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杰;曹采方;孟焕新;张集昌;马大龙;狄春晖
1材料与方法1.1血清标本170份血清标本来自本院感染科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乙肝患者,入院次日抽血,其中男性13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41.45岁,全部病例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作者:楼大勇;郭亚光;尹有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伴随抗菌药物逐年增加和细菌耐药性、敏感谱的变化,临床医师已经越来越多的依靠抗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用药.因此,临床细菌工作者必须保证药敏试验结果的高度准确性和精确性,才能为临床医师选出有效药物.对此,本文作者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及多年从事细菌药敏经验与体会,对基层医院微生物室开展耐药性监测,浅谈自己看法.
作者:林红;高丽娜;邓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从信号分子蛋白激酶C(PKC)这一角度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的途径.方法:建立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大肠癌组织PKC α、βⅠ、βⅡ、γ、ε和ζ的含量.结果:荷瘤鼠经双歧杆菌预先处理后,其大肠癌组织PKC α和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而PKC βⅠ、γ、ε和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体内可通过降低PKCα、βⅡ的活性来预防大肠癌的生长.
作者:王建红;王立生;朱惠明;潘令嘉;马晓东;张亚历;周殿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杆菌(Hp)根治后患儿舌苔的观察,了解宫入菌制剂对慢性胃病患儿舌象的影响.方法:宫入菌治疗组180例,对照组50例,均常规给予Hp根治药物.2 w后均停用抗生素,治疗组添加宫入菌制剂,3岁以下患儿每次剂量为0.5 g,3岁以上患儿每次为1.0 g,每天3次口服,共用2 w;对照组不加用其他药物.舌苔病变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正常舌苔、轻度、中度、重度变化.结果:治疗组151例舌苔正常,29例改善,无变化者为零,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8例正常,改善10例,4例无变化,总有效率为76.00%.统计学处理x2=40.46,P<0.01.结论:宫入菌制剂能有效地改善患儿因根治Hp后的舌苔变化,是一种较好的Hp根治后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周少明;罗宏英;魏菊荣;陶静;白大明;郑跃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用革兰染色和刚果红负染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同一龈下菌斑样本进行分类计数,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应用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抽样采集40例牙周病患者的80个位点龈下菌斑,同一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涂片革兰染色和刚果红负染.光学显微镜油镜(15×100)镜检共计数200个细菌,包括5种不同形状细菌.采用SPSS 10.0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染色分类方法计数统计结果为螺旋体、弯曲菌、梭形菌3种菌数值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球菌、杆菌2种菌数值经统计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刚果红负染简便易行,但龈下菌斑球菌、杆菌进行百分计数时,不适宜用刚果红负染法,应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
作者:陈智滨;康军;于晓潜;孟焕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质控菌株了解MicroScan AS-4微生物分析仪在细菌鉴定中的准确率及与药敏靶值的符合程度.方法:用AS-4微生物分析仪对质控菌株及药敏进行鉴定,并同时用K-B法进行药敏鉴定.结果:51株质控菌株准确率为88.2%(45/51),差异有显著性(x2=6.38,P<0.05).用微生物分析仪和K-B法做药敏,结果与药敏靶值准确率分别为96.9%(x2=0.032,P>0.05)、92.7%(x2=0.228,P>0.05),差异无显著性.微生物分析仪与K-B法药敏差异元显著性(x2=0.062,P>0.05).结论: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操作,结果的符合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抗生素种类多,并能提示低抑菌浓度、诱导酶、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临床准确选用抗生素提供了重要依据.但AS-4微生物分析仪、不能用于革兰用阳性杆菌的鉴定,真菌鉴定结果欠理想.药敏稀释浓度较少,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MIC断点低一个浓度,容易人为造成耐药率相对偏高.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聚肌胞与氟美松、维生素C联合应用时对单疱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21例(21眼)单疱性角膜炎患者,用聚肌胞针剂联合氟美松、维生素C进行球结膜下注射,隔日一次;并用聚肌胞与氟美松混合液点眼.结果:总计21例,治愈19例(90.4%),基本治愈2例(9.5%);治愈天数:短12 d,长41 d,平均23 d;治愈后视力提高2行者3例,2行以上者7例,5行以上者11例.结论:聚肌胞针剂联合氟美松、维生素C,对单疱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角膜无明显毒性损害,是治疗单疱性角膜炎比较可靠、作用肯定的方法.
作者:李延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目前BV的发病情况及诊断结果分析情况.方法:对门诊127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线索细胞、胺试验、pH值测定.结果:典型病例(其中三项均阳性)45例,占35.4%,非典型病例(其中两项阳性)为34例,占26.7%.结论:典型病例有上升趋势,同时非典型病例也占相当优势,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应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符振华;赖有行;曾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2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性护肝治疗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同时皮下注射胸腺肽α1针1.6 mg,每周3次,疗程4~12周.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从(326±189)μmol/L降至(36±16.2)μmol/L,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从(367±289)U/L降至(21±7.5)U/L,凝血酶原时间从(31±11.5)秒缩短至(15±3)秒.有16例患者治疗前检测到HBV DNA,其中10例治疗后阴转(低于1×102copies/ml),其余6例无明显变化(持续105~106 copies/ml).22例患者存活18例,总有效率81.8%.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效.
