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结合VET技术检测年轻高脂血症者颈动脉的研究

李波;殷平;蒋天安

关键词:高频超声, 颈动脉, 高血脂, 血管增强技术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血管增强技术(VET)在检测年轻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IMT)及斑块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年龄<45岁的高血脂者及100例同龄血脂正常者的颈动脉行高频超声和VET检查,检测颈动脉内径、IMT厚度,斑块有无、类型及分布特点.结果 高血脂组颈动脉IMT厚度高于对照组(P<0.01);二者粥样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脂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各处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脂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部位:颈动脉分叉囊部(BIF)> CCA主干>ICA起始部>ECA起始部,左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类型的分布特点:高血脂组中以软斑、扁平斑为多见;对照组中以扁平斑、硬斑多见.VET显著提高了颈动脉管壁及斑块细微结构的分辨率;增加了颈动脉IMT及斑块边界的清晰度,二维超声跟VET斑块边界、病变细微结构及IMT管腔清晰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高频超声特别是VET可提高颈动脉显示能力和显示灵敏度,能更清晰显示血管腔及管壁结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深部吸痰对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改良深部吸痰对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IC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72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A、B、C3组,各24例,A组、B组、C组分别采用浅部吸痰法、深部吸痰法、改良深部吸痰法进行吸痰,分析3组患者术后第3天吸痰前1 min(基础水平)和吸痰过程中ICP的变化以及术后第3天24h内吸痰次数和吸痰间隔时间;比较机械通气7d内VAP的发生率.结果 B、C两组患者吸痰前与吸痰时I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不同的吸痰深度,患者术后第3天24 h内吸痰次数和吸痰间隔时间总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与B、C组吸痰次数和吸痰间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VAP发病14例(50%),B组5例(20.8%),C组6例(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改良深部吸痰与以往常规深、浅吸痰法比较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安全的吸痰方式.

    作者:张玮娜;洪玲;应金波;吴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混合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混合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 Pilon骨折77例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予混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Ruedi-Allgouer分型Ⅰ型骨折Mazu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Ⅱ型骨折Mazur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均P< 0.05),观察组Ⅲ型骨折Mazu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混合固定法能够显著地改善Pilon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低.

    作者:韩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滑单翻身法在预防护士职业性腰背痛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大多数职业[1].腰背痛问题对护士身心损害严重,且影响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滑单翻身法在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医院已相当普及,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近年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采用滑单翻身法,有效降低了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黎;庄一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5例肺动脉压> 50mmHg(1mmHg≈0.133 kPa)的患者,用PHILIPS iE33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应用二维、M型、彩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脉冲多普勒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35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不同程度地显示肺动脉压力负荷过重所致一系列改变:右心扩大,右心室前壁心肌增厚,肺动脉扩张,肺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其中有12例与心导管检查对比,两者对肺动脉压力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无创、准确测定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重复性好;并能为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梅;吴俊;薛念余;许幼峰;张盛敏;郭旻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60例,其中收缩性心力衰竭(SHF) 10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 54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4例,Ⅲ级82例,Ⅳ级34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对象的血浆BNP水平,超声检测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各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VEF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SHF组血浆BNP高于DHF组(P<0.01),LVEF低于DHF组(P<0.01).随着NYHA分级的递增,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逐渐增高(P<0.05),LVEF逐渐降低(P<0.05).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 0.01).ROC曲线下面积为(AUC)为0.965,95%置信区间为0.933~1.010,以98.55 pg/ml做为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94.5%,准确度为93.0%.结论 血浆BNP可为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清莹;蒋莉娟;阮敏;朱恒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FTS)是将围手术期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整合在一起,将麻醉、护理和外科等学科的新研究证据完美结合的概念[1],围手术期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宁波市第一医院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优质护理的策略,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琴鸿;谢浩芬;费惠;华旭芬;李益萍;姚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50例临床及胃镜下表现

    目的 观察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及胃镜下表现,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部位、性质、病灶大小等,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验.结果 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下病变表现多样化,以胃部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为主,未见食管及胃底部病变,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及溃疡,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多见.组织学改变为无菌性的血管炎,其中有3例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部分患儿胃镜下黏膜表现较皮肤表现出现早且明显.结论 早期胃镜检查可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在无皮肤表现前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作者:朱春;夏萍;郝雯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饮食与生活方式在糖耐量异常人群中的干预性研究

    目的 通过饮食调节与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糖耐量异常人群的整体改善情况.方法 对本院健康促进中心进行健康档案管理的81例糖耐量异常者进行观察研究,通过检测干预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判断饮食调节与生活方式对糖耐量异常人群的改善作用.结果 81例受试者均完成本次研究,未出现低血糖、严重乏力等不良反应;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标、腰围、腰臀比、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糖耐量异常人群可以起到改善或逆转的作用.

    作者:胡培英;钱振渊;陈喻;王颖;谢飞;王丽君;张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足月妊娠孕妇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护理

    足月妊娠由于某些原因需终止时,药物引产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1].宫颈成熟程度是决定引产成败的关键,安全有效的引产可以降低孕妇和围生儿的风险.地诺前列酮栓作为新开展的一种特殊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其有效性、安全性在国内外多个临床中心的研究已得到证实[2].

