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海珍;郑丽霞
目的 比较奥氮平合用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t=6.712,7.491,P<0.01),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t=5.00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奥氮平与氟西汀合用比单用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张东坡;张卫青;施玉梅;张景彦;崔春青;王占敏;钮伟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军校学员的学习风格.方法 通过Myers-Briggs心理量表和感官偏爱测试表,调查某军校2010-2012年选修《时间管理与学习技巧》课程的所有学员的个性类型和感官偏爱等.结果 军校学员的个性类型以内向为主,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x2=7.320,P=0.026);2010年学员的感官偏爱主要是运动知觉,其次是听觉、阅读/写作、视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400,P=0.006).结论 军校学员的个性类型以ISFJ(内向-直觉-情感-判断)为主,感官偏爱以运动知觉为主.掌握学员的学习风格,是科学有效的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基础.
作者:鲁娟;李建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9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接受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和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癌症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功能领域以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482,2.320,2.153,4.084;P<0.05或<0.01).结论 系统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情绪、认知和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
作者:马红霞;王晓燕;郑海英;朱小茼;高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信访干部工作满意度、幸福感、积极情绪、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之间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陕西省部分城市信访干部191名,对其施测工作满意度、总体幸福感、情绪量表与SCL-90量表.结果 ①信访干部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体验较少,心理健康状况较好;②信访干部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r=-0.668,P>0.01)、幸福感(r=-0.298,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1);工作满意度、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效应显著(t=-5.309,10.175,P=0.000);③工作满意度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变量(β=0.50,P=0.000).结论 消极情绪和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信访干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娟;王振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军区空军25个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共598人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结果 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t=2.266,P<0.05)、焦虑(t=2.903,P<0.01)、敌对(t=2.876,P<0.01)、精神病性(t=3.891,P<0.001)和阳性数(t=6.011,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t=-2.170,P<0.05)、抑郁(t=-2.929,P<0.01)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官兵的消极应对方式和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易存在躯体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问题,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胡乃鉴;王洪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心理健康的程度及其独特的人格特点.方法 选取64例IBS患者和64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研究IBS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正常人人格之间的差异.结果 IBS患者的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t=2.76~7.26,P<0.05).除恐怖因子外(F=3.18,P<0.05),不同年龄的IBS的SCL-90得分无明显差异.而女性的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F=3.04,P<0.05).而人格测验结果显示IBS患者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t=4.45~7.12,P<0.01),内外向E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t=3.51,P<0.01).结论 IBS患者的人格出现明显的异常,其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得分显著比正常人高,而且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
作者:陈丽娜;夏亮;哈琳琳;郭建英;张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害羞和自我意识状况及害羞和自我意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羞怯量表和自我意识量表(SCS)为研究工具,对宁波大学和宁波大红鹰学院的1777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同时匹配年级、性别以及专业等变量.结果 大学生的害羞平均值约为37,高于羞怯量表的常模分数;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害羞程度和自我差异均显著(F=6.900,P=0.001;F=3.332,P=0.036),大一学生的害羞程度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自我意识程度低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害羞与自我意识呈正相关,与私我意识呈负相关,与公我意识呈正相关.结论 当代大学生的害羞现象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偏高;害羞与自我意识存在相关.
作者:李娇;金一波;劳晓燕;严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陕西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组59人和对照组80人,均接受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对研究组进行2个月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GWB,SDS,SAS变化,并将研究组干预后3个量表分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在进行心理干预前,研究组GWB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6.71,P<0.05),SAS分数高于对照组(t=12.83,P<0.05),SDS分数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51,P>0.05);②研究组经2个月心理干预后,GWB分数显著提高(t=8.37,P<0.05),SAS分数降低(t=9.43,P<0.05);③研究组经2个月心理干预后,幸福感水平、焦虑和抑郁情绪均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t=0.03,0.02,0.28;P均>0.05).结论 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较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不明显.经过心理干预后,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提高,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并达到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当水平.
作者:黄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住院早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入院后2周内睡眠状况进行观察,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HAMD和TESS评分与患者PSQI评分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PSQI评分阳性率62%;多元回归分析,HAMD、TESS评分和性别3个因素进入PSQI逐步回归方程:y=5.205+0.385x1-1.395x2+0.182x3(F=40.940,P=0.000),能预测PSQI评分总变异的74.8%.结论 抑郁症患者住院早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抑郁情绪和药物不良反应对睡眠有较大影响,此外,男性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且程度更重.临床护理中,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促进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曾德志;顾桂英;樊学文;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母亲的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复原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名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①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得分高于全国常模;②孤独症儿童母亲的抑郁与复原力、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③复原力、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3因子能显著预测抑郁(R2=0.563,F=30.901,P<0.001).结论 复原力和积极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的发生.
作者:张学伟;胡召起;何立群;马淑琴;雷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及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明显低于常模(t=7.18,P<0.001);且高自我效能感患者GSES得分与SANS得分呈正相关(r=0.563,P<0.01),与GAF得分呈负相关(r=-0.628,P<0.01).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且有异常增高现象.