作者:叶瑞华;阮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回复的方法学探讨,为乳杆菌的基因操作和其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思路和实验条件.方法:用酶浓度分别为1 μg/ml、4 μg/ml、10μg/ml Mutanolysin(变溶菌素)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处理,脱去细胞壁以探讨其原生质体形成与时间和酶浓度的关系;并选用较为适宜的酶浓度制备其原生质体,在自制的双层再生培养基上观察其原生质体在普通培养、CO2培养、厌氧培养时的回复生长情况.结果:保加利亚乳杆菌对Mutanolysin较敏感,酶浓度为1 μg/ml时只需40min大部分菌体形成原生质体.经1μg/ml Mutanolysin处理后制得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原生质体倾入自制的双层再生培养基中,置于CO2和厌氧环境条件下培养能很好的回复生长.结论:本文的研究为乳杆菌的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条件和实验基础.
作者:张莉滟;陈林;张德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球形幽门螺杆菌对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抗生素诱导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NCTC11637球变,将弯曲形和球形菌的菌悬液(1×108个/ml)作5倍梯度稀释,而后分别加入胃癌上皮细胞SGC-7901,共孵育3 d后,用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高浓度的弯曲形和球形幽门螺杆菌(>8×107个/ml)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低浓度的球形幽门螺杆菌(<1.28×105个/ml)可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球形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可影响SGC-7901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豪;张静;佘菲菲;陈月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部是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据统计,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占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病例的50%以上[1].目前,有资料表明,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也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它极易被误诊、漏诊,而治疗时机的延误,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所以,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我们对2001~2002年度中内科呼吸病房的住院患者中的25例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高阳;金伟;王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三联活菌后肠道菌群、血氧及血浆内毒素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进行培养和计数.42例肝硬化患者给予三联活菌治疗21 d.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血氨(干片法)、血浆内毒素(改良鲎试验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10.12±0.71比9.27±1.25,P<0.05).治疗后,双歧杆菌由9.27±1.25增至10.43±1.2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氨水平降低,并可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109.21±12.23)pg/ml比(71.46±9.12)pg/ml,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
作者:邹志强;宋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短期(5 d)用头孢曲松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26例患者用头孢曲松静点5 d,依照细菌及细胞学进行评估.同时研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参数与自发性腹膜炎预后的关系.结果:用头孢曲松静点5 d,有效率64%.研究自发性腹膜炎病人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18个参数值,用单变量的Logisitic回归分析筛选对本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发现肾脏损害和腹水菌培养阳性可能有关.结论:短期(5 d)用头孢曲松静点治疗自发性腹膜炎是有效的.
作者:张影;李兵;于洪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湿疹是易复发、难治的皮肤病,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应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48例湿疹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琳;李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否通过肺Ⅱ型上皮细胞(A549)酪氨酸蛋白激酶(TPK)信号转导途径触发微丝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细胞骨架重排,进而导致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方法:采用F-actin特异性FITC-phalloidin荧光染料,观察S.pn作用A549细胞前后的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情况,依照重排百分率得分标准以(%)表示;用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驰素D预处理A549细胞,观察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率;使用TPK信号转导抑制剂Genistein预处理A549细胞,观察其与F-actin细胞骨架重排百分率间是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果:S.pn作用A549细胞后,经FITC-phalloidin荧光染色,F-actin细胞骨架呈块状、丝状聚集;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驰素D可明显降低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率,在其浓度为0.25μg/ml时,未得到可测的细菌数;TP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可部分抑制A549细胞F-actin细胞骨架重排,并与F-actin细胞骨架重排百分率间存在量效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TpK=-0.91(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S.pn可通过TPK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触发A549细胞F-actin细胞骨架重排,进而导致S.pn侵袭A549细胞.
作者:徐邦牢;王蓉;邓穗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越来越多研究证明线索细胞(clue cell)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而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感染率在15%~50%,且易复发[1,2].在BV的诊断中线索细胞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我们采用妇科细胞学涂片快速多项染色法(CTB)和盐水湿片法检查白带中的线索细胞,并且进行比较,了解二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杨海;梁宗夏;王筑;周淑勤;杨峰;吕惠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爽舒康片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爽舒康片64例,po,0.7 g(7.0×108 CFU),tid;对照药米雅片65例,po,0.7 g(7.0×108 CFU),tid.疗程:急性腹泻3~7 d,慢性腹泻14~21 d.结果:爽舒康片治疗急性腹泻有效率为100%(31/31),慢性腹泻有效率为97.0%(32/33);对照药米雅片分别为100%(32/32)和100%(33/33).两药疗效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爽舒康片是治疗急性、慢性腹泻的安全有效的微生态制剂,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与进口药米雅片相当.
作者:程留芳;崔云龙;周荣斌;杨昭徐;汤旦林;万阜昌;吴少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sIL-2R、IL-6、IL-8水平.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和CD+4/CD+8比值及血清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sIL-2R、IL-6和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细胞免疫在Hp相关性胃炎的损伤中作用明显,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对Hp相关性胃炎的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价值.
作者:郭公新;王兴权;卓越;颜玉;杨景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观察患者口服妈咪爱和培菲康前后肠道菌群、粪便pH及血氮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4种进行培养和计数.选择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计数肠道菌群中4种细菌的数量.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培菲康(三联活菌)及妈咪爱(二联活菌)共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落计数、粪便pH、血氨水平.结果:①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则显著增多(P<0.01)②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随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而加重.③临床表现有腹泻的肝硬化患者,肠道总体菌量和厌氧菌数量均低于非腹泻患者,以双歧杆菌(P<0.01)减少为著.④两种益生菌制剂均可提高肝硬化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并可降低血氨和粪便pH(P<0.05).结论:①肝硬化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②益生菌制剂均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可降低血氨和粪便pH.
作者:张东绅;黄志华;陈如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