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海燕
目的 比较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治疗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收集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35例患者采用开腹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中均未输血,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止痛剂使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并发症、切口感染率、结石清除率和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而开腹手术具有同样效果.同时腹腔镜术中切口小,对腹腔干扰少、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叶树位;严梅娣;刘金成;范建荣;孙华山;陈旭;杨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钛夹联合高频电治疗老年大肠巨大有蒂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老年患者共28枚大肠有蒂巨大息肉行肠镜下肽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8枚大肠有蒂巨大息肉均全瘤切除,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穿孔病例,术后第3、6个月复查均未见复发或残留.结论 高频电切术联合金属钛夹治疗老年大肠巨大有蒂息肉,能有效预防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郑建芳;岑均儿;章四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红民;朱立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的效果.方法 将行保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照组不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观察组总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采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的方法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正面无保护接生法是在第二产程的中后期拆除后半部分产床,助产士在产妇会阴部正面直视下以单手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会阴处不予以外力保护进行助产的方法.文献报道,正面无保护接生法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肩难产、锁骨骨折、新生儿窒息、产妇的阴道壁裂伤及会阴侧切等发生率[1].
作者:胡南枝;仇春波;洪雅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D10和HHF35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诊断乳腺胶原小球病(SC)和腺样囊性癌(ACC)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的6例SC和4例AC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方法观察CK5/6、平滑肌特异性蛋白(SMA)、CD10、HHF35、P63及CD117等标志物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情况,重点关注CD10和HHF35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CK5/6、SMA及P63等标志物在两组肿瘤中均弥漫表达,主要表达于肌上皮样细胞.CD10和HHF35在所有CS中均表达,主要表达于腔面内衬的扁平细胞以及腔内的无定形物质中,而在所有ACC中均不表达.结论 乳腺SC与ACC在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存在明显的重叠,CD10和HHF35免疫组化染色对于诊断乳腺的CS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作与乳腺ACC鉴别诊断有用的标志物.
作者:朱从伦;沈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新诊断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分为胰岛素泵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和传统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基础量及3餐前大剂量;传统组给予3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和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对比两组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基本达标,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岛素泵组20例病例置泵期间均未发生穿刺部位红肿、出血、渗液及穿刺针脱落等现象.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新诊断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传统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更好.
作者:林琴;沈屹;杨远行;符鸿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脂肪肝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婚检人群中的流行现状与危险因素.方法 从2014年温州市鹿城区婚前医学检查中心接受婚检的人员(4030例)中随机抽取599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分析体质量指数、血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在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4030例接受腹部超声检查者中检出脂肪肝患者1 032例,检出率达25.58%.脂肪肝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男性< 30岁组发病率(20.62%)高于普通人群同年龄层(P<0.01).脂肪肝组超重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及高ALT血症超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均P< 0.05),经常饮酒、不吃早餐、用餐不定时、常吃西式快餐、常吃夜宵、常吃过饱、爱吃动物肉类和内脏、喜油炸等习惯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均P <0.05),而常吃粗粮类、良好饮水习惯、经常锻炼均低于非脂肪肝组(均P< 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25为显著危险因素,高三酰甘油血症次之.结论 婚检人群脂肪肝发病率高,年轻化趋势明显,性别、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等与脂肪肝的关系密切,婚前卫生指导脂肪肝时关键策略应是控制好上述相关不良生活习惯和危险因素.
作者:李海鸥;陈利民;胡晓雯;周江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纽扣式电极等离子汽化剜切术(TV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5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TVERP治疗,观察记录前列腺重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明显出血及尿道电切综合征,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切除前列腺组织10~150 g,平均46.8 g;术后IPSS、QOL及大尿流率(Qmax)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TVERP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林;徐庆康;段跃;于田强;孙先军;洪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3例接受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及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而日均单次排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均大尿流量、平均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显,而膀胱压力和逼尿肌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膀胱治疗仪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及膀胱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刘家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齿状突和周围韧带结构所构成的寰枢区解剖结构复杂,外伤时颈部过伸、过屈、旋转以及垂直轴向压缩等均可造成齿状突的骨折和周围韧带复合体的损伤.各种复杂的损伤机制使齿状突骨折形态多样、变化多端.
