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辉;邓永文;姚玉乔
目的 分析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大体观察、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本组病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3例患者出现肝转移,分别于术后5个月、7个月、10个月死于消化道出血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随访47个月,身体良好无复发,1例患者于7个月后失访.结论 胃神经内分泌癌罕见,术前诊断困难,病理免疫组化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病理类型决定其恶性程度和预后.
作者:刘芸;朱励民;陈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 我国消化道癌的发病现状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位列前5位的肿瘤.我国2015年胃癌新发病例约67.9万,死亡约49.8万,虽然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的40%,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食管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恶性肿瘤第8位,在我国则居第4位,2015年新病例约47.8万,死亡约37.5万.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是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丁小云;蒋海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05%,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NIHS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相关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口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均治疗6个月,然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肝脏B超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糖代谢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脂肪肝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T2DM合并NAFLD安全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香兰;胡朝晖;刘加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右归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影响.方法 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富血小板血浆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右归饮加减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 对照组出现股骨头坏死14例,股骨头坏死率28.00%;观察组出现股骨头坏死3例,股骨头坏死率6.00%;对照组股骨头坏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 0.05).术后1、3、6、9及12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右归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能有效加快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
作者:娄云龙;罗建民;赵立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组使用种植牙技术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咀嚼率、稳固率和成功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修复后咀嚼率、稳固率和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50%,观察组为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种植牙修复技术对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满意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詹峻;余优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复合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上肢闭合骨折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超声引导下,对照组采用单一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部分腋路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完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及起效时间更短(均P< 0.05).观察组尺神经、上臂正中皮神经、肋间臂神经及前臂正中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复合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起效快及阻滞完善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莹;吴凯华;李云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配合放松训练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进行腹部热敷+音乐放松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压籽.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籽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毛丹旦;周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腹部带血管蒂皮瓣在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110例,按照手术修复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行腹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对照组行游离皮瓣修复,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安全可行,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术后成活率较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程;舒建国;龚革会;徐旭东;储林军;申军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1年中浙江省金华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822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粪便标本采集,利用多重片段分析方法对5种主要腹泻病毒进行检测.结果 822例腹泻样本中检出阳性样本473例,检出率为57.5%,其中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9.8%,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1.4%,腺病毒检出率为9.6%,冠状病毒检出率为3.3%,星状病毒检出率为2.2%.不同性别各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至2岁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轮状病毒与诺如病毒整年均可检出,其中轮状病毒在秋冬季节检出率高于春夏季(均P<0.05);诺如病毒夏季和秋季检出率高于春季和冬季(均P< 0.05).结论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毒是轮状病毒,高发期为秋冬季和夏秋季,且0~2岁为病毒性腹泻高发年龄段.
作者:马拥军;陈真;胡少龙;郑雅萍;李小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特征.方法 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或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术后均行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甲状腺结节38例(恶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68例(良性组),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超声影像学结果以及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比、年龄、空腹血糖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B超检查示结节内血流、低回声及微钙化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及两者均升高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空腹血糖、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内血流情况及微钙化情况,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升高,这些特征均可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谢菲;王筱景;王丽群;李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单纯化疗及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用治疗Ph阳性首次就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次就诊ALL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联合组(20例),分别采用常规VDCP化疗方案和在此基础上加用TKI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诱导缓解率、总缓解率、中位总生存时间,随访生存率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等.结果 联合组患者诱导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联用TKI治疗Ph阳性首次就诊ALL可有效提高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毒副作用发生风险.
作者:王英条;杨建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的干预作用及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法舒地尔对照组、PQ中毒组及法舒地尔干预组,分别于灌胃后7、14、28d活杀大鼠留取标本.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下,PQ中毒组大鼠急性肺损伤和纤维化明显,法舒地尔干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较中毒组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中毒组大鼠肺组织7、14、28 d α-SMA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于28 d时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一时间PQ中毒组比较,法舒地尔干预组小鼠肺组织α-SMA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舒地尔可以减轻百草枯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是抑制α-SMA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何旭娟;徐丽艳;朱立军;韩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症大鼠模型血清瘦素、锌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分别对模型大鼠摄食量、体质量以及血清瘦素、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第7天,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鼠摄食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摄食量平均下降23.6%.第1、7天,各组大鼠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4天,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1、28天,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瘦素、锌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血清瘦素、锌水平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症模型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瘦素、锌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杜晨光;徐丁洁;丁培杰;曹颖;郑彩慧;白素芬;柳月娟;董玉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头颈部木村病的CT、MR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木村病的诊断水平及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木村病6例,术前6例均行CT检查,2例行MR检查,术前4例误诊,分析影像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木村病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且病灶单侧性多见,病灶密度均匀,强化明显;本组6例中误诊为恶性肿瘤、Castleman病、转移瘤、结核各1例.结论 木村病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误诊率高,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作者:胡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急诊患者大多由意外创伤或突发疾病引起,有起病急、病情重及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的特点,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抢救和治疗的效果.舒适是指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1].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及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本研究拟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素敏;徐维维;崔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硫酸特布他林雾化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老年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降低了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海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发病率约10万分之一,虽是一良性疾病,但往往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既往外科Heller手术是经典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内镜下治疗是近20年来常采用治疗方法,但以往的常规方法往往复发率较高,难以达到外科手术疗效.近年来,经口内镜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得到大家的重视,其兼具内镜微创及外科手术的疗效优势[1].
作者:钟静静;董文丽;王维红;丁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减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术中阻断子宫动静脉前给予垂体后叶素6U宫体局部注射;对照组不使用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压、心率变化,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对大子宫(子宫如孕≥3个月)者,治疗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 0.05).对非大子宫者,治疗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应用垂体后叶素后短期内血压升高、心率可升高或减慢,但30 min内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尤其对大子宫者效果更显著;对于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的患者常规使用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徐盛;赵小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指脱套离断的再植方法及疗效.方法 手指脱套性离断共19例(21指),均一期行再植术,术后密切随访观察,随访6~18个月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本组19例(21指),成活19指,失败2指,成活率90.4%.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的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10指,良6指,可3指,差2指,优良率76.19%.结论 手指脱套离断如有完整的血管条件,应当尽量再植,术后大多能成活,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吕建敏;吴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