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杜金满;陈小非;刘礼霞;黄春昇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联用美多芭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40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比分析普拉克索及甲磺酸溴隐亭片联用美多芭治疗PD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UPDRS Ⅲ评分及HAMD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4、8及12周的UPDRS Ⅲ评分和治疗后8及12周的HAM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头晕4例,恶心2例,嗜睡2例,便秘1例;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恶心2例,腹部可疑皮疹2例,便秘2例,出现幻觉1例,出现视觉异常1例,胸闷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华;王耀光;金哲如;吴曙智;黄建双;辜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镇痛效果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实验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住院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即0.4%罗哌卡因组(25例)、0.5%罗哌卡因组(25例)和0.6%罗哌卡因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等比重0.4%罗哌卡因10 mg蛛网膜下腔注射,分娩后15 min 0.5%罗哌卡因35 mg硬膜外追加.术后患者每6小时口服50 mg双氯芬酸钾.服用期间进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维持患者48h内NRS评分≤4分.观察术后2、4、6、12、24、36和48 h NRS评分,包括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术后每12小时阿片类药物使用量.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记录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记录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运动状态2h NRS评分均为0分.静息状态,24h 0.4%罗哌卡因组患者NRS评分高于0.5%罗哌卡因组(P=0.013)和0.6%罗哌卡因组(P=0.027);36 h0.4%罗哌卡因组患者NRS评分高于0.5%罗哌卡因组(P=0.02)和0.6%罗哌卡因组(P<0.001),但0.5%罗哌卡因组和0.6%罗哌卡因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状态,36 h 0.4%罗哌卡因组患者NRS评分高于0.5%罗哌卡因组(P=0.023)和0.6%罗哌卡因组(P=0.006),但0.5%罗哌卡因组和0.6%罗哌卡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曲马多使用量,0.4%罗哌卡因组较0.5%罗哌卡因组、0.6%罗哌卡因组24~36h明显增加.术后3组患者不同时间间隔杜冷丁使用量均为0 mg.术后3组患者曲马多使用量,0.4%罗哌卡因组较0.5%罗哌卡因组、0.6%罗哌卡因组24~36h明显增加(均P<0.05),其他时间间隔内使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每侧使用20 ml 0.5%罗哌卡因可提供术后36h有效镇痛,其镇痛有效时间长于0.4%罗哌卡因,与0.6%罗哌卡因基本相同,可应用于临床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
作者:沈虹春;蔡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高速贯通伤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子弹射入胫骨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运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4.0软件,CAD辅助软件Pro/E,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Ansys Workbench中的动态有限元分析模块,通过对模拟子弹不同角度(45 °、67.5 °及90 °)射入胫骨,动态观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峰值、变形量和等效弹性应变.结果 子弹以1 400 m/s穿透胫骨骨皮质时,大变形量为138.29 mm(入射角90 °),其次为66.59 mm(入射角45 °),小为62.56 mm(入射角67.5 °);等效弹性应变为1.43 mm/mm(入射角45 °)>1.31 mm/mm(入射角90 °)>1.22 mm/mm(入射角67.5 °);应力强度峰值为14 447 MPa(入射角67.5 °)>2 723 MPa(入射角45 °)>2 401 MPa(入射角90 °).结论 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动态有限元计算方法表现相同速度子弹不同射入胫骨的生物力学变化,可动态观察子弹伤的应力动态变化过程,为战场救护和临床工作中对于火器伤伤口的处置提供生物力学基础.
作者:郑轶;殷一红;尹庆水;庞清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新诊断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分为胰岛素泵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和传统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基础量及3餐前大剂量;传统组给予3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和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对比两组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基本达标,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岛素泵组20例病例置泵期间均未发生穿刺部位红肿、出血、渗液及穿刺针脱落等现象.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新诊断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传统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更好.