    作者:马小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晚孕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晚孕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待产并符合治疗标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无地诺前列酮栓使用禁忌证的单胎孕妇99例,其中地诺前列酮栓组50例和催产素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的起效时间、产程长短及宫颈Bishop评分等指标.结果 地诺前列酮栓组潜伏期时间为(5.06±1.39)h,活跃期的时间为(2.46±1.57)h;宫缩素组潜伏期时间为(7.60±1.58)h,活跃期时间为(4.20±1.57)h,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引产结果优于宫缩素组;地诺前列酮栓组剖宫产率为20%,缩宫素组为5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胎儿评分情况良好、羊水未受到粪染,产后出血正常、安全性较高,与缩宫素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能促进宫颈成熟,明显缩短第一产程,从而缩短起效时间,达到安全、有效的引产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蔡晓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生大黄粉灌肠对无创加压鼻面罩机械通气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大黄粉灌肠对无创加压鼻面罩机械通气腹胀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加压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并发腹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大黄粉灌肠.观察治疗前后腹围、肠鸣音、急性生理评分(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7d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围、肠鸣音、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生大黄粉灌肠改善无创加压鼻面罩机械通气腹胀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

    作者:徐丹;江荣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早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疗效.方法 CSCIWFD患者76例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损伤后1周内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对照组在损伤后1周后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术后1年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得分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结果 两组术前JOA评分、NDI得分和SF-36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和术后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CSCIWFD脊髓功能恢复更好,且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陈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健脾补肾汤联合健康教育对脾肾亏虚型亚健康人群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目的 分析脾肾亏虚型亚健康人群的特点,考察健脾补肾汤联合健康教育对脾肾亏虚型亚健康人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脾肾亏虚型的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汤,两组均连续考察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和3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健脾补肾汤联合健康教育对脾肾亏虚型亚健康人群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脾肾亏虚型亚健康人群的身体状况,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且安全、有效、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孙黎明;麻飞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住院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风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CAP患者332例,记录患者发病时的情况和发病30d后的生存状况,筛选和分析影响CAP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32例CAP患者死亡10例,存活32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护理院、恶性肿瘤、心衰、肾病、意识障碍、收缩压、脉搏、pH值、血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PSI评分、胸腔积液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心衰、脉搏、PSI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CAP总体病死率不高,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赵荣娟;吴滨;潘婷婷;毛洪刚;陈腊青;汪梦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型神经病的肌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查对有机磷中毒后迟发型神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3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肌电图检查资料,包含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同心圆针极检测,观察远端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远端潜伏期及运动传导速度;感觉电位波幅及感觉传导速度.结果 本组病例运动、感觉神经异常均以下肢神经明显且运动累及明显于感觉;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结论 肌电图检测可明确有机磷中毒后迟发型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性质、范围和对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作者:倪雅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AO钢板与Herbert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Robinson Ⅱ型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AO钢板与Herbert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Robinson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锁骨中段Robinson Ⅱ型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75例.分别采用AO钢板内固定与Herber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erbert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RobinsonⅡ型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及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作者:郭子仪;伍峻松;徐台锋;郑永育;杨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患者分别在普通内镜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黏膜形态等,同时进行NBl分级,然后应用Lugol氏碘液进行食管染色,记录碘染色阳性部位、大小、黏膜形态等,并进行碘染色分级.对所有NBI阳性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食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65例患者应用普通内镜、NBI模式及碘染色检查中共发现89个病变,其中76处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其中普通内镜病变检出率为76.32% (58/76),应用NBI检出率为86.84% (66/76),碘染色为90.79% (69/76).与NBI和碘染色相比,常规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较易漏诊,尤其是平坦型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主要表现为NBI Ⅰ级86.05% (37/43),碘染色Ⅰ级90.70% (39/43),两种方法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判断相似(P>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在NBI模式下主要表现为Ⅱ、Ⅲ级69.70%(23/33),碘染色主要表现为Ⅱ、Ⅲ级75.76%(2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内镜相比,NBI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与碘染色相比,NBI操作方便,检查时间短,是理想的内镜检查技术.

    作者:徐亚熙;阮洪军;杨建民;周晴接;楼国春;黄伟;魏夫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失衡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D4℃D25+CD 127low/-T细胞及白介素17(IL-17)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6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D25+CD127low/-T细胞的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 1型糖尿病组外周血CID4+CD25℃D127low/-T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型糖尿病组血清IL-17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D25+CD 127low/-T细胞与血清IL-17明显负相关(r=-0.619,P=0.011).结论 1型糖尿病存在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失衡,这种失衡或许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赖忠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lot技术在双下肢全长测量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Slot技术在双下肢全长测量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双下肢畸形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方法 选取38例自愿者,采用Slott技术一次完成双下肢成像,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双下肢测量,所得数据与临床常用皮尺测量双下肢长度进行比较.结果 38例志愿者直接测量数据(90.832±4.457) cm,Slot测量数据(87.536±4.096)cm,两种方法测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测量离散系数为0.0 490,大于Slot测量组的0.0 467,Slot技术所测量数据较直接测量数据小,两者差值位于2.0~3.5 cm,大差值为4.6 cm,小差值在1.6 cm,平均差值3.2 cm.结论 Slot技术能够一次完成双下肢的成像,测量误差小,方便,可操作性强,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准确测量双下肢长度的方法.

    作者:童涵涵;张志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及保守治疗现状

    胎盘植入是产科少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是可能由于原发性子宫底蜕膜发育不良、创伤性内膜缺陷导致继发性蜕膜发育不良等,胎盘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所致的一种异常胎盘种植[1].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人工流产率、药物流产率的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剖宫产史为重要高危因素,有学者报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是无剖宫产史的35倍[2].

    作者:王凯;管陈安;王新萍;郑灵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