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军;李玲;韩卫东
目的 对陕西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组59人和对照组80人,均接受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对研究组进行2个月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GWB,SDS,SAS变化,并将研究组干预后3个量表分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在进行心理干预前,研究组GWB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6.71,P<0.05),SAS分数高于对照组(t=12.83,P<0.05),SDS分数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51,P>0.05);②研究组经2个月心理干预后,GWB分数显著提高(t=8.37,P<0.05),SAS分数降低(t=9.43,P<0.05);③研究组经2个月心理干预后,幸福感水平、焦虑和抑郁情绪均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t=0.03,0.02,0.28;P均>0.05).结论 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较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不明显.经过心理干预后,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提高,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并达到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当水平.
作者:黄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07年6月-2011年12月份收治的260例患脑卒中且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康复功能训练3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并评价前后变化.结果 通过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组患者训练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康复效果显著(t=-8.679,-6.938,-5.632;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张雅静;杜晓松;李丽;石哲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认知疗法合并地西泮治疗酒依赖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口服地西泮20~40mg/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并给予认知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地西泮治疗,用法、用量同研究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2、3、4周使用戒断症状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2、3个月用酒精依赖程度问卷评分.结果 治疗1周后戒断症状量表评分显示研究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2.61,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92,P<0.01),在治疗2、3、4周时,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酒依赖程度量表显示,研究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35,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84,P<0.05),治疗2、3个月时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认知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戒断症状和酒精依赖程度.
作者:陈光财;李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 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赵久波;姜美俊;赵静波;肖蓉;杨雪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拟行CT冠脉成像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评估该检查对病患的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CT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组,选取普通内科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组做测试和评估.结果 ①拟行CT冠脉造影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均高于中国常模,有统计学意义(t=10.94,10.17,P<0.01);②在精神情感症状条目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78,P<0.05);③在躯体性障碍症状条目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47,P<0.01),有显著性差异;④在精神运动症状条目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拟行CT冠脉造影的患者存在以焦虑、抑郁为主的心理症侯群,且在精神情感、躯体感觉症状方面症状明显,而精神运动方面的症状表现不明显.
作者:张萍;闫航舸;寇小娜;沈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在广泛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2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坦度螺酮(观察组)和西酞普兰(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如文中所述方式进行治疗,随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71.43%,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在治疗后不同的时间点,两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6/56)和35.71%(20/56),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均较为轻微,大多自行消失.结论 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治疗广泛焦虑症,不过在治疗结果方面各有特点.
作者:高晓奇;冯芳;黄秀芳;王玉红;魏丽宁;芦新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信访干部工作满意度、幸福感、积极情绪、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之间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陕西省部分城市信访干部191名,对其施测工作满意度、总体幸福感、情绪量表与SCL-90量表.结果 ①信访干部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体验较少,心理健康状况较好;②信访干部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r=-0.668,P>0.01)、幸福感(r=-0.298,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1);工作满意度、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效应显著(t=-5.309,10.175,P=0.000);③工作满意度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变量(β=0.50,P=0.000).结论 消极情绪和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信访干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娟;王振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职生自我接纳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264名在校中职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①中职生自我接纳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2.102,P<0.05);②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中职生在SAQ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4.195,P<0.05);③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与SAQ及自我接纳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26,-0.304;P<0.001);强迫症状因子与自我评价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22,P<0.05);SAQ与偏执、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95,P<0.01;r=-0.311,P<0.001).结论 中职生的自我接纳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因子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相关;自我接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红霞;潘鑫;陈林林;汪祚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班次护士值班前后记忆功能的变化差异,以便为进一步改善护士工作效率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将本院150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白班组、小夜组、大夜组各50例.3组于值班前后进行韦氏记忆评定.分析3组记忆功能的差异.结果 与值班前比较,小夜组和大夜组值班后长时记忆差异不显著(t=0.82,0.67,P>0.05),短时记忆再认(t=3.24,3.64)、联想(t=2.54,3.01)、触摸(t=2.36,2.88)、理解(t=2.81,3.31)因子均降低(除图片因子,P<0.05),瞬时记忆(t=2.68,3.25)、记忆商(t=4.11,5.26)评分均降低(P<0.05);白班组值班后所有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且小夜组降低值小于大夜组(P<0.05).结论 小夜班、大夜班护士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功能下降,且小夜班下降程度小于大夜班.
作者:唐英;陈玖;黄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状况,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285名初中生施测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初中生总体性心理健康状况分量表均分高于4.0分的是自身适应、性态度,低于3.0分的是性知识;②不同性别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初中女生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2,2.138,3.080,P<0.05或<0.01);③不同成长环境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农村学生性观念均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P<0.05);④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状况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各分量表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中生的自身适应较好,性态度较积极,性知识较欠缺.女生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优于男生,农村学生性观念优于城市学生.
