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胡余敏;朱君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叉头框蛋白Q1, β连环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叉头框蛋白Q1 (FOXQ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0例NSCLC和对应癌旁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均P< 0.05);FOXQ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均与患者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NSCLC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表达升高,其异常表达与NSCLC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凭静脉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肿瘤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组和静吸复合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话语时间、认知功能及POCD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拔管后6h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术后1周的POC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肿瘤患者效果相当,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较快.

    作者:王中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舟山地区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干预效果评价

    手足口病是一类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常见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1];目前其属于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口腔、手及足部位疱疹或皮疹,严重者可进展形成心肌炎和无菌性脑膜炎,威胁生命安全[2].已有研究显示,科学合理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提高手足口病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及爆发率具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选择舟山地区20家幼儿园共1 000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学校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干预,探讨舟山地区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冷雪;俞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和改良PCI治疗.比较两组D2B时间、C2B时间、介入治疗时间、辐射时间、对比剂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改良组D2B时间、C2B时间、介入治疗时间、辐射时间及对比剂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改良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冠状动脉口夹层和局部血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CI介入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辐射损伤,减少对比剂用量,避免桡动脉痉挛发生,且未导致MACE发生风险上升,价值优于常规PCI介入方案.

    作者:方接;王舟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凹形态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凹形态与对比敏感度(CSF)的关系.方法 收集122例(213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患者,比较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央区厚度(CMT)与4个点位厚度值平均值的比值(RM)和CSF,并对黄斑中心凹形态改变与CSF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前与术后6cpd的CSF值均为高,在其更高或更低频率区内,CSF曲线下降.黄斑前膜术后较术前在3 cpd和6 cpd空间频率的CSF值有明显提高(均P< 0.05),而在高空间频率12cpd和18cpd的CSF值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心凹形态改变与各空间频率的CSF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剥膜手术可使患者的CSF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黄斑中心凹形态对CSF的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是对患者视功能进行准确反应的一种敏感度指标,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小天;易全勇;袁建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效果探讨

    导乐陪伴分娩是指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助产士在产妇分娩全过程中(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给予其生理上的帮助,心理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支持,使其顺利完成分娩过程[1],该技术可增加产妇舒适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笔者对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导乐陪伴分娩产妇进行了观察,并对产程疼痛、产妇满意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等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滕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1例胃肠间质瘤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病患均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中12例胃间质瘤行单纯肿瘤切除术,1例行近端胃切除术,1例行远端胃切除术,5例小肠间质瘤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均完整切除肿瘤,切缘阴性);2例直肠间质瘤患者行Miles术.术后经病理标本常规行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如酪氨激酶受体(CD117)、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OG-1蛋白、S-100蛋白均证实存在表达情况.本组病患中原发于胃14例(66.7%)、小肠5例(23.8%)、直肠2例(9.5%).极低度危险3例(14.3%),低度危险8例(38.1%),中度危险6例(28.5%),高度危险4例(19.1%).完整切除术后,对于中、高度危险患者,均使用伊马替尼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在低危患者中术后均未见肿瘤复发;中危患者中,3例服药1年后目前尚未见复发,1例服药半年后因各种原因停药1年后复发;1例高危小肠间质瘤术后半年尽管也服药但仍出现复发和肝转移;现尚有3例高危患者仍在规律服用伊马替尼,未见有复发情况.结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胃肠间质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高危患者辅以靶向药物治疗,则具有明显延缓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作者:陈林俊;蒋振宇;谢路炜;王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自体血回输患者围术期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自体血回输患者围术期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术中收集自体血前30min,观察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不予银杏达莫注射液.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h(T1)、1 d(T2)及5 d(T3)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各时间段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的浓度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自体血回输量.结果 与T0比较,对照组T1~3时血清IgG和IgM浓度降低(均P<0.05),观察组T1时血清IgG浓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3时血清IgG浓度、T1~3时血清IgM浓度升高(均P< 0.05).与T0比较,两组T1~2时PT、AHT均延长,但对照组较观察组延长显著(均P<0.05);与T0比较,对照组T1时FIB浓度下降(P<0.05),T2、T3变化不明显,观察组T1~3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体血回输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抑制,改善预后.