作者:王清;廖烨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多指标变化对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患儿30例为观察组,另选与观察组患儿一般资料匹配的同期体检婴儿30例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血小板指标,并通过ROC曲线比较3时期实验室数据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低于对照组(均P< 0.05).MPV-PDW检测法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85.当PDW为18.02%,MPV为8.52fl时,灵敏度(92.0%)和特异度(72.0%)高,阳性预测值为76.6%,阳性似然比为3.29,误诊率为28.0%,正确指数为0.64,诊断符合率82.0%.结论 采用血小板MPV-PDW指标检查方法,证实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阳性检出率,是目前针对该病较为理想的、试用更广的、早期诊断预测方法.
作者:贺登科;史志振;励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儿多重耐药菌(MDROs)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小儿内科病房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取分泌物分析病因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细菌鉴定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arto SCAN4细菌鉴定仪和配套的药敏板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根据CLS2009年版药敏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患儿标本中分离菌株41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共271株,MDROs为72株,革兰阳性菌21株,占29.2%,革兰阴性菌51株,占70.8%.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青霉素类耐药率为1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耐药,对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均耐药.结论 了解小儿内科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
作者:罗会萍;包荷女;冯伊利;陈海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多层螺旋CT (MSCT)或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LS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 1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LSVC的成人患者中Ⅰ型11例,Ⅱ型1例;91.7%(11/12)经术前超声心动图确诊,漏诊1例.结论 多数PLSVC患者可经术前超声心动图检出,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可作为PLSVC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留碧丽;叶咏菊;徐子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里预后为严重的一种.此疾病进展缓慢,因脊柱退变导致脊髓慢性压迫,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颈椎的退变性改变,但仅有一小部分人出现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作者:滕红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指导组(60例)和对照组(65例).康复指导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早期康复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选时、出院前1d、出院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入选时和随访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入选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前1d、出院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入选时(均P<0.05);康复指导组出院前1d、出院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指导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陈雪梅;林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早期鼓膜置管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意义.方法 选取已确诊并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12例163耳,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87耳和对照组55例76耳.对照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进行预防,观察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进行预防,比较两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分泌性中耳炎发生情况、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分泌性中耳炎22耳(25.29%),对照组34耳(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升,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鼓室压及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耳内镜下早期鼓膜置管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患者临床状态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黄中官;白洪亮;孙海力;林文巧;孟昭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不愈合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32例,患者从首次治疗出院到再次入院时间为6个月至2年,均进行2次手术治疗,根据其术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皮肤坏死.全部患者未见骨不愈合、感染、畸形及再骨折发生.结论 胫骨骨折处本身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创伤严重、医源性损害、感染、不合理的康复训练及患者营养状况均是导致胫骨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作者:蒋渭仙;姜颂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百乐眠胶囊联合普拉克索片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RLS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百乐眠胶囊联合普拉克索片治疗和单用普拉克索片治疗,疗程6周.使用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小组RLS严重程度量表(IRL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IRLS、PSQI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IRLS、PSQI评分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百乐眠胶囊联用普拉克索片治疗原发性RL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步益锋;蔡哲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Ⅰ)升高的发生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cTnⅠ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85例发病48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cTnⅠ升高组60例(A组)及cTnⅠ正常组225例(B组).统计每组患者的年龄、脑血管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房颤动(房颤)史、脑卒中部位、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肌酐(SCr),随访30d及1年的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TnⅠ升高的发生率为21.05%.A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房颤史的患者比例及血CKMB、Scr水平均较B组高(均P<0.05);A组患者30d及1年再发率及病死率均较B组高(均P< 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TnⅠ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及房颤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nⅠ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严静;余晶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