作者:陈红梅;赵占宏;施玉梅;魏丽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北京市部队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探讨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士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袁(MBI)对北京市部队医院的1266名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被调查的1266名护士MBI情感衰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低成就感维度分值平均为(18.75±10.24)分、(4.83±5.27)分、(30.87±10.61)分;低于Maslach样本组(P<0.01);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健康状况、年龄、生育状况(t=3.613,-3.220,-2.999,2.686,P<0.01),决定系数R2为0.075,可解释总变异量的7.5%.结论 部队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程度,以促进部队医院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苏迅;蒋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加用小剂量的帕罗西汀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1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干预组给予利培酮加用帕罗西汀;对照组单用利陪酮.临床疗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在加药后12周时,干预组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t=-5.801,P<0.001).阳性量表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PSP评分中,干预组的评分大于对照组评分(t=7.08,P<0.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利培酮合用帕罗西汀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表达,减轻病耻感、焦虑情绪、增加生活动力,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育军;李玲;韩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阿立哌唑组,每组各20例,分别接受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测定两组的胃窦蠕动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体质量及瘦素水平.结果 ①治疗第6周末,奥氮平组胃窦蠕动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体质量、瘦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立哌唑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奥氮平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变化值与体质量变化值(r=-0.501,P=0.034)、瘦素变化值(r=-0.507,P=0.022)呈负相关,体质量变化值与瘦素变化值(r=0.601,P=0.02)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后胃排空加快,并与其体质量的增加、瘦素的增高有关.
作者:刘玉芝;徐乐平;袁娇;孙剑;宋梓祥;陈琪;刁振堂;仲爱芳;戴菊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士兵工作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自尊在士兵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从某军区某部队5个陆军单位抽取士兵507名,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工作倦怠问卷(MBI-GS)以及自尊量表(SES)进行测查.结果 21~25岁组士兵成就感低落得分低于≤20岁组(P<0.05)和≥26岁组(P<0.05);家庭贫困组士兵的情感衰竭和玩世不恭得分高于一般组(P均<0.01);初中组士兵的成就感低落得分低于高中/中专组(P=0.053)和大专以上组(P=0.004).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表明,应对方式(成熟型和非成熟型)对工作倦怠(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的回归效应显著(β=-0.24,-0.37,-0.44,0.38,0.49,0.32;P均<0.001);自尊在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0,-0.24,-0.29,0.29,0.40,0.17;P均<0.001).结论 士兵工作倦怠在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及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自尊在士兵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孙慧明;李少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SOC策略与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SOC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随机抽取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不同年级被试857人.结果 ①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与SOC策略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P=0.01);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69,P=0.001);SOC策略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P=0.001);②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社会支持对一般自我效能感(F=9.275,P<0.01)和SOC策略回归效应显著(F=82.452,P<0.001);③SOC策略在社会支持的基础上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回归效应显著(F=73.614,P<0.001),对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起到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SOC策略的使用影响其一般自我效能感;SOC策略在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作者:吴远;常真;贾兆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状况,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285名初中生施测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初中生总体性心理健康状况分量表均分高于4.0分的是自身适应、性态度,低于3.0分的是性知识;②不同性别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初中女生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2,2.138,3.080,P<0.05或<0.01);③不同成长环境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农村学生性观念均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P<0.05);④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状况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各分量表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中生的自身适应较好,性态度较积极,性知识较欠缺.女生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优于男生,农村学生性观念优于城市学生.
作者:常向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效果.方法 9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6人,对照组48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然后,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综合性社区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随访.干预结束后,通过终期调查,了解干预前后干预组、对照组社会支持状况的变化,对干预效果做出评价.结果 基线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3.65分、12.43分、6.24分、4.98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5.25分、11.52分、7.48分、6.38分,对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好于干预组.终期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7.00分、13.89分、7.02分、6.09分,均比基线调查时有明显提高(t=3.372,2.214,2.482,2.991;P<0.001);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7.29分、12.56分、7.63分、7.10分,提高幅度均小于干预组(P<0.05).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效果显著,可促使干预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明霞;季一薇;周路佳;徐婉婉;戴丽琴;唐文忠;季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应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中文版第三次修订版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中医院校3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均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②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可以显著预测积极应对得分(t=3.947,P=0.000;t=2.595,P=0.010),而家庭亲密度可以显著预测消极应对得分(t=-3.039,P=0.003).结论 中医院校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高,就越能以更积极、稳定且成熟的方式应对各类问题和事件,进而形成独立自主、适应性强的性格特点.
作者:王瑞姗;杨振宁;田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集体施测于2187名医护专科新生.结果 ①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第一类学生筛选率为24.14%,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1.87%;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女生高(t=-4.07,P<0.001);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②男女生在EPQ问卷的精神质P(t=9.05,3.92;P<0.001)、内-外倾E(t=-2.30,-5.18;P<0.001)、神经质N(t=11.29,5.19;P<0.001)3个分量表上分数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N分量表上的分数差异极其显著,女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t=-5.72,P<0.001);③UPI评定的三类学生在EPQ问卷的P(F=107.23,P<0.001)、E(F=164.28,P<0.001)、N(F=601.92,P<0.001)、L(F=129.56,P<0.001)分量表上的差异均极其显著.结论 个性对心理健康存在影响,性格越外向,情绪越稳定,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作者:聂仁秀;须建;陈艳丽;董鑫;晏琳春;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