作者:林琴;沈屹;杨远行;符鸿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引起严重多发伤患者合并肺不张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不张的发生原因:年龄、慢性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手术、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使用、疼痛严重度及肋骨固定带应用等.结果 多发伤患者合并肺不张发病率为8.3%.肺部损伤患者、ISS评分>20分者、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使用患者及ICU滞留时间>7d患者肺不张发生率高(均P<0.05),提示上述4类原因是肺不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镇痛剂患者肺不张发生率低(P<0.05),提示早期使用镇痛剂能够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结论 疼痛、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合并胸部损伤及ISS评分等是引起严重多发伤合并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干预,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谢月华;金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股骨头坏死(ONFH)是多种病因破坏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造成骨的活性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晚期股骨头塌陷,致残率极高[1].因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骨科领域的难题.目前尚没有文献明确阐述ONFH发病机制,并且缺乏预防及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
作者:蒋鲁勇;庞清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低下,甚至危及生命.相关报道指出全球每年约有140万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胡勇;赖欧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动态脑电图(AEEG)变化,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和AEEG改变,痫性放电患者作AEEG追踪访查.结果 首次描记时间2d内AEEG检查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22例,痫性放电与AEEG检查时间、脑梗塞的部位有关,部位以皮质区为多;在治疗脑梗死同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AEEG对预测癫痫发作、病情变化及预后可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尽早检查AEEG可作为早发性癫痫的筛选方法.
作者:喻红霞;徐慧珍;张丹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 将46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对照组采用TUR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癌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残余尿量、大尿流速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方面具有很好的实效性,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缓解尿路梗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3例接受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及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而日均单次排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均大尿流量、平均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显,而膀胱压力和逼尿肌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膀胱治疗仪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及膀胱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刘家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长程脑电监测(cEEG)在心房颤动(房颤)所致心源性脑栓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0例入院时头颅CT未显示缺血病灶、早期临床诊断房颤所致急性脑栓塞患者进行床边长程脑电图监测,并于发病后12h、24 h复查头颅CT.结果 心源性脑栓塞发病后12 h EEG异常率92.86%,高于头颅CT异常率(45.71%,P<0.05);发病后24h EEG异常率97.14%,与头颅CT异常率95.71%相仿(P>0.05).结论 心源性脑栓塞发病早期(12 h)EEG诊断价值优于头颅CT,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戴胜兵;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用于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不同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结果 右半结肠癌Ⅰ期手术实施率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Ⅰ期手术实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分期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分期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及术中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兵;李利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神经系统疾患[1].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确诊患病第1周便秘发生率高达50.88%[2],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2周内发生率更是高达65.38%[3],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用力排便可使血压和颅内压骤增,发生脑血管破裂,对脑血管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林莹;梅嫦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主要的方式之一,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采用动静脉内瘘(AVF).内瘘狭窄是AVF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称球囊扩张)来治疗AVF狭窄,临床效果满意[2-3],且可反复多次使用,能大限度利用了有限的血管资源,是针对AVF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4].本研究拟总结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邵吉红;陈其军;范汪洋;应一樱;葛利亚;韩素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为常见的肺炎之一.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加快及肺部听诊可闻固定中、细湿啰音等;重症肺炎除一系列呼吸系统表现外,还可累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严重者可危及患儿性命[1].
作者:毕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34例已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和3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BDNF含量.结果 抑郁症组BDNF含量(45.15±8.86)pg/ml,正常对照组(75.10-±12.12)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血清BDNF的含量比正常人低.
作者:顾群英;谢蓓芳;王建林;乐军儿;贺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里预后为严重的一种.此疾病进展缓慢,因脊柱退变导致脊髓慢性压迫,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颈椎的退变性改变,但仅有一小部分人出现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作者:滕红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ADT)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方法 80例PC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ADT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ADT.观察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S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手术去势间断联合ADTPCa既能达到治疗目的,也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对老年及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晚期PCa患者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基础护理是专科护理的基础,患者在生理功能、机体代谢、形体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护理内容包括生活照顾、饮食护理及观察病情等[1].护理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密切接触,从而直接为患者提供各种生活和技术服务.
作者:徐爱琴;刘道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拟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hs-CRP≥3.0 mag/L)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PCI术前2~3 d至术后3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1次/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20 mg.于PCI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测定患者血浆hs-CRP、尿微量白蛋白(Alb)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Alb/Cr和NAG/Cr.结果 观察组血浆hs-CRP在术后1~5 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cr和eGFR术后1d降低、术后3~5 d开始升高,观察组在术后1~3 d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Alb/Cr和NAG/Cr在术后1~5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是术后发生CIN的保护性因素(OR=0.356,95%CI 0.165~0.862,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的肾功能具有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冠心病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孙启银;林霞;唐坎凯;罗玉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