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华;罗红波;刘金榜;刘佳涛;王小亭
目的 分析呼吸机流量传感器失灵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制订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讨论,分析并总结呼吸机流量传感器失灵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同时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呼吸机故障时,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胸腔内压力的改变,从而引起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左右心脏功能发生改变;及时评估呼吸状态、应用简易呼吸器纠正低氧,改善呼吸困难,同时制定呼吸机故障的筛查流程.结论 机械通气可以通过胸腔内压力变化影响血流动力学状态;在重症患者护理中,护士应动态观察呼吸机参数变化,及时发现机械通气条件改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孙建华;罗红波;刘金榜;刘佳涛;王小亭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握手联合信息提供对局部麻醉下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术中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局部麻醉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手术进展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每隔10 min握住患者的手部20~30 s安慰患者,术中患者不舒适感、疼痛加重时及时握住患者的手部,直至加重患者痛苦的手术操作结束.分别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2组患者手术中焦虑和疼痛程度.结果 手术前1d、手术开始前2组焦虑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状态焦虑量表评分对照组为(42.30±10.14)分,试验组为(35.35±8.0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P=0.002);手术中疼痛评分对照组为(54.16±22.02)分,试验组为(41.68±15.3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2,P=0.006).结论 对局部麻醉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术中给予握手联合信息提供的护理方式,能降低患者术中焦虑、疼痛水平,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更好的应对手术.
作者:胡瑾;郭爱敏;雷梦君;曹瑾;张颖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合作的真实体验,分析医护合作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同科室的17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归纳.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医护合作是医护人员共同的需求;医护合作涉及面较单一,推广不足;医护合作开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必要性认可度较高;应树立医护合作理念,多措并举开展医护联合活动,畅通医护沟通渠道,建立医护合作制度,推动医护一体化全面实施.
作者:舒春梅;赵庆华;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相关症状,探讨其症状群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9-12月在淋巴瘤科接受化疗的患者111例,应用自行设计一般量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3个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淋巴瘤化疗患者症状发生率和严重度较高的均为口干、睡眠不安、疲乏,发生率分别为79.3%(88/111)、75.7%(84/111)、73.0%(81/111),严重度分别为2(1~4)、2(1~4)、2(0~5)分,症状困扰对工作和情绪影响大;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三大症状群:睡眠-消化道症状群、疲乏-心理症状群和病感症状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消化道症状群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化疗次数;疲乏-心理症状群的影响因素为性别、ECOG评分、婚姻;病感症状群的影响因素为化疗次数(t=-2.326~3.917,P<0.05或0.01).结论 淋巴瘤化疗患者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构成了三大症状群,性别、婚姻、ECOG评分、化疗次数为症状群的相关因素,为症状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冯丽娜;冯莉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手术部位感染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制订措施预防和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参考.
作者:茅红燕;赵琼兰 刊期: 2017年第27期
随着我国重症医学事业飞速发展,重症医护人员对镇痛镇静治疗越来越重视,如何做好镇痛镇静,达到消除患者疼痛、躁动、焦虑、谵妄,诱导顺行性的遗忘的目的,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从重症患者镇静深度、镇痛镇静药物、镇痛镇静策略、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四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临床工作中镇痛镇静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蒋雅琼;王颖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控制源与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及择业效能感间的相关性.方法从省内4所三级甲等医院随机选择500名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以心理控制源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择业效能感量表为评价工具调查研究对象各维度的得分情况.结果心理控制源能力维度总平均得分处于较高水平.生涯适应力量表总平均得分为(3.93±1.27)分,处于较高水平.择业效能感量表总平均得分为(3.36±1.17)分.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的各个维度均与内控型呈正相关(r=0.119~0.241,P<0.05),各维度中仅有生涯控制与外控型存在相关性(r=0.134,P<0.05).实习护生择业效能感的各个维度均与内控型呈正相关(r=0.102~0.146,P<0.05),而与外控型间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心理控制源与实习护生的生涯适应力和择业效能感均密切相关,改善心理控制源,促进实习护生的归因方式由外部向内部转换,是培养护生正确的择业动机,成功完成生涯转型的关键.