    作者:华汤锋;陈珊;沈志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复查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复查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合理调整临床措施,增加复查意愿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共201例,分析年龄、性别、付费方式、检查方式、操作者职称、籍贯、教育程度、恶性肿瘤家族史及息肉检出情况等对复查意愿差异的影响.结果 付费方式、检查方式、肿瘤家族史、教育程度、息肉检出情况是影响患者结肠镜复诊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付费方式、恶性肿瘤家族史、检查方式、教育程度、息肉检出情况是影响复查意愿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黄春伟;朱方超;潘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发病时间在前循环6h以内、后循环24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血管内治疗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发病3个月改良Ri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7 dNIHSS评分改善更优(P<0.05);3个月mRS评分预后良好比例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蔡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叉头框蛋白Q1 (FOXQ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0例NSCLC和对应癌旁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均P< 0.05);FOXQ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均与患者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NSCLC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FOXQ1和β-catenin表达升高,其异常表达与NSCLC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胡余敏;朱君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根尖周炎患者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根尖周炎患者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80例行拔牙术根尖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拔牙前接受常规的消毒、抗炎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拔牙后择期种植牙治疗,观察组采用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植牙1周后,记录疼痛及自我满意情况;种植牙3个月后,统计两组植牙成功率,并观察种植体直径、长度及骨吸收水平.结果 观察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自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89.29%(50/56),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1.42%(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长度及种植体直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骨吸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骨吸收,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作者:张宁;方科娜;陈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近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在许多医院开展,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临床效果好及恢复快等优点.宁波市镇海区龙赛医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满意.现就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新型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CT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住院诊治及病理学证实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各自临床表现及CT征象,总结归纳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14例表现为咳嗽、咳痰、气急、发热、咯血及胸痛等症状体征,5例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或常规胸部检查中发现.19例患者的影像学分型为:结节肿块型9例,炎性实变型5例,炎性浸润型1例,混合型4例.直接CT征象表现为:病灶好发于下肺外周带,部分伴有分叶、毛刺、空洞及增强显著强化等.间接CT征象可表现为:晕征、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磨玻璃密度等.结论 肺部隐球菌病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尚缺少特异性,部分病例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尚需综合性分析,必要时可行穿刺病理学活检.

    作者:朱国平;唐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IABP术后患者14例,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记录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B型钠尿肽(BNP)浓度及LVEF较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志宇;李丹辉;董进中;乐健伟;范震;朱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主动脉缩窄胎儿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特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缩窄胎儿各种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特性.方法 收集产检孕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前提示主动脉缩窄且随访确诊的53例胎儿为缩窄组;匹配64例正常胎儿为对照组.记录产前两组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参数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参数诊断主动脉缩窄效能大小.结果 缩窄组的超声心动图比值参数MVd/TVd、PAv/AOv高于对照组,AId/DAd、MPAd/AAOd、ARv/DAv、MCAPI/inUAPI、MCARI/inUA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径参数AId/DAd和血流动力学参数ARv/DAv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曲线下面积大.AId/DAd、MVd/TVd、MPAd/AAOd、PAv/AOv、ARv/DAv、MCAPI/inUAPI的Kappa值在0.40~0.75(P<0.05),与真实结果具有中等的一致性;MCARI/inUARI的Kappa值为0.294,与真实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 超声心动图内径参数MVd/TVd和血流动力学参数PAv/AOv对胎儿主动脉缩窄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余参数可为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提供辅助参考.

    作者:孔丹丹;吴小欢;刘慧君;王秋萍;罗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导航辅助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创伤性视神经管损伤后视力受损患者行神经导航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均使用神经导航技术确定视神经管位置,术后随访6个月.11例患者(91.7%)视力情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有助于术中定位视神经管位置,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具有疗效明确、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聂晟;孙杰;赵继匡;高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正念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正念训练组或帕罗西汀治疗组,均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正念训练组有36例完成研究,帕罗西汀治疗组有40例完成研究.两组HAMA评分均在治疗第1周末显著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值得推广.

    作者:李燕;虞安娜;包祖晓;陈宝君;章永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体化综合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的效果评价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大部分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总体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2].

    作者:吴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癌组织中CDC6及HOXA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及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S)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小叶增生病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检测组织中CDC6、HOXA5及ER、PR、HER-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DC6与HOXA5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DC6及HOXA5蛋白表达与ER、PR、HER-2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CDC6与HOXA5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DC6和HOXA5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有关(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CDC6表达与HOXA5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CDC6、HOXA5蛋白表达与ER、PR、HER-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DC6及HOXA5蛋白均呈高表达,CDC6及HOXA5蛋白可能参与乳腺癌发生及发展的过程.

    作者:吕可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RM技术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基因突变与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技术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HRM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与DNA测序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HRM检测不同类型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据外周血及肿瘤组织标本中EGFR检测结果分为EGFR基因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给予2个基因突变型组靶向药物(凯美纳)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另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0例及体检健康者20例作对照,检测其外周血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与晚期NSCLC组进行比较.结果 HRM检测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样本中游离DNA的EGFR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与肿瘤组织中DAN的EGFR基因突变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检测外周血及肿瘤组织样本中DNA的EGFR基因突变的正确率及特异性均较高;HRM检测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样本中游离DNA的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COPD患者及体检健康者;EGFR突变型组的RR、DCR及PFS显著高于EGFR野生型组.结论 HRM技术检测晚期NSCLC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的正确率及特异性均较高,其对指导靶向药物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徐静;徐执政;叶乔;卢火佺;蔡绍鹏;郭军;陈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