版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因子结构和测量等值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983名太学生完成BAS.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检验、多组比较检验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检验表明与单维结构以及包括所有题项的二维结构相比,剔除两个项目的二维结构模型拟合佳.验证性因素分析多组比较结果表明剔除两个项目的二维结构模型在男生和女生样本间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测量等值模型均可被接受.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及一般身体欣赏(GBA)、体像投入(BII)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826、0.845、0.669.结论:BAS中文修订版剔除两个项目的二维结构模型更为理想,且在大学男生和女生之间具有测量等值性,可以用于评定大学生身体欣赏体验.
作者:李奕慧;胡雯;廖慧云;唐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17个社区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SQL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与自知力显著负相关(r=-0.26,P<0.01),与精神症状总分显著正相关(r=0.37,P<0.01).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住院次数与生活质量总分负向关联(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1.32,P<0.01),精神症状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正向关联(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34,P<0.01).结论:①自知力较好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低,精神症状得分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②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住院次数及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作者:陆怡;褚庆文;宋凤;张展星;张伟波;蔡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