作者:郭素芹;李青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和快速处理透析过程中的各种报警,确保透析的安全性,提高护士应对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3-2014年血液透析各种报警、护士处理时间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制订应急处理对策,建立处理机制,健全处理流程,加强对护士的培训.记录培训后2015-2016年各种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报警为静脉压报警,占总报警率的16.45%(15925/96831),其中低限10.34%(10020/96831),高限6.11%(5905/96831),总电导度报警为10.33%(9969/968310),护士处理时间为静脉压低限(53.11±12.84)s,高限(136.77±42.88)s,电导度(54.17±33.55)s.经过对护士培训,静脉压总报警率为14.69%(15415/104913),其中低限9.52%(9985/104913),高限5.18%(5430/104913),总电导度报警为7.54%(7913/104913),降低了报警频率(χ2=3.164,P<0.05),护士处理时间为静脉压低限(40.94±10.38)s,高限(119.15±38.7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4、3.304,P<0.05).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论 通过对透析过程各种报警的分析和培训,可降低透析过程各种报警频率,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专科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春苑;王饶萍;卢伟;叶晓青;朱春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小儿胃肠道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循证护理措施.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10例小儿胃肠道术后应激性溃疡进行个体化的护理.结果 患儿应激性溃疡均痊愈,病情稳定,成功撤离机械通气,转入普通病房.结论 通过10例小儿胃肠道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循证实践,得到其护理循证依据,为今后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提供证据.
作者:春晓;邝慧仪;罗金玲;俞文斐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室设置专职巡视护士岗位的效果.方法 于2015年7月起在急诊输液室设置专职巡视护士岗位,比较设置前后患者输液情况、患者满意度和质控考核评分,分析效果.结果 设置专职巡视护士岗位后,输液不良事件由0.61%(200/32728)下降到0.18%(48/2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62,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由(91.33±1.21)分提高到(95.67±1.37)分,质控考核评分由(91.00±1.55)分提高到(96.50±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7、12.845,均P<0.05).结论 设置专职巡视护士可以加强输液管理,满足患者生活和治疗需求,是减少输液风险,保障输液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海金;柯义英;苏梅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0份,有效回收率93.33%.焦虑量表得分(55.16±3.92)分、抑郁量表得分(55.62±8.45)分,87%(244/280)的患者有焦虑症状,48%(134/280)的患者有抑郁症状.生育生命质量量表得分(62.55±12.09)分,患者的焦虑、抑郁与生育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0.581、-0.544).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生命质量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焦虑、抑郁、年龄、文化程度、不孕年限、家庭年收入、不孕类型、接受辅助生殖史.结论 本次调查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与生育生命质量存在相关性,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帮助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改善其生育生命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郭启云;颜丹;刘颖;梁翠;王欢欢;卞雯雯;陈声容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脱污染集束化护理方案对心脏手术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心脏手术常规护理方案患者712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执行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脱污染集束化护理方案患者791例作为脱污染组,该方案包括术前鼻咽腔细菌定植筛查,围手术期鼻咽腔和全身脱污染,针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者采取隔离措施,并围手术期应用莫匹罗星和糖肽类抗生素预防感染.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转归,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8.29%(59/712),其中MRSA感染4例.脱污染组院内感染率为5.56%(44/791),其中MRSA感染2例.2组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脱污染组鼻咽拭子发现MRSA定植6例(0.76%),都未发生MRSA感染.结论 制定实施围手术期脱污染集束化护理方案,有助于进一步预防术后感染,尤其是MRSA感染.
作者:孙菊芳;普鹰;汤荣;虞敏;方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1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1例.2组均予常规护理与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对运动强度无要求.试验组参照《2008美国体力活动指南》给予每天30 min的快步走运动处方干预.运动强度达到美国癌症协会(ACS)指南要求的中等体力活动水平.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T0期)、化疗结束后1周(T1期)、化疗结束后1个月(T2期)的疲乏指数、体力活动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疲乏指数方面,T0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7,P>0.05);T1期、T2期试验组为(6.31±0.81)、(4.71±0.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2±0.79)、(5.36±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2.730,均P<0.01).体力活动水平方面,T0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2,P>0.05);T1期、T2期试验组为(716.94±71.09)、(828.87±118.50)MET-minutes/week,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00±94.47)、(718.47±61.13)MET-minutes/wee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5、4.548,均P<0.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了T1期、T2期的疲劳指数与年龄、体力活动水平、癌症分期、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疲乏指数与体力活动水平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年龄、癌症分期、手术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可有效缓解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CRF,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武晓红;张国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周期类型分布,分析不同日周期类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83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E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分别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日周期类型、睡眠质量及抑郁情况进行调查,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以HbA1c<7%为血糖控制达标标准;根据MEQ得分将患者分为清晨型、夜晚型、中间型3组;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清晨型97例占34.3%,夜晚型42例占14.8%,中间型144例占50.9%.与清晨型患者相比,夜晚型患者年龄小、糖尿病病程短、抑郁量表得分高、睡眠负债高、空腹血糖高、HbA1c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7%与高空腹血糖、高睡眠质量量表总分、高睡眠负债、低的高密度脂蛋白、低MEQ总分相关(OR=0.189~2.904,均P<0.05).结论 与清晨型患者相比,夜晚型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高、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洁;肖凌凤;任鹏;姜艳鑫;付增瑞 刊期: 201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