作者:常向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分析武警女干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和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对340名武警女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也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几个维度上与军人常模差异显著(t=-3.12,3.21,4.02,3.31,4.23,4.12;P<0.01);应对方式6个因素与全国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显著(t=16.81,14.57,7.21,8.41,9.49,9.31;P<0.01);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全国常模(t=9.92,8.31,20.14,22.53,21.60,11.78;P<0.01),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则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10.67,-34.15,-33.42,-8.53,-13.83,-12.01;P<0.05或0.01);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r=-0.640,0.381,-0.482,0.069,0.341,-0.09;P<0.01);16PF各因子分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P<0.01),16PF次级人格因素和预测心理因素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显著(P<0.01),回归分析表明,适应与焦虑型(X1)、内向与外向型(X2)、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Y4)是应对方式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 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性外向、乐群,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晏海珍;郑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和谐情况,从而为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和谐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选取泰山学院38名离异家庭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172名完整家庭大学生为参照系.结果 与常模差异性检验,离异家庭大学生的“自我的灵活性”与“自我的刻板性”存在显著的差异(t=4.88,5.02;P<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离异家庭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及3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离异家庭大学生的“自我的刻板性”和“自我的灵活性”与非离异家庭大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t=5.23,-4.56;P<0.01).结论 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和谐度低于正常家庭大学生,尤其在“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上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305名流动儿童进行综合分析,并与205名本地儿童进行对比.结果 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总均分显著高于本地儿童(t=5.27,P<0.001);②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本地儿童(t=4.81,P<0.01);③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F=4.53,P<0.05),总体得分显著低于本地儿童(t=3.62,P<0.01).结论 流动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佳,与本地儿童相比,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改善.
作者:张巧玲;张曼华;来源;刘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认知心理治疗缓解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生物学原理.方法 对73例患轻中度抑郁症的青少年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根据治疗末的疗效,将62例完成治疗的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抵抗组;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后2、4、8周末,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脑电超慢涨落图改变.结果 对于有效组的青少年,EFG检测的r-氨基丁酸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58,P<0.05;t=-3.92,-4.14;P<0.01);五羟色胺相对功率在治疗第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3.17,-2.07;P<0.05);在治疗第4周末高于抵抗组(t=-2.13,P<0.05);去甲肾上腺素相对功率在治疗第4周末高于治疗前(t=-2.08,P<0.05);谷氨酸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12,P<0.05;t=-3.00,P<0.01;t=-2.81,P<0.05);乙酰胆碱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34,P<0.05);多巴胺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26,P<0.05;t=-5.83,-7.36;P<0.01);第4、8周末均高于抵抗组(t=2.47,3.36;P<0.01).而抵抗组的EFG检测的多巴胺相对功率在治疗第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89,-3.08;P<0.01).结论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能改变脑内神经递质的活动.
作者:刘学军;周旭辉;马静;刘光亚;叶海森;肖慧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影响因素,为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中山市两所大学176名单亲大学生及181名完整家庭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①单亲家庭大学生多采用中间型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投射、幻想、回避、退缩、理想化、否认(t=5.77,2.09,3.89,4.49,4.44,2.40;P<0.05);②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倾向于运用投射、理想化、退缩、回避、潜意识显现等防御机制(t=3.38,2.96,2.33,3.51,2.12;P<0.05),男性倾向于运用否认、被动攻击等防御机制(t=-2.14,-2.54;P<0.05).结论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需针对不同性别的单亲大学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冰容;徐秀梅;陈怡华;孙祥义;付林;孙录;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群体色氨酸羟化酶1(TPH1)基因T3804A(rs623580)位点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104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9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TPH1基因rs623580位点的基因型.应用SPSS 10.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TPH1基因rs623580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差异(x2=6.560,P=0.038)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x2=5.517,P=0.019)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按性别分亚组,女性研究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差异(x2=8.026,P=0.018)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x2=7.154,P=0.007)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研究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差异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群体色氨酸羟化酶1基因T3804A位点与抑郁症的发病可能具有关联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基因.
作者:赵宗峰;张艳君;王慧琴;依布拉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河南省600名农村小学教师采用组织承诺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小学教师的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4~0.51,P<0.01),不同的群体和组织承诺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极显著(F=14.58,P<0.001).结论 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现居住地直接影响其对组织的承诺以及工作满意感的获得.
作者:顾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母亲的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复原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名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①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得分高于全国常模;②孤独症儿童母亲的抑郁与复原力、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③复原力、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3因子能显著预测抑郁(R2=0.563,F=30.901,P<0.001).结论 复原力和积极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的发生.
作者:张学伟;胡召起;何立群;马淑琴;雷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救治后的河北省解锁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疗效及社会功能状况.方法 以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解锁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疗效,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疾病的严重度,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评定社会功能状况.结果 共78例患者完成了量表评估.目前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量表及CGI-S评分均较解锁时低(t=7.145,6.421,8.215,8.676,9.080;P<0.05);以PANSS的减分率评定,目前显著进步8例(10.3%),进步35例(44.9%),无效35例(44.9%).目前WHO-DASⅡ总分及各分量表均较解锁时低(P<0.05),主要以轻度精神残疾(61.5%)为主.结论 解锁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回访,目前临床疗效肯定,社会功能明显改善.
作者:成玉敏;严保平;孙建华;孙秀丽;桑文华;李建峰;韩彦超;赵素银;栗克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契约量表、组织承诺量表和工作满意感量表,对420名知识型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感的相关系数r=0.456(P<0.01),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的相关系数r=0.599(P<0.01),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的相关系数r=0.489(P<0.01),表明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发现,在加入了组织承诺这一变量后,心理契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由0.58调整为0.28,组织承诺在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契约通过组织承诺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作者:王玉珅 刊期: 2013